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065(二更+4w營養液加更) 琰琰……(1 / 1)

此種劫持州府長官平定蝗蟲之禍的行為能不能算謀士點?

謀士係統很想說, 它還是個萌新,能不能不要搞這種可怕的行為。

但它又聽喬琰頗為理直氣壯地解釋道:“我這應該也算是遵循係統規則來的,此前的駁斥州牧製度能得到謀士點數的結算,那麼顯然在未曾確定誰為主公的前提下, 保持初始陣營立場, 做出對天子有利的建議或者行動, 應該是可以計算在內的。”

“現在也是如此。”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是你動手的時間太早了,就算按照你的這個邏輯來算, 目前的情況是, 張懿隻是證明了自己沒有這個發現蝗災和提前籌備的遠見,不能證明他沒有這個解決的能力。】

“那我們不妨換一種說法, ”喬琰絲毫沒有因為遭到了係統的否認有任何氣餒,反而又說道:“陣營內部權鬥乃是常態,比如說未來雄踞四州的袁紹手下諸多派係就可以說是打成一團,如果謀士的某些行為, 能夠讓內部爭鬥的上下風向,朝著主公所希冀的方向發展,是不是可以算數?”

係統扒拉了一番規則後訥訥回道:【好像是算的。】

甚至不隻是可以結算點數。

對內部勢力的協助清理其實還有對應的成就。

不過這種話它還是不要太早告訴她好了, 免得這位再折騰出什麼離譜操作來。

但光是它現在給出的這個答案,已經足夠喬琰確認一些事情了。

既然這是可以被承認的方向, 她隻需要得到劉宏對她這一行為的認可就夠了。

當然在此之前, 她必須將並州各處的蝗災徹底壓滅下去, 以確保自己除了強行扣押並州刺史和太原太守之外,並沒有其他可以被人指摘之處。

在已經有了個良好開頭的情況下,這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刺史”公布指令張貼告示,以晉陽王氏為代表的世家牽頭行動, 州中各郡開倉兌換蝗蟲——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百姓清除蝗蟲的積極性儼然得到了保障。

不過喬琰又快速意識到,這其中還有一條漏洞,立即發布了一條增補告示。

告示中說,要以蝗蟲兌換糧食,必須要持有本郡的戶籍,否則不能予以兌換。

“這條補充條例尤其必要,”聽係統有些不解,喬琰解釋道,“清剿蝗蟲,挖掘蝗蟲卵,兌換得到糧食,這是一條通過勞作快速獲得糧食報酬的渠道,而且相對來說沒有這麼多不公平可言。”

【這不是好事嗎?】

“既是好事也可能不是。”喬琰回道:“比如說,以並州目前各個郡縣上報的蝗蟲分布情況來看,因為蝗災是從三輔京畿一帶擴散過來的,也表現出了顯著的南多北少的特質,那麼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

“處在北邊幾郡的人會往南邊來,通過清剿蝗蟲來達成這個賺取口糧的目的,而後返回到原籍呢?”

這顯然是可能的。

在喬琰無法儘數看到的並州北部郡縣之中,就有個未來的天下第一武將,還當真在第一波詔令發出的時候,考慮過這個主意。

誰讓政令下達的時候,五原郡還隻有零星幾隻蝗蟲,他便想南下來其他郡縣碰碰運氣。

他琢磨著以自己這身手矯健的本事,要想獲得大筆獎勵還不是不在話下。

當然他也並不全然是圖這一口吃的,而是想著——

若是他扛起了數百斤的蝗蟲抵達兌換之處,且不說兌換多少糧食,這種表現膂力和武力的時候,豈不也正是他給自己謀求一個晉身之階的機會?

