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這一個冬天大家都不輕……(1 / 1)

陶棟梁一邊帶著他們參觀一邊講每個車間門的構造、大概的面積, 還有他們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利弊。

錢海從旁邊拿著本子和筆記錄著。

周嘉妮跟李敬黨也仔細觀察他們的整個廠子的布局、材料處理車間門、加工車間門、熏染車間、倉庫等這些地方的構造。

臨市這邊目前訂單模式比較穩定,為了提高效率,幾個加工車間門做大件的專門做大件,做小件的專門做小件, 部分產品采取流水線模式, 部分產品又是個人獨立加工編織。

雖然自家村裡那個廠子不大, 可也是李敬黨親自指揮著一點點建起來的,有這經驗在, 他在理解大工廠建造方面比周嘉妮要略深刻一些。

擔心錢海記不下關鍵點, 他自己也拿了紙筆在記錄,時不時問陶棟梁一些問題。

有些建築方面特彆專業的問題, 陶棟梁擔心自己說的模糊再誤導了李敬黨,下午還托人把當時負責建廠的那支建築隊負責人找了過來, 讓他跟李敬黨談。

熱切地聊了一下午,李敬黨收獲滿滿, 周嘉妮聽著也受益不少,最起碼她將計劃書的大框架列出來了。為了表示感謝, 晚上周嘉妮做東, 請陶棟梁還有那位建築隊負責人一起去附近的國營飯店吃飯。

這麼大的一個工廠想要建起來,涉及的方方面面小半天不可能全部吃透, 是以三人又盤桓兩日, 李敬黨用來做參考完全夠了,等工程開始, 他監工時最起碼能搭上話, 不至於出現瞎指揮這種荒唐事。

回到濱縣,周嘉妮跟李敬黨一起去跟王縣長彙報了下工作,就趕去見負責該項目的建築隊領導。

這次的施工任務交給了縣部隊的建築連, 這個建築連集合了全縣各大隊頂尖的泥瓦匠,一直承擔著縣裡建築建設、修補任務。

兩人帶著在臨市畫的草稿,見到了建築連的主要技術負責人王齊川,王齊川接過草稿驚訝了下,看向周嘉妮:“請那邊的人畫的設計圖?”

這張設計圖畫的,談不上特彆專業,但瞧著有點底子在,重要部分需要做標注的一點沒漏。

周嘉妮笑道:“我自己畫的,沒專業學過,讓您見笑了。”

李敬黨道:“前進編織廠很多款式圖都是周組長畫的。”

王齊川畫建築圖很專業,他笑道:“沒專業學過,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他大手一揮:“走,咱們去實地考察考察。”叫上他的助手小孫,幾人一起去了城西。

王齊川對編織行業不了解,李敬黨在旁邊補充的仔細,材料炮製處理需要用到水池,那就得考慮用水和排水方便。

成品需要硫磺熏製,那就要考慮熏製車間門的構造。

王齊川邊聽邊記錄,又仔細測過面積,連同需要修路的部分,都在工程之列。

“修路是修水泥的還是……”

那麼長的一段路不管是水泥路還是柏油路,耗費都不低,周嘉妮得卡預算,縣裡也沒有多富餘,能省點是點,所以她跟李敬黨商量,先弄成石子路。

等王齊川畫出更專業的建築圖紙,周嘉妮也寫好了計劃書報上去,這次審批簽字沒那麼脆快,王縣長自己也做不了主,帶著周嘉妮找書記彙報,又經過幾次會議討論最終才定下來。

接下來的忙碌超乎尋常地累,根本不像村裡建廠那樣能當甩手掌櫃,周嘉妮覺得自己調到縣裡就坐了幾天辦公室,接下來就是帶著錢海以及建築連那邊一位叫範大力的同誌一起跑各種建築材料,好在這是縣裡的重點工程,還是省裡、市裡都特彆關注的工程,對工期也有要求,特彆希望能在明年廣交會前正式投產,所以跑材料除了冷點累點,有時候本縣沒有的材料需要從彆的區調,需要連著幾天奔波在路上,旁的幾乎沒有特彆大的困難。

