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去臨市(1 / 1)

之前公社那邊的宿舍她雖然沒怎麼住, 但被褥都弄好了,這回就現拆了當時的褥子改棉簾。

褥子面是用藍黑色碎布拚起來的,可以直接用;褥子裡是白棉布,周嘉妮就又從存貨裡翻了些碎布出來, 一並交給戴金芳。

戴金芳問她中午怎麼吃, 周嘉妮表面上是沒帶米面油鹽這些東西過來的, 倉庫裡倒是有一堆,她笑道:“我收拾完先去郵局打個電話, 再逛逛熟悉熟悉周圍環境, 順便買點生活用品, 中午就先從外頭湊合一頓。”

戴金芳道:“那行, 我也趁著老宋跟倆孩子今天沒在家, 把棉簾改出來, 下午就能掛上了,不然夜裡蓋兩床被子都頂不住。”

“麻煩嫂子了。”

“不麻煩不麻煩, 周組長彆這麼客氣。”

戴金芳拿上東西回了自家, 周嘉妮繼續整理行李, 把炕上重新掃過一遍, 鋪了層舊報紙,又鋪了褥子, 褥子上頭將那床厚毛毯鋪上,再把兩條疊整齊的被子摞在床頭。

村裡當時打的家具她沒拿,明面上的運輸實在不方便,這邊用的準備現找人打,桌椅板凳也得置辦上一套。

宿舍區這邊比周嘉妮早入住的人家家裡,除了有煤球爐子,還有自己盤的泥灶, 擺在小小的客廳裡,將連接臥室的牆壁上打個孔,盤一組暖氣包順到內室,爐子那裡順上去的煙囪半路拐個角,從正門上端的窗戶裡探出去,每天快到飯點的時候,各家各戶上方的窗戶裡都會飄起青煙。

但這不是房子的標配,需要自己改,所以周嘉妮還準備找人盤個爐子,也往裡屋順一組暖氣包。

雖然有煤球爐子,可煤球爐子煙大,放臥室裡炭味太重,也不安全。

把東西簡單歸攏好,周嘉妮就鎖門出去了,中午去國營飯店吃了一頓,又要了兩盒餃子、五兩一份的紅燜肘子兩份、十個白面饅頭,二十個二合面饅頭,十個大蒸包、十個肉火燒,一起打包帶走。

出門找地方收進倉庫的保鮮貨架上,溜溜達達逛到下午,才拎著兩顆白菜,一點肉,十來個雞蛋,又拿了一點粉條,回了宿舍。

戴金芳已經把棉簾子做完了,正坐窗戶底下納鞋墊,見她回來,忙放了手裡的東西出去,道:“周組長,簾子做完了,趁著天還沒黑,咱趕緊掛上去。”

從門框上方釘了幾個釘子,將棉簾往上一掛,屋裡視線頓時一暗。

“嫂子好手藝,嚴絲合縫的簡直太合適了。”

戴金芳將剩餘的碎布拿過來準備給周嘉妮,同時說道:“這棉簾底部我多縫了兩層,一是為了耐磨,再一個也是方便拆洗。”

剩下的碎布周嘉妮沒收,另外又給了五毛錢的加工費,戴金芳推辭了兩下,不好意思地道:“這、這太多了……”

現成的棉胎,現成的布,做起來一點也不費勁,她覺得收五毛有點過意不去,何況還有這好幾塊碎布頭子。

“不多不多,辛苦嫂子幫忙了,不然晚上非得冷夠嗆。”

戴金芳收下了,忙又熱情道:“那周組長以後有啥事吱一聲,搭把手的事千萬彆跟我客氣。”

“行,以後少不了得常麻煩嫂子。”

戴金芳揣著這五毛錢,心裡滾燙。

周嘉妮走之前封好的爐子已經滅了,拿了塊煤球去戴嫂子家換了塊燒的正旺的回來引爐子,淘洗了點大米花生,提前把燜燒杯預熱,擔心放外頭涼得快,燙過後收回倉庫放著,最後加入大米花生,把滾燙的水倒進去,收進倉庫。