然而還沒等他收拾好行裝,就看到了發出來的補充條例。

“……”呂布對這位並州刺史遠程致以了問候。

在這個路子看起來走不通的情況下,他隻能選擇繼續對著寇關的匈奴宣泄自己絕高的武力值。

在隨後同鄉的解釋下,呂布勉強接受了刺史確實是謹慎考慮之下做出決定這種說法。

想來也對,若是北方幾郡個個都想著要到南邊去捉蝗蟲發財,在北境的邊防並不隻是靠著戍邊將士的現狀下,難保不會出現什麼防守的缺漏,讓那些個匈奴鮮卑外族找到入境的機會。

這麼看起來,這位刺史還有點眼光。

“除卻北方各郡諸人之外,原本的規則還會吸引來周遭山嶺中未成體係的流寇。”喬琰繼續給係統解釋道,“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將這些人吸引來,可能同樣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隻是暫時行使刺史的權力而已,不能做到持續的政令下達。”

“那麼問題來了,當周遭不再有蝗蟲可挖的時候,這些人到底是能自然而然地通過歸化的手段成為縣民,還是會劫掠一通而後重新返回山中呢?”

“我更傾向於後者。”

喬琰覺得,在這一帶都遭到蝗蟲襲擾的情況下,並州相對成秩序的處理手段,雖未必會傳到有山相隔的其他幾州刺史耳中,卻極有可能傳入藏匿在邊界線上的山賊耳中。

因如今還在夏日,山中草木遮蔽又有食糧可尋,著實要比冬日更適合山賊生存。

偌大的太行山中,更不可能隻有黑山軍這一支而已。

甚至並不隻是並州範圍內。

比如說靠近河東地區的山中,就有一隊還未曾如後來所發展的那樣在白波穀起兵的賊寇,其中的首領楊奉,就對並州的除蝗新規則格外感興趣。

可惜他的小算盤也同樣被掐滅在了搖籃之中。

但他仔細想來,自己未嘗不能從其中圖謀到一些利益。

以並州除蝗的效率之快,待到秋收時節,必然也要比其他各處囤積的糧食更多。

今年打秋風的方向也就容易定了!

連隻派出哨探往並州邊緣窺探的山賊都有這種感覺,在並州本地的人更有著無比清晰的認知——

這蝗蟲好像並不是什麼不可抵抗的天災。

在此等席卷而來且果決異常的除蝗行動面前,因有利益驅使,彆說是不曾跟著蝗災部隊單獨行動的蝗蟲,就連被產在荒僻乾土之下的蝗蟲卵都被快速挖了出來。

各家飼養的鵝鴨也在這個翻找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後,這些蝗蟲死屍以及蝗蟲卵一道,都在各個郡治的府衙跟前被燒成了灰燼。

又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好雨知時節,在七月到八月雷厲風行的滅蝗行動後,並州接連下了幾日大雨。

這瓢潑的雨勢足以讓並州境內的大半區域都土地濕潤,遏製蝗蟲的繁衍。

而八月既到,距離收成的時候也就不會太遠了。

---------

喬琰走出了關押著一位太守一位刺史的“牢房”,隔著簷下飛流的雨幕朝著院中望去。

那兩位倒是沒搞出什麼絕食之類的操作,但沒給喬琰好臉色看是肯定的。

尤其是刺史張懿。

在喬琰這番探視之中還威脅她,等到朝廷發覺此地的異常後,必定會讓她好看。

喬琰對此又不是毫無準備,對他這些個話也權當沒放在心上。

她隻是看著漸起的雨勢在這晉陽州府的院落中積蓄起了一方水窪,忽而有些憂心樂平山田之上那些個不耐澇的薯蕷,便叫了褚燕過來,讓他儘快趕回去看看。

隻是還沒等她交代完,就聽到有人自遠處說了句“不必了”。

她循聲望去,正見了個熟悉的身影,乃是戲誌才領著郭太守一道來了。

這句話也自然是他說的。

戲誌才行到了近處便又開口道:“樂平的防蝗進度比他處更快,在落雨之前已有多餘的時間再整頓一番排水溝,君侯不必憂心。”

他這麼說喬琰也便放心了。

她旋即轉向了郭太守的方向,見對方朝著她行了個禮,這舉動中顯然頗有幾分感激之意。

“郭太守其實不應該來的,”喬琰面露肅容,“好在今日街上人並不多,儘早趕回應當也不會被人發覺你也來此同流合汙。”

