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女帝的科研攻略11 植物科學家登基了……(1 / 1)

朝堂大換血後, 第一次正式早朝就接到這麼棘手的線報。

鬱錦音一身帝王冕服坐在上首,聽著下方裴道生和另外兩位丞相商討此事。

裴道生:“江南水災不容小覷,陛下又是登基第一年, 縱使冬季種下粟苗有功,但現在粟還未成熟,又遇此大災,若不及時派兵救援,恐怕有損女帝威嚴。”

李丞相和王丞相立刻應聲附和。

下方請求派兵救援水災的官員跪了一地。

唯獨已經降為九品官員的高胡等人慢了半拍,然後才跪下。

水災鬱錦音早就在建造玻璃棚時就預留了引水和蓄水工程,尤其是江南,那裡的百姓種植水稻, 江南的引水蓄水工程就格外重要。他們口中所說的水災是以前還未改造的老舊湖泊水位溢出上漲, 淹沒各州郡的驛道。

但糧食是絕對不會受影響的。

“可以調兵,以前朝廷撥多少款項, 今年照舊。”鬱錦音說完, 高丞相突然站出來:“啟奏女帝陛下——臣認為不妥!”

鬱錦音道:“你說。”

“臣以為,女帝陛下何不乘著‘鐵盤’直下江南,還可載著援兵及時救援。若照舊法子來, 恐怕百姓介時已經流離失所, 子民們心生怨言......”

高胡這話也算是肺腑之言了。連一直沉默的裴道生等人也是這麼想的。

鬱錦音的手段大家有目共睹,時至今日, 朝廷上無一人敢與她作對,裴道生雖然是李光的心腹, 但李光交待他們他對皇位已無留念, 讓他們好生輔佐女帝,切不可生一心,裴道生眾人跪彆李光, 自此以後朝上朝下以同僚自稱,一心輔佐尚且年幼的女帝打理江山。

裴道生站出來:“陛下,這法子可是有何不妥?”

鬱錦音直言:“不必,之前興建玻璃大棚,就已經預留了引水渠道。水災不會蔓延。你們這次派人去,考察地形,廣建引水渠,可保後世百年無憂。”

眾臣:“......”

雖然有些不太相信,但是隻能聽帝王安排。

鬱錦音意味深長道:“朕降臨這世間,的確是為平天下不平之事,但朕在世間不過匆匆十幾載,不可能庇佑眾生百年興旺,今年水災朕平,他日旱災朕亦平之,他年他月朕不在了,你們該如何處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用即懶!”

清脆的女聲傳遍朝堂,眾官員信服,跪下道:“陛下聖明!我朝百姓之福!”隻是無人相信,女帝陛下有通天神力,竟然隻能在世間停留十幾載嗎?

鬱錦音說完,這件事就算了了。

下了朝,她在宮人的伺候下換了常服,坐在專門為她量身打造的書房內閱覽書目。

這裡的書都和植物有關。

共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果蔬菜類,一類是醫藥草類,最後是北朝各地植物總目。

然而書真得很少,寥寥三五本,除了一本厚的醫書,剩餘的還是李光廢了大功夫從宮殿藏書庫角落中找出來的。

不知是哪位匠人所寫,內容並不豐富,畫作也還勉強能看。

鬱錦音卻看得很仔細,一頁一頁將她認為有用的植物名字謄抄下來。

期間宮人為她端來果飲茶水。

鬱錦音不常來宮中書房,連寢宮都很少來。她平日都在小飛上記錄種子日常,這日她來宮殿,發現宮人竟然將她的喜好都記下了。

為她端水送茶的是一名男侍從,鬱錦音瞥一眼,沒在意。

她將記好的紙張交給李光,她起身往外走,李光帶著匣子趕緊跟上。

到了宮門外,鬱錦音的腳步一頓,終於知道哪裡怪了,昨日之前,後宮中還是侍女們成群結隊,現在好——她走在寢宮禦道兩邊發現,兩邊跪著的人竟然全都是男侍從。

鬱錦音臉上看不出喜怒,問起居郎:“這些是裴道生乾得?”

李光遲疑了一下,點頭。

“陛下,是群臣商議後的結果......陛下,不喜嗎?”

鬱錦音臉上仍然沒有什麼表情,她心想,應該是她多慮了,北朝的女子及笄後才能成婚,並不是人人都像孟沉舟那樣變\態的:“沒有,從前女子當得女侍,現在男子也能當,沒有誰比誰尊貴。”

鬱錦音丟下發呆的李光,大踏步走向外面的小飛。

鬱錦音並不知道,朝廷大臣們為了所謂千秋大計,已經把選皇夫的事情放在私下議論好多次了。

畢竟鬱錦音在大臣們那裡公開表示,她不會在這個時代待太久,大臣們聽完後相不相信是一回事,但肯定要做好女帝早逝膝下卻無子女繼位的防備了。

而且女帝有神威,如果後嗣也能繼承神威……這樣一想,大臣們反倒興奮起來了!

十日後傳來消息江南水患規模並沒有擴大。

因為江南的消息,朝廷上的氛圍前所有未有的熱鬨。

大家爭相查看江南來的治水輿圖,嘴裡讚譽鬱錦音的話說了好幾籮筐不帶重樣的。等他們熱鬨完,鬱錦音下達了一道諭旨:

放孟沉舟出獄,並剝奪孟沉舟之前的官職,封他為“皇太夫”?

