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女帝的科研攻略37 植物科學家登基了……(1 / 1)

送禮環節完畢, 宴會過半鬱錦音離開了。

鬱錦音吩咐人將送女尊國的回禮裝好,回到書房時,已經到了深夜。

王公公笑眯眯地等在殿外:“陛下, 李大人求見。”

鬱錦音示意讓他進來。

李元青進來後, 王公公退去,李元青手裡捧著一個盒子,跪下躬身舉高:“臣參見陛下, 這是臣送陛下生辰禮。”

晚宴結束後, 裴道生還看著李元青歎了一口氣,覺得他過於正經。

李元青知道他在歎什麼。

但是女帝是女帝, 女帝可以在大眾面前表達對他的寵愛,但是他卻不可以反過來當眾調\\情,那是對女帝不敬,畢竟尊卑有彆。當然擊鼓那一次不算。

鬱錦音自然知道他為什麼送兩次禮,明知故問道:“不是送過了嗎?”

女帝走近,金絲履鞋有些耀眼,李元青微微緊張道:“臣、這是私禮, 不是君臣之禮——”

李元青聽見女帝笑了。

鬱錦音叫他起身,李元青便規矩地起身, 把禮放在女帝面前。

盒子裡的東西很精巧,是李元青親手做的。北朝的文人喜歡用毛筆,但是鬱錦音更擅長用鋼筆書寫,於是李元青便查了資料, 費儘心血做出來這樣一支鋼筆。

“我很喜歡。”鬱錦音接下來說的話, 算是正式定下了兩人的關係:“如果不出意外,朕會娶你為正君。”

猝不及防知道答案的李元青呆了一瞬,那雙深沉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盯著女帝, 仿佛以為自己聽錯了。

“嗯。”

鬱錦音看他不自在,便換了話題,開始討論政務,李元青將順手攜帶的商部司報表交給她看。

開放商業,這項舉措順應了民心,同時也促進了很多行業的發展。

就說是漁業,以前最多捕魚賣給當地的百姓,現在卻發展出了一條完整的商業線,甚至商業化捕魚船隊,從捕魚到販賣,再到專賣,期間還催生了一種製冰器的發明。各種魚丸、魚店、魚火鍋開到了全北朝各地,創造的盈利數目自然是很可觀的。

李元青將自己的分析說女帝聽:“除了漁業,還帶動了各種海產品的發展。海白菜、海帶、裙帶菜、海鹽等等。”

他學習了不少現代化的知識,說起專業名詞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李元青說著,鬱錦音一邊聽一邊看輿圖,順便親自記錄李元青說的海產名字:“你記得全部海產名字和長相嗎?都說說。”

他不知道女帝為何要知道具體的名字和長相,好在他忙碌實驗的同時也沒有丟掉本職工作,李光交上來的海產名稱和特點他看一遍就記住了,於是一一複述給女帝聽。

鬱錦音寫了一會兒,李元青便詢問:“陛下,您要不休息一下?臣為您代筆。”

也可以,鬱錦音起來,讓李元青坐下寫,等李元青寫完整整一百多種魚後,鬱錦音道:“你明日叫你的部下把每一種魚都送十條過來。”鬱錦音要看看這些魚的成長規律,根據成長規律指定休漁期。

長期無限製捕魚,肯定是不行的。

李元青不知女帝要作何,隻得應是。

他意識到現在他坐在女帝的座位上,女帝正站著跟他說話,立刻站起來請女帝坐下,誰知道一個要起,一個要按住,兩人的額頭戲劇般磕到一起。

鬱錦音不痛,她現在的身體畢竟是鳳冠的化身,倒是李元青疼了一瞬,鬱錦音俯身查看他的額頭,李元青抬頭說沒事,兩人的視線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的撞在了一起。

鬱錦音看著李元青的容顏,腦海裡想起很多回憶,有璩非在她面前俏皮的畫面,斯坎普在她面前倔強不甘最後自我了斷的畫面,還有最後他燃燒了半年之久的靈魂,以及最後璩非病逝的場景......所有的畫面都融合成了李元青這張臉。

李元青自然不知道女帝在想什麼,隻是女帝一直盯著他看,讓他不知是該低頭還是該閉眼。

女帝身份尊貴,他處於卑下的地位,自然是不敢主動做出格的舉動,隻能靜等女帝。

女帝最後隻拍拍他的肩膀:“元青,好好的活著,縱使沒有我。”

她沒有說朕,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去交流的。

李元青心裡突然就有點點堵,他不想去想沒有女帝的日子,一點都不願意設想。為什麼女帝要說這種話?這種話會他不安她難道不知道嗎?

或許是女帝移開的手,兩人漸漸拉遠的距離讓李元青心生彷徨,他第一次衝動大過理智,大膽捉住了女帝的衣袖,抬臉看著女帝:“陛下為何停下?是臣哪裡、哪裡不好嗎?”