如今的情形下,對郭縕來說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待在上黨,不要去管到底是誰下達的政令,總之隻要遵從就足夠了。

這樣即便事後喬琰代行刺史職責的事情曝光,也絕不會影響到郭縕就是了。

但顯然這位頗為正直的太守並不是這樣覺得的。

他鄭重其事地回道:“喬侯為並州所做之事功在黎庶,上黨先時的豌豆間種與龍骨翻車在此番災害中發揮的作用亦是不小,我承了喬侯大恩,又豈能因趨利避害之說而在此時選擇裝聾作啞。

若是此番京中責難,郭某雖無有大才,也總能說上兩句話。”

他這句承諾中固然沒帶上陽曲郭氏,卻也不可謂不重。

直到準允他暫時在此地住下,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回廊之間,喬琰還是不免在神情之中尤有幾分怔忪。

不過現在也不是她發愣的時候,戲誌才既來,也便代表著——

“先生的稿子潤色妥當了?”

戲誌才繃不住笑了出來,能將讓人代筆請罪書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也就是喬琰做得出來的事情了。

他隨著喬琰步入書房的時候,因屋外陰雨導致的光線昏暗,房中的燭火已經點了起來,將這書房中往來於各郡的文件給映照得清楚分明。

顯然這一月之間,喬琰所做的可不隻是將蝗災的安排從樂平拓展到各處,在維係並州政務上所做的事情並不少。

戲誌才心中動容,卻也並未多說什麼,隻是從袖中將準備好的書帛朝著喬琰遞了過去,“不負君侯所托。”

喬琰伸手接了過去,在面前展開。

雖然戲誌才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時而促狹,但他既心有丘壑,又因喬琰的帶箭而出行為深覺自己並未看錯人,更頗有心潮澎湃之意,如何會在此事上玩鬨。

以喬琰看來,戲誌才這一封請罪書固然沒有陳琳寫檄文的文采功夫,卻顯然更符合她在此時所需的面面俱到。

也因他已在樂平一年,對喬琰縱使談不上心事俱知,在領略她行事意圖上,卻已足夠稱得上是見微知著,在寫就這封請罪書的時候,也便更傾向於站在喬琰的立場上去剖白心跡。

而在最核心的目的上,這封書信在用詞上確實沒刻意給那刺史張懿上多少眼藥,但其中頗有些孩童心性的激憤情緒,卻間接表現了對張懿不采納推廣龍骨翻車的指責。

喬琰覺得,若是換成她來寫的話,可未必能有戲誌才寫出的這般戳人肺管子,更很難兼具告罪與告狀。

當然,收尾還是稍微平和了幾分,誠是個請罪樣子的。

所謂【乞請檻車入京,以正朝廷法紀】便是如此。

喬琰將這整封請罪書逐字逐句地看過去,對戲誌才體察她心思的細致頗為滿意。

但她斟酌一番後又問道:“先生覺得,若是再加幾句如何?”

戲誌才端詳了一番喬琰面色,隻覺其中大約不是什麼雞蛋裡挑骨頭的行為,而是在她看來還有一招奇招可出,“願聞其詳。”

喬琰說道:“及冠及笄者方加以表字,然元直與子龍在樂平就職後年齡未到,表字先行,正是為彰顯其已可擔責之意,但我如今卻還未有。”

“此封請罪書中提及,我是出於民生多艱,刺史無為的想法才對張懿動手,故而請罪隻在於對法紀規章的敗壞,並不在於後悔行事,那麼若是順著這思路再加一筆呢?”

喬琰朝著戲誌才看來,眸光平靜,卻宛然有灼灼之輝,“此事隻喬琰之抉擇,非他人挑唆而為,蝗災臨頭,唯責而已。故而於此時取一表字,以示可以一人之肩擔負此事。”

戲誌才回道:“若如此,這表字必得切中肺腑,方有奇效。”

以琰為名之人,戲誌才自己認識的便有幾個。

比如說名士崔琰,此人表字季珪,取的是琰為美玉之意,比如說如今就在樂平的蔡琰,表字昭姬,取的是琰琰其華的意思。

倘若喬琰舍棄了請長輩賦予表字,而是卡在這個尤其特彆的事件與抉擇面前,給自己取了一個表字,以求讓這封請罪書中更有一種孤注一擲的意味,那麼——

這個表字就絕不能平庸!

