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正文完(1 / 1)

原定要去那些書生的院子,現在邵奕自然就不準備去了。

已經說過一遍的話語,邵奕沒有興趣再重複一次。

看了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這京都他感興趣的地方都已經走了一遍,邵奕可沒有打算在外面用餐。

在這個沒有足夠調味料,連炒菜都沒有出現的時代,皇宮裡的食物對於邵奕來說還勉強屬於過得去的,外面的茶樓酒館他可沒有半點興趣體驗生活。

安全把邵奕送回皇宮,鎮北侯回自己府裡認真思索了下新皇的囑托。

新皇要他傳出去的話在鎮北侯心中也可以稱得上的聖言了,自古以來就沒有少過聖人對自己心中的理想國進行刻畫,最令人向往的自然是孔聖人提出的天下大同,這即便是鎮北侯是行伍的,也都知道這些。

無人不對此感到向往,而新皇所言的在鎮北侯心中正是如何去行進這個大同社會的具體舉措。

對於鎮北侯來說,他恨不得光明正大在傳播這些言語的時候,告訴全天下人這是新皇陛下所言,鎮北侯相信這事若是傳播出去,新皇在民間的威信將不會是任何人所能撼動的。

但鎮北侯還記得新皇特意和他叮囑的那句——‘不要提任何人的名字’。

鎮北侯不知道為什麼新皇要提這個要求,他沉思了好一陣也不能理解,最終想起葉共謙和他說的那些,新皇與朝臣們你來我往那鎮北侯完全不能察覺到的暗潮洶湧。

最終鎮北侯隻得肯定了新皇在這裡肯定是有深思熟慮在內的。

陛下的想法果然是尋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內心抑製不住痛惜的鎮北侯感歎起來。

若是邵朝過去那些君王,隻怕是恨不得把這份功績傳唱天下,以揚自己明君之儀。而新皇則是已經超脫了這些,聖人在世的他已經不會為這些名譽所累,完完全全是另外一重境界了。

鎮北侯把自己的濾鏡換上了最高的級彆後,立即讓下人掩飾好自己身份,去把消息散發出去。

下人們聽著這些話眼中也是異彩連連,十分積極地去完成這事,然而等到他們潛伏去大街小巷之中,準備傳出這消息的時候,他們驚愕地發現,這事情已經在各個街頭小巷之中以驚人的速度在平民百姓之間傳播開了,壓根就不需要他們再做什麼多餘的事情。

當初書生們在茶樓酒館謾罵新皇的時候,都沒有這樣流傳度。

畢竟真的窮苦百姓壓根就沒有資格出現在這些茶樓酒館的周圍,至於新皇和朝臣們怎麼樣,在吃不飽或者活不下去的情況下,又有誰會關心呢?

而隨之聞名的還有‘章灼’這個名字。

收到回稟的鎮北侯又開始新一輪感慨,陛下怕是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有先見之明的早早就弄出來了這個假名做偽裝。

一場隱晦的風暴在悄無聲息醞釀著,而此時此刻這場輿論另一個中心群體,除了葉共謙之外全都還一無所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花結果,而對於如今朝堂上那些文臣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眼前那一份被打回來的折子。

那份折子上推舉上位的人選全都被換了,但更換上去的是朝廷其他位置的官員上去,而不是那些要入朝的女子。

這算是新皇給予的退讓嗎?

文臣們的臉色卻沒有因為新皇此舉變得好看。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被突兀喊來的官員推門而入,吏部大臣瞧著那人的臉忍不住悲憤指責道:“元喜啊元喜,我竟不知你是新皇的人!”

突然收到指責的王賀震驚又惶恐,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某位好心官員把折子遞給王賀後他才算是明白現在是什麼情況。

而王賀對此也滿臉茫然且尷尬著,他自己也不知道發生了

什麼事,他不過是個六品的吏部主事,連朝會都摸不到,新皇陛下都不知道長什麼樣子,他和新皇有其他交集嗎?

