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合一(1 / 1)

任務訂單意義又不一樣了, 張寶生往常隻聽說那些國營單位接任務訂單,沒想到他們也會接到任務訂單。

再三確認了幾遍,猛地一拍大腿, 重重地呼出一口氣,由衷地道:“嘉妮,我們前進大隊的光都是你給我們掙來的啊, 我們前進大隊的祖宗都感謝你。”

經曆了這半年摔打,張寶生比以往淡定多了, 但也心口發燙,實打實感謝周嘉妮給村裡帶來的變化。

周嘉妮趕緊擺手,笑道:“彆彆彆,我可擔不起,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要說最辛苦, 也最值得尊敬的還得是四大爺、盛叔他們這些手藝人……”

張老四幾人正從外頭進來,聽著心裡也十分熨帖, 這周同誌就是會說話,要不上上下下的都服她呢。

在邱則銘和李敬黨過來之前,周嘉妮先大致說了說, 讓在座的人也想一下,針對這次任務獎品有什麼看法、針對接待活動有什麼好的建議, 不妨展開說說。

之所以找邱則銘來開會, 是因為接待活動裡包含了大棚蔬菜那邊,他們的大棚蔬菜也挺有名的。

知道上級給他們下了任務, 張老四幾人也很激動, 紛紛道:“花邊藍和元寶籃都挺好……”

劉通道:“翟主任是什麼意見?直接給咱現有的還是想弄點不一樣的?”

周嘉妮道:“翟主任讓咱們自己商量,所以想問問大家的意見。”

幾人一臉沉思。

李敬黨和邱則銘從外頭進來,了解完原委後李敬黨道:“大約有多少人?”

周嘉妮道:“各單位部分優秀工作者, 人數粗略估計在四五十人,來我廠進行參觀交流。”

李敬黨點頭,這也是前進編織廠近半年成績顯著,發展突飛猛進,被當做了企業典型,組織一部分員工來參觀學習。

這也是對編織廠的一種肯定。

頭一次接任務訂單,大家都有點摩拳擦掌,既想弄點不一樣的彰顯自己的誠意,又擔心做新款式車間門那邊不能按時出貨,一時糾結的不行,討論的熱烈,但意見沒法統一。

張寶生最後道:“讓周科長拿主意吧。”他道,“嘉妮,你來定。”

周嘉妮道:“我考慮了下,既想出效率,又想弄點不一樣的,咱們就在原有的基礎上做改動吧……”

她將自己手裡的本子遞過去:“將那款花邊藍略做改動,增加布藝內襯,再加個蓋子,如今車間門那邊編蓋子已經很熟練了,就是卡好尺寸,給籃子加個蓋,沒脫離大軌道,還顯示出了咱們誠意。”

張老四稍微想了下,點頭道:“不難看。”

蓋子和布藝內襯,車間門裡的人也不手生,還都打磨熟的手藝。

也就是時間門緊了點,要是早提,她還能好好設計設計,搞個新款,眼下隻能在不妨礙生產的前提下搞點不一樣的。

獎品方向談完,接下來就是談招待,李敬黨到底是做過秘書的,針對這方面的工作駕輕就熟,看向周嘉妮,道:“那咱們就組織廠裡職工搞個歡迎儀式,寫些標語……”

說著思索著廠裡的任務和工作量,道:“按說該編幾個節目,隻是要搞生產,還有臨時增加的獎品訂單,但恐怕沒時間門排練。”

也得給職工留出休息的時間門。

周嘉妮也在琢磨這件事,婦女節那天的活動,肯定不能一圈遊結束,總要弄點花樣。

她看向邱則銘,邱則銘點頭:“我那邊沒問題。”

張寶生他們幾個就愣了,心說小周也沒說啥啊,小邱咋就說沒問題。

劉通他們也一臉茫然:“啥沒問題?”

他沒走神啊,兩人說什麼了?

