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女帝的科研攻略33 植物科學家登基了……(1 / 1)

挨過板子的官員們心裡好奇, 但是也不敢多說,畢竟涉及女帝的私情。

隻是這種知道真相又不能言明的狀態有點不好受。

女帝也真是能忍......

李元青今年十六了,他房裡大概都有同房丫鬟了吧?

不過也不像是有的樣子, 李元青像女帝一樣是個拚命的,私下裡還不知道要廢寢忘食成什麼樣子呢?

這兩人......

哎!

大臣們討論“電能”問題,突然有一半官員齊齊唉聲歎氣, 剩餘另一半人一頭霧水。

李元青也好奇:“諸位同僚,可是有何處不妥?”

他雖然不能立刻造出大型太陽能或者風能發電機,但是他已經能製出人力機械發電設備了,雖然很小,大型自動化的路看起來很渺茫,但工部也不是不能製造現成的零器件, 隻要努力,一切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女帝說不能砍樹, 要環保,他就去查了資料, 保證踐行她的話。

大臣們看看李元青, 自然是不敢看女帝微笑的視線了, 忙齊聲道:“沒有沒有, 很好很好!”

“李大人是棟梁之才,我等拍馬不及。”

“是啊......”

李元青笑笑, 心裡卻沉默了。

可他還是比不過一個舞姬不是嗎?

鬱錦音讓李元青安心研究, 同時不要耽誤了商部的事。

既然阻止不了他的才華,那就拿過來用吧。

反正鬱錦音是不會浪費人才的。

下了朝,李元青和女帝商議了一會“電能”零器件方面的事情,這牽扯到礦業,李元青需要女帝的許可才可以。

李元青拿到女帝的手諭後, 出了議政殿。

就聽見太清門那裡有幾道聲音——

“韓大人如果不說,咱們幾個手裡可有你在女帝初登基時懶政的把柄,到時候咱們幾個就去陛下那裡狀告你了——”

“你們、你們,好我說還不行嗎?這可是你們逼我說的,其實就是商考那天我們議論李元青,說他靠著相貌得了陛下的青睞,我們誹謗陛下有可能私下向他透題——這句話剛好被陛下聽到了!”

眾人:“然後呢?!”

“然後?嗬嗬你們以為女帝陛下會因為我們的議論和誹謗勃然大怒嗎?並沒有,女帝說、說她就是傾慕李元青好才貌,不忍傷他,所以更不能透題毀他清譽。”

大臣們傻眼了,這事情怎麼走向和他們想的不一樣呢?他們以為是那樣的,比如女帝背後又想搞什麼項目了,結果走向竟然是這樣?

“那你們怎麼不早說?”這麼大的事,大臣們也後悔知道了。

“我們敢說嗎?陛下自己都不說呢!”

大臣們:“......或許是陛下隨口一說?”

“但是李元青確實是美貌可餐啊,陛下對美的事物心動是無可厚非的吧?”

“但他是大臣!陛下怎麼可以和大臣搞在一起,這豈不是亂了套?!”

“若是讓李元青專職在後宮當皇妃呢?就像是孟沉舟那樣?”

“孟沉舟能和李元青相比嗎?孟沉舟除了會打仗會篡位,他還會乾什麼?李元青的能耐哪一點不如他?這樣的男人幫都能蝸居後宮?以後全天下男人都等在後宅嫁人就行了是嗎?”

“以後後人說起來,連李元青那樣的人都能甘心,為什麼你不能甘心?這絕對不行!”

“一個有才乾的朝臣屈居女帝身下可以,但是不能形成慣例......”

不知是誰說了一句——“你們討論的太遠了點吧?你們不同意有用嗎?陛下哪天想開了,突然宣他侍寢,你還能連夜趕到宮裡來製止嗎?”

眾人:“......”

“有道理,現在是陛下自己按著不說不是嗎?”眾人彼此給了個眼神,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先保持沉默?

女帝的私事,說了他們也要挨罰。而且這走向他們凡夫俗子看不懂就是了。女帝要什麼得不到?為什麼在一個男人上猶豫不前?

大臣們離去,李元青愣在原地,心裡像是有一隻兔子在咚咚咚跳動。

女帝這樣說嗎?她是什麼意思?傾慕他的容顏?李元青摸摸自己的臉。

他腦海裡想到大臣們說的那些:“不可,臣子怎麼可以和陛下搞在一起?”

“那不就亂套了嗎?”

“以後後人提起來——”

“陛下自己都按著不說——”

李元青腦袋裡空白一片,忘記了自己是如何回府的。

李元青更專注於“電能”了,他要趕著“機器”真正做出來那一刻,送給女帝陛下一個驚喜。

若她那時還對他好的話,或許就不再是“隨口所說”了吧?

無論如何,女帝的環保的計劃開始啟動了。

儘管大臣們勉強認可了這項舉措,但是大臣們的心裡還是認為,環保舉措對環境有利,但是對於目前的百姓而言還是弊大於利,奈何陛下鐵了心腸要實施——

先是這年冬天劃定了種植改良樹木的區域,整個北朝有三分之二的地域都要種植成茂密的樹林,由戶部將百姓私自占用的樹木種植區收回,重新劃分區域。

女帝在一開始改良耕地時,就做好了集中耕地、提高糧食作物的產效以達到節約田地的目的,這一切都是在為森林讓路。

當然搞環保之前要先把路修完。

冬天結束,整個北朝個郡縣之間的郡道全部修繕完畢,隻剩下縣道和鎮道以及村路。

大臣們看見真金白銀流水一樣花出去,比鬱錦音還要心疼。

全天下誰不知道,整個北朝舉全國之力修路,一個修路工人日結的薪水足足有五百文!

