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349(二更+55w營養液加更) 徐……(1 / 1)

夷……夷洲太守?

蔡邕雖然沒有親自去過夷洲, 或者說對於漢朝而言,從來就沒有哪一支船隊是通過海航正式抵達夷洲境內的,但因顧雍是他的弟子, 時常會在給他的來信中提到些南方的奇聞異事。

揚州的丹陽郡在光武中興之後的後漢, 經常作為流放的邊境地界。

這種流放或多或少和西面和北面面臨的種種動亂有關,畢竟因這些麻煩,涼州並州幽州這些地方不再適合於一直作為充邊流放之地,反倒是南面的揚州丹陽和交州日南, 原本就已經夠偏僻了,又還沒動亂到不可遏製的地方,正可以作為懲處之地。

但丹陽郡也至多就是山越橫行而已, 隨著和尋常居住於郡縣之中的漢人往來增多, 無論是吃住習性、耕作方式和使用工具上, 都完全是和中原人一樣的風俗。

可夷洲不同。

按照吳人在海航中遭遇風暴漂流到夷洲地界後的經曆所說,島上所用的絕大部分器具還是石製、木製或者是用獸類骨骼製作的,與生活在數千年前的狀態沒有太大的區彆。

將原本在揚州地界上養尊處優的吳郡四姓子弟送到夷洲這樣的環境之中去,還要讓顧雍在那裡擔任太守,讓他們從此改過向善?

蔡邕忍不住在心中吐槽道, 可能已經在地下的涼州漢陽四姓之人都要覺得,他們這個痛快一刀的待遇已經算不錯的了。

“蔡公莫非是覺得這個決斷不妥?”喬琰擰了擰眉頭問道。

蔡邕朝著周遭一轉, 便知道這些不明就裡的人顯然是覺得,在吳郡四姓已經做出了這些蠢事後,他還能成功將人求情保命下來, 已是實屬難得之事, 絕不該再做出什麼不切實際的奢望。

他連忙回道:“不,我隻是意外,君侯居然還願意讓元歎做個太守……”

夷洲太守就夷洲太守吧, 對外說出來還挺像益州太守的,總比直接被殺丟了性命要強上太多了。或許治理得當,也有重回故土的那一天。

可惜……如此一來,吳郡四姓的尊榮便自此不複了。

揚州這地方的世家勢力雖是以這四家最為出挑冒尖,但並不意味著隻有這四家。

喬琰並未對這四家行斬儘殺絕之道,他們便不會有真正直面困境的危機感,甚至說不定會覺得,頭頂的一個個大石被搬開,正是他們趁機從中搶奪利益的時候。

等到吳郡四姓回返,隻怕再怎麼深厚的根基也已經被挖了個乾淨了。

最多也就是剩下已經在喬琰手底下的陸苑陸議,再加上一個還在就學的陸績而已。

也罷!

這些和他一個在樂平書院中做學問的人有什麼關係,總歸是先有了讓喬琰發作的因,這才有了最後的結果!

喬琰目送著下屬將蔡邕送下去休息,臉上露出了一閃而過的笑容。

這出並未提前預演過的戲碼,因為劉備的去留問題又加入了新的參演人員和回應台詞,但總算還是按照她所希望的方式完成了落幕。

現在的徐州揚州地界,才是真的隻剩下掃尾之事了。

“大司馬既然並沒有殺劉使君之心,為何非要來上這樣的一出?”

見為劉備請命的民眾已在陸續散去,陳登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些隻因聽說喬琰要殺劉備這才匆匆趕來的百姓,或許並不能看出喬琰此舉中所用的花招,甚至覺得是因為他們將劉備在數年間於徐州積累起來的民望展現在了她的面前,這才讓劉備得以免除一死。

可但凡是稍有幾分政治修養的人便不會看不出——

從頭到尾,喬琰就沒有要殺劉備的想法!

