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批招工面試結束,……(1 / 1)

“喂!”

“嘉妮?”

想到外面一溜的長輩, 周嘉妮耳朵微微有點發燙,低聲道:“是我。”

電話裡傳來邱則銘愉快輕鬆地笑意:“嘉妮,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周嘉妮握著話筒,思緒微散。

這段時間忙得飛起, 尤其跑材料的那段日子, 對周嘉妮來是既是工作, 也是一段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 對於鋼筋水泥瓦片磚這些, 還有建築連遞給她的那些預算, 她一邊填鴨式給自己補充相關的知識, 更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供貨商們。

雖說不會有人故意卡他們的材料,但不親眼盯著拉材料的車駛出工廠大門,她那顆懸著的心就沒法落下。

跟那些大廠領導打交道,亦是半點不敢鬆懈, 說話軟一分容易讓人覺得她可欺,硬一分又會容易顯得她在擺譜, 要把握好那個度。

所以那段時間不光是風雪中頂著嚴寒眯著眼一步步往目的地走的那種艱難困苦, 而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錢海是個不錯的秘書,可對比起早期跟邱則銘的打配合, 又缺了不少心領神會的東西,有時候特彆想邱則銘,有時候又忙得忘了想他。

因為她工作時間、地點的不固定,所以也很少跟邱則銘約通話時間,除了來往頻繁的信件,她已經好長時間沒聽到邱則銘的聲音。

這聲音依舊溫煦,透著濃濃的繾綣,一下將她這段時間的疲累握緊, 又緩緩鬆開,連帶著她的心神也仿佛隨之鬆了開來,心頭掠過一陣酥麻的細顫。

“縣編織廠的擔子不輕鬆吧?除了建設還要招工,恐怕接下來一直到廠子正式轉起來之前都不會輕鬆,你要學著調劑讓自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專業的東西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要學會適當抽身……”邱則銘語氣溫煦,叮囑殷切,心頭酸酸漲漲又有些矛盾心裡。

他一面希望嘉妮能多忙一些,忙起來可以忽略一些事情;一面又擔心太忙了再勞累過度。

今年是大年初一,原本應該要卿卿我我的聊兩句閒話,但他初五就要離開。

近幾年邊境衝突不斷,今年進入一月後敵方更是挑釁不斷,他們所在的連接到命令,幾天後奔赴邊境。

周嘉妮滿腔的思念還沒說出口,就被小邱同誌的工作論調和殷勤叮囑給拍醒了,有些納悶,好不容易通一次電話,又是大過年的,怎麼聊這個?

心頭一咯噔,腦子裡劃過一道閃電,想到了某種可能。

結合書裡給邱則銘安排的結局,周嘉妮一時慌得難受,又不敢明著問,生怕牽扯到什麼軍事機密,嗓音有些乾啞地道:“我給你寫了信還沒寄出去……”

電話那頭傳來片刻沉默,隨後才道:“先彆往這邊寄了,等我給你寫了信你再回吧。”

確定了!

收信地址要換一換,還不是短暫的換,有可能是長期的。

邱則銘他們可能要出任務。

“你……”周嘉妮千言萬語地叮囑隻化做一句話,“你要多想想我和阿姨。”

“我明白。”邱則銘心頭亦有些酸澀,沉聲道,“嘉妮,委屈你了。”

周嘉妮眼眶發脹,她拚命壓著,笑道:“不委屈,你隻要記得多想想我,多想想阿姨,還有叔叔、爺爺,還有我家裡人就行。”

話沒點透,但邱則銘聽明白了,希望他注意安全:“我記得!”

