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額(1 / 1)

幾天沒回來, 屋裡落了一層灰,周嘉妮生好爐子燒水將屋裡打掃了一遍,瞅著窗戶外頭沒人注意, 從倉庫裡把洗好烘乾好的床單拿出來,將現在床上鋪著的那條掫起來收進倉庫扔進洗衣機裡, 把被子拿出去搭在晾衣繩上, 拿掃炕笤帚抽打了一遍, 晾了會兒才抱回屋裡重新疊好。

晚飯她沒鋪開做,用平底鍋煎了十幾個雞蛋,留一個待會兒吃, 其餘的全部收進保鮮貨架上的盤子裡, 隨吃隨取。

從倉庫裡拿了盒桶裝酸辣粉。

她沒直接用自帶的紙筒泡, 她拿出大茶缸子, 把粉和調料放進茶缸裡, 注入開水,蓋上蓋子等時間。

紙筒扣好蓋子收進了倉庫, 用來當收納盒,方便她歸攏一些零碎小東西。

等酸辣粉泡好,她從倉庫裡摸了根麻花掰成段泡進去,再把剛才的煎蛋鋪上去, 滿滿一碗。

最後又摸了點炸肉出來, 炸肉還保持著剛出鍋的口感,又香又酥。

一頓飯吃完, 身上出了層薄汗, 周嘉妮將門窗上的裡簾全部拉好,脫下棉褲棉襖,換上珊瑚絨睡衣, 回到爐子旁擺好桌子開始學習。

她手上那套叢書已經認真鑽研過一遍了,手抄的也抄完了。

學習過程中她還記了錯題本,現在想把錯題本上的題再溫習一遍,之後再把這兩年收集的課本、試卷過一遍,高考前一兩個月專攻需要記憶背誦的東西。

周嘉妮列好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始學習,之後又練了一個多小時的素描,十一點才封好爐子上床睡覺。

開過會後耳根確實清淨了許多,雖然她進進出出依舊有家屬跟她打招呼,卻不會像前幾天那樣恨不能要圍追堵截了。

周嘉妮將修改好的招工計劃拿給王縣長,兩天後王縣長才給她反饋,通過了她提出的‘讓農村裡的年輕人走出來’的想法,隻是名額上,如何分配方面,還要再開會討論。

讓村裡的年輕人走出來,可不僅僅隻有西河公社,而是針對整個濱縣所有公社。

王縣長理解周嘉妮想幫扶村裡孩子的想法,但遭到了不少人反對。

內部會議上,有乾部駁斥道:“我不讚同,市裡待業青年不少,完全可以先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嘛。同時我們還要考慮那些下鄉建設的知青,趁著這個機會進行招工,將一部分家庭的孩子招回來。”

周嘉妮:“正是因為考慮到這兩個方面,所以我才隻申請了一小部分……”

經過王縣長的提醒,知道計劃推行可能沒她想的那麼輕鬆,周嘉妮也認識到自己有些想法太簡單了,便把數量一降再降。

“周組長,臨時工裡你是申請了一小部分,可你彆忘了,正式工一半名額都安排給了各大隊的編織人員,這些可也都是農村孩子。”

周嘉妮:“那不能相提並論,那一部分是我們破格引進的人才,是我們的技術支柱,少了他們,廠子建好想要正常運轉,得比原計劃推遲幾個月,甚至半年,這是廠子的關鍵。”

王縣長開口:“技術人員不參與比例分配。”

其他人不再說什麼。

有反對,亦有少量人支持,周嘉妮事後找錢海問了問,支持她的基本上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農村出來的。

