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女帝的科研攻略32 植物科學家登基了……(1 / 1)

擺攤的小廝不會說話, 但是會用手比劃,他快速擺手搖頭,表示這個東西不能賣。

“五十兩黃金, 黃金, 也不賣嗎?”有錢老爺拿黃金比劃了一下。

眾人感歎:“你快賣了吧, 五十兩黃金也夠多的了......不要貪心, 小心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這個東西好亮啊, 是能一直亮下去嗎?厲害呀!”

“我剛才偷偷摸了, 不燙手, 一點也不燙手!太神奇了!”

鬱錦音走過去, 王公公發現這一次女帝的反應比看見那什麼球的反應還要大, 王公公放低聲音:“要買下來嗎?”

鬱錦音猶豫了一下拒絕了。

她隻是想不到短短時間內竟然有人發明了電燈。

一個一個小燈泡在中間的黑匣子上亮著。

五彩斑斕。

可以看出來,之所以五彩斑斕,是因為透明的玻璃罩子上被刷了五彩斑斕的顏色。

先不說這個時代發電要懂得哪些知識, 單單是做成這種燈就很困難, 它裡面是真空的。

他的主人一定不簡單, 或許是朝中的大臣, 會是誰這麼有心呢?

鬱錦音左看右看都沒有看見這個攤位的東家是誰,隻有三個小廝守著攤位。

鬱錦音一行人隻好停下來等等, 看看這背後的能人到底是誰。

也許女帝的容顏太過耀眼, 再加上王公公和一群便衣侍衛氣勢也不同一般老百姓,周圍攏過來看熱鬨的老百姓越來越多了,原本擁擠的街道更加擁擠。

有人看看彩燈, 再看看女帝, 興奮地猜測道:“你們看看那些隨從,再看看那個人,會不會女帝啊?”

“應該是了!”

“打賭一文, 她絕對是女帝!”

人群中窸窸窣窣的響聲傳來,越來越多的人將視線投向鬱錦音。

但是因為彩燈太耀眼了,到處都是興奮的嗡嗡議論聲,把小聲議論女帝身份的聲音壓了下去。

那麼多人討價還價,小廝直搖頭。

他家主子說了,隻做展示不賣,他家主子還說要是有人看有人摸,就隨便他們看和摸,但是不能碰這個黑色的盒子,不然會觸電的。

要是有人問罩子在哪裡買的,就指指賣玻璃的人告訴他們是在賣玻璃的大漢那裡買的。

有錢老爺子不乾了,揮手叫下人來:“嘿?你什麼意思?是嫌錢不夠還是不賣?不可能不賣,既然擺出來就是賣的!來人把金元寶給我搬過來——”這位爺豪橫不喜歡銀票喜歡金元寶,買東西都讓人扛著箱子出門。

小廝急了。

另一個人問:“你這個能亮多久?”

小廝比劃天上。

有錢老爺心想,看了一整條街,還是這個有點厲害啊,能與日月同輝?

“八百兩黃金,賣不賣?”

小廝搖頭。

“一千兩黃金?”

小廝更加拚命地搖頭。他們家大人說了真得不賣啊,就是供人觀賞,或者彆的什麼熱愛發明的人看見後,可能會受到什麼啟迪,這才是大人擺放出來的初衷。

有錢大老爺不高興了:“一萬兩黃金?把你們家主子叫出來,我買定了!一萬兩黃金!”

一道尖銳的男子聲音打斷這位大老爺的話:“這位爺,咱家看這位小哥是真心不賣的,大家夥就是看個熱鬨,高興高興!”

這位大老爺本想發脾氣,但是一看王公公那雪白的頭發,銳利的眼神,再聯想到他似男似女的聲音,最後目光再一落到中間被眾人簇擁的女帝身邊,還有什麼不明白呢?

眼前這位是大名鼎鼎的女帝陛下!!