她本來還想著,等廠子走上正規就請幾天假去邱則銘所在的城市待幾天,現在看來,不知道邱則銘這個任務會持續多久。

壓下心頭的擔憂,周嘉妮喊了杜姨他們過來跟邱則銘說話。

跟長輩,邱則銘隻是溫和而有禮貌地寒暄,挨著拜了年,又殷切地叮囑讓薑奶奶注意身體雲雲的。

杜芸馨亦不知道兒子要出任務的事,但估計也瞞不了多久。

結束了這場通話,周嘉妮腦子裡在想這時候的戰事。

前世她自己日子過得水深火熱,哪兒有那個格局關心國家大事,可饒是再不懂,也清楚這時候的戰事多半都是邊境衝突。

但針對衝突的具體情況,她知道的不多。

受自己重生影響,邱則銘雖然還是走了當兵的路子,但軌跡應該也有所偏差,興許能避開書裡受傷的結局,可會不會出現彆的狀況……

周嘉妮不敢想。

回去的路上見她神情懨懨,餘慧芳還以為她是不是累了呢,小聲道:“你靠我肩膀上睡會兒,快到的時候我喊你。”

周嘉妮的確心緒不寧,順勢靠到媽媽的肩膀上,閉著眼睛,企圖從記憶裡能找到點什麼。

杜芸馨跟他們坐一排,她看了周嘉妮一眼。

好像從跟兒子通完電話,嘉妮情緒就有些不對。

不過沒來得及觀察,早上跟他們一起回來的那位李同誌就到了,兩人結伴去給村裡串了幾個門子,回來便坐上騾車來了鎮上,接著又上了車。

這會兒她細細觀察了一下,嘉妮應該不是累那麼簡單。

對部隊上的事杜芸馨到底比周家人敏銳,她眉頭一跳,馬上想到了某種可能,心底倏地一緊。

是不是兒子要上前線了?

周嘉妮不知道邊境衝突的具體事宜,杜芸馨知道,她從小就在軍區大院長大,婆家這邊公公和她男人都是軍人;娘家那邊她父親也是軍人,還有自己的姐姐、姐夫、外甥,都是部隊的,連她自己也是軍醫,對部隊的事,她太敏銳了。

雖然知道兒子選擇軍人這條路有些事就無法避免,可真到了這一步,她心頭也是一陣陣的發緊。

阻止兒子上前線麼?這話說出來公公第一個不願意。

況且她也說不出口,甚至為自己會出現這樣的覺悟而羞恥。

若都是她這樣的覺悟,我們的解放軍還怎麼打贏勝仗?這話若真叮囑到兒子面前,兒子都得給她上一課。

杜芸馨閉了閉眼,暫時將心神收斂,輕聲跟旁邊的親家奶奶笑著說話。

第二天一早,周嘉妮和爸媽一起把杜芸馨送到了車站,臨上車前杜芸馨帶著周嘉妮走到一旁,拍拍她的手,低聲道:“隻是些小衝突,你要相信我們的軍人,相信則銘!”

周嘉妮目光一顫,看向杜芸馨的眼底有些震驚,這點震驚又化為崇拜,她明明什麼都沒說,而則銘跟長輩們通話時跟他親媽說的時間是最短的,也不過是一方叮囑好好訓練,一方叮囑回首都的路上注意安全,旁的根本沒提。

可杜芸馨竟能從她時而露出的恍惚情緒裡推斷出邱則銘要出任務的事。

還是說杜芸馨早就知道?

若非早就知道,而真是通過自己反應做出的精準判斷,那這份見識和敏感度足以讓周嘉妮漂浮的情緒瞬間落地,讓她突然有了信心,覺得邱則銘有這樣的母親教導,不說他是頂尖的優秀,最起碼不是會貪功冒進的人。

況且,邱家老爺子能坐到如今的位子,那份軍事素養自不必說,邱則銘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長大,他懂得進退。

書裡邱則銘雖然失去了一條腿,誰能知道他當時面臨什麼樣的危險?是不是危險來臨的那一刻瞬間判斷出對自己最有利的一面,放棄一條腿選擇保命呢?況且夢裡的邱則銘整體狀態並不錯,亦沒有因為自己缺了一條腿而精神不振,也沒有因此而自卑,是個特彆儒雅的老頭兒,想來混的也不錯。

