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何意,彆人或許不清楚,竇猗房了然。
竇猗房無神的雙眼準確無誤的落在劉徹身上,劉徹何嘗不與竇猗房對視著。
並沒有因為竇猗房看不見,他生出輕視之心。
竇猗房心下生出幾分不安,她知曉劉徹並非無的放矢,“何意?”
“祖母既然相信神鬼相卜之論,何不讓人來占一占,泰永利於嬌嬌否。”劉徹算是把話說白,竇猗房一時沒有接話,可是劉徹提醒得沒有道理嗎?
一個有福氣的人,並不代表她的福氣誰都能沾。
“祖母若沒有彆的事,孫兒先行告退。”劉徹將此話丟下,打算把劉挽帶回去了!
竇猗房點了點頭,沒有再攔人的意思,館陶大長公主不確定的喚一聲母後,竇猗房認同無比的道:“徹兒言之有理。”
也是她把這茬事兒忘得一乾二淨,著實是前朝的事太多太亂,讓竇猗房的精力分散,反倒是將此事忘了。利與不利,既然知曉須得問清楚,不可造成什麼壞影響。
館陶大長公主相信竇猗房,相信自家的母親既不會害她,也不會害她的嬌嬌。
縱然方才竇猗房已然下定決心,應該此番將劉挽成功抱到陳皇後身邊,劉徹的提醒館陶大長公主知何意,也不能無視或許,可能,劉挽不利於陳皇後是吧。
陳皇後是乖乖聽話照做的人,竇猗房和館陶大長公主不攔人,她也不出聲了。
“祖母,或許她和我不合。”陳皇後從來沒有受過氣,劉徹給她氣受也就算了,一個才三個月大的孩子竟然也敢不給她面子,哭鬨不休,一副誰都不要的樣兒。陳皇後尤其沒有忽略劉徹望著她的眼神透著濃濃的失望,好像在說,看你,連個孩子都哄不好!
陳皇後最在意的莫過於劉徹對她的看法,一個讓她在劉徹面前丟臉的孩子,陳皇後能想養劉挽才怪!
“嬌嬌,你外祖母自有分寸。”館陶大長公主相信竇猗房,相信她會以她的人生經曆為陳皇後鋪出一條光明大道。
至於劉挽被劉徹抱了回去,她滿腦子想的都是,哎喲,我的漢武帝爹啊!您私底下到底準備多少後招來著?比起這個,劉挽尤其想知道,竇猗房一再提起她有靈氣,有福氣,代表的是啥?
劉挽並非沒有想法,她不是不敢想嗎?怕想多了,太把自己當回事。
但凡劉挽大一點,她必是要親自問上劉徹一問,占卜算命看相啥的,有人看出她什麼來了?劉徹建議竇猗房先看看劉挽和陳皇後合不合,指的必是八字對吧!
既是看八字,劉徹是不是已經有了準備,彆管竇猗房尋個什麼人來,都會說出劉徹想聽的話?
劉挽想歸想,小身板抽了抽,劉徹順著劉挽的背道:“傳太醫過來。”
伺候的宮人豈敢問,聽話去傳人。
等回到衛子夫的宮殿,衛子夫已經等侯多時,見著劉徹抱著劉挽回來,可見鬆一口氣,連忙迎上來。
“怎麼,怕朕失信於你?”劉徹明顯心情很好,調笑問。
“妾是擔心陛下兩難。有些事倘若陛下需要妾做,妾會做的。”衛子夫眼中流露出堅定,同時也注意到劉挽哭紅的眼睛,以及劉挽一抽一抽的身子。卻不敢問上一問。
劉徹知她擔心,將劉挽交到衛子夫手裡,解釋道:“姑姑想抱泰永,泰永哭得不讓。虧得她不讓。”
好吧,確定劉挽沒有受委屈,沒被人打,也沒有被人罵,衛子夫既鬆了一口氣。
“朕已經傳了太醫。”在劉挽的事情上,明顯劉徹挺貼心。
劉挽才反應過來,劉徹方才讓人請太醫是給她備的?
啊,劉挽不得不打量了劉徹,不錯,劉徹待她的好不能說沒有劉挽一番引導,但劉徹願意放了心思在她身上,事無巨細的安排,縱然他沒有親曆親為,他總能記著,安排人辦了,難道不該肯定?
所以說,不怪前朝也罷,後廷也好,跟了劉徹的人都對他死心塌地的,劉徹這樣的人,既有他的個人魅力,也有他的用人之道。總而言之,在他身上,你能感受到一種重視,也能得到一份禮遇。有一個前提是,你得有能力。
劉挽不由自主的想回頭瞄上一眼自家的舅舅衛青。
衛家的人裡,像是所有的智慧都點到衛青身上,家裡的那些姨母舅舅她都見過了,也就不奇怪,為何曆史上的衛子夫在衛青和霍去病去世後,最終落得那樣的結局。
沒有辦法,前朝沒有一個聰明人,內廷裡他們要對付的人又是劉徹,和劉徹鬥,試問有多少人鬥得過。會有人說難道劉據不是自己非要謀反不可?