剛才提醒他的那位是王公公。

王富明白過來了,其實但凡他剛才往身側看一眼,就能注意到這位氣度不同凡響的少女,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像是被百姓們盛傳已久的女帝陛下。

“草民拜見陛下——”王富跪下了,什麼強買強賣自然是不敢了。他一開口,周圍的人都呼呼呼跪下去。

那位啞巴小廝也立刻跪下了。

不同於王富的冒冷汗,百姓們的跪是喜氣洋洋地跪,幾乎是笑著喊出來的。

一聲一聲傳到遠處,遠處的人也知道女帝陛下來逛鬨市了。

因為北朝開始支持商業,所以才有了“夜市”一說。

也是因為李元青推行“夜市”這一舉措,並且製定了可行的商稅製度,僅僅推行的第一個月裡,北朝的全朝的商稅進項就高達一百萬兩白銀。

這還隻是商稅。

由商稅可知,百姓的收入也翻了數十番,從往年的食不果腹,到現在的月入幾十兩幾百兩甚至千兩,早就實現了鬱錦音所說的三年內讓北朝子民們富庶十倍的願望。

百姓們看見鬱錦音,隻有濃濃的喜悅和感恩。

轉眼間,整條巷子的百姓跪了一地。

鬱錦音讓所有人免禮,表示她隻是來看新奇,叫大家不必拘謹。

百姓們便隻好起來。

在王公公教訓王富的這段時間裡,啞巴小廝專心擺自己的攤位,期間有七八個百姓大著膽子上前向女帝獻禮——

“讓一讓,都讓一讓,這牛我們不賣了!”放在以前,誰要是敢買牛宰了吃牛肉,妥妥下大獄,但是李元青走馬上任後,這些律例全改了。

以至於農閒在家的百姓們紛紛養起了雞鴨魚肉,甚至還組成海商出海撈海貨。

“陛下!陛下,這是草民家裡養的老牛下的崽,草民把它獻給陛下,希望女帝陛下萬、萬壽無疆!!!”

鬱錦音興致不錯,讓王公公解銀錢。

那人說:“小民送給陛下,不要銀錢!因為陛下,小民過上了好日子,送給陛下!!”

周圍的百姓都笑,鬱錦音朗聲笑道:“你不要銀錢,那朕反倒不敢收了,朕治理貪汙腐敗沒有什麼功勞,隻能以身作則了!”

那人聽懂了,銀錢是一定要收的。他隻好收下銀兩,心緒欣喜地叩恩:“小民謝過陛下!”

將小牛賣給了陛下,這牛他可以吹一輩子了,於是捧著女帝的銀兩,心裡好生得意。

緊接著又有人要送彆的......吃的喝的用的,鬱錦音將銀兩花出去後,實在不行沒有辦法了,打道回宮。

一群侍衛牽著牛,甚至還有一個侍衛提著一隻鴨籠,它身後就有一群小鴨子排著隊跟著跑,因為裝籠子太麻煩,所以小鴨子都是跟在鴨子媽媽後面。

鬱錦音讓韓子安挑著喜歡的帶走,韓子安挑來挑去,還是覺得自己的一對小雞仔好,他將小雞仔交給鬱錦音,擔憂道:“陛下,求您一定要讓它們活下去。”

韓子安相信,鬱錦音一定會有辦法的。

“放心。”鬱錦音接過小雞籠,到了議政殿外面,要和韓子安道彆,韓子安小心翼翼扯住鬱錦音的衣袖,問陛下:“陛下,陛下您,喜歡我嗎?”

鬱錦音聲音鎮定道:“子安能歌善舞,朕很喜歡。”

韓子安心滿意足地離開。

正巧從小飛上出來的李光和李元青,剛好聽見議政殿前女帝對韓子安說的那句語氣很甜美的話:“子安能歌善舞,朕很喜歡。”

李光眉頭皺緊若有所思,女帝在男女私情上大膽熱烈,他頭一次知道她是這種性格。

這讓他聯想到了張媛......兩年了張媛現在在何處呢?

當時女帝原本想要杖斃他們,但是後來改口,將他們流放到了邊疆。

李元青和鬱錦音對視片刻,李元青低下頭。

“見過陛下,陛下新年萬福!”李光回神,李元青李光一起行禮。

鬱錦音現在沒有什麼心情見李元青,揮揮手讓他們離開。

大臣們放年假,鬱錦音也小小的休息了一下。

隻不過,大臣們很明顯不想閒著——

新年一過,陛下又漲了一歲,虛歲十六了,再不給女帝陛下找皇夫,難道真讓一個舞姬當皇夫嗎?