“我知道了阿姨。”周嘉妮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邱則銘的情緒,這樣他在戰場上也會畏手畏腳,反而更糟。

“回家我詳細了解下,有事電話聯係。”杜芸馨拍拍她的手,往周嘉妮手心裡塞了一卷票,重重握了下不讓她拒絕,再看著周嘉妮臉上一瞬間的煙消雲散,就知道這姑娘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周嘉妮也確定了一點,杜芸馨的確通過自己的反應猜出來的。

她一下笑了,怪不得杜姨能將家裡兩個鐵骨錚錚的男人管得服服帖帖,能讓上躥下跳的繼子一點水花都沒折騰出來。

至於塞給自己的票,周嘉妮沒客氣,或許這樣杜姨心裡與自己這邊感覺更踏實一點。

杜芸馨離開,一家三口出了車站往回走,餘慧芳對這個親家母滿意地不行,道:“不衝彆的,就衝則銘媽媽這份重視,這家人就錯不了。”

又叮囑女兒:“等你工作沒那麼忙了,也該去首都看看則銘父母。”

周嘉妮點頭:“等廠子正式上線,我請幾天假。”

如果邱則銘任務結束,她就去趟部隊;若任務沒結束,她就去看看則銘父母。

上午帶著爸媽他們去這邊公園玩了一圈,下午她去了趟工地,在工地待到傍晚才回來。

家裡人在身邊的好處就是進門屋裡有人氣,有歡聲笑語,還有熱騰騰的飯菜。

第二天上午估摸著時間,周嘉妮往首都打了個電話,電話是杜芸馨接的。

知道杜芸馨順利到家周嘉妮就放心了。

她還惦記著另一樁事,可在電話裡又不好問,握著話筒東扯西扯,最後杜芸馨笑道:“初五你要是有時間就往我單位打個電話。”

“知道了阿姨。”周嘉妮馬上就明白了,邱則銘應該是初五走。

不過知道了又如何?隊伍出發在即,這時候打電話過去又能做什麼。

爸媽和雙胞胎是初四早上的火車,周嘉妮留奶奶在這邊住一段時間,薑新鳳想想左右回去也沒事,留下來給孫女做做飯也行,便答應下來。

周嘉妮很開心。

自己一個人住是爽,可以方便她搞任何小動作,但時間長了,尤其兩邊鄰居家裡都熱鬨,人氣足,襯的她這裡冷冷清清的,心底也有些小孤獨。

把爸媽送上車,周嘉妮騎車去工地轉了一圈,準備回家的半道上她找個沒人的地方把車子停下,先從倉庫裡提了袋中老年人奶粉,又拿出個這時候的空奶粉灌,她把奶粉拆開倒進奶粉罐裡,拎著回了家。

到門口鎖好車子撩簾子進屋:“奶——”

“誒!”薑新鳳從廚房出來,手上端著剛炒好的菜,她用煤球爐子在廚房炒菜,屋裡盤的那口爐子煮粥。

熬得大米粥,裡頭擱了一把紅棗,棗香米香混合,滿屋子的暖意。

“奶,我不是說了我回來炒麼。”

薑新鳳慈愛地笑:“做個飯還能累著我啊。”

周嘉妮快步進了廚房,見奶奶沒跟進來,她快速從倉庫裡掏出鋁製飯盒,裡頭放著從群裡團的豆腐。

沒錯,這年頭豆腐都不是想吃就能買來的,她在群裡發了兩次紅包才終於有團長開團賣散裝豆腐,二斤一份和五斤一份的,周嘉妮按著那五斤一份的,手快的搶了二十斤,擱在保險貨架上放著,能吃好久了。

薑新鳳剛才見孫女拎著東西進來,根本沒注意帶的啥,這會兒進來拿筷子,正好看到鋁製飯盒裡的豆腐,眼睛一亮,道:“這就有賣豆腐的了?”

