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宿舍面積不大,將將三……(1 / 1)

她把行李打包好, 隻留了被褥和簡單的洗漱用品沒收拾,出門去供銷社買東西,到的時候魯照亮正好在,看見她進來, 笑道:“周組長, 恭喜高升啊, 你說你這…也不讓大夥兒給你踐行,我這想表示表示都插不上手。”

周嘉妮笑道:“這地兒相當於我的第二故鄉, 我隻是去縣裡上班, 以後又不是不回來, 有啥好踐行的。”

魯照亮笑:“還是周組長會說話。”他道, “周組長以後要是有啥好的資源, 可彆忘了咱這邊的鄉親們呐。”

“是彆忘了你吧?”周嘉妮毫不留情戳穿, 笑道,“上個月不才給你牽線了一批絲綢床單嘛, 雖說含絲量不高, 但顏色鮮豔漂亮, 在咱這邊可是稀缺貨。好家夥, 我光聽說貨到了,您都沒讓我看一眼。”

魯照亮不好意思地笑笑, 轉身繞進櫃台,彎腰鼓搗了一陣,抽了一條大紅繡花床單出來,笑道:“給周組長留著呢,忘了誰也不能忘了恩人呐。”

“恩人這倆字我可擔不起。”周嘉妮也沒客氣,她沒給票,但是給錢了, 不可能白要讓人拿了話柄。

又買了幾瓶瓶裝酒、幾包點心,跟魯照亮聊了小片刻,拎著離開。

回家後把東西分成幾份,又將這段時間攢的茶葉半斤一份的分好,收進倉庫裡擱著。

先出門騎車去了趟趙海家裡,跟他定了一批粉皮、粉條,提前預付了款項,說好她來取貨的時間,快中午時回家生火做飯。

中午趙梅過來,她抽空忙閒地給周嘉妮做了兩雙棉靴,擔心周嘉妮走之前做不出來,晚上點燈熬油地趕出來的。

周嘉妮跟趙梅也不客氣,將棉靴收下了。

張惠惠跟她一起過來,有些不舍得抱住周嘉妮,仰頭問道:“嘉妮姐姐,你走了還回來嗎?”

張惠惠個頭都到周嘉妮的肩膀了,周嘉妮抬手捏捏她的小肉臉,笑道:“當然回來了,這裡是我第二個家,隻要不忙我肯定回來。”又道,“等放寒假了,等你晚霞姐姐她們去縣裡玩的時候跟他們一起去找我玩。”

張惠惠眼睛亮起來,忙轉頭去看媽媽,趙梅笑道:“等放假再說。”

下午周嘉妮去了趟廠裡,找李敬黨。

李敬黨笑道:“領導這就來布置任務了?”

周嘉妮笑道:“彆彆彆,李廠長彆這麼客氣。什麼領導不領導的,大家就是同事。”

翟書記讓李敬黨當自己的助手,自己可不能真把人家當助手使喚,將來廠子建起來,廠委書記或者廠長一職,總有一個是李敬黨的。

再者說,她也敬佩李敬黨的管理才能。

李敬黨哈哈笑道:“領導就是領導,這有啥不好意思的?”

周嘉妮擺擺手,不再糾結這個話題,她這趟來就是商量之後的工作安排。

“王縣長給了我們三處選址地點,你看什麼時候有空咱們一塊兒去轉著看看。”周嘉妮道,“再者,建廠之前,我建議咱們去趟臨市,參觀一下他們的編織廠模式,取長補短……”

前進編織廠規模不大,跟臨市那邊的市級單位沒法比,過去參觀學習一下,建造過程中也能少走點彎路。

李敬黨忙應下來,道:“周組長哪天上任?”

“後天,也是下周一。”周嘉妮笑道,“我明天就過去。”

李敬黨:“看場地就定在下周三吧……”

周嘉妮剛上任,也需要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他下周三過去跟著跑一天場地看看,具體定址還要再開會商量。

“行,那下周三你去縣裡找我。”

晚上,周嘉妮往張寶生、張老四、盛滿糧、劉通幾個家裡挨著走了一遍,就尋常的拜訪,大家心底再有不舍,可也知道這對小周同誌來說是好事。

再者說,他們村裡出了個縣級乾部,他們說出去臉上也有光啊。

走的時候她誰也沒讓送,自己把行李往後坐上一捆,提包往車把上一掛,晃晃悠悠地騎車往外走。

但到村口的時候發現不少老鄉站在這裡,周嘉妮從車上下來,笑著打招呼:“大冷天的,出來乾嘛呀。”

有不少嬸子大娘悄悄抹淚道:“嘉妮你可得常回來啊!”