巫蠱之禍,漢武帝劉徹是一個追求長生不老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放棄過。所謂的詛咒,到劉徹後期的年紀時,他在聽到衛家的人一個個都被卷入巫蠱事件時,他會不會認為或許太子劉據也在盼著他死?誰也不清楚。
可以說的是,當前朝沒有一個有份量的人為劉據說話,為衛家人說話時,劉據已然沒有選擇。
劉挽不記得曆史上劉徹開始反擊匈奴之戰從什麼時候開始,她隻知道,大漢對匈奴打的第一場勝戰是由衛青領兵打出來的。此時的劉徹必然早已看出衛青的厲害!所以,愛屋及烏,連帶著對衛子夫,連同她這個嬰兒,劉徹都寵愛有加。
唉,劉挽思及衛家人最終的結局。其實如果可以她想擺爛,啥也彆管,架不住不行。
她但凡想活著,不想死得沒地兒埋,她就必須堅定一樣,成為自己的靠山。
衛家不可靠,可靠的衛青和她素未謀面的霍去病表兄,誰也不確定她到底能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漢武帝這位親爹,極有可能會成為取她性命的那一位。況且,有句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在漢武帝能對她和顏悅色,自家的舅舅和表哥都在,挑起對付匈奴的重擔時,她早做準備,有備無患。
劉挽握緊小拳頭,暗暗下定決心要早作準備。結果低頭瞥到被衛子夫抱在懷裡的自己,算了,她不配!
具體竇猗房請人看了陳皇後和劉挽是不是相合,實際的情況劉挽不知內情,從她依然在衛子夫宮裡,日常好吃好喝好玩著,顯然結果定是不好的,否則竇猗房都出手了,怎麼可能突然改主意。
然竇猗房的身體也在不斷的衰敗,日常時衛子夫都得前往竇猗房宮中侍疾。
從衛子夫疲憊的樣子可以看出,竇猗房的情況算不上好。偏宮中無一人敢討論,然劉徹來衛子夫宮中的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凝重的臉色,情況明顯很是不好。
竇猗房這位太皇太後,她的存在對劉徹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一個壓製著劉徹,既不讓劉徹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帝,更會給劉徹下絆子的存在,要說劉徹有多希望她長命百姓不至於,盼著她死,也不會!
劉挽想的是,倘若竇猗房去了,接下來劉徹第一個該防的必是王娡這位太後!
王娡其人,非同一般。她能以再嫁之身扶持作為漢景帝七子的劉徹上位,誰要是拿她當成傻白甜,以為她人牲無害,怕是連怎麼死都不為過。
見過竇猗房的風光,又有了稱製的名號在,如果不是竇猗房在上,王娡必將成為另一個竇猗房。那麼竇猗房一去,王娡會不想效仿竇猗房?
在劉挽心裡警惕著時,竇猗房何嘗不是屏退左右,獨留劉徹一人說起體己話。
“這些年你心裡怨著我吧?”竇猗房氣息微弱,躺在榻上已然臉色發白的竇猗房衝劉徹伸出手,劉徹將手交到竇猗房掌上,道:“祖母都是為了大漢好,孫兒明白的。”
堅定黃老之術的竇猗房有錯嗎?
大漢得以休養生息不正是因為推行黃老之術嗎?
成果如何?
國庫豐盈,百姓皆有餘糧,已然是最好的證明。
對與錯,不過是政見不同。劉徹不否認黃老之術適合從前的大漢,但日後絕不適於。
“你年輕,有誌氣,你爹當年選擇你成為太子,看中的就是你這份誌氣。你和我們終是不一樣的。我們願意忍一忍,讓一讓,退一退,你不願意。可是徹兒,不願也須忍。在沒有足夠的實力前,你得壓下心頭的怨恨,衝動。”竇猗房聽著劉徹奉承的話,很是不以為然,她能不知道劉徹是什麼樣的人?
劉徹沒有回應,作為一個帝王,他從不認為自己推行新政,改變大漢的局面有何不妥!
須知大漢建朝至今六十餘年,六十餘年的無為而治為大漢收攏了人心不假,並不代表能夠為大漢換來絕對的太平。
忍讓,和親,退避,隻會助長匈奴人們的野心,也隻會讓各路諸侯蠢蠢欲動。
七國之亂,是他的父親漢景帝為他開創了一個極好的局面,讓劉徹接手大漢朝後,能夠選擇什麼時候出擊諸侯,以及匈奴。
“這幾年你忍得不錯。你的忍讓何嘗不是大漢數代皇帝的忍讓。匈奴是大漢的心腹大患,你想對付匈奴我知道,可是你也得明白一個道理,實力不夠貿然出手,我不殺你,匈奴呢?他們會放過我們大漢百姓嗎?”竇猗房得不到正面回應也不著急,隻要劉徹認清一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