周嘉妮面不改色道:“咱這邊沒有賣的,從彆的街道買的……”她轉移話題,舉起手裡的奶粉罐,“奶,我給你買的奶粉,不過是散裝的,不要票,但質量沒問題,你每天衝一杯喝。”

薑新鳳‘唉喲’一聲,嗔道:“花這個錢乾啥?”但寶貝孫女孝順她,這心裡又跟喝了蜜一樣甜。

至於盒裝還是散裝,老太太不在意,她可是知道,沒點門道連散裝的都不一定買的著,隻是又叮囑了孫女一句,千萬不要仗著乾部身份走關係買,得到孫女的保證,老太太就放心了。

周嘉妮又做了道蔥炒豆腐。

祖孫倆吃了飯,周嘉妮去廚房把碗刷了,出來帶著奶奶出去遛彎。

傍晚戴嫂子一家回來了,戴嫂子婆婆沒再回來。

吃了晚飯,戴嫂子過來找周嘉妮奶奶說話,同時說起婆婆的事:“本來是想回來再住一陣子的,可我家孩子他爹讓自己親娘嚇著了……”

她婆婆惦記著編織廠招工的事,可這事單位裡已經明令禁止了不準私下走後門,她婆婆不以為意,還在家裡許了一圈諾,要趁這個機會把大孫子、小孫子、本家侄子都弄進城裡來。

把宋乾事嚇壞了,莫說他沒那個能力,就算他坐的是周嘉妮的這個位子,也不敢這麼乾啊。

但他娘信誓旦旦,說周嘉妮這一冬換了她家多少煤球,如今有這樣的機會就該幫著安排安排。

宋乾事聽著自己都尷尬地腳趾摳地。

把戴嫂子氣得不輕,私下裡跟自家男人說,你要是還想在仕途上有點前途,就把你娘給我按在家裡,要是一輩子隻當個小乾事,就當她沒說。

宋乾事想想這一冬他娘幫自己得罪的人,不知怎麼說服的老太太,總之沒讓老太太來大發神威,說出換煤球的情能換工作崗位這種話來。

當然,這話戴嫂子沒跟周嘉妮說,隻說她婆婆冬天在這邊討人嫌的事。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周嘉妮坐在床沿上怔了片刻。

邱則銘應該已經出發了吧,或者,正準備出發吧?

抬手搓了把臉,若無其事的陪著奶奶吃完早飯,騎車去了單位。

挨到九點多,她就把電話打到了首都軍區醫院。

“杜姨!”

“是我,嘉妮。”杜芸馨的聲音透過話筒傳來,“你家裡人回去了?”

周嘉妮:“昨天早上的火車,不過我奶奶留下了,在這邊待一段時間。”

杜芸馨笑道:“這也挺好,這樣你下了班回去也有人跟你說話話,能做個伴……”聊了兩句,杜芸馨話鋒一轉,道,“嘉妮,則銘那邊你不用擔心,你邱爺爺以前就說過,這小子天生是吃這碗飯的,現在他有惦記的姑娘,肯定會更謹慎,放心吧。”

讓杜芸馨安慰自己,周嘉妮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杜姨心底的擔憂比自己隻多不少,忙赧然道:“好的杜姨,我知道了,您也是,我們都相信則銘。”

杜芸馨:“好,有空來首都玩兩天。”

“嗯,等廠子步入正軌了我就請幾天假去看您。”

