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 128 章(1 / 1)

“大將軍,此時隻有你我,對於剛才在屋內朕所言說內容,可有什麼想要與朕說的?”邵奕剛才看鎮北侯的表情,知道對方對於這事情是不讚同的,但邵奕也知道,鎮北侯立場還是偏向保皇這一派的。

再加上對方一直以來的誌向也都是在強軍,這點也並不是虛偽,所以即便是在意識到對方不讚同,邵奕也覺得鎮北侯還是自己能夠爭取過來的幫手。

看著邵奕的表情,鎮北侯就知道陛下對於改製的事情還是很堅定的,這個姿態這個問題並不是在谘詢他,而是準備要說服他。

鎮北侯在心裡微微歎了口氣。

他是相信陛下想要做的事情都是會做成的,就比如當初各郡府的情況。

但那人頭滾滾的情況,鎮北侯是不希望發生在各都府諸位拋頭顱灑熱血的將領們身上。

“如今邊疆穩固,各都府各司其職,儘忠職守,也未曾有過過去各郡府官員那般欺上瞞下之舉措,陛下是因何緣故要對軍製整頓呢?”鎮北侯也想知道這個。

“大將軍是覺得朕所改的製度不好嗎?”對於這位老將的話語,邵奕還是很虛心在聽的。

他是根據後世的軍製按照現在大邵的情況進行調整,具體合不合用這點上,他是會聽老將們的意見進行調整的。

邵奕這真誠地問話讓鎮北侯沉默了陣。

他自然是認為這個改革是很好的。

過去鎮北侯就有研究過陛下所可能要在軍中布置的革新之事,當時鎮北侯就覺得很好,現在陛下真的把新軍製拿出來了,鎮北侯很快就意識到這份深化修改後的製度,要更加優異好些。

鎮北侯有趁機去過京都府駐軍的營地,那裡頭現在官兵的風貌完全不一樣了,一個個看起來都很精神,不管是訓練,還是做一些其他的職務,完全不見過去的懶散,反而一隊一隊的經常一起活動,看起來關係緊密。

雖說暫時沒有需要京都府駐軍出動的戰事,但瞧著鎮北侯就覺得已經是和自己過去見到的各都府官兵們不一樣了,瞧著就像是兩個世界。

這還隻是京都府內協同會暫代了一部分陛下所希望改製的工作,若是這套製度徹底放到軍中,肯定能改變整個大邵很多地方駐軍烏糟糟的情況。

“陛下所擬之事是好的。”鎮北侯苦笑一聲,他沒想到自己窮極一生所尋求的方法,最終卻是自己在這邊做阻止的事情,“可目前各都府還需抵禦外敵,貿然進行修改軍政之事,隻怕在這軍中適應變化之際,外部蠻夷們會趁此虛弱之際,衝擊而入。”

至於其他將領可能會有兵變想法這話,鎮北侯並不會在這個時候說出口來,但他是知道的,以陛下的深思熟慮,必然在提出這個改製之事,就已經早早考慮過這些事情。

“如果國泰民安山河穩固,陛下又何必冒此風險,即便此事推行下去,也不過是從能抵禦外敵進犯,變成能更好的抵禦外敵進犯,冒著如此大的風險,最終並無多少作用。”鎮北侯對著邵奕勸說道。

這就好比打遊戲的時候明明一把普通小刀就可以砍死怪,非要去練上九十九級,付出很大代價,氪金無數,最終拿到屠龍寶刀,去給這小怪一下。

可以,但沒必要。

這就是鎮北侯努力在對邵奕表達的意思。

邵奕自然是聽懂了,但他覺得不對,有些疑惑地偏過頭看向鎮北侯:“大將軍為何覺得朕推行新軍製,為的是和過去一般守衛邊疆,不受蠻夷進犯?”

鎮北侯一愣。

“朕一直以來的想法,不都是要拿下北蠻,為父報仇嗎?”邵奕光明正大地拿出同位體奮鬥目標,對著鎮北侯說道。

這個事情是邵奕當初從李意晚那邊無意間得知的,隻要有人稍微去北疆那邊打聽打聽,就能知道當今陛下過去確實是都把這件事當做人生方向。

完全不違和,也沒有任何突兀。

即便是朝中的大臣們,也不會認為邵奕這以為父報仇的名義,對北蠻開戰有什麼不合適的。

按照可能的曆史發展,同位體會被眾臣們強烈反對,那是國庫空虛,不管是金錢還是糧草的儲備,都不足以供給大邵對北蠻開戰。

在大貞國還沒有並入邵朝之中的時候,大邵普通百姓很多都是處於要被餓死的邊緣上,有了南貞那邊的糧食補給後,才算是緩解了好些饑荒的情況。

同位體那時候若是完全沒有做準備,隻顧著仇恨一味開戰,那就是不斷在大邵境內征兵征稅,無數錢糧被運往邊疆,而大邵境內百姓隻能成片成片餓死。

這樣的情況,內部怎麼不可能不動亂,不反叛?