周嘉妮笑道:“采摘!”她啪地合上本子,“咱們確實沒時間門排練節目,不如搞點像是拔河、采摘、體驗手工編織、爬山這類參與性的活動,中午的時候找塊空地,臨時用泥坯搭個爐子,搞幾口大鍋,就著菜園裡新鮮摘來的蔬菜,一起動手豐衣足食……”

李敬黨讚同的點頭,這些也很耗時間門,既不用特意抽出時間門排練節目,還能熱熱鬨鬨招待從城裡來的同誌們。

其他人也沒意見,周嘉妮道:“那我做個具體的計劃,在這之前有什麼好點子咱們隨時可以展開討論。”

散會後,周嘉妮安排張老四先做個樣品出來,而後跟邱則銘一起往外走,他說了翟項強的安排。

邱則銘一點也不意外,他就說,他對象恢複城裡戶口的時間門應該會比他早。

接下來周嘉妮還要跟張寶生說這件事。

張寶生反應比邱則銘都激動,他不舍得啊,正是因為小周同誌的到來,才讓他們前進大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才剛把底子打穩,公社就打算把小周同誌要走了。

周嘉妮笑道:“隻是職位變動,但我那個職位也不是坐辦公室喝茶看報紙,就是從隻待在前進大隊改為所有大隊都得關注到,而且我是從前進大隊出去的,心還是跟咱前進大隊在一塊的。”

聽小周同誌說心還是跟前進大隊在一塊,張寶生心裡舒坦不少,但還是道:“嗐,你說咱村好不容易出個福星。”

周嘉妮笑:“也不是明天就要上任,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呢,我估摸著,怎麼也得等廣交會結束,還有兩個多月呢。”

張寶生一聽不是明天到崗,心頭寬敞不少。

今天主要談的不是這事,而是分流,借調動的事引出話題,她道:“全公社發展,您應該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吧?”

張寶生一臉肉疼地道:“還是想把咱的活分出去啊。”

張寶生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年後的擴建,單子的增加,出口項目的增加,他就知道,這塊肉早晚得分出去。

但沒想到把他們的小周同誌給分出去了。

想想也能理解,小周同誌是編製業能發展起來的關鍵啊。

但就是心疼。

周嘉妮笑:“這一步是必然的,您也看到了,咱們招工後產量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而我這個銷售還沒甩開膀子乾呢,到如今就掛個名,產量上不去,能創造的價值就有限,可如果我們持續壓著不往外放,等隔壁公社、隔壁縣提前用分流的方式把編製業鋪開,咱們公社整體的發展就要慢人家一步了。”

“咱村有能人,其他地方未必沒有。人家不學咱的樣子,在咱們的樣子上變通一下,肯定能借上咱們的路子啊。省裡市裡的百貨大樓又不是咱村的,那出口公司也不是咱村,現在知道這特色編織品銷售好,有其他好看的貨,人家為什麼不要?”

張寶生在周嘉妮提到周邊公社如果走這條路時,格局方面的危機感一下展開了,那種要即將被分流的肉疼緩和不少,點頭道:“看來還是上頭領導看得遠。”

他隻糾結怕被周邊大隊壓過去,沒放眼全市、全省,沒把思路鋪開。

這要是他們一直握著不撒手,回頭彆的公社走那種大撒網的路子,再讓人家走成功了,那上頭領導要看他不順眼了。

這麼一想,心裡豁然不少,道:“行,我尊重組織決定。”

就是不同意他也沒辦法,公社下了決心要走這一步,誰也攔不住。

隻肉疼小周同誌要調走。

不過他旋即想到一個問題,道:“那調上去,你這戶口是不是也要挪到公社了?”