臨睡覺前又泡了點紅棗和薑片到保溫杯裡,放到貨架上。

周嘉妮在縣城過的第一個晚上滋味實在不怎麼樣。

這邊擺的是床,不是盤的炕,不能燒的暖烘烘的去一去屋裡的寒氣,也沒法半蓋著被子批件棉襖看書,現在她腳上蹬著一個暖水袋,懷裡抱著一個,將被子擁在下巴處,圍的嚴絲合縫,還是冷,腦袋冷、耳朵冷。

好不容易睡著,夜裡有幾次半夢半醒間都隱隱覺得腦袋冷。

早上五點多又被外頭的動靜吵醒,左右兩邊鄰居家裡已經起來生爐子燒水了,互相打了照面還要聊兩句,拿熱水嘩嘩地澆著外頭上凍的水龍頭,邊澆邊跟其他家裡起來的人說話……

周嘉妮裹裹被子,儘量忽略外頭的動靜,閉眼繼續睡。

六點半左右,外頭的聲音越發熱鬨起來,孩子的吵嚷聲,家大人的嗬斥聲,雖不那麼密集,約莫著隔著也有些距離,但架不住還是聽的清晰啊,還有開門關門的哐當聲,連切菜的動靜都清晰可聞。

周嘉妮睜眼望著天花板,半晌,試著起床。

一坐起來又出溜回去,擁裹著杯子,先從倉庫裡拿出保溫杯,喝了幾口薑棗茶,待肚子裡暖和了,才趕緊起來穿衣服。

到客廳看了眼桶裡和洗臉盆裡沒倒的水,都結冰了。

好在她倉庫的貨架上冷水熱水都有,拿出來混了點兒洗臉刷牙,本來想直接掃描收進垃圾桶,想想開門端著出去了。

戴金芳沒在屋裡做飯,在門外頭引著煤球爐子做飯,見她出來,問道:“周組長起來了?引煤球爐子嗎?”

周嘉妮倒了臟水,道:“引,還得跟嫂子換一塊。”

“這不礙事。”

周嘉妮回屋夾了塊煤球過去換了一塊燒得正旺的回來,慢慢將爐子引著,她拿出鍋煎了倆雞蛋。

早餐還算豐盛,昨天買的蒸包,昨晚燜好的稀飯,兩個煎雞蛋,還隨便從貨架上摸了瓶醬菜夾一筷子出來放到粥裡,吃飽喝足,去了縣政府。

王縣長知道她今天正式上班,特意早到了幾分鐘,但到的時候周嘉妮已經在辦公室裡等著了,見他進來,起身打招呼:“王縣長,早!”

“周同誌早!”王縣長放下公文包,搓搓有些凍麻的手,又捧起桌子上秘書剛剛幫他泡好的茶,笑問道,“宿舍那邊都安頓好了?”

周嘉妮笑道:“都安頓好了。”

“有什麼困難就跟組織反映。”

“謝謝縣長關心,暫時沒什麼困難。”

王縣長在椅子上坐下,拉開抽屜拿出一份文件交給周嘉妮,同時給她介紹著濱縣下頭各個公社的情況,周嘉妮拿過文件沒忙著看,認真聽王縣長介紹。

大致介紹了一遍,看著時間差不多了,王縣長又帶著她去了小組辦公室,裡頭已經有人在等著了,是給周嘉妮安排的秘書錢海。

上回來報道時已經見過了,錢海見兩人進來,起身道:“縣長、組長!”

王縣長點點頭,看向周嘉妮,伸手笑道:“周組長,歡迎你的加入,希望濱縣的編織業在周組長的帶領下,能再創輝煌。”

周嘉妮伸手握住:“我一定不辱使命!”

“我期待你的表現。”王縣長又問道:“敬黨何時過來?”