或者說,絕不能像是個在草率敷衍之下也能想出,隻作為撐場面的名字。

“不知先生覺得,這二字如何?”

見喬琰提筆,頗有幾分篤定意味地在面前的書帛上書寫,戲誌才便也走到了她的身邊,正將這兩字看得分明。

他眼中閃過一抹異彩,“此二字甚妙!”

這封送往京城的書信也就徹底成了!

----------

洛陽。

八月的洛陽,本就因暑氣燥熱頗為難熬,偏偏又趕上了蝗災肆虐,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雪上加霜。

也不知是否是因為太行山脈隔斷了水汽,在並州落的一陣急雨,並未連帶著澤被司隸地區。

於是此地依然是乾旱一片,草木摧折。

張讓小心端詳著上首劉宏的面色。

那場南宮大火之後,劉宏同意了他所提出的加征畝稅的建議,看似已經恢複了對他們這些人的重用,可實際上,在張讓看來,劉宏是更趨於喜怒不定了。

大漢曆任天子仿佛在骨子裡的刻薄寡恩,或者說政治生物的本能,在劉宏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就比如說此時,他在聽著底下奏報各處蝗災情況的時候,臉上帶著說不出的冷靜,讓人甚至覺得這些災情好像並未發生在他的土地上。

他隻是漫不經心地將手擱在桌案上的冰盆上方,在驅散身上的燥熱。

就在張讓幾乎要以為他是處在午後困倦之中,幾乎要睡去的時候,他忽然開口問道:“你以為,用張溫取皇甫嵩之位的做法可對?”

這種問題……

這可不是個能隨便回答的問題!

但張讓總不能說,在這個蝗災處置更為重要的當口,忽然又提涼州戰事,好像多少有些不合時宜,更不能說,劉宏這簡直是給了他一道送命題。

他跪在嘉德殿剛潑水降溫過的地面上,小心回道:“張將軍初抵涼州,又隨後指派了董仲穎為破虜將軍,料來要熟悉美陽局勢尚需些時日,暑熱時節進軍不易,若陛下想要確定換將之舉是否合適,如今隻怕是看不出的。”

劉宏不置可否地應了聲。

他對這涼州亂賊的攻伐之心極盛,若非如此也不會趁著這蝗災時節將皇甫嵩給換了下去。

也正如張讓所說,他先是批準了董卓升任破虜將軍為副將的決定,又將在此前的黃巾平叛中給他留下了些印象的孫堅也給丟了過去,又將出自陳郡袁氏的袁滂給了執金吾的位置,也一並安排去了那裡,還有便是喬琰也知曉前去涼州的鮑鴻。

這已是劉宏能在當前局面下能打出的最上等牌面。

他倒也不是不知道,涼州之戰,以張溫的謹慎絕不可能做出冒進之舉,起碼也要先摸清邊章、韓遂以及北宮伯玉的動向。

再加上此時氣象不佳,便是拖到十一月間也實屬尋常。

可蝗蟲災害甚為麻煩,洛陽京師之中都有民怨之聲,若不能在邊地戰事上取得進展,四方隻怕又要生出其他亂象。

最讓他頭疼的是,今日朝會之上,崔烈竟因涼州久攻不克,提出放棄涼州這樣的想法!

聽聽這說的都是什麼東西!