反對她的人裡也有從農村出來的,但祖上要往上數個一二代了。

總之,第一次內部討論會沒有最終定版,後又反複討論了幾次,互相退了一步,周嘉妮這邊又降了比例,那邊表示了同意。

之後縣裡召開全年總結大會,是全縣範圍內各公社這一年的總結工作,以及對優秀公社、優秀大隊、優秀個人的表彰會議。

周嘉妮見到了翟項強、譚德海、張寶生、白昊陽,還見到了趙玉珍、宋超他們。

同樣是開會,依舊是往年見過的那些面孔,但今年她是以縣裡乾部的身份坐在這裡,又有些不同。

周嘉妮過去跟翟項強他們打招呼,但沒法再跟以前一樣聊個沒完,她也得注意影響。

這不,才來跟老領導挨著招呼了一聲,就有不少視線或明或暗的投了過來。

的確有不少人的視線追隨著周嘉妮,無關彆的,是因為各公社都聽到小道消息,縣編織廠招工有一部分農業戶口名額,讓農民的孩子走出來。

每個公社都想爭取幾個這樣的名額,不少人擔心周嘉妮出自西河公社,會過於偏心西河公社,把名額都往那邊攏。

雖然這個提議也是周嘉妮幫著爭取的,但真到了要分名額的時候,誰都希望自己公社也能多沾點光。

周嘉妮當然不會讓那些視線落在她跟西河公社這些人身上太久,她打完招呼,就雨露均沾地挨著跟各個公社的領導寒暄招呼了一遍。

等大家陸續落了座,周嘉妮才鬆了口氣。

社交也是個勞心費力的活兒,一點也不輕鬆。

會議開始,今年受到表彰的依然是西河公社,畢竟成績在那兒擺著。

優秀大隊也依然有前進大隊的名字,雖說其他大隊也開始了編織業,也出了不錯的成績,但在創新上還是落了一頭。

況且前進大隊塑料大棚的成績依舊一騎絕塵,如今養殖方面又出現了領先的趨勢,不給評個優秀實在說不過去。

好多大隊乾部私下吐槽,前進大隊是不是悄悄改了風水?咋啥好事都先從那邊起呢?

當然,其他大隊也有不錯的,在本公社受到了表彰,但還不夠獲得縣裡的表彰。

今年西河公社自己的表彰大會據說開得可熱鬨了,負責發獎品的人發到手軟。

會議開始,各領導發表完講話,又回望了這一年全縣做出的發展,針對各公社的成績進行了點評、表彰。

作為耀眼的西河公社書記,翟項強發表了講話,彙報了西河公社這一年來的發展情況,立了新一年的發展目標……

張寶生穿著工工整整的中山裝走上台,他比以前鎮定從容多了,規規矩矩的彙報了前進大隊這一年的成績,也立下了未來一年的發展目標。

白昊陽作為編織廠廠長,也發表了講話。

講話環節結束,王縣長正式宣布了縣編織廠年後的招工計劃。

正式工招工方式不變,一半名額給到技術熟練工,從各個大隊挑選;另一部分給招工培訓考核後表現優秀的人,這就需要自己爭取了。

除了固定的技術人員名額外,剩下有一部分給到下頭公社,從農村裡招工。

要求必須是農村戶口,至於是給本地社員,還是給村裡的知青,大家自己分配。

台下有微微的沸騰。

大家都有些緊張地等待名額分配。

很快,王縣長公布了名額分配情況,一個公社給三個農村招工名額。

周嘉妮本來還以為大家聽到這個數字會很失望,但萬萬沒想到她耳邊聽到的隻有欣喜的鬆氣聲。

有個離她近的公社乾部低聲笑道:“周組長,聽說這部分還是你替大家爭取的,我代表我們大泉公社謝謝周組長。”

周嘉妮忙搖手道:“您客氣了,也是縣裡領導支持。”

大泉公社的乾部心裡卻有杆秤,低聲道:“還是得謝謝你。”

聽說周組長為了多爭取幾個名額,開會的時候讓部分乾部氣得臉紅脖子粗。

縣裡有那麼幾個乾部,是一個名額也不想給的,若不是編織需要技術,又需要現成的熟練手藝人,恐怕那部分正式工名額一個也不會給下頭公社。

翟項強他們自然也不會失望,他作為一個公社書記,聽周嘉妮提的時候就知道沒那麼容易,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況且,未來的‘廠柱子’可都是鐵板釘釘的正式工,大部分幾乎恨不能直接貼上西河公社的標簽了,他都不敢樂,生怕旁人嫉妒。

張寶生一開始沒想透這些事,抱了幾分美夢,還以為一個村能分到幾個名額呢,但翟項強給他分析了一番後,他才如夢初醒,知道周嘉妮這一步不會那麼順利。

不過一個公社三個名額也不錯了,況且嘉妮又給他找了彆的項目,弄好了又能解決幾個工作名額,雖然不是正式工崗位。

這不,會議一結束,王縣長就單獨留了翟項強、張寶生和白昊陽他們談話,先商量年後技術培訓相關的準備工作。

對此,西河公社早就提前開過會,討論這個問題了,所以王縣長問起來,他們也有條有理的講了應對安排。

王縣長很滿意。

之後提到了原材料種植相關,雖然縣裡已經定好了收購計劃,可本縣也要利用地形優勢進行大範圍種植,以保證原材料的需求。

原本的材料都是都是野生的,消耗不大,後來前進大隊搞起編織業,原材料不夠,他們在收購以外已經開始了種植,成活率非常高,今年還又劃出一部分土地用來種植需要用到的原材料。

就整個濱縣來說,在這方面,前進大隊算是又走到了最前頭,現在王縣長提出全縣種植計劃,希望張寶生回去安排好相關技術人員,開春後進行全縣範圍的技術經驗指導……

張寶生忙應下來,覺得肩上擔子有點重,可又有種難以言說地豪邁,胸膛微微鼓蕩。

會議結束,周嘉妮送翟書記他們出來,翟書記笑道:“爭取名額時,受了不少委屈吧?”