這就造成了什麼結果呢?

整個冬天,按理說百姓們在填飽肚子的情況下是不會冒著風雪出門打短工的,包括鬱錦音,也沒打算讓老百姓冒著風雪嚴寒修路,問題是下面的州郡縣官們太給力了,開的工價太高了!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冬天的路反而修的更快。

鬱錦音的輿圖上,每天都能看到修路的進展,道路一點點變長,風雪無阻。

因為擔心嚴寒凍傷百姓,鬱錦音下令讓東部嚴寒地區停止工程——

結果當地百姓不乾了,除了有錢的地主老爺,整個縣全都去修路了,一不修路,大家就沒了收入來源,百姓窮怕了苦怕了,沒人管夏天是不是還要修,現在眼前的路不能停。

新上任的縣官是第一次被人從被窩裡挖出來,然後被老百姓強行要求開工修路。

消息傳到京市,文武百官也無語了,高胡等人被其他同僚追問:“高兄啊,你也是當過三皇宰相的人了,你們那個時候,百姓也對上工這麼熱情嗎?”

高胡閉上眼不打理他。

在這兒埋汰誰呢?誰不知道一個縣衙官員的月俸都開到比當年的副宰相還要高了?一個月五百文,這不是現成的發財機會麼?百姓又不傻肯定不想放棄這到眼前的好處啊!

要說佩服,高胡是真得佩服女帝了。

但凡前朝出這麼個能人,高胡覺得他都能再多活幾十年。哎,現在也不晚啊!

“哼,你們這些年輕人,趕上了有女帝的好時候了~~”高胡長歎一聲。

州郡主道修完了,該修下面的鎮縣村道,女帝的意思是野路甚至也要修一遍。

在修州郡主道前,工部就召集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大家商討並且實驗後定下的最終修路材料和方法——用這種方法修出來的路,泥土抓地結實,混合砂石鋪路,也很好的避免了雨天泥路坑窪的弊端。

其他細節也是要靠人力去修繕,總之冬天後,修出來的主乾道整潔寬闊,就是費錢。

春天。

“臣以為,光修繕郡道就可以了!”

去年入冬前,整個國庫餘銀三千億白銀,二十億黃金,女帝拿出了大半修路。

剩下的路還是能省就省吧?這是一小部分官員的想法,漸漸地他們說服了越來越多的官員。

“還有陛下潛心改良了兩三年的樹苗,全都在各個地區的山上種著,現在也都要移植到森林規劃區,這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鬱錦音明白官員們怕她將國庫揮霍一空陷入僵局。

“今冬國庫隻出不進,春天有春汛,夏天有夏洪,秋天有秋旱,天爺,接下來這一年可怎麼活?”該不會官員們的月俸都發不下來吧?

大臣們哭訴。

鬱錦音:“你們也知道朕的樹苗還在山上等著短工移栽,不修好路,兩天能乾好的活要花七天才能乾好,怎麼,多出來的工錢諸位大人要幫著朕結清嗎?”

大臣們噎住了。

好像有道理。

北朝的夏季局部發了洪水,這時候就顯現出修路的好處來了。

“陛下,西番郡、盤靈郡發生澇災,由於大道通運發達,咱們朝廷的兵馬和民間商團都及時到達了,更巧合的是,當地的村已經修好了村道,百姓們除了損失存糧,目前來看損失較往年減少了百倍有餘。”

“其實存糧也不算損失吧,按照女帝說的存糧方法,縱使是被誰淹了,也可以照常播種,一家一戶播種不完,隻需要賣出去就可以了,”

“是這個理,多虧陛下修繕了儲水水庫,田地沒淹。”倒是村落被淹了,也是奇事一樁了。

“陛下要是願意設計一下村落排水儲水,往後豈不是高枕無憂了?”之前就有傳說女帝會重新設計改造居住區,這麼就了也沒見有動靜,假得不成?可是皇城外賃租都漲價好幾倍了。

聽到這裡,鬱錦音道:“鄭愛卿說的好,朕已經畫好了設計圖——你是兵部的,正好工部修路太忙,這件事就交給你們兵部。”

鬱錦音叫王公公去書房取來厚厚的設計圖,給大家傳閱一下,然後交給鄭根。

鄭根看見圖,欣喜地叩首謝恩。

這些日子以來其他部司忙得熱火朝天,就他們兵部,除了操練一點事兒都沒有,偏偏所有士兵還都跟著漲軍餉了,士兵們天天摩拳擦掌,也想乾點啥,要是女帝允許的話,他們也上去修路了!

大臣們看完圖隻有一個心理感受:這也是個花錢的項目。

大臣們心裡更滴血了,現在工人的工錢可高了,當朝官員的月俸多,下面百姓工人工錢也多,甚至使勁乾的人收入不亞於當朝官員,整個北朝那麼多有錢人,唯獨國庫裡錢變少了,大臣們就想問,女帝打算去哪裡搞這麼多錢給大家發銀錢?

“可是工錢......”

“國庫裡還有銀錢嘛?”

“需不需要臣等捐款?”

“全國上下一齊改造,這所有的銀子哪裡是咱們幾個能捐出來的?”

“李元青怎麼說的?他是商部司首峰,商部一年進項撐得住嗎......”

“戶部的進項也可以算算了。”

“吏部呢,全北朝上下都可以讀書,百姓們教的束脩也不少了,擠擠應該能湊出不少來。”

“......”

這麼一算計,也夠了吧。

“臣等遵命。”

大臣們面上不能說澇災死的人少高興死的人再少也死人了,但是他們心裡的確是高興,這修路修得值啊,太省錢了!

若是溝渠和房屋也改造起來,按照女帝的行事風格看,這可能也會有好處?

有什麼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