崔烈是什麼人?正在今年三月的時候,他將袁隗從司徒的位置上免職,換了崔烈上來,以表達一番對於袁氏的警告。

然而袁氏後生袁紹袁術相繼揚名,前者看似不在朝堂,實則依托於大將軍何進,隱有籌謀以待時勢的意思,而後者正在河南尹的位置上積攢資曆。

袁氏嫡長子袁基更是已經位居太仆,少一個早先就當廷被天子斥責的司徒,根本不能算是警告。

而崔烈也完全沒有對得起劉宏對他的期許,光是這個放棄涼州的決定,都有夠劉宏生氣的。

好在那皇甫嵩雖然功勞太高讓他深感忌憚,也沒能成功速勝北宮伯玉,教出來的副將傅燮卻跟他一樣是個說話耿直,不留情面的,當廷就請斬崔烈。

真是一把讓劉宏沒想到,也著實好用的利刃。

傅燮在朝堂上直言,涼州為天下要衝,國之屏障,昔年高祖皇帝平定隴右,孝武皇帝開拓涼州四郡,難道就是要讓今天的宰臣提議放棄的嗎?若真如此,匈奴必然趁勢也一並入侵,此乃“天下之至慮”。(*)

這種局面但凡長了眼睛的都看得明白,崔烈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就是不智,如果看到了這一點還敢這麼說,就是不忠。

反正兩個罪名自己選一個吧。

這一番指著崔烈鼻子痛罵的話聽得劉宏是挺爽的。

但,這豈不是同時也在說,他選擇崔烈作為司徒,替代袁隗的位置,屬實是個錯誤的決定?

此刻劉宏表面上問的是以張溫替代皇甫嵩,實際上也未嘗不是在問以崔烈替代袁隗一事。

而張讓這回答倒也沒錯,再過些時日看看吧。

也不知道這期間蝗災能不能過去。

他剛想到這裡,忽聽殿外有小黃門來報,並州急報。

“呈上來!”

一聽“並州”二字,劉宏陡然意識到,在這一個月內,他因為諸多煩心事的乾擾,竟然忘記了他一直就沒收到過並州的奏報。

他此時才驟然驚覺,這情形著實不對。

三輔之地的蝗災擴散,絕不可能漏掉並州,而並州邊地又時常有戰事摩擦,論起頻繁程度絲毫也不在涼州之下。

此時才有急報傳來,讓劉宏下意識便覺這是個壞消息。

若是前有崔烈聲稱要放棄涼州,後有並州不聲不響地丟了,那可實在是大漢崩塌之象。

出於這種想法,小黃門捧著的兩封奏報剛到劉宏的面前,就被他給忙不迭地接了過去。

他當先翻開了上面那封,見上面蓋著的是刺史印信,料來應當是張懿對並州的情況做個彙報。

但將其打開的時候,他又發覺這在布帛上所寫的字跡有些眼熟。

他記憶力不差,當即就從桌案之下抽出了那留存備用的《州牧封建論》,果見這兩封文書在字跡上並無不同,顯然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劉宏不由擰了擰眉頭。

但想到他已有多時不曾得到並州的消息,就算心中有些疑竇,也得先看下去再說。

隻讓他並未想到的是,這封明明加蓋著張懿印信卻出自喬琰手筆的奏報中,說的居然還是好消息。

其中說的是,並州的確受到了蝗災的影響,但如今的局勢已經儘數在掌控之中。

飛蝗縱確有神異之處,在今歲收成面前也必得讓步,故而並州境內展開了捕蝗行動。

上有漁箔之網,中有草廬夜燃,下有溝壑填埋,三項捕撈滅蟲之法齊下,此外,州府以糧換蝗蟲與蝗種,雖有些府庫糧食損失,卻也令得千裡之內,無有蝗蟲卵可藏匿於土中萌生新害。

“……”

這種作風,是劉宏認知之中的喬琰做得出來的事情。

她以前還隻是以善辯之才挑戰太平道權威,又在京城中對宗師所提議的州牧製度多有駁斥,現在竟然連時人多有宗廟祭祀的蝗蟲都敢捕撈了!