周嘉妮坦然自省:“是我想的太輕鬆了。”

張寶生樂嗬嗬地道:“其實大夥兒都特彆高興,這名額對他們來說也是白賺的,你彆給自己太大壓力。”

周建喜笑道:“不會,我這人就是心態好。”

今年還有高考大軍,招工上她幫不了太大的忙,等高考的時候,希望儘可能多帶幾個人出來,包括那些渴望回城的知青,高考,是最合適的渠道不過。

知道她今年要在濱縣過年,又聽說她家裡人要過來,張寶生還邀請道:“到時候帶你家裡人去咱村住兩天,他們還沒去過呢。”

周嘉妮點點頭,有點扭捏道:“則銘媽媽也過來。”

白昊陽驚訝:“杜姨要來這邊過年?邱叔過來嗎?”

周嘉妮搖搖頭,白昊陽哀嚎:“那我今年得少收一個紅包啊。”

讓張寶生沒好氣地在他後腦勺上拍了一巴掌。

他挺替周嘉妮開心,心裡讚歎,是個明事理的婆婆,難怪能把小邱同誌教育的那麼好。

兩人一訂婚邱則銘就跑去當兵了,他媽媽一定是擔心嘉妮家裡有意見,或者怕有誰再說些閒話,過來給嘉妮撐面子呢。

再次鄭重邀請:“大年初一你們在這邊也沒啥事,帶你爸媽和則銘媽媽去看看咱們的編織廠和塑料大棚。那大棚還是則銘弄起來的呢,人家媽媽來了,不去看看兒子的成果?”

周嘉妮想了下,倒也是這個理,道:“那到時候帶他們去村裡玩玩。”

送走翟書記他們,周嘉妮回了辦公室。

錢海知道領導開會很辛苦,幫她泡了杯,又將今天的會議記錄放到桌子上,關門出去。

周嘉妮翻了遍今天的會議記錄,在心裡做了下總結,正好掌心震動,她進群點了個紅包。

這個紅包是牛肉乾開團,她買了五份,之後往上翻了翻,找能撿漏的東西。

翻了一大圈,買了兩箱芒果、三盒蝦皮,一盒二斤。

還買了一小箱巴旦木。

翻完回來,牛肉乾後頭又跟了真空包裝的魚丸,周嘉妮買了五袋。

她開始清點過年的物資,有從副食品店買的,有從大集上買的,有些是她從群裡團的,還有些是她把自己捂的嚴嚴實實去黑市上淘換的。

不過到底擔心被人認出來影響不好,她現在給自己下了死規定,不再去這邊的黑市,有機會出差再說。

魚肉蛋都有,米面糧油鹽醬醋更是備的充足,蔬菜、粉皮粉條這些也不缺,花生瓜子糖果也都有,過年要放的鞭炮也買了,還給雙胞胎買了支小的,讓他倆拆著放。

大年三十一大家子坐一起包餃子,再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嗯,她得借張方桌,再借四條長凳子。

當時打家具的時候沒定那種八仙桌椅,就定了張小方桌加幾個木頭凳子,主要定的是衣櫃和帶鎖的櫥櫃。

清點完還需要置辦的東西,周嘉妮去單位後勤這邊借了張舊桌子、四條舊凳子,用小推車推了回去。

到門口的時候王乾事正出來接水,幫她把桌子抬了進去,擔心影響不好,沒多逗留,趕緊撩簾子出來,站外頭跟周嘉妮說話:“周組長,我正好要出去,這車子你要用完了我就捎過去。”

周嘉妮:“那就謝謝王乾事了。”

王乾事:“不客氣!”

他說完並沒走,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道:“周組長,你那天背的那個一根袋子的編織包咱縣供銷社沒上麼?”

“單肩背包?縣供銷社沒上,市友誼商店有,省城百貨大樓有。”周嘉妮笑問道,“你要買?”

王乾事臉有點紅,道:“能不能幫我買兩個?”

他談了對象,想給對象送一個,還打算給他姐姐買一個。

周嘉妮:“那我打電話幫你訂兩個,不過啥時候能到我可說不準的。”

王乾事忙笑:“能買著就好,我不著急。”

放假前周嘉妮就把那兩款單肩包給了王乾事,王乾事連聲道謝,很爽快的結了賬,周嘉妮等回前進大隊的時候再跟村裡結算。

單位放了假,周嘉妮把這間小小的三十平認真打掃了一遍。

大年三十早上,她把需要提前拿出來的東西全擺到櫃子裡,騎車去了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