他居然被新皇指去了司農寺少卿,直接飛到了從四品的位置。

這直接飛到了從四品的位置。

這怎麼可能?!

王賀整個人感覺輕飄又虛幻,完全沒有半分實質感。

“上司明見!”王賀下意識張口要為自己辯解,然而要怎麼給自己解釋,即便是王賀這個當事人也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說。

因為整個事情實在是太過於離奇以及超出人正常認知範疇了。

吏部大臣本就十分看好王賀,他的記憶力絕佳,吏部主事的職位其實是很重要的,尤其王賀還是功考司的,他連通著最下面基層十餘名小吏,了解整理出來相關的訊息文件,核對確認後向著更上一級稟報,這樣重要的位置的人自然都是業務能力過關且深得上司信賴才能擔當。

王賀是吏部大臣舉薦進來的,本想著再磨練王賀幾年,之後就可以提拔上去,誰承想最終這結果居然是圖窮匕見。

見王賀在他質問下還妄想狡辯,吏部大臣氣得兩眼發黑,差點沒有暈厥過去。吏部大臣甚至這個時候都在懷疑,陛下那邊空職名單是不是王賀給新皇提供的。

其他人見狀趕緊伸手給吏部大臣順氣,同時也沒忘了從王賀這邊問清楚全部的情況,然而越問眾位大臣內心就越茫然,因為按照王賀的說法,他與新皇是真的沒有半點交集在內,真就是指天發誓天打雷劈那麼真誠。

——這年頭的人們還是真的信這些的。

按照王賀的交待,唯一能讓王賀這個名字在新皇面前掛上號的,就隻有這段時間裡王賀有例行公事上過一個折子。

畢竟他是功考司的,就現代的概念來說就是管績效考核的地方。在新皇登基後慣例是要上折子寫一些花團錦簇國泰民安的話,大概表現下各官員對新皇的愛戴和簇擁,表達一下大家都有好好做事這個樣子。

實際上除了新皇登基之外,他在每年新年的時候也都需要給一封類似的折子。

本質上就是沒啥意義的折子,但是還是挺討喜的,所以一般就是安排王賀這樣上官準備進一步拉扯把的官員做的,能在皇帝面前多露露臉,刷刷印象分。

這也算是潛規則了。

眾大臣們看著完全被審問滿臉惶然,磕磕巴巴但是完全沒有半點撒謊跡象的王賀,心中某種不祥的念頭逐漸湧了起來。

那是比王賀這人是新皇的班底還更可怕的一種可能。

他們連忙把這份折子上其他人也都請了過來,每來一個核對一個,果然都沒有出什麼意料,全都是這幾天來上過那些除了錦繡誇讚話語之外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折子的官員。

這下所有在場的文臣們臉都開始發白了。

新皇這哪裡是妥協啊,這分明就是在咄咄逼人,對他們表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樣的姿態。

“這是何等……何等……”年邁地老臣都被這樣的情況氣得說不出完整地話來。

眾人一陣靜默,看向那份罪惡的折子悲痛不已。

為何他們新皇會如此昏聵,若是早知如此即便是拚了命也不會同意武將那邊的建議,讓邵奕登上皇位的。

可事已至此,他們難道要繼續反對嗎?

新皇肯定已經在等著他們了。

當初外放走十餘位官員後,新皇那意猶未儘的瘋狂表情還深深印刻在他們腦海之中,他們如果繼續反抗新皇,那絕對是新皇一直以來都在期盼的事情。

新皇十分渴望把朝堂上的官員都換成這些隻會無腦吹捧他的人上去,或者換成那些可以任由新皇采擇的女子。

那樣他們為之奮鬥一生的大邵可就真的完了。

邵朝皇帝多短命,新皇已經如此,大邵的江山可就隻能靠他們了,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他們必須要熬到下一任皇帝登基!