掛了電話,周嘉妮心底的陰霾散了不少。

單位正式上了班,一上班,周嘉妮就被王縣長叫到了辦公室,問她對廠領導安排有什麼建議。

周嘉妮倒是沒拐彎抹角,她跟李敬黨談過,李敬黨想擔任廠長一職,他希望能帶著廠子發展,並且希望能給他安排一個話少事少的領導。

說白了,他想掌握工廠的發展大方向,不想讓不懂行的人瞎摻和,這話他說的坦然,因為他真心實意為廠子好,不然也不能從打地基開始一點一點監督著廠房的建造。

這也是周嘉妮所希望的,就跟前進編織廠發展之初,隻安排了個掛名書記,並不摻和廠子管理,而李敬黨也確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本來周嘉妮就在想怎麼跟王縣長表達一下他們的想法,現在王縣長問她有什麼建議,那她就實話實話了。

“我推薦李敬黨同誌擔任廠長一職,敬黨同誌的能力不用我說,相信您早就了解清楚了。除了廠長一職…我還特彆希望您能暫時掛名廠書記一職,為敬黨同誌,也為濱縣編織廠保駕護航。”

保一段時間就行,等李敬黨站穩根基,組織願意換書記就換,那時候也動搖不了李敬黨的地位了。

王縣長:……

讓你建議,沒讓你直接任命。

王縣長揮揮手讓周嘉妮去忙,他上午出去開了個會,開完會沒回縣政府,直接去了工地那邊。

編織廠領導任命的事沒什麼動靜,但第一批招工公告發布了,周嘉妮一頭紮進密集的工作堆裡。

薑新鳳見孫女忙得昏天黑地,心說這乾部當得也太不容易了,知道紅棗補人,見天用紅棗花生熬大米粥、小米粥。

孫女天天往外跑,又不局限與附近這一畝三分地,總能從彆的副食品店買到新鮮的供應,雞蛋、豆腐這些是最不缺的,偶爾還能買到五花肉、排骨。

要是她自己肯定不舍得見天這麼吃,但見妮妮累成這樣,天天進門的時候都拖著腿進來,她不吃孩子也得吃,就跟著吃吧。

第一批招工面試結束,又緊鑼密鼓地安排培訓,周嘉妮帶著人去了西河公社,跟公社那邊交涉好,又親自把人安排到各個大隊,進門的時候天都黑了,又悄悄拎回來一隻處理好的雞,小半袋面、小半袋玉米面,還帶回來了幾斤黃豆。

孫女說她托人從老鄉手裡買的。

老太太忙悄悄往廚房裡收。

周嘉妮跟奶奶商量:“奶,做點鹽水花生黃豆吧,家裡有花椒、八角這些大料。”

薑新鳳:“行,那今晚就把豆子泡上。”

老太太去收拾,周嘉妮去看了看罐子裡的奶粉,挖了點出來,衝了濃濃的一杯。

之前周嘉妮沒幫著衝,她有一回發現老太太不舍得喝,雖不至於跟喝麥乳精一樣數著粒往碗裡放,但每次挖半湯匙還想往回抖一抖,她就接管了給奶奶衝奶粉的大業,每天晚上親手衝一杯。

薑新鳳看著孫女遞過來的奶粉,雖無奈,可也掩不住臉上的笑意。

等老太太做的鹽水花生黃豆吃完,第二波招工展開,第一批先下去學習人已經進行過一次考核了,刷掉了兩個人。

正好前進大隊要準備今年的春季廣交會,而第一批學習的人已經小有所成,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就交到了他們手裡,在預備廣交會貨源的同時,還能精進編織技術,一舉兩得。

第三批招工展開時,周嘉妮收到了邱則銘從邊境寄來的信。

戰事情況肯定不能大講特講,加上信件還要審核,太露骨的話也不好說的太直白,這封信主要以報平安為主,將思念隱藏在字裡行間。

周嘉妮回信也是斟酌再斟酌,洋洋灑灑地寫了不少生活瑣事,又寫了年後的工作進展,招工過程中遇到的小麻煩和令人開心的事,一口氣寫了好幾張紙。

第二天出去找地方打包了些炒花生、炒瓜子、紅棗、牛肉乾,連信一起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