工地那邊的奠基儀式都沒參加,家裡盤泥爐、改造暖氣包都是讓戴嫂子幫忙找人盯著弄的,定好的家具也是讓戴嫂子幫忙接收的,她留了尾款,給了戴嫂子一點辛苦費。

小邱同誌寄來的信在傳達室孤零零的待了好幾天才被周嘉妮收回去。

回到宿舍,周嘉妮沒換煤球,直接拿了幾個曬乾的玉米骨來引火,慢慢把客廳裡的泥爐生起來,生爐子的時候戴嫂子過來敲門,給她拎了個暖水瓶過來,裡頭是現成的、剛燒開的熱水,道:“好幾天不見你了,你晚飯怎麼吃?”

周嘉妮指指掛在牆上的包,笑道:“我買了點現成的。”

這段時間門都快累成孫子了,她也不可能回來現做飯。

“行……”戴嫂子剛要笑說兩句,隔壁,也就是戴嫂子屋裡傳來罵聲,她臉色一變,惡狠狠咒罵道,“家裡那個老不死的又開始嚎了,妹子,我過去了。”

周嘉妮是幾天前回來的時候才知道宋乾事的娘過來了,戴嫂子這個婆婆性子不是很好,似乎是看不太上戴嫂子,動不動就指桑罵槐地說些難聽的話。

“嫂子你等下。”周嘉妮不想讓戴嫂子太為難,給她夾了塊煤球,這邊用水不要錢,可燒水廢炭火,她怕戴嫂子難做,補償一塊煤球。

戴嫂子臉色漲紅,趕緊推諉,“不行不行,嘉妮你這就是打我臉了……”

幫過幾次忙,關係熟絡起來後戴嫂子就改口了。

“什麼打臉不打臉的,我受了你家多少方便?彆看換煤球這種事,雖然一塊換一塊,可遇上那計較的人家也樂意呢,我運氣好遇上個好鄰居,那幾日天天跟你家換也沒見嫂子半點不耐煩,我是不拿你當外人才給的,拿著,挺直腰杆回去。”

戴嫂子婆婆為啥在那邊罵罵咧咧…雖沒明說,但聽話聽音她也能判斷出來,這是嫌戴嫂子給她送便宜來了。

周嘉妮把熱水倒進自己暖瓶裡,戴嫂子拿著手裡那塊煤球隻覺得心裡憋屈得難受,恨不能回去撕了婆婆那張嘴。

戴嫂子離開,周嘉妮從裡頭把門插好,她舍得用炭,爐火燒得旺,不一會兒整個屋裡就暖了起來,周嘉妮拿出一盒衝泡燴面,一根火腿腸,又拿了瓶剁椒出來,配面吃。

她其實沒買現成的飯菜,累的腿跟灌鉛一樣,哪兒還有力氣往國營飯店跑一趟,想著貨架上攢的速食食品,就這麼回來了。

晚飯簡單卻豐盛,歇了片刻,拿上澡票去洗了個澡,出來的時候用圍巾包的嚴嚴實實,又戴上羊剪絨的帽子,到家後把門窗關好,用吹風機把頭發吹乾。

衣服也沒明著洗,直接收進倉庫放進洗衣機裡,連洗加烘乾,不耽誤第一天穿。

屋裡暖和了,她能坐在爐子旁邊啃個梨,還能放上幾個橘子烤一烤,吃兩個酸酸甜甜帶著點溫度的橘子,也能在睡覺前拿出台燈看看小邱同誌的信,回上一封,再看會兒書,做點題,練練素描。期間門掌心震動了下,周嘉妮攤開手掌搶了個紅包。

最近忙得都沒怎麼刷手機,錯過好多紅包,也沒怎麼爬樓,偶爾看一眼碰上需要的東西就買,碰不上就算,這會兒倒是正好有人開散養雞的團,周嘉妮買了兩隻,琢磨著休息的時候燉隻雞給自己補補。