大臣們雖然在家裡吃年夜飯,但是街上的消息隨便找個人都能打聽出來——

“女帝陛下和一位美男子在同福菜館吃了年夜飯!”

“女帝陛下很寵那位韓姓美男!”

“女帝陛下是要娶皇夫了嗎?有人親眼看見女帝陛下在鬨市的街角喂食韓姓美男八腳(角)魚!女帝陛下看他的眼神滿眼寵溺!!!”

說的有鼻子有眼,好像皇夫非韓子安莫屬了。

這哪行?新年夜一過,大臣們就坐不住了!不說利益,隻說女帝陛下那什麼“智商”就肥水不流外人田!

議政殿裡,鬱錦音批閱奏折。

大臣一帶著自己那好高騖遠卻一事無成的兒子來宮裡,心裡琢磨著兒子不中用就不中用罷,一張臉還是能看得過去,要是能討得女帝歡心,也算是為家族做貢獻了,將來再生個一男半女得了女帝親傳,乖乖,那可是比祖墳冒青煙更難修來的緣分啊!

所以他一拍大腿就這麼定了,兒子自然不滿意,滿腦子之乎者也罵罵咧咧結果被老子強行拉進議政殿見到女帝第一面後就傻了眼!!

不待一號大臣開口逼他,他就跪下了:“小人見過女帝陛下,陛下新年萬安!”

鬱錦音看向大臣一:“何事?”

大臣一恬著臉陪笑扭捏道:“陛下,我這兒子在家閒著也是閒著,臣厚著臉求陛下給他嗯,在後宮安排個差事——”

鬱錦音茫然,後宮什麼時候缺人手了?

一旁的王公公險些憋出笑來,哪有說在後宮安排差事的,不過轉念想想也是,女帝陛下選皇夫皇妃,選出來了還真是在後宮“當值”。

大臣一號磕磕巴巴繞了一圈,鬱錦音總算明白了。

“再等等吧,朕現在無心選夫。”女帝是女帝,不是以前的皇帝,更不是等著配\\種的豬,隨便拉來一頭就能成事。

韓子安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韓子安歌舞雙絕,鬱錦音累了看看他的歌舞能解乏,而且韓子安這個人很聰明,不會給鬱錦音惹麻煩,他在一開始就很清楚他的地位。

這點,天下有幾人能做到?

大臣一號敗興而歸。

緊接著鬱錦音接待了大臣二號三號,後面直接讓王公公守在外面推脫有事不見了。

見過的人失魂落魄,這幾人茶飯不思一心進宮當皇夫的心思,在沒見過的公子哥裡面也傳開了。

過了年,鬱錦音將改良過的桑樹種子分發下去。

天氣暖和後,她便帶著人去後山上觀察她種下的樹苗。

姚起居郎和劉起居郎跟在身後彙報。

姚起居郎:“末官查到了,那發明‘新燈’的人住在安仁坊,臣跟上去查看,發現那小廝是李府李大人家的家丁。”

“哪個李大人?”鬱錦音手下的李大人可多了,能發現並使用“電”的人,恐怕隻有一個,會是她想的那樣嗎?“是李元青?”

女帝表情嚴肅,姚起居郎立刻道:“正是。”

“......”

說了不讓他追隨,他卻硬是追上來一大步。

兩個起居郎見女帝心情不甚好,又彙報了其他事情,整個北朝雖然才修了兩個月的路,但是全北朝的行動力不容小覷,今冬以來不少走貨的商家都經過了這些修了一截的路,所經之人讚口不絕。

因為是先主修郡縣之間的大路,所以第一個方便的便是往來經商的商人,往年冬雪不便趕路,今年的路便好走了許多,因女帝修路挑了眾人常走,卻最崎嶇不平的一段開始修,萬事開頭難,難的事解決了後面的就簡單了。

兩人又說起織布業,以前的紡車隻能同時紡織三根棉線,現在除了一種新型紡車,能夠同時紡織三十根棉紗,也就是新紡車的出現,讓棉紡織業的效率一下子翻了十倍不止!