可在這奏表中所說,這種前人不敢做的決斷,無疑是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並州之地因捕蝗行動甚為酷烈,遷徙而來的蝗蟲便不敢落地,而自第一批蝗蟲進入並州到如今已過了二十多日,還沒有成規模的蝗蟲幼蟲破土而出,也正是掘土挖種之功。

劉宏不覺將京畿之地的情況跟這奏報中的情形做出了個比較,隻覺這並州在此事上不失為做得漂亮。

但越是看到後面,從張讓的角度看去,劉宏臉上的神情也越發有種風雨欲來之感,分明是對什麼人生出了不滿的情緒。

張讓到底沒有見到那封奏表之中到底寫的什麼,隻能猜測是並州也在此時出了什麼岔子,導致劉宏心中大為光火。

可他又哪裡知道,劉宏這可不是因為彆人做錯了事而生怒,恰恰相反,是因為有些人做得太過出挑了。

但這樣的人,就像皇甫嵩一樣,他很難做到完全不生出一丁點的忌憚情緒。

更何況,寫出這封奏表的人,現如今也不過區區十一歲而已。

十一歲啊……

劉宏心中慨歎,相比較之下,他那皇長子劉辯,也正是個相仿的年紀,卻遠不及她。

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這封原本應當由州府長官來執筆的奏報,居然會變成由喬琰來寫呢?

這顯然不會是因為喬琰的文采功夫了得。

起碼以劉宏看來,這封奏表之中承襲了喬琰一貫以來在文辭上的平實特質,隻是將並州的情形據實以報而已,那以張懿這文官出身的筆墨功夫也足夠應付了。

他帶著這種想法打開了第二封奏表。

上面醒目異常的三個大字映入了他的眼中。

請罪書。

——同樣是喬琰的字跡。

這過分直白的表達讓劉宏不由一愣,但顯然,他的那些個疑惑應當都能在這封請罪書中得到答案。

該說不說,戲誌才給喬琰草擬的草稿,在對喬琰這爆發動機的描述上著實是相當精妙。

劉宏非但沒有看出這不是喬琰親筆所書的口吻,反而好像是身臨其境地看到了這年少失怙的縣侯在抵達樂平後是如何以此地為家的,又是如何在發覺有蝗災跡象的時候,選擇立即上稟州府。

最後在蝗災真正到來的時候,因州府短視,為免貽誤時機,乾脆選擇殺上了門去,先將人給扣押了起來,等到解決了蝗災的情況再說。

劉宏差點破口而出一句“真是膽大包天”,就看到了喬琰所寫的下一句。

大致意思便是,她雖然知道她這麼做是錯的,但是她下次還敢,隻是思前想後覺得太對不起陛下的信任了,因此寫一封信來告罪。

隨信附上了此前寫給州府的建議書以及從張懿的地方搜到的一封特彆的書信,以證明她這被迫攜箭上門的舉動實屬不得已。

劉宏看到這裡捏了捏眉心,感覺自己敕封的這位縣侯好像當真是個了不得的刺頭。

但看到喬琰這一番爆發,反而讓他對這個太過早慧的孩子少了幾分提防的情緒。

好歹還是有些孩童做派……

就是太會得罪人了些。

這樣的人注定了隻能當一個孤臣,而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權臣。

劉宏心中思忖,這好像對他來說也並不算是個壞事,又緊跟著往下看了下去,見喬琰寫道——

當然,錯了就是錯了,沒按規矩辦事就是要接受處罰的,如果陛下要用囚車將她送來洛陽審問,她絕不反抗,聽憑陛下處理以正國法。

不過,樂平相程立並不支持她此番的行動,甚至在她離開樂平的時候,還派出了縣尉做出阻攔,隻是因為她突如其來的舉動太讓人意外了,這才沒能追上。這件事情不能怪他沒有儘早做出阻攔的舉動。

而之後州府下達的各種指令都有官印加蓋,在此等情形下,無論是樂平相還是上黨、雁門等地都隻能聽從她的指派。

故而其中的種種責任,她大可以一人承擔。

為表她如今已是個“成年人”,在寫就這封請罪書的時候,她苦思良久,決定給自己取個表字。

【蝗災之禍,填埋溝壑,付之一炬可也。】

【並州屍位素餐之輩,付之一炬亦可也。】

【琰為火色光華之玉,正合此道,取一燁字;舒有雅意,中分舍予,故以表字雲……】

“燁舒……”

燁舒!

劉宏端詳著這請罪表上筆畫崢嶸的兩個字,先前攢蹙而起的眉頭舒展開了不少,也忽然朗聲笑了出來,“好啊,好一個喬燁舒!”

“也好一把舍予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