如果說此前因為陳登對喬琰這位敵方統帥有些刻板印象,還沒將她的這種態度給看出來,那麼當她在陪同陳登乘車巡遊郯縣四周,又在還沒繞行滿一周便匆匆打斷的時候,這種“敷衍”的順應民意,就已經足夠清晰地展現在他的面前了。

她隻是要給自己找個台階下,讓劉備得以保有性命被送往長安,絕不是她被劉備在徐州境內所做的種種所打動,這才有了一出想法上的轉變。

喬琰朝著陳登看來,一點都不奇怪這種心思會被陳登看出,反正她要的也就是這個效果。

她坦然回道:“你可以認為我這是在惜英雄。”

劉備確實是個英雄人物,還是個在德行操守上遠比大多數人對自己要求更高的英雄人物。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在徐州得到這樣多人的擁躉。

“可以認為我是在借機收買徐州百姓的民心。”

民眾的請願,能讓對他們來說有恩的劉備從原本的謀逆等死變成被送往長安擔任閒職,其中的參與感和扭轉命運所帶來的成就感,讓他們對被納入長安朝廷的統治之下本會產生的抵觸,或多或少會有些削減。

“可以認為,我是在為鄴城朝廷那邊提前展示出一個範本。”

劉備一度做到州牧的位置上,還和喬琰正面交鋒,尚且可以因為民眾的請願得到活命的機會,那麼他們呢?

顯然,幽州的公孫瓚這等被徹底剿滅的情況,還是跟他本人與劉虞之間的恩怨有關。

“或者也可以認為,我是希望給長安這頭的大漢宗室勢力再增添一二助力。”

她雖在口頭上說什麼中山靖王之後不知凡幾,但劉備得算是漢室宗親這一點,是實打實的。

這位徐州北部的徐州牧若是完成了從鄴城朝廷所屬到長安朝廷臣屬身份的轉變,對袁紹來說必定是一個重磅打擊。

喬琰道:“你看,隨便一說便有這樣多的好處,而我所要做的不過是放過這等斬儘殺絕的想法,順著民眾鋪設的階梯走下來而已,為何不這麼做呢?”

陳登此刻的心緒稍有幾分複雜,也隻能回了句:“能夠如大司馬這般思維縝密,收放得宜的人,實在是少見。”

“那倒也未必。”喬琰認真地朝著他看來,“你陳元龍難道不能算一個嗎?在將你從囚牢中請出來的時候我對他們說,你是湖海之士,文膽武誌之人,這話就像我對劉玄德的誇讚一般,並不是一句假話。”

陳登道:“大司馬不必繞著彎子說話了,直言無妨。”

喬琰笑了笑,“徐州之敗,敗在積澱不足,人手不足,更輸在了全盤統籌之謀劃,非輸在劉玄德和你陳元龍的德治教化。我喬琰也非心胸狹隘之人,不會因你曾力主劉玄德入主徐州,成為徐州牧,又作為他的左膀右臂替他守城應戰,便對你存有何等偏狹意見。”

“而今天下動亂未平,偏生天公多不作美,似你這般的治世能臣自然是越多越好,我又何敢將你滯留在這囚牢之中作為反賊對待。”

“不過——劉玄德在徐州可謂是一呼百應,足下又如何不是呢?我聽士元說,你在樓亭被擒之時,有夏丘民眾扶老攜幼,要與你一道前往徐州州府,還是被你給勸說回去的,要真讓你繼續留在徐州,我還真有點不放心。”

陳登聽到這裡也不由覺得有些好笑。

先前的一出表演,還讓他覺得喬琰是個習慣於讓自己絕不露出弱點和被人攻訐之處的存在,此刻的這番話,倒是有幾分過分坦白的利弊權衡了。

他問道:“那麼大司馬的意思是?”

喬琰回道:“我原本是想表舉你為揚州彆駕,請你將這在徐州境內治理一方的本事用在剛被平定下來的揚州上,可惜有個麻煩事,我所屬意的揚州刺史也是徐州人士,為防你二人同鄉敘舊,給我惹出點什麼不必要的麻煩來,隻能勞駕元龍換個位置了。”

“不知,你可願擔任河南尹的位置?”

陳登眉頭一皺:“這不是……”

喬琰打斷了陳登的話:“我當然知道這是司馬建公的位置,他也並未在任上做出什麼不妥的舉動。可在方今時局之下,能力不足就是最大的問題!”

“河南尹接鄰袁紹所據的河內郡與曹操的兗州,又承載著去歲引入洛陽的流民,倘若今年人口續增,光靠荀文若並不足以管控河南尹連帶周遭之地。”

“我有意表舉司馬建公長子司馬伯達為揚州刺史麾下的簿曹從事,任期滿一年後接任揚州彆駕之位,其次子司馬仲達也已於幽州任職,正在立功上升之際。家族迭代,長者讓位,養誌自守,此為求全之道,無有不妥吧?”