鬱錦音清楚地看到他眼中有期待有不甘也有隱隱燃燒的烈火,低頭看了一眼他抓住她衣袖的手,手伸出來,輕輕握住他的手,俯身,在他慌忙閉眼時,在他額頭淺淺一碰。

“你還沒有答應朕,要不要做正君。”

李元青睜開眼,俊顏緋紅,憋了好久才在女帝認真思考的目光中說:“臣、臣說了!”

“你說‘嗯’,嗯是什麼意思?”鬱錦音步步緊逼,真不是她故意壞,而是她真的不確定。

“臣、臣能當陛下的正君,自然是求之不得。”李元青完全忘了自己說這句話時內心有多麼羞恥有多麼慌亂,他用最快的語氣清晰地說完,努力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一本正經,好像是在談一件正事。

其實今夜來拜訪女帝,來送私禮,他本來就是懷著美好的期待而來的不是嗎?

現在事情一切都朝著他的期待發展,他的心已經快樂不知該如何是好......心裡有很多衝動,但是他不敢表露,他生怕這是個美麗的夢,輕輕一砰就會破碎。

他要等夜深無人時,再把女帝說過的話一遍一遍回憶,然後帶著滿足和興奮去期待和女帝新一天的開始。

女帝沒有立刻放他離開,明日女尊國要見北朝的幾個大商人,也有一些商會聯合起來的團體,鬱錦音要和李元青先把這些商人的情況捋一遍。

還要確保雙方的協議沒有任何問題。

協議裡面除了協定北朝商人交貨的日期和質量外,最關鍵的是數量,女尊國的商人是嘗敬親自培植起來的勳貴一族,見識和手段自然不是一般的百姓可以比的。

而北朝的產品先進歸先進,商業卻是頭一次發展成規模,組團跨過搞外貿還是第一次,很多商人也是拖家帶口做生意,家產一步步起來,盯著他們眼紅想搞事情的也不是沒有。

很多細節該叮囑的一定要叮囑到位。

鬱錦音搬來另一個杌子,坐在旁邊,兩人一個說一個寫,偶爾插幾句甜言蜜語。

譬如:“元青,你真得隻喜歡朕的聲音嗎?朕彆的呢?”

元青面皮薄紅,一邊寫明日會議的注意事項,一邊說:“自然不是。”

“那是什麼?”

“當著很多大臣的面,臣不好太膚淺。”

女帝:“......”

“臣喜歡陛下,全部。”

第一日,北朝這邊的商人和女尊國那邊的勳貴商人碰面了。

後續協議雙方看過沒有問題後,都簽字畫了押,剩下的就是按照規矩辦事,北朝這邊的商隊隻負責運送到邊境,但是女尊國的人要出銀兩,不然這走鏢一樣長途跋涉可不好辦。

隻此一項是昨夜女帝和李元青商量後的結果。

嘗敬也懂,女帝這邊的人辦事滴水不露也有好處。

雙方愉快結束,女尊國女王帶著人啟程。

與此同時,北朝所有的樹苗都在不停地栽種中。

各地百姓忙的熱火朝天,雖說是比修路要輕快,澆水是個大工程,好在北朝在女帝的帶領下,規劃了很多儲水水庫,又給幾條常年鬨洪災的河水重新規劃了河道,雖說樣樣都是大工程,但是造福的是人民。

乾一天活,領一天工錢,百姓口袋裡的銀兩越來越多,乾活也更有勁頭。

“哎?你們發現沒有,栽種去的樹苗似乎長了?”

“是真得長了,昨天下了一場雨,我記得下雨前,樹苗還沒有我肩膀高,現在長得竟然有我的頭高了?我沒有看錯吧?”

“是不是你數錯了?這些樹苗本來就是有的高有的矮。”

“我不可能數錯,我真的特意看過。你要不信咱們倆打賭,如果我數錯了,我就給你一兩銀子,如果我沒數錯,你就給我一兩銀子。在這裡做個標記!”

“行。”

兩人拉拉扯扯找了個見證人,因為是中午時間不少人累了就直接坐在原地休息,看到這邊有熱鬨就跟著湊過來了。

然後大家夥找了好幾根麻繩丈量了樹苗的長度,全部截成一樣長的長度,每個人都拿在手裡一根當證據,還有人在樹苗上用繩子做了標記。

“咱們大家夥手裡都拿著麻繩,明天這個時候來丈量。”

所有人都同意。

第一天,所有人如約到了這裡,大家第一時間拿出手裡的麻繩迫不及待的上去丈量。

因為他們來到做了標記的小樹苗前,一眼就看到了小樹苗躥高了不少。

甚至新開了很多枝丫。

“這也太快了吧?”

“我來試試......嘿,還真是長了一大截,我從來沒有見過長的這麼快的樹,這就是女帝改良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