周嘉妮不讓送就怕這場景,讓人心裡發酸,但此刻容不得她了,忍著眼底的潮意笑道:“我是從咱大隊走出去的,這裡還有熟悉的父老鄉親,有我的好朋友,我肯定常回來。各位叔叔大爺、嬸子大娘們,快回吧,天怪冷的。”

“嘉妮你騎車注意安全。”

“嘉妮不忙的時候就回來玩,要是有敢欺負你的,你往回打個電話,咱不依他。”

“嘉妮,中間有段路可滑了,你過那段的時候仔細著點兒……”

“知道了,大家放心吧!”周嘉妮一一回應,告彆了不舍的鄉親們,重新騎上車,轉身揮揮手,離開了村子。

人群後頭,張寶生擦擦眼角,倒背著手回了大隊部。

孟見娣也在不遠處,她沒好意思現身,見周嘉妮帶著這樣的成績再次升了一個高度,又羨慕又複雜,跟旁邊的趙衛國道:“回吧,咱們跟人家已經不是一條道上的人了。”

趙衛國默不作聲離開,孟見娣撇撇嘴,悵然若失地再次遙遙看了一眼,轉身跟了上去。

周嘉妮已經去縣裡報過道了,還分到了一間單人宿舍,宿舍面積不大,將將三十個平方,隔出一間臥室、一間客廳和一個小廚房,稍稍有點擁擠。

不過這年頭住房緊張,一大家子五六口、七八口人擠三十個平方的都很普遍,她自己一個人住三十平已經很寬敞了。

她上回來報道時就領到了宿舍鑰匙,從單位出來還去了看自己的宿舍,並把衛生打掃了一遍,還認識了隔壁一個叫戴金芳的嫂子。

從公共汽車上下來,司機師傅熱心的幫她把綁在車頂的自行車和被褥搬下來,還手腳麻利的捆好,這才發動車子離開。

司機和售貨員都沒想到,從知道周嘉妮去市裡做報告開始,這才短短兩年不到,人家已經成了縣裡乾部了。

周嘉妮倒是有倉庫收行李,但她沒這麼做,選擇明晃晃地帶過去。

調整了下自行車把,抬手將腦袋上的羊剪絨帽子正了正,這帽子還是杜芸馨從首都給她寄來的,聽說特彆不好買,也不知道搭了多少人情關係才弄到這頂。

又將棉手套戴好,哈著白氣,騎車直奔政府東一街上的宿舍區。

到門口,不是上回那個大爺了,周嘉妮拿出自己的證件、介紹信做了登記,推著車子進去。

宿舍區是一排平房,說是叫單身宿舍,但也有拖家帶口在這兒住的。

她才把車子在門前支好,隔壁的戴金芳嫂子從窗戶看到她過來,忙開門出來打招呼:“周組長搬過來了?”

周嘉妮笑著打招呼:“金芳嫂子,叫我小周就行。”

戴金芳過來幫忙,笑道:“不合適不合適,你是領導,咱該咋叫咋叫。”

周嘉妮無奈,想著當下關係不熟,彼此都放不開,也就隨她了。

隔著兩間的一間宿舍的門拉開,一位男青年帶著棉帽子出來,看到周嘉妮眼睛一亮,笑著過來打招呼:“喲,來新人了!”