陳登將喬琰的這番安排在心中思忖了一番後回道:“若如大司馬所說,極為妥當。登願從大司馬安排。”

無論是從利益交換還是從勢力平衡的角度上來說,喬琰對人手的安排都堪稱精妙。

一二月內的連番變故,令徐州和揚州儘數被歸並到了她的手中。

便如同益州的情況一般,此二州內的州牧位置被廢除,隻設立刺史和各郡太守,連帶著駐兵將領一道形成州中的統治勢力。

徐州的情況已經明朗了。

周瑜擔任徐州刺史的位置,作為他此番吸引到了全部火力並成功支撐到合圍陷阱完成之時的嘉獎。魯肅擔任徐州彆駕的位置,以表彰他在大局已定前便棄暗投明,並成功說服琅琊的臧霸前來投誠。

原本由長安朝廷委任的張懿,按說在這番南北對峙之中也沒做出什麼拖後腿的舉動,甚至在最開始能進行這沿淮河界限分割,還得多虧有他的存在才能讓這出對峙成立,不過就像喬琰和陳登所說的那樣,在方今這個局面下,沒有能力也是另一種罪過。

徐州毗鄰青州和豫州,隨時可能重新變成爭鋒的戰場,比起張懿,當然還是由周瑜身在此地駐守,要更符合喬琰的訴求。

此外留守於此地的武將,便暫時先是身在此地的馬超、張楊、嚴顏、張任等人了。

在已經有周瑜、魯肅作為策劃進攻方案頭腦的情況下,武將能否獨當一面並不是很要緊的事情。

而揚州這邊也已基本敲定了情況。

由張昭出任揚州刺史,由司馬朗出任簿曹從事,往後候補揚州彆駕的位置。

因徐州這頭戍防壓力明顯要比揚州更大的緣故,喬琰意在令程普和韓當留守揚州,在將臧霸調任至丹陽郡平定山越之亂後,將黃蓋和蔣欽調度至琅琊郡,防備北面的青州。

孫策的舊部中如周泰等人,多有加官安頓之舉。

以上的這些安排在她送往長安的奏報中均有明確的原因交代,以劉虞對她向來放心的情況,應當不會被拒絕。

就算真有人要在其中折騰什麼幺蛾子,身在長安朝廷中的程昱等人也不會對此視而不見。

這樣一來,也就隻剩下最後三件要緊事了。

其一便是孫策孫堅家眷的安排。

對孫策舊部的少有調度,是為了讓揚州局勢儘快完成平穩過度,但並不意味著她就要將孫氏子弟儘數留在揚州。

吳夫人為孫堅生有三子一女,除卻已經身亡的孫策之外,剩下的孩子裡年齡最大的孫權也還隻有十三歲。

喬琰要說服她將他們帶往樂平就讀,順便暫時定居於並州不算難事。

正好前來給顧雍求情的蔡邕也已完成了屬於他的戲份,正要被喬琰著人送返回到樂平書院去,到時候還能湊一個同路。

為顯示這番就學的安排並不隻是針對孫氏家眷,將孫權等人扣押為人質,吳郡四姓子弟中年不滿八歲、不適合經曆海上風浪的孩童,孫權的伴讀朱然,淩操之子淩統等人,全被喬琰預備著打包送過去。

其二便是對一些不適合於在徐、揚二州擔任高位官職,又在此番戰事中立下戰功的人做出安排。

比如說賈詡。

此番三線出戰,若無賈詡的居中統籌和消息傳達,進展絕沒有如此順利,可看看賈詡為何會身在此處,便發覺其中有些問題了……

“原本令文和先生以樂平書院師長的身份蒞臨指導,得算是個掩護,現在看起來倒是個不大方便的情況了。”喬琰看著面前的賈詡開口說道。

眼下孫策已死,無論賈詡是否和孫堅之死有著過分密切的關聯,他都已少了一份性命威脅。

因此番立功洗刷了過往投敵的履曆得到升遷,在情理上來說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何況,徐州揚州新定,無論是揚州刺史張昭還是徐州刺史周瑜,其實都還不是能被喬琰充分信任的存在,還需要有一個人留在這裡作為監督,賈詡就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給他的位置低了,無法節製住周瑜和張昭,給他的位置高了,又容易招惹來非議。

賈詡搖了搖頭,“倒也未必很難。”

喬琰道:“文和先生既然已經有了想法,不如說來聽聽。”

“……”賈詡遲疑了一瞬,但想到他若真是要當個閒人,打從一開始就不應當接受帶著諸葛亮等人前往徐州的任務,君侯的種種舉動已讓他從歸心到安心,便果斷地回道:“請君侯向朝廷上奏,舉薦我為——”

“青州刺史。”

喬琰訝然於這個答案了一瞬,又忽然拊掌一拍,“文和先生,論起老辣,果然還是得看您的。”

青州刺史!

