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合一(1 / 1)

遠遠的看著車子過來, 張寶生轉身大手一揮,他組織的鑼鼓隊就敲了起來,等車子到跟前的時候點了一串鞭炮, 在劈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優秀的女工們帶著熱情洋溢的笑臉從車上下來,職工代表上前跟翟項強、張寶生等一眾村乾部、廠領導握手。

鑼鼓隊和鞭炮是張寶生跟劉通組織的, 他們覺得村裡頭一次接這種大型招待,迎接的還是優秀的工人同誌, 沒點動靜怎麼行?

翟項強笑道:“歡迎歡迎,一路辛苦了。”

張寶生激動道:“歡迎歡迎,我們前進大隊全體社員熱烈歡迎各位的到來。”

周嘉妮也在握手之列,她端著一張笑臉熱情地道:“歡迎歡迎,歡迎各位蒞臨參觀指導……”

握手環節, 周嘉妮安排的照相老師傅就舉起了相