朝臣們傻了眼。

這......這該如何說?說她放奸臣出獄就是放虎歸山,引火燒身?可她把他官職封號一並撤了。

說她乾得漂亮吧,可她把她親爹封為皇太夫,皇太夫啊,是鄰國女尊國才有的稱呼啊!她為了羞辱她爹,連仇家的嫡母都升任成皇太帝了!

太後在宮裡住著,孟允微沒有動她,原來是在這裡等著呢?

鬱錦音手下的大太監王公公念完,整座議政殿鴉雀無聲,大家看看李光,又看看女帝,然後乖乖垂下了腦袋。

大臣們現在學聰明了,孟允微女帝都當了,封她那奸臣爹當一個並無實權的皇太夫,好像也沒啥不能忍的。

唯一躺著也受傷的是前皇帝李光,前朝的皇帝李光現在面紅耳赤地低著頭,不敢抬頭看孟允微,不敢反駁她的話,也不敢抬頭看大臣們......那是他的嫡母,□□後宮,他知道,隻是一直狠不下心處置......

現在孟允微手起刀落,讓他嫡母和她親爹的奸情瓜熟蒂落,捧上來讓全朝的臣子看笑話,讓天下的子民看笑話,反正......他心裡是難受的,他做不到一點都不在乎。

鬱錦音也的確一點都不在乎。

臣子們不反對,很好。她直接叫人把她親筆書寫的諭旨送到地牢裡,一字一句念給孟沉舟聽。

這些日子來,孟沉舟在牢裡並沒有吃太多苦,畢竟當今帝王是他親生女兒。

他隻是略微瘦了點,當初被鬱錦音弄出來的傷口已經好了。

隻是臉上留下了刀痕,不過沒有大礙。

期間皇太後來看過孟沉舟。

孟沉舟自己也抱了一絲希望,希望孟允微把他放出去,他也許還有機會,這個機會的起點比從前更高。

每當地牢昏暗夜晚降臨,他都隻能依靠幻想出獄後從孟允微手中奪得帝位後的生活多麼肆意快活來打發時間。

而現在乍然聽到諭旨,他半天沒反應過來——

他跪在那裡,心裡的竊喜被一盆冷水澆下,茫然問:“什麼皇太夫?”

“當今皇太後,被女帝陛下禦賜為皇太帝女……”

王公公笑著解釋完,孟沉舟好半晌才回過神來。

看著王公公那張笑臉,他黑沉的老臉更黑了,氣血上湧,最後竟然眼睛一閉,活活氣暈了過去。

王公公收起笑容,對身邊的人正色道:“都愣著做什麼?還不快把皇太夫抬回去,陛下說了,十日後是吉日,時辰一到即可完婚!你們小心伺候著,萬萬不能耽擱了親事!”

昏迷的孟沉舟被人抬了回去。

而他即將成為皇太夫的消息,仿佛插了翅膀,飛速地在大北朝蔓延起來。

不過相比較孟沉舟即將到來的親事,更令人熱血沸騰的事還是糧食的收成。

關於糧食收成的故事已經被說書人寫成了畫本子,在各個茶肆裡輪番講評。

從京城到下面的州郡縣,乃至貧窮的村鎮,天下所有的百姓們都沸騰了。

“你們聽見說書人說的內容了嗎?關於京城還有一些州郡縣裡種的糧食,一畝地畝產一千五百石啊!”再沒文化的泥腿子,他也對畝產多少這個數字敏感至極。

“啥!!俺不信!!”

“這有啥不信的,叫上村裡的牛車,咱們一起去鎮子裡的玻璃大棚看看不就知道了?”

冬天女帝在各地都修建了這種神奇的玻璃大棚,各個郡縣都有。

於是,在收成到了的日子裡,成群結隊的老百姓們一波一波湧向那成片成片的成熟土地,望著上面高高的、沉沉的糧食發起呆來。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好的收成。

每一片土地都像是綠色的林海。

每一片綠色的林海上面,是一片片金燦燦的金色海洋......

風一吹,金色的海洋泛起波浪,在透明的光照下散發出誘人稻香。

每一個來看過的老百姓都激動不已。

“這不是我在做夢吧?哪有這樣好的收成?”

“聽說這些田地都要重新分給咱們老百姓,我活了一輩子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感謝女帝陛下!”

“娘,我們是不是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咱們全家快來給女帝跪下……都磕個響頭!”

一茬一茬人來了,在稻田粟田邊跪下,虔誠地祈禱。

......

鬱錦音並不知道現在天下的老百姓有多感激她,她還在繼續忙自己的事業。

她要改良的植物不僅包括糧種,還有各種菜種。

問題是現在的菜種太少了。

鬱錦音現在上完早朝都會留在宮中處理一會政務,處理完政務再回小飛上,由小飛載著她去山間,照著書目上的名錄挖野菜。

北朝能夠吃的菜種類不多,隻有十種,而且有些菜北方能種,南方卻不能。

這天,鬱錦音從後山回來,重換了常服,聽裴道生彙報。

“現在各地糧食已經收獲了一茬,根據戶部報告,以前的田地良田畝產三百石就是不錯的,不是那麼肥沃的田地畝產更低,而現在畝產已經達到了一千五百石。”

按照一個人一年吃掉一十又四石糧食來算,鬱錦音的糧種改良,不管是粟米還是稻米,都已經在過去的基礎上翻了五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