青州根本還沒在他們的手中,何來青州刺史的官職?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賈詡是沒有實權在手的,這很符合暫時不給賈詡以高位的利益訴求。

但一旦有奪取青州的戰略目標,賈詡隨時可以聯合徐州、揚州甚至是幽州發起聯合會戰,是有一定權柄在手的。

以賈詡的眼力和本事,喬琰毫不懷疑,這個官職在他的手中還能玩出彆的花樣來。

這簡直是個為他量身定做的官職。

“我會一力促成此事,絕不讓任何人影響到這個官職的落成。”連賈詡這種鹹魚都難得在他們越發高漲的氣勢中被帶動了起來,喬琰這個做領頭人的又怎能令他失望。

無論是賈詡曾經所做之事,還是他身為涼州人的身份,都絕不會是這個官職落成路上的障礙!

“此外還有個人的官職,想請文和先生幫忙參謀一二。”喬琰頓了頓,開口道:“龐士元。”

龐統在此戰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從沛國勸投、說降魯肅,到擒獲陳登,完成對徐州最後一路兵馬的圍剿,都表現得極其精彩。

按說臥龍鳳雛並稱,既然諸葛亮現在擔任著幽州的治中從事的位置,龐統也該當對應一個徐州的治中從事才對。

但徐州刺史是周瑜啊……

曆史上的龐統也曾經是周瑜的下屬,現在把周瑜魯肅和龐統這三個家夥湊在一起,喬琰怎麼看怎麼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她這種糾結的表情在賈詡看來可不像是面對真正意義上難題的遲疑,而像是有幾分孩子氣的較勁。

大概也就是徐、揚二州的戰局平定之時,才能讓她有思考這等奇奇怪怪事情的時間。

賈詡道:“我不知道君侯此刻到底在存有何種顧慮,在其位謀其職這個道理,不需要君侯說,龐士元自己也是明白的,無論君侯給他做出了哪個位置的安排,他都會竭力去做好的。”

在這片競爭出頭的大環境之下,龐統這種不服輸的性格會推動著他力爭上遊的。

喬琰接話道:“看來文和先生對他還是很看好的,那我便還是按照先前考慮的治中從事來舉薦了。”

“君侯這話說得不太對,”賈詡回道,“應該說是您對士元看好,這才讓他隨同這批樂平書院的學子一道前來揚州,而非是我對他有什麼另眼相待。非要說的話,我倒是還想問君侯一句,能得我另眼相待的那二位,您打算安排什麼職務?”

這也正是喬琰在思索之事,那便是喬嵐和喬亭的官職。

張飛之死雖不是此戰的必然結果,但既然能達成,無疑是讓這兩姐妹在世人面前剛以自己姓名出場,便帶上了為父報仇的孝義之名。

這就如同喬琰在黃巾之亂中為自己造勢的舉動一般,有了個絕佳的起點。

喬嵐將關平拒於淮陰城外,又恰到好處地燒毀了劉備的渡河船隻,喬亭在周瑜軍中也沉穩若定,阻攔關平外成功提醒了陳武的回軍,再加上二人對於周瑜的勸阻退兵,怎麼算都是個大功勞!

喬琰一向不吝於給自己人爭取福利,自然不能隻是讓她們將名字寫在樂平喬氏的族譜上而已。

不過,她們二人所學的東西,更偏向於速成的情報業務技術,若是現在讓她們去擔任什麼郡縣長官之類的職務,對她們有害無利。

喬琰思忖了一番,開口說道:“我有個想法,想請文和先生參謀一二。”

見喬琰說得如此鄭重其事,賈詡也不由來了興趣,“君侯但說無妨。”

“我想讓她二人回返長安後,在廷尉司尋一奏讞掾或者奏曹掾的官職。律令、刑獄、禮儀、度量均出廷尉司,其間消息往來尤多,正可令她二人從中研讀長進。”

“她二人一者長於大局,二者長於謀劃,又在文和、文優先生的教導下,對細枝末節的分析有獨到之處,廷尉司中的訴訟斷獄案例裡,也能令她們大有收獲。您看如何?”

“君侯啊,”賈詡意味深長地一笑,“您可不隻是要給她們選擇一個合適的進學環境啊。”

這是要將桓靈二帝時期多由酷吏掌握的廷尉,捏在自己的手裡!