“約了周三一起去看廠址,之後他安排完手裡的工作就正式來報道。”

王縣長點點頭:“那先不給你安排人了,幾時覺得人手不夠用,再從彆的部門調。”

“好的縣長。”

頭一天上班,倒是沒多少事,王縣長上午組織了個會,正式宣布任命和歡迎周嘉妮的到來。

在座的不少人對周嘉妮這個名字不陌生,前進大隊大隊的編織廠、甚至一開始時的塑料大棚,都跟這個女同誌有關聯。

她帶著老鄉編的籃子筐子跳過縣裡、市裡,直接走進省城百貨大樓,後又與友誼商店搭上合作關係,讓前進大隊的編織品被外國客商帶出國門。

從起步到如今這個局面,幾乎是飛躍式發展。

但大多數人都沒見過周嘉妮本人,今天頭一次見面,沒想到是這麼個年輕漂亮的小姑娘。

單位裡那些單身的男同誌猶如打了一劑強心針,但等婦聯的女同誌過來幫他們探過‘軍情’後,知道周嘉妮不光有對象,還訂婚了,所有人才冒起的苗頭瞬間蔫了下去。

周嘉妮就在辦公室裡看資料、看整個濱縣的地圖,了解各個公社的地形走勢,以及當地都有哪些特產。

錢秘書快下班時敲門進來:“領導,午飯是幫您打回來吃,還是去食堂吃?”

周嘉妮從資料裡抬起頭:“我糧食關係還沒辦,我把這事忘了,我回宿舍吃吧。”

錢秘書忙道:“下午一上班我提醒您。”

周嘉妮點頭,跟秘書打聽:“縣裡有沒有打家具的地方?”

錢秘書略想了下,忙寫了一個地址,道:“縣裡頭我不知道有沒有,挨著縣城的大前灘大隊有……”

“行,一會兒我去看看。”

宿舍冷冰冰的還得現生爐子,周嘉妮又不好直接在辦公室裡往外掏吃的,她就去國營飯店吃了碗肉絲面,又去供銷社轉了轉,戴著帽子,圍著圍巾,捂的嚴嚴實實的買了幾個鋁製飯盒、搪瓷盆,出來把東西收好,騎車直奔大前灘村。

村裡的木匠家不難找,隨便找個人就能問到,周嘉妮過去說明來意,定好尺寸、樣式,交了訂金,約好取貨時間,回去將將沒遲到。

兩天的時間,足夠周嘉妮把手裡的資料吃透。

周三早上一來就看到了等在辦公室裡的李敬黨,鼻頭凍得通紅,帽子縫裡還有沒拍打乾淨的雪花。

周嘉妮都忍不住感歎他們這運氣,道:“李廠長,你可真會看日子,前天昨天都好好的,就昨晚下了一場雪……”她打量著李敬黨,“騎車來的?”

錢秘書比周嘉妮來的早,已經打好了熱水,還給李敬黨倒了一缸子熱水讓他喝。

李敬黨點點頭,哈哈笑道:“誰曾想這麼不湊巧啊。”

單挑了這麼個下雪的日子出門,不過答應好的事,就算天上下刀子也得來啊。

“幸虧雪不是很大。”周嘉妮,“吃早飯了嗎?”

“吃了,咱們直接出發就行。”

周嘉妮問錢海:“有自行車嗎?”

錢海:“有!”

周嘉妮:“帶上本子和筆,咱們一起騎車去看廠址。”

三人捂得嚴嚴實實的冒著風雪上了街。

廠址有三處,都不在市中心,都是縣城裡較為偏的一個角落,劃出的面積是前進編織廠的四五倍大,李敬黨看著面露喜色,認真丈量一圈,又騎車繞著看了看周圍的地形情況,一時有些難以選擇,因為地理交通都不怎麼樣。

三人找了處避風的地方說話,周嘉妮蹲地上,拿雪當畫板大致畫了畫,道:“三塊地方面積差不多,地理位置都不算好,附近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

李敬黨笑:“好地方不會給編織廠。”

編織業雖然發展的紅紅火火,但帶來的利益肯定不能跟製衣廠、紡織廠、機械廠這些大單位比,想要面積大,就不能要求交通便利,交通便利的地方劃不出那麼大的地方。

李敬黨指指南邊那塊區域:“南邊這塊位置正好落在直通寧蒲區的路上,在到達寧蒲前,中途沒有大路通往彆的方向,中間這段距離太長,可把廠子修在這裡,往東西兩邊拐…附近那條主路坑坑窪窪得實在不怎麼樣。唯一的優點就是南邊這個位置離那邊的主路距離最短,從廠門口往外修路更容易些……”

