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1 / 1)

嬌妾薄情 火燒花果山 5297 字 8個月前

皇後頓感欣慰,這小娘子一心在太子身上,東宮往後也有些人情味了。

本還想跟崔姣閒談幾句,當下卻無暇再留人了,急忙往天子住的紫宸殿趕去。

崔姣自是不能跟去,老老實實回了東宮,入廊房後,便被三個女史圍住問東問西,崔姣笑盈盈的給她們看了皇後賞賜的首飾,再說了幾句皇後隨和的好話,才順口提了在蓬萊殿內看到的那塊翠石。

被女史們笑她像個田舍兒,連風鬆石都不認識。

“那可是扶餘國進貢的三寶之一,合宮上下隻有紫宸殿、蓬萊殿、含象殿以及太子殿下住的崇文殿並襄王府有這件寶貝,”木香告訴了她。

扶餘國三寶火玉、澄明酒、風鬆石,崔姣以前在《宣室誌》上讀到過,據傳風鬆石瑩澈如玉,石上有古鬆紋理,盛夏時置於室內,自然生涼,當時還以為是胡謅的,沒想到真有這種奇石。

紫宸殿和蓬萊殿自不必說了,含象殿是王貴妃住的,這位王貴妃極得聖寵,連同王貴妃所生的襄王,也深得今上喜愛,尋常皇子過了十五歲就得離開長安入藩地就藩,這位襄王隻比太子小兩歲,至今仍在長安,今上更是為他修建了襄王府。

崔姣之前跟南星打聽了一點皇室,知道皇帝對東宮是有間隙的。

太子殿下並非皇後所出,生母是不知名姓的宮女,那宮女早死了,還是因巫蠱死的,當初還是三皇子的太子殿下才四歲,忽然患上了貓鬼病,還傳染給了大皇子,大皇子也因此夭折,後來查出是其生母所為,將人賜死後,皇帝想過貶其為庶人,還是皇後從中周轉,才保下了他。

皇後隻有大公主苻真婉一個女兒,二皇子生下來不足月便沒了,後來太子便被養在皇後殿下膝下,皇後雖視同己出,奈何終歸不及親母親近。

一時幾人都不好再說彆的,恰時一聲驚雷響,廊外傾盆大雨瀉下,女史們急忙跑出去收東西,崔姣等她們出去了,看著那一堆首飾發愁,太子要真被廢了,這些首飾會不會被沒收了。

不過她一個人沒自怨自艾多久,玉竹敲門進來說,“掌書,殿下從宮裡回來了,黽齋來人叫您過去伺候。”

那應該不至於被廢了吧。

黽齋是太子的書房,崔姣讓她把首飾收起來,稍理儀容,便打傘去了黽齋。

至齋前,玉竹引她饒內道來到黽齋,黽齋內很是寬闊,一行行書架並接,她隨著玉竹到一扇紫檀螺鈿花鳥屏風前,已備了香案,上面擺放各色器具。

崔姣會意,她是被叫來焚香煮茶的,看來太子要在這裡迎客。

玉竹打了水讓她淨手,本來怕她不會做這些,未料她泰然自若的坐到香案前,先揭開熏爐的蓋往裡添置香炭壑,引燃,再探一指試溫,添香對火候的要求高,忌猛火,也忌火萎萎將息,這叫試香,這火候剛剛好,不用往裡添減香炭了,她用香箸夾起隔火砂片拂去上面已經無用的灰燼,往香灰上加片,再用香匙舀出一片小小的香餅放在片上,再蓋上蓋,香味又從熏爐裡發出來。

做完這些後,兩個女史搬了茶床進來,安置在屏風的另一面,她在玉竹新端來的水盆裡淨好了手,這時黽齋的大門敞開,太子苻琰抬步入內,其後跟著一身著緋服的官員。

崔姣站起身退到一旁,其餘女史已從內道退到了外面。

苻琰俯身坐到屏風前的壺門榻上,背靠著鎏金憑幾,小黃門送來月牙凳,才那官員敢坐。

苻琰道,“煮茶。”

崔姣屈膝跽坐在他下首,低頭時,雪白後頸上的印痕被苻琰看在眼裡,苻琰搭在膝上的手指微動了動,斜睨著她用銀質鑷子夾起茶餅放在小爐上碳烤,烤好了,再用紙囊包裹,她拿起小錘一點點碾碎茶餅,她那雙手白裡掐著粉,這般動作不顯粗魯,卻是雅致非常。

熏香冉冉,美人煮茶,應是賞心悅目、怡然自得,但這室內空寂無聲,那官員一直拘謹的交握著手,反而有種死沉的透不過氣。

茶爐上的水煮沸了,咕咕響,崔姣舀了點鹽進去,等到二沸,再舀一瓢滾水出來另備,三沸時,才將茶粉倒進煮沸的水中,滾水也放入,茶煮出了湯華,先為苻琰斟了一茶碗,再要給那官員倒,苻琰說,“退下。”

崔姣便停了手,行退禮離開,出來雨已經停了,地上積了許多水,她跟玉竹兩個人怕濕了衣裳和鞋子,繞長廊走。

玉竹誇她道,“掌書連焚香煮茶也會,內坊裡懂這些的都有專人調|教過,掌書是從什麼地方學到的?”