翻了翻群裡,又補了兩箱牛奶、兩箱八寶粥,再把前段時間門攢的那些粉條、粉皮、花生賣掉,她懶得細分,五斤一捆分好,第一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進後台看了眼,顯示售罄,又多了一筆進賬。

早餐就燙了一罐八寶粥,煎倆雞蛋,煎了片大火腿,搭配著忘了啥時候買的全麥面包,吃飽喝足,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出門上班。

催材料最關鍵的開頭他們已經打好了,接下來就交給範大力和錢海兩人去監督,她去單位弄招工的計劃書。

到辦公室她也沒去提水,現成從倉庫貨架上拿了個暖水瓶出來,給自己泡了杯茉莉花茶,剩餘的熱水倒進辦公室的暖瓶裡,先翻看了看近幾天的報紙,開始寫招工計劃。

招工時間門看工期進度,但計劃得提前寫好,培訓的事也需要提前溝通好,她準備分批安排到西河公社下頭的各個大隊,集中培訓,通過考核後根據成績來安排崗位以及工資待遇。

一開始肯定不會全招正式工,一半正式工一半臨時工,定期安排轉正名額。

但拿去給王縣長過目時,王縣長在正式工數量上給她減了個半。

“四分之一的正式工名額?”周嘉妮,“會不會太少了點。”

“不少了,競爭激烈些才能更顯人才嘛。”王縣長說了這一句,就把鋼筆往左胸口袋上一彆,匆匆開會去了。

周嘉妮拿著計劃書回去,感歎地點了點頭,有競爭才有進步,有進步才出成績,整個編織廠進度緊湊,人才緊缺,為了競爭為數不多的正式工名額,大家也會拚了命的去學技術,去努力,還愁新廠長建起來產能跟不上?

忙了數日,本來想在辦公室裡躲一天清閒,可聽著外頭呼嘯的北風,想想在工地上克服困難搞建造的人們,她實在坐不安穩,再次把自己裹成熊,出門去了。

**

這一個冬天大家都不輕鬆,為了趕工期,工地那邊過年就隻打算歇一天,周嘉妮也做不到兩手一甩回省裡過年,臨近年底時往家裡打了個電話,今年不回家過年了。

餘慧芳知道閨女升職了,今年冬季很忙,一冬天都沒回來,現下聽說連過年也不回來了,晚上跟婆婆他們商量了下,他們去濱縣過年,在那邊待幾天,上班前再回來。

周嘉妮還不知道爸媽他們的決定,難得今天休息,於晚霞他們幾個來縣裡買衣服,順便找她玩。

周嘉妮也沒讓他們空手來,她點名買了不少蔬菜,還讓他們幫著從趙海那裡捎了一批粉皮、粉條過來。

跟後勤上借了輛小推車,推著去路口接人。

於晚霞下車後看到周嘉妮吃了一驚,她驚訝道:“我的媽呀,嘉妮你怎麼變成這樣了?”

黑了,瘦了,臉頰上還帶著兩坨微微的紅。

被凜冽的寒風催了一個冬季,周嘉妮的臉能好到哪兒去?

她這還算好的,每天再苦再累也會保養保養,還從群裡團了套大牌化妝品,隔三差五的做做面膜,可架不住天天折騰。

周嘉妮倒是心態好,她要是太白淨才說不過去,挺樂觀地道:“我底子好,開春暖和後養養就回來了。我這還是好的,你們還沒見李敬黨,見了他保準嚇一跳。”

孫萍過來心疼地揉揉她的臉,道:“可憐見的。”

汪前進爬到車頂卸貨,揚聲道:“彆可憐她了,可憐可憐我吧,接一下貨啊……”

大家七手八腳把捆在車頂的蔬菜和粉皮粉條接下來,周嘉妮過去給司機塞了包煙,跟售票員打了個招呼,等公交車離開,他們把東西裝到推車上,幾個人推著去了政府宿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