周嘉妮:“長短的都得修路,既然動一次工,就彆計較修路長點還是短點了。南邊直接彆選了,雖然地理環境都不怎麼樣,但南邊這塊地是最差的,就從東西這兩處裡挑一個。”

三人商量來商量去,最終定了西邊那塊地。

位置選好報上去,王縣長當場就批了。

周嘉妮提出想去臨市出差,看看臨市編織廠的規模,用來做參考。

王縣長笑道:“這些事你自己拿主意就好,我隻等著你的計劃書。”

周嘉妮愣了下,道:“那批經費您不得簽字?”他們出差車票食宿都得要錢。

王縣長笑:“周組長,你們是個獨立的部門,你要學會給你們部門批經費、簽字。”

在公社時周嘉妮沒簽過,都是打申請找翟主任簽字。

都是工作小組,好像又不一樣了。

於是,等李敬黨正式做完廠裡那邊的工作交接來報道時,周嘉妮給自己批了條子,讓錢秘書拿著,真領了出差資金和糧票出來。

三人帶上行李去了臨市。

來之前就打過電話,臨市工藝品廠安排了人來接站,把三人安排到了廠附近的招待所。

李敬黨跟編織廠這邊打交道多,周嘉妮也有幾個熟人,所以過來這邊倒也不拘束。

知道周嘉妮他們來參觀是為了參考建廠的事,表示出了極大的歡迎。

事實上,他們對前進編織廠也十分佩服,這邊廠裡安排人過去學習過,回來跟他們描述,真的就隻是個村辦企業,建在村子邊上,旁邊就是農田和農戶,交通也算不上很便利,甚至整個廠子加起來也隻跟他們一個車間差不多大,可就那麼一個小廠子,卻創造出了那麼亮眼的成績。

不光這個,他們去學習的人回來說:“不是咱們之前見過的那種作坊,裡頭安排的井然有序,操作間特彆整齊乾淨,牆上各種防火防盜禁煙的標語,人家還弄了一面榮譽牆,咱廠裡的榮譽牆內容都不如人家豐富。而且人家那邊彆看面積那麼小,還正兒八經弄了個展台呢……”

正是有了這些評價,加上人家成績亮眼,所以臨市編織廠這邊還挺尊敬這位同行。

負責接待他們的是陶棟梁,周嘉妮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時候就用茶葉跟他做過交易,第二次廣交會也碰上,還算熟悉。

陶棟梁熱情道:“歡迎李廠長、歡迎周同誌。”他看向錢海,“這位是……”

“周組長的秘書,錢海!”錢海自我介紹。

陶棟梁有些驚訝,周同誌都混上秘書了?

不過轉而便反應過來,周同誌好像在電話裡提過,說他們縣裡要建編織廠…他們縣裡,也就是說周同誌此次來是代表縣裡,縣級的大廠,那說明一個原因,這位周同誌高升了啊。

陶棟梁腦子轉的快,李敬黨嘴也快,笑道:“周組長是我們縣工藝製品小組的負責人,我現在是周組長的助手,已經卸任前進編織廠廠長一職了。”

陶棟梁心思馬上再次翻轉,卸任村辦企業領導,這是要當縣級廠領導了,頓時笑道:“恭喜恭喜,恭喜二位。”

周嘉妮笑道:“謝謝陶主任。”

他們到這邊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多,帶他們到招待所安排好差不多也就到了吃飯的時間,陶棟梁在廠食堂給他們接風。

周嘉妮也沒占人家這個便宜,給了糧票。

吃完回到招待所休息,周嘉妮難得睡了個好覺。

招待所比宿舍暖和,她宿舍裡找人盤好了爐子和暖氣包,前半夜不算冷,後半夜依然凍得慌,她耳朵上都開始生凍瘡了。

除了冷,就是早上的叮哐作響,她依然不能適應。

第二天早上大家在大廳彙合,陶棟梁已經在等著了,帶他們去廠裡食堂吃早飯。

昨晚天色昏暗沒怎麼看清楚,今天從進門的那一刻開始,周嘉妮他們仨就開始觀察這邊廠裡的布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