但現在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今大邵的部隊戰鬥力,也不過就隻能勉強守衛住邊疆而已。”

“這不夠!”邵奕十分冷靜地看著鎮北侯,擲地有聲地說道,“朕要的可不是穩固邊疆,而是從此這個世界之上沒有北蠻,也沒有西夷,往後目之所及之處,均是大邵領地。”

“大將軍可要勸我固守河山,勿犯他國?”邵奕對著鎮北侯問道,目光帶著幾分審視。

他完全沒有想到,鎮北侯作為朝中最有威望的將領,居然是個守成派。

那自己就得要換上一個協作人了。

鎮北侯愣愣地看著邵奕,完全沒有想到邵奕改製的目的是因為這個。

“朝臣們不會答……”鎮北侯下意識說道,然而還沒有說完,就頓住說不下去了。

朝臣們有什麼不答應的呢?現在朝中大臣們不全都是陛下的應聲蟲嗎?就連陛下說要娶狀元郎,他們屁都不敢多放一個,全都拍手叫好。

現在朝中所有文臣都已經被陛下徹底馴化了,完全是陛下說什麼就是什麼。

他為什麼完全沒有想過陛下改製的目的是要對外征戰呢?鎮北侯出神地想著。

……是因為曆年曆代之中,幾乎所有大邵的皇帝都從未有過這些想法,能夠守住邊疆不被進犯就已經很好了。

即便是衝出去一路打到北蠻的王庭又怎麼樣,草原那片土地又不能被他們所馴服,沒有了北蠻,還會有新的遊牧民族出現。

這是過去曆史告知他們的經驗,所以曆代皇帝是如此,朝臣也是如此。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所以即便是鎮北侯,也都是這樣根深蒂固,即便他們這些將領們嘴裡嚷嚷著,總有一天要殺入王庭,替犧牲的戰友同僚們報仇雪恨,可內心卻從未真的覺得有這麼一天。

鎮北侯窮極一生獲得的稱謂也就是鎮北而已,他也就一直被困守在怎麼更好地鎮住北邊。

過去那些曾經出現在他身邊,歡聲笑語過,爭吵怒罵過的一個又一個身影浮現在鎮北侯眼中,最後全都化作血肉模糊的模樣。

已經幾十年過去了,有些人鎮北侯都覺得自己已經忘卻了,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原來全都記著。

原來自己從未忘卻過。

“陛下所言千真萬確?”鎮北侯聲音微微顫抖著。

“自是如此,大將軍為何認為朕所言會是虛假?”邵奕不太理解為什麼鎮北侯突然之間這麼大反應,不過面對對方的話語,邵奕還是給予了很堅定的回複。

鎮北侯面對邵奕這反問,也自我思考了下,為什麼會這樣不敢相信。

一直以來他們陛下表現得確實很主戰很強硬來著。

當大貞國對他們船隻下手,擄掠了對方王子回來,他們陛下毫不猶豫把這位王子斬首示眾,完全不懼怕大貞國可能會因此對他們邵朝開戰。

之後河東郡那邊也是如此,在意識到河東郡那邊有人要造反,當即就派了李慎過去,把河東郡那邊的世家屠戮一空。

他們陛下絕對是不能再主戰的主戰派了。

不過鎮北侯想了想,終於想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陛下其實和過去君王沒有什麼不同,並不希望對外征戰的了。

“大約是秦沛秦大人拿下南貞郡,為大邵辟土開疆後,除了讓其兼任南貞郡郡守之外,並無任何嘉獎……”這是鎮北侯努力委婉的話語。

畢竟按照情況來看,讓秦沛兼任南貞郡郡守這件事,著實和嘉獎沒有任何關係,倒是看起來像是懲罰。

聽到鎮北侯這話語的邵奕:“……”