她這問話倒不是鄙夷,其實確有其事,大梁的貴族最喜用香,出行香車寶馬、隨身攜帶香袋香囊,焚香調香是貴女們日常必備,而精於茶藝的人俗些會開茶肆等謀利,高雅的,則與文人雅士為伍。

崔姣頓了頓,略露出得意之色,“是我阿娘教我的。”

“這麼說,掌書家中應算富庶了,”玉竹猜道,能學這些,定不是貧寒之家了。

崔姣搖搖頭,“家中隻有些微薄產,餓不死而已。”

就像她跟皇後說的,她隻是崔氏遠支,比不得正經貴女,她外祖曾是蜀地的富戶,這些事家中有教習傅姆教導,到她爺娘這一輩,也隻有阿娘親授了。

恐玉竹再問,她岔開了彆的話,“剛才那位上官怎麼稱呼?”

“那是禮部張元義張侍郎,”玉竹與她一同下了廊,邊走邊說,“太子殿下早已參與朝政,撇去太子殿下的身份,他還是參知政事②,朝中庶僚有難以決斷之事,太子殿下都可裁決。”

崔姣乍聽到張元義,人沒吱聲,胸中惱恨交加。

玉竹拍拍她的肩,讓她回頭,隻瞧那位張侍郎一臉如喪考妣的從黽齋出來,“太子殿下這一年沒回長安,威懾不減之前。”

崔姣纖秀黛眉挑了挑,“張侍郎家的大朗君不是病逝了?沒準與殿下無關,他現就一副苦瓜臉。”

玉竹被逗樂,也跟她笑起來,“沒想到您知道這事,那您知不知道張大郎在咱們長安是個出了名的人物?”

崔姣做出好奇表情來。

玉竹說,“張大郎生相不太好,坊間給他取了個彆號,叫張羅鍋,孩子見了他都能嚇哭。”

崔姣恨的牙癢癢,“如此貌醜,竟然還要逼人冥婚呢!”

“張大郎那副樣貌,無才德又生了重病,長安城裡的顯貴世家誰也不願把女兒嫁過去守活寡,張侍郎極好面子,分明張大郎娶不了親,卻常跟人吹噓,他們張家與清河崔氏長房有姻親,不日便要娶那位崔氏長房嫡女過門,張大郎前兩個月人沒了,又編出崔氏長房嫡女在來長安路上遭了水寇,死在半道上,正好給他們行冥婚。”

玉竹是把這話當成了笑料說給崔姣聽,崔姣卻是腹中恨意滔滔,張侍郎確實派人去清河接人了,可長房舍不得嫡女送死,又不想得罪張侍郎,才把她認養了,想讓她代替嫡女去送死,要不是半道被太子救下來,現在墳頭土都怕是蓋高了。

崔姣幼年失怙,阿耶在崔姣幼年時就已過世,所幸離世前從彆處過繼了阿兄,得以保住家中田產,他們和阿娘相依為命數年,至去歲臘月阿娘陡然病逝,他們兄妹隻能相互依靠。

她阿娘陡然離世,同宗嫡係長房接他們兄妹歸府,她與阿兄孤苦無依,原本隻當被長房認下,她有了寄居之所,阿兄也能入崔氏族塾好好讀書,本是好事一件,沒想到卻差點因此喪命。

她在東宮尚且安全,卻不知阿兄在崔家如何,清河她回不去,還得尋機送信回去知會阿兄,她借東宮棲身,長安城的官學聞名天下,若得太子看重,以後尋機讓阿兄進官學讀書,他素來螢窗雪案,必能蟾宮折桂,既有官身,往後脫離東宮在這長安安家便不怕了,想向崔家長房報仇更容易。

所以她得把太子侍奉好!

“世家門閥多的是陰私手段,舍不得女兒,但能以假充真,不過這是兩廂情願的事,張家和崔家結秦晉之好,許是喜聞樂見的。”

崔姣譏諷了一句,眼看天上又烏雲密布,要下雨的征兆,兩人一路小跑回了廊房,那雨瞬間倒下,一直下到黃昏才停。

屋廊的簷角都掛上了燈籠,崔姣用過夕食,沐浴後新換上了霜色卷草紋袒領襦裙,手裡提著一盞宮燈,熟門熟路的再來到黽齋前,司了掌書之職,得在太子夜習時,為其研墨遞紙筆。

崔姣將手裡的燈交給守門仆役,叩了兩下門,才小心將門推開,躡手躡腳入內,直至書案前,苻琰手中持卷,人坐在燈下,光影打在他的眉骨上,那本就深邃的眉目愈加濃深,膚色蒼白,高鼻薄唇,隻是唇無血色,更顯得其人冷峻。

她輕挪著步子到他身側,屈膝下來跽坐在氈布上,細聲細氣道,“妾來遲了,請殿下莫怪。”

苻琰的視線從公文轉向她,她垂著頭,烏發鬆垂,薄背細腰長頸一覽無餘,坦領下是一抹若隱若現的雪粉,豔的乍眼。

苻琰伸手捏起她的下頜,微一抬,讓那圈傷痕露出來,痕色還沒消透,他的手指輕輕摩梭著,“還疼麼?”

崔姣望著他眨眼,“疼,求殿下憐惜妾,妾最怕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