恢複城鎮戶口了。

唉喲,那與小周來說是好事啊,他啪地一拍腿,道:“這是好事,是好事,你彆怪我眼皮淺。”

把這遭忘了。

周嘉妮笑著擺擺手:“這個我倒是沒太在意,我現在不也拿工資嗎?咱村裡也沒短了我的吃喝。”

如今跟村裡各方面都磨合的不錯,村裡給了她極大的尊重和自由,算是個舒適圈了,等一調動,各方面又得磨合,想想還挺頭疼。

不過考慮到她的隱藏收入,等新的工作場地鋪展開,她又能大乾一場了,這麼一想,心頭舒坦不少。

這件事還沒有正式文件下來,就她、張寶生和邱則銘知道,暫時不對外公開。

開完會,周嘉妮回去寫分流相關的工作計劃和婦女節活動安排。

既然旁人沒有更好的建議,就按她製定的。

體驗收工編織,讓劉大牛、張前進幾個弄幾款最簡單的草編小玩意兒,到時候教著來參觀的工人同誌編一編,讓她們體驗一下編織樂趣。

造型上周嘉妮寫了幾個‘螞蚱’‘蜻蜓’,或者迷你小草帽、小提籃等等。

拔河,也要有點樂趣,贏得隊伍在旁邊玩,或者讓趙梅教她們做一款頭花,而輸的隊伍負責做飯。

采摘嘛,就是采摘了,中午就吃大家摘的菜。

吃完午飯,再帶著大家去山上玩一玩,看看用來做編織品的原材料長什麼樣,還可以去看看他們的原材料種植田。

再從公社找個照相的老師傅來,幫著拍幾張照片,豐富一下編織廠的榮譽牆。

婦女節展開的工農一家親這樣的活動,也算是一種榮譽。

把活動內容做出來,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後帶上張老四做完的樣品一起交到了公社。

活動計劃翟項強一眼掃過就點了頭,還道:“這策劃不錯啊,生動又有趣,還充分發揮了編織和大棚蔬菜的兩大特色,批了!”

接下來看那款籃子,挑眉笑道:“雖然是在花邊籃的基礎上改動了下,但改的很成功啊。”

裡頭加了層布藝內襯,用來放點饅頭、窩頭之類的東西不錯,上頭有個蓋子,還能防止落上灰塵啥的。

這款的體係跟元寶筐一樣是活動的,能立著,也能放下來。

周嘉妮笑道:“這款能拆卸。”她伸手掰了一下,吧嗒一下,將係子掰了下來。

翟項強驚訝笑道:“謔,可以啊,這籃子不錯。回頭也大量生產給合作單位賣一賣嘛。”

多這一個小功能就多一個特色,多一個新鮮的點。

周嘉妮笑道:“當然,不過咱們的優秀工作者們得先拿頭一份,之後再大批量加工。”

翟項強笑道:“好好好,我很看好這款籃子。就按這個標準生產,做好這次的接待工作。”

等活動那天公社也會派人下來。

接下來,廠裡有條不紊的忙碌著,在做彆的訂單之餘開始加工任務訂單。

而周嘉妮要的草編小玩意兒,對劉大牛來說還真不是事兒,隨手捋了幾根麥秸在手上三轉兩轉就編了個螞蚱出來,道:“這不費勁!”

周嘉妮隻學到第三步就被甩下了,道:“不,這挺費勁。”

劉大牛撓著頭笑。

張前進也不甘示弱,用麥秸編了一把小傘,用手指搓著轉了轉,道:“這個簡單。”

周嘉妮:對手拙的人來說,這一點也不簡單。

好在活動也沒指望他們能學會,就是增加一點互動樂趣而已。

趙梅那邊更沒問題,手裡的發圈都是做熟了的,隻是做哪幾款得經過周嘉妮的同意,她怕壞了周嘉妮的市場。

忙忙碌碌的,期間門去省城交貨,這批貨有給出口公司做的包,張寶生安排白昊陽跟著去了,這小夥子確實不錯,機靈會說話還細心,等小周同誌調走,對外的這塊工作就由他負責了,現在讓周嘉妮帶著去熟悉一下流程。