立法的權柄已經讓出去給製定五刑的那幾位了,執法的權柄的確還需要自己人。

情報與刑律的結合,更不會是一場簡單的變革!

可在當下會意識到這種悄無聲息改變的,或許隻有知曉喬琰圖謀的幾人。

對於絕大多數的人而言,喬琰沒有趁機為喬嵐喬亭索求更高的位置,其實是並不貪戀權勢的表現。

但事實到底如何,卻要留待往後來看了。

賈詡又如何會反對此事呢?

能將這樣的內幕透露給他,已是絕對心腹的待遇了,他也勢必會將這個青州刺史的位置給做到最好。

在這番交談後,喬琰便啟程折返了揚州,與她隨行之人還有周瑜。

這一趟回去,一來是為孫策的葬禮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二來也是為了將吳郡四姓打包丟去夷洲。

荊州的船隻在喬琰看來還是不太能扛得住風浪,為了確保在這趟海運中不會出現什麼船毀人亡的情況,她還專門讓一度前往遼東的船隻回航走一趟,可算是為他們還能重回故土做了充分的準備。

但大概對吳郡四姓的子弟來說,都即將被流放到跟蠻夷之地無異的夷洲去了,這種所謂的安全措施根本不能讓他們有任何的感動情緒,隻會覺得他們簡直像是揚州地界上最大的笑話。

就算是大有可能得到那個夷洲太守官職,作為其中領頭人的顧雍,也不會覺得這是喬琰對他的優待。

可形式比人強這個道理他們不會不明白。

他們有什麼資格跟喬琰對抗呢?

如果說,還有徐州那頭南北對峙的交戰拖住了喬琰的腳步,或許他們還可以在揚州這邊施壓,迫使她不得不將他們給釋放出來。

可在她以奇快無比的速度引爆了徐州全面開戰,又以天羅地網將劉備擊敗後擒獲的情況下,他們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隻要她能令人阻截住袁紹和曹操奪回徐州的攻勢,她便可以憑借著徐州這個屏障,在揚州地界上進行隨意的經營,就如同孫策之前所做的那樣。

甚至因其已在涼州等地有了足夠的經驗,在抽絲剝繭對付各方勢力的掣肘上更為駕輕就熟。

這個流放的消息隨同徐州大勝先於喬琰一步抵達了吳縣的監牢之中,一時之間此地便隻剩下了一片死寂。

但喬琰大概是不會顧忌於他們心情的,她此刻正在與周瑜一道登上跨越長江的船。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那場作為誘餌的陷阱中心力交瘁,也或許是因為接受孫策之死和接受某些立場對周瑜來說有過抉擇煎熬,比起當年喬琰在長安城中和他見面的那次,他看起來憔悴了不少。

周瑜並未忽略掉喬琰對他的打量,他攏了攏被早春的冷風吹動的衣袖,回道:“大司馬請放心,徐州刺史絕不會是一個病秧子,等操持完伯符的喪事,我會儘快投入到徐州的政務中。”

事實上若不是喬琰為了定周瑜的心,他連回返揚州這個舉動都不該有。

此刻徐州之變的消息必定已經傳到了鄴城,以徐州這等難以嚴守之地,勢必會面對袁紹的進攻。

不過眼下還有賈詡、龐統和魯肅等謀士,外加那一群武將身在徐州,暫時掀不起風浪,還是讓周瑜親自回揚州走一趟才是。

對於喬琰的這份特許,周瑜心中有數。

可當他望著被風吹動的江面之際,依然有種悵然若失之感。

喬琰敢如此放心地讓他回返揚州,去見一見孫策的其餘部將以及為其操持葬禮的吳夫人,便已足夠說明,她或許在孫策之死中扮演了一個推手的作用,卻絕非是決定了這個結局的凶手。

孫策將揚州交托給她,也是在深思熟慮之下做出的抉擇。

無論是出於對廬江周氏前途的考慮,是對先主公遺願的繼承,還是對時局的評判,他都應當順著這條給他劃定的徐州刺史之路走下去,不當還有任何一點猶豫的情緒。

或許唯一遺憾的,便隻剩下孫策未能善終了。

可就像劉備也在這徐州交戰中痛失臂膀助力的張飛一般,這世上本沒有那麼多可以兩全的事情。

在這船隻啟航南下渡江的時候,他又見喬琰扶欄而望,似有所指地說道:“公瑾,你看——”

“百川總會歸入江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