鬱錦音點頭,這人確實厲害。

“後面這些發明人是誰都要打聽清楚。”鬱錦音也要查看商部官署留存的專利函,百姓們有發明創造是好事,朝廷這邊一定要鼓勵他們,另外商部也要創建一些方便百姓學習技能的的工廠,這樣一來,接觸到新鮮事物的人越多,新的創造也就越多。

說完了這些,鬱錦音便叫來小黑,去統計今冬砍伐的樹木。

北朝隻有勳貴人家能用的起煤炭,普通百姓取暖都依靠上山砍柴。

北朝官方律例不允許砍伐成樹,隻允許砍一些斷的枯枝或者灌木枝,當然乾草和樹葉也可以應付。

雖然朝廷不允許,但是私下看法的現象屢禁不止。

這不符合鬱錦音提出的“環保”條例。

修路和人口平等的事都已經著手解決,唯有“環保”這一項還無從進展,接下來鬱錦音主攻的任務就是環保。

小黑:“我們掃描了整個北朝的山區,今冬一共砍伐三萬棵成樹,小樹約十萬棵。”

不要覺著古人人口少,砍樹就少,能大膽砍樹的,一個冬天下來就不會隻砍一棵樹,甚至有鋌而走險的人砍樹賣柴,荒郊野外官府不可能時刻盯著,抓不到人也沒辦法。

樹年年有人砍,但卻不是年年有人栽。

年節後第一日早朝。

當這份資料被扔在各大臣面前時,大臣們不為所動。

女帝陛下最是勤政愛民,百姓冬天不砍柴怎麼過冬啊?

“是是是環保重要,不然人類就會走向滅亡。”

“但問題是人類也得能活到那一天再說啊,現在不砍樹現在就要凍死!”大臣們心裡知道,但是也沒辦法。

女帝道:“所謂的朝廷律例不過是放在那裡的一張空紙?”

劉升尷尬:“威脅震懾一下百姓,叫他們取材有度不要過分。還是有點作用的吧?”

高胡等人也點頭,這部分律法,當年他們還參與製定過呢,高胡等人絲毫不覺得這律法有問題。

裴道生:“陛下有何解決的辦法嗎?”

“封山,封水。”簡而言之就是拉出工部司,讓他們造出鐵網在山的外圍圈起來。這樣一來,不僅杜絕了猛禽猛獸傷人事件,還能杜絕砍樹。

劉升:“若是有人順著網爬進去呢?”

鬱錦音正色道:“圈起來的山域,意味著猛禽猛獸更多。”言外之意就是百姓膽大無邊,那她也沒辦法了。

這個主意似乎是不錯。

至於家禽肉或者豬肉,這些都可以讓百姓養殖,而且百姓們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已經搞起來了大型養殖場,之前的阿秀就是一個例子。

有菜有肉,生活倒是不影響了,“那冬日砍柴......百姓們不砍柴怎麼過冬?”

“朕聽說,李愛卿研究出了一種新的能源——可以代替薪火、煤炭。”

李愛卿,眾官員想都不用想,就轉頭看向李元青,除了他沒人有這個本事。

李元青猝不及防被女帝點名,抬眼望進女帝眼中。

陛下何時知道了他的事?

全城的百姓都在傳女帝最近在忙著寵幸那位韓姓美男,陛下竟然還有心思關注他的“電”?

女帝又用那種讚賞的目光看著他了。

鬱錦音讓李元青發表看法,李元青強行穩住心神,說了一遍自己的想法。

他用“電腦”查過現代人怎樣利用電能,還為大臣們解釋電能有好幾種製造方式,風可以利用,水可以利用,陽光也可以利用。

大臣們聽得目瞪口呆,是這樣的沒錯,夜市上傳出一種可以永亮的燈,當時劉升還洋洋自得,看,北朝的子民就是聰明,書院剛剛建好,發明創造就這麼多了,等書院投入使用,全北朝的人讀書後,豈不是人人都是偉大的“科學家”?

然而現實是李元青給了他沉重一擊。

所謂發明都是他學習後搞出來的,算不得發明。

鬱錦音依舊肯定他,讚美他勤勉聰穎,這項新創造即將造福不少百姓。

一部分挨過板子的大臣們不禁低頭:哎?陛下不是對李大人有意思麼?怎麼毫無動靜啊?這不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