最終在場的所有朝臣們都做出了這個決定,隻是其中不少人目光變得狠厲起來。

——若是硬熬著那不知道還需要多少年,而皇室又不隻是邵奕一個人。

於是這份被邵奕修改後的折子經過吏部的重新撰寫,再次遞交,最終簽字蓋章成為定局。

在後宮裡無所事事的三位妃子,以及京城一些府邸裡的貴女們突兀地收到來自吏部的通知,從明日起她們得要到各自的崗位上報到去。

與此同時,一份寫著好些不明文字的布料,在某位裁縫的帶領下去了溫王府。

應對著來自妃子那邊求見訊息的邵奕突然接到了來自係統的消息。

[宿主,溫王歿了。]

邵奕對係統這個訊息反應了下,而後趕忙讓太監們去給那三位妃子們傳個‘不用擔心,隨便做,放心浪,出什麼事情他這個做皇帝的都會給她們兜底的’這樣的消息後,邵奕才滿是震驚地對著係統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他是知道溫王的,畢竟打聽他自己情況的時候不可避免就會了解到其他幾位皇位競爭者,溫王是他這個身份的堂弟,如今隻有七歲。

現在應該說永遠都隻有七歲了。

[文臣那邊要造反,給溫王傳書,溫王看到書信後把自己嚇死了。]係統陳述道。

邵奕:“……”

邵奕知道邵家的人都很脆皮,想想那一腦門磕死結果他被迫過來救場的同位體,但是這嚇死……

嘴角抽了抽,邵奕沒忍住對著這幾位鼓動造反的文臣們抨擊道:[這些家夥造反就造反,我就在這等著呢,他們怎麼還要再帶個邵家的,他們造反離開姓邵的是不能獨立行走了是嗎?]

邵奕越想越氣。

不管怎麼樣這好端端的一條人命就這麼沒了,而且若是這些人帶著邵家人造反成功,那最終天下不還是姓邵的,他的亡國工作不也是一樣沒有完成嗎!

這些文臣們真是廢物!!邵奕咬牙。

而西都府長史是從三品。

他都做好以血為諫的準備了,結果把皇帝罵了一頓還直升兩級?

並且西都府長史這職位雖說空缺,但不是不重要,也並不是什麼閒職,隻是西都府那邊連年戰亂不休,於是早些年過去的文官不小心殉職了不少,能做到從三品的文官誰也不願意在那邊吃風沙還掉腦袋,確實是邵奕推斷屬於一般文官不想做的。

現今西都府那邊這個職位主要武官兼管,畢竟武官也有自己的幕僚,邊塞好些空缺的文職都是他們在處理。秦沛這一調任過去,如果真的接手了相關職務,那直接就是西都府那實權大佬,並不是明升暗降那種屬性。

邵奕不知道這個,知道了他其實也不會在意,他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把整個朝堂攪亂,升啊降啊都不重要。

看著其他人被自己這道命令‘震懾’住,都不說話了,邵奕非常的滿意,繼續再接再厲,對著係統要了下一個被同位體針對過的朝臣。

得了係統名堂,邵奕底氣很足:“朕知道眾位愛卿都有很多話想要和朕說,一個個來不要著急。”說著邵奕就滿臉笑容壓根不管其他人的發言,伸手又點了個人,“來來來,這位愛卿請發表你的感言。”

“陛下!應聽從古訓,以古為諫,自省自身!”

“好,一起調去西都府吧。”

“陛下怎可如此任性妄為,此乃昏君之舉!”

“說得不錯,去塞北吧。”

“天要亡我大邵啊!”

“嗯嗯嗯,是這樣沒錯,嶺南挺適合愛卿的。”

不管朝臣們怎麼罵,邵奕都仿佛脾氣很好的樣子,給這些朝臣們排排坐分果果,玩得還有些開心。當然邵奕也不全是完全沒有考量隨意分配的,比如看起來身體好的,邵奕就會往邊境送,看起來年紀比較大的,邵奕還是會給安排去在比較安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