戴金芳忙做中間人,互相介紹:“這是編織部的周組長,周組長,這是王乾事。”

周嘉妮打招呼:“王乾事好,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王乾事黑黃的臉微微有些發紅,不好意思地道:“原來你就是新部門的領導,早就聽說過你,沒想到這麼年輕。”還這麼漂亮。

並不是所有人都關注編織業和帶領當地老鄉發展編織業的人。

戴金芳笑道:“有本事不分年齡,王乾事也大有可為啊,叫我說,你們能進政府部門當乾部的都有本事。”

她是家屬,她對象是管後勤的,姓宋。

戴金芳手腳麻利地幫周嘉妮把行李拎進屋,王乾事考慮到人家一個女同誌的宿舍,倒是不好意思進去幫忙,打完招呼就回去了。

屋裡冷的冰窖一樣,周嘉妮倉庫的貨架上倒是有熱水,可也不好憑空拿出來,隻好歉意地道:“麻煩嫂子了,隻是我這裡還沒收拾好,沒什麼好招待的,等我收拾好了,請嫂子一家吃個飯。”

戴金芳知道口糧緊張,哪敢應承,況且這位周組長比她家老宋職位還高,打好關係,有利而無害。

再說,就搭把手的事,哪能吃人家一頓飯,忙道:“周組長,你可千萬彆這麼客氣,鄰裡鄰居的,順手搭一把的事還值當請吃飯,現在誰家糧食不緊張啊……”

周嘉妮拉開一個手提包,手伸進去,摸了幾塊雞蛋糕出來塞給戴金芳:“拿回去給孩子吃……”戴金芳要推辭,她忙繼續道,“彆跟我推,以後就是鄰居了,我對周圍也不熟,還得麻煩嫂子帶著我熟悉熟悉環境,我這煤球爐子從哪兒領,這煤球從哪兒拉,我可是兩眼一抹黑呢,你要是不接,我也不好意思麻煩你了。”

戴金芳聞言便不好推辭了,忙熱情地大包大攬:“你等著,我去借輛小推車,咱一趟就拉回來了。”

轉身匆匆回屋把雞蛋糕放下,圍好圍巾,戴上棉手套去借了小推車,帶著周嘉妮去領東西。

一路上給她介紹周圍的環境,附近的副食品店、糧店在哪兒,前幾天剛發布的票號對應領的東西,那批物資幾號來等等,說得仔細。

周嘉妮憑借縣裡開的介紹信和報道時領的票,去領了自己的那份物資回來。

戴金芳乾活麻利,回來拿了自家的煤球過來幫著把爐子點著,周嘉妮回了她一個新煤球。

她是大富戶,可也沒忘了這時候物資短缺人們生活的不易。

這邊倒是用水方便,每排宿舍前頭都有集中的水池水管子,這會兒水管子下頭放著一隻鐵桶,水龍頭輕輕擰開一點,水一滴一滴的往下落,防止水管子上凍。

周嘉妮去拎了桶水進來,又用鋁製水壺接了滿滿一壺,回來放到剛剛點著的煤球爐子上,等著水燒開。

爐子一燒著,屋裡不說特彆暖和,但冷的沒那麼透,多少有點溫乎氣了。

周嘉妮倉庫裡有馬紮,但明著帶來的行李裡沒有,她先請戴嫂子坐床沿上,道:“嫂子,我看你們門上都掛著棉簾子,咱這縣裡有專門做那個棉簾子的嗎?有的話我也去做一副。”

其實前進村住的地方就有,她花錢請鄰居做的,但換了地方,不好直接張口請人做,就佯裝不懂的問。

戴金芳一聽忙道:“唉喲,這哪兒用得著找地方做,有棉花套子和碎布,自己做就行,那個不難。”

周嘉妮不好意思地笑道:“碎布和棉花套子我倒是有,但我這針線活實在一般,尋思出點加工費,你看看幫我找個會做的,我也做一副掛門上,擋擋風。”

戴金芳一下就動了心思,眼睛微微亮起,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大包大攬,弄得好像要占周組長的便宜一樣,可介紹給彆人,這辛苦費就飛了,見她躊躇著欲言又止,周嘉妮笑道:“嫂子,你有沒有時間?”

“有有有,我成天在家裡閒著。”戴金芳有些局促的抓了抓衣擺,索性一咬牙道,“妹子,哦不,周組長,你要是放心,不行就拿來我幫你做,辛苦費不辛苦費就算了……”

周嘉妮忙笑道:“那就麻煩嫂子了,不過這辛苦費該咋著咋著,你要是推,我可就找彆人了。”

“哎,你說這…我尋思也不是啥太麻煩的事……”戴金芳地客氣兩句,就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