期間門,汪前進鼓足勇氣拿著一份養豬護理心得走進了村委辦公室,鄭重其事地交到張寶生面前,道:“隊長,我想跟您談談母豬的產後護理問題。”

張寶生:……

春節前後隊裡配了幾頭豬,有兩頭配的早的快下崽了,前幾天單獨趕到騰出來的屋子裡,估計也就近幾天的事。

隊裡的豬一直有人負責,養了好幾年了,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

年前交完任務豬,留下用來產仔的母豬,足足分了兩頭,在這方面跟周邊其他大隊都差不多。

張寶生看著汪前進:“你懂養豬?”

汪前進倒也老實,道:“不懂,但我想學,最近看了點資料,也總結了些經驗,這不來找您問問。”

他撓撓頭,道:“那啥,我看著邱則銘同誌和周嘉妮同誌給咱村做了不少貢獻,受他二位的影響,也想給咱村做點貢獻,旁的我也插不上手,想看看能不能把咱村的養殖業發揚光大。”

張寶生張了張口,心說不一樣啊,編織和大棚差不多是從無到有;養豬養雞隊裡都有現成的人管著,也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這冷不丁插進去個生瓜蛋子,再給把豬養死,把雞喂死,那不虧了嗎?

但他不好打擊一個年輕人積極向上的心,加上經過大棚的事,對資料啥的還是挺尊重,畢竟在種莊稼上,那些莊稼把式也是積年的經驗,可經過專業知識的梳理後,連他們都認可人家講的東西,種菜的資料已經在大棚裡實踐了,現在就等著在莊稼上實驗呢。

所以,下意識想拒絕的話在嘴邊打個轉就咽了回去,拿起汪前進整理的心得眯著眼睛看了起來。

一字一句的看完,張寶生有點驚訝地重新打量了眼汪前進,起來道:“你跟我去欄那邊看看。”

路上問:“以前沒養過吧?”

汪前進:“沒有!”

張寶生點點頭,也沒打擊他:“資料看著像那麼回事,但還得結合經驗和實踐,你要是真想弄養殖,以後就不給你安排彆的活了,在這邊給你冠峰大爺打打下手……”

汪前進忙點頭,邱哥跟他分析過,大隊裡已經有規模的事,肯定不會讓他一上來就直接負責,估計路子要難一點,恐怕得先從打雜開始。

汪前進也是一邊看資料一邊認真考慮,最後咬牙點頭,下定了決心。

就是以後身上要臭烘烘的了,唯獨這個讓他有點欲哭無淚。

但也沒辦法,旁的他插不進手,也不可能比周嘉妮和邱哥更顯眼,必須得自己趟條路出去。

婦女節前幾天,翟項強下來準備去檢查獎品進度,正趕上邱則銘、周嘉妮用牛車拉了好幾個大包裹往村裡走。

魯照亮騎著自行車歪歪扭扭的跟在一旁。

還在修路,也到了關鍵階段,有那麼一小段卡車進不來,牛車勉勉強強,還得讓乾活的鄉親們幫著推一把。

——為了婦女節那天迎接優秀工作者們來參觀,已經加班加點的在趕進度了。

翟項強踩著車子追上來,走進後才發現包裹後頭的竹製籃子,他還以為是魯照亮采購的,魯照亮可不敢居功,忙道:“翟主任,這是周同誌在外地的朋友忙弄的,算我們供銷社的采購。”

周嘉妮笑道:“除了給供銷社增加點新鮮產品,還能讓廠裡職工學學人家的編織手藝,多看點沒見過的編織品,激發一下靈感。”

翟項強穩著車把,笑道:“可以啊周同誌,替我們謝謝你那位朋友。”

周嘉妮忙笑道:“回頭給我朋友回信的時候一定轉達領導的表示,這樣我朋友跟他們當地乾部也更放心。”

這不光更光明正大,把翟項強這面旗扯起來了。

當然,相關的文件寄過去就是過了明路了,李燕那邊的工作更好做。

到村裡後,魯照亮就跟周嘉妮分東西去了,他看著周嘉妮那一包,還有點納悶:“你搞這麼多竹製品乾啥用啊?”

