160. 女帝的科研攻略38 植物科學家登基了……(1 / 1)

“不止這一棵樹長高了, 其它樹也明顯長高了一大截啊——”

“我賭贏了,你快給我錢!”

那人在眾目睽睽下解下錢袋,掏出碎銀遞給他, 賭贏的人快速接過銀兩裝進錢袋子裡,小心掛在腰繩上。

“大狗, 你這麼緊張錢乾什麼?你娘要給你娶媳婦嗎?”

那人道:“當然不是, 我要讀書。”

說起讀書來,所有人眼前一亮:“女帝的政策真好,聽說書院修建還預留了‘成人’班, 像咱們這樣大的人也可以去讀。”

這時管著這片區域的督工走過來吆喝:“都愣著乾什麼?還不趕緊乾活?你們想熬到天黑,本督可不想熬!”

他身邊, 另一個記賬的女先生也抄著本子隨時記錄種植的情況, “你們動作快點, 種晚了耽誤長勢, 另一片雨雲要過來了, 趕在雨前種好。”她一邊記錄一邊說道。

“好嘞!”說起耽誤樹木的長勢, 大家不敢耽擱了,這些寶貝樹是真得很能長啊, 希望它們快快長大吧, 縱使不能吃,好歹也能提供陰涼地。

京城,即將進入冬季。

早朝時間到了, 鬱錦音從小飛上下來, 在宮人為她打理好後, 上朝去了。

樹苗已經種好,路修好,百姓們兜裡有錢有糧, 現在家家戶戶安居樂業,甚至都能做點小手工發明,書院裡的先生也召集了一部分,雖然人手依然緊張,百姓們對知識的渴求已經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但是先生卻不夠,一個房間總共那麼大,聽各地縣官反應,很多百姓寧願站在學堂外面挨凍也要聽先生講課。

這件事是該早些解決,劉升是負責人,鬱錦音先把他提出來問了一遍話。

“缺多少先生?”

“陛下,缺十之有八。”

這缺口比想象中的多啊,不應該啊,整個北朝初步共建造了三萬餘座書院,怎麼先生還缺十之有八呢?除了官員外,整個大北朝都找不出三萬個識字的人嗎?

女帝不了解當朝的錄用情況,讓人調出吏部曆年書生錄取的記錄,這一看,確實,識字的人的確多,每年各地來考童試的學子成千上萬,但是最終錄取成秀才的人兩萬人裡面能出一個就不錯了。

而考中秀才的人全國加起來隻有三十個名額。

這也是劉升轟轟烈烈建造書院,書院建起來了他人卻委頓了的原因,招不起先生來啊!

三十年,也才隻有九百名秀才。

哪能夠用啊?

就算把年紀大的秀才也算進來,撐死才能招到兩千個......

劉升就很尷尬。

這些秀才裡面還有繼續往上考的,實在考不上的才會回鄉當個教書先生,然而事實是教書先生束脩太少了,現在女帝各項改革搞得熱火朝天,有一部分教書先生拋棄了原先不為五鬥米折腰的舊思想,直接去外地闖蕩經商去了,這些秀才們既識字又有腦子,掙錢是分分鐘的事兒,可比守著一窮二白的書院好。

甚至好多先生寧願去當泥腿子種地去了,這直接就導致很多書院荒廢了。

現在就導致出現了這種可憐巴巴的局面,朝廷居然無可用之人。

女帝笑了,問朝廷所有官員:“朕忽然很不放心那些目不識丁卻在放開手腳做生意的平民百姓。你們放心他們走出北朝和其他國家的子民做生意嗎?”

那還用說,光是想想就頭皮發麻。

有點學問的人和目不識丁的人,肯定是目不識丁的人吃虧啊?

大臣們垂著頭不敢說話。

但事實上,這也是前朝留下來的弊端,一代一代全都是這樣壟斷的啊。

女帝又叫來刑部,果然刑部尚書一開口,更是石錘了。刑部最近接到的案子,很多都是詭異的詐騙案,現代話講是“高智商”犯罪,而且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目不識丁又掙了點錢的百姓都被部分聰明人騙了!

不僅如此,自發去邊疆做生意的百姓,也遇到了更多的“坑”。

眾臣:“......”

高胡等人已經徹底裝死了,反正這種時候老派大臣特彆容易被新派大臣推出來頂缸。

劉升小心翼翼道:“陛下,這件事該怎麼解決啊?總不能放著那些書院空著,那些書院是臣一座座盯著建造起來,臣不能讓這些心血白廢啊!”劉升的心真的在滴血。

鬱錦音道:“怎麼辦?最快的辦法當然是吏部改革了!”

劉升等人的眼瞪大了,怎麼又扯到吏部改革的頭上來了?吏部就算要改革也來不及了吧?

現在缺的是現成的人手啊!

所有大臣都好奇鬱錦音要怎麼改革,唯獨李元青面色沉靜毫無波瀾地站在首位,不管陛下怎麼改革,他都支持。

其他大臣看看李元青,突然心好累,好嫉妒,但凡他們也能像李元青那樣被女帝看上,也就不擔憂吏部改革了,因為隻要成了女帝的人,不管怎麼改,家族必定會成為外戚貴族。隻不過是從勳貴變成了外戚而已。

“重新改革科舉,擴大招考人數,萬分之一的錄取率改為分數錄取,不管多少人分數及格就可以。”

其他大臣們:“......”

不管怎麼說,消息有點沉重。

但是女帝開了口,就代表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沒有轉圜的餘地。

“.......臣等遵旨。”

接下來便是京城房屋改建的事,李元青最近已經做出來了一萬套配合房屋的取暖設備。

女帝點名:“元青,說說你水暖氣配合房屋改建的事。”

眾臣聽到這裡,涼下去的心立刻又變得火熱起來。水暖啊,聽說那種管道埋在地下,裡面灌注熱水,就可以讓整個房屋在冬天都溫暖如春啊!這簡直是神仙般的生活啊!

據說還不用點柴火。

正好符合女帝要求的“環保”“無煙”“不能砍樹”。

李元青站出來,頂著眾臣看過來的視線,穩穩道:“距離冬天還有一個月半,以皇城的兵力來看,這一個月最多隻能鋪設一萬戶,若是全城百姓加入進來自主修建,不用一月很快便能修好。”

彆小瞧古人的動手能力,家家戶戶都是自己蓋房子,把地掀起來埋個水管自然也不是問題,京城這邊全是平地,百姓若自己動手的話,還真是“豐衣足食”。

李元青:“臣認為,水暖每年都要供給,由朝廷收取費用,若是百姓自己動手埋管道,朝廷就不用收取‘工費’。”

意思就是說朝廷給百姓安裝水管不是白裝,要交錢。普通百姓一聽說交銀兩多半就不願意了,寧肯自己來動手。

女帝思索了一下,可以。

至於日後每年的水暖費用,這個還要等實際操作後再計算具體數額,第一年可以優惠一下,總得來說,應該不貴。

畢竟李元青親手做出來的設備,雖然他起點低,但是他能力還是在的,他的手藝比多數現代科技要強。

“按你說的辦,戶部通知下去,即可動工,元青注意把埋水管需要注意的事項列明,由戶部入戶指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