這麼一說……好像是哦。緊急翻閱了當初封賞記錄的邵奕沉默著。

但這事情邵奕也要表達一下自己的無辜。

他也是第一次當皇帝,還是個摸魚皇帝,一般嘉獎什麼的事情都是下面的朝臣們弄好了,他略微看著沒問題就給蓋個章就結束了。

反正這些都是按例行事就好了。

在加上得知大邵開疆拓土之後,邵奕那段時間都處於很崩潰的狀態之中,壓根就不想管嘉獎的事情,所以當時就是朝臣們報上來嘉獎他直接給蓋了,完全沒有多做什麼關注。

邵奕翻了翻大邵的條例,正常秦沛這種辟土開疆的大臣,應該是要授爵封侯的。

但當初對於秦沛這個大功臣……嘉獎那是完全沒有,隻授予了對方繁重的工作量。

隻是這繁重的工作量不是邵奕給安排的,讓秦沛兼任南貞郡郡守這事,完全就是文臣們給做的。

邵奕看著係統那邊展示給他的訊息,陷入了沉思。

不是……秦沛他不是你們文臣派係的人嗎?為啥看當初他蓋章那個嘉獎情況,當初武將那邊的官兵們都正常受到封賞,就隻克扣了秦沛的封賞。

朝中大臣們是和秦沛有仇嗎?

當初被南貞郡的事宜驟然增加了無數工作量,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差點要猝死的朝臣們瘋狂點頭,是真的確實有仇的程度。

而且那時候大家是認為陛下看那些被貶謫的官員們很不爽,也就不敢去給秦沛報什麼嘉獎,秦沛作為征伐主帥,沒有得到嘉獎這事在奏折之中特彆明顯,這對於朝臣們來說,他們其實是希望陛下自己親擬的,為自己撇清關係不被遷怒,誰曾想陛下直接就這樣蓋了。

眾臣們:陛下果然非常厭惡那些被貶謫的官員們,我們得要更老實些了。

所以說這其實由誤會釀成的慘劇,但對於邵奕來說,當然不能就這樣對著鎮北侯承認這個失誤。

自己現在這英明神武的皇帝形象還是要的。

於是邵奕乾咳了聲,一本正經地表示起來:“並非是朕不給秦大人封侯授爵,隻是當時各郡府情況不明,不宜給其嘉獎,待各郡府亂象穩定後,朕自然不會虧待秦大人的。”

鎮北侯想想當時陛下對各郡府的布局,頓時恍悟起來,確實,若是當初給予了秦沛封賞的話,其他被貶謫的官員們所思所想就會向著追逐其他功勳而去,而非繼續和地方官員們鬥爭。

於是乎鎮北侯再也沒有任何問題,眼中不斷燃起濃烈的戰意,恨不得自己現在就騎上戰馬飛奔邊疆。

鎮北侯深吸一口氣克製住這翻湧的情緒,對著邵奕深深跪拜下去:“臣等必然不會辜負陛下所望,他日必然踏平北蠻王庭,將北蠻單於頭顱獻與陛下!”

邵奕:“……”

啊不是……這些將軍們怎麼一個個都特彆喜歡給他獻頭顱啊!!

他真的不想看彆人腦袋!!!

“大將軍請起。”邵奕有些勉強地笑著,把鎮北侯扶了起來,努力保持臉上溫和的表情,“既然大將軍願意助朕,可否與朕說說,如何才能讓各都府配合朕完成這改製之事?”

“大將軍在各都府都有過任職,想來對各都府事務都很了解。”不用換協作人這事還是讓邵奕有些高興的,畢竟鎮北侯是真的經驗豐富,且在軍中關係眾多的最優人選。

鎮北侯此時此刻依舊處於激蕩的情緒之中,滿心想著都是北蠻改大邵的暢想。

他完全不覺得在他們陛下的帶領之下,會完成不了這樣的事情來。

那可是他們陛下!!

“陛下此事無需憂慮,隻要陛下願意讓各軍出戰北蠻,此等強軍之事,無需擔心諸位將軍們不配合。”鎮北侯十分篤定地說道。

隻要放他們出去打死那群蠻夷,區區革新之事算什麼,隨便皇帝改,愛怎麼改怎麼改!

哪個在邊疆作戰的將士和對面西夷北蠻沒點血仇呢?至於改製所丟失的那點利益,也完全可以被更大的軍功所取代。

封侯封將,哪個不比改製錢那點字利益香?

在這雙重刺激之下,其他都府可能會有點不那麼好說,反正北都府和西都府這兩邊,絕對是積極配合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