周嘉妮抬眼皮看看他:“自然是有用處,你一個采購怎麼會問這個問題?”

像是說了,又像是沒說,全靠魯照亮腦補,魯照亮就恍然的‘哦’了下,猜著周嘉妮是當敲門磚用。

可廠裡的貨不是供不應求嗎?還用著敲門磚才能簽單?

當然,這就不是他細問的了。

周嘉妮這邊一麻袋竹杯竹筒,提籃子、竹編筐二三十個,這東西摞到一起往角落裡一堆就是,不怎麼占空,最占空的是竹杯竹筒。

魯照亮之前談的時候還以為三五個、十個八個呢,他是真沒想到周同誌會成麻袋的要。

捎的起嗎?捎的起,他認了。

畢竟沒有人家的關係,他上哪兒撈這條線去?

再說了,又不用他自己掏錢,單位報銷呢。

周嘉妮見他時而肉疼,時而坦然,笑道:“以後要多了,我會少量出一部分運費的。”

魯照亮忙笑:“沒事沒事,這個量在控製之內。”

那就行。

捎貨是其次,手續文件才是關鍵,她正規了。

把東西帶回去,於晚霞已經擁有竹筒杯了,但她還是找周嘉妮買了幾個,寄給她在其他地方下鄉的同學好友。

周嘉妮去泡了點玉米粒和大米,拿出沒吃完的火腿切了一塊,切成丁,跟大米和玉米粒混到一起,加了點調味料,把大鐵鍋撬起來,擺了幾根鐵條上去,興致勃勃的烤竹筒飯。

於晚霞看的新奇,道:“為什麼不直接用鍋做呢?”她還惦記著吃鍋底那層鍋巴呢。

周嘉妮:“好問題,去叫惠惠和孫萍同誌也一起來嘗嘗。”

於晚霞就顛顛的出去了,走到半路才反應過來,嘉妮沒回答她,為什麼不直接用鍋悶米飯呢?

張惠惠今年春天身高抽條速度肉眼可見,心情好了,營養也跟上了,小姑娘連說話聲都比去年剛認識她的時候高了不少。

張開山如今也在廠裡上班了,幫著整理材料,工資不如趙梅高,但多少也是個進項。

趙梅輕鬆不少。

張惠惠跑過來,進門就喊:“嘉妮姐姐!”

呼哧帶喘的跑進飯屋:“啥叫竹筒飯?”

看著爐子上正在烤的竹筒,還有裡頭帶著臘肉丁的米飯,再嗅著空氣中的香味兒,使勁咽了下口水,問道:“嘉妮姐姐,為啥不直接用鍋做呢?”

周嘉妮哈哈笑:“吃個新鮮,用竹筒做出來帶竹子的清香啊。”

邱則銘過來送菜,端了三截竹筒飯回去。

於晚霞吃的頭都抬不起來,她總算明白嘉妮為什麼不直接用鍋了,這竹子做出來的,好像真有點不一樣,帶著竹子味兒,特彆好吃。

年前就加火腿肉燜過米飯,當時也是吃的幸福感爆棚,她回味了好久,今天的做法跟上回差不多,真能吃出不一樣來。

剩下的竹筒竹杯,周嘉妮找借口‘送’了出去,反正也不會有人追著她東西的去向,她就收進保鮮貨架上,都是新竹子,她怕放久了用來燜飯效果就不好了。

吃過竹筒飯,迎來了三八婦女節。

大隊裡裁了紅紙,寫了一係列的歡迎標語,貼到廠外廠裡的牆上,還組織村裡社員站在村口列隊迎接。

早上九點,一輛卡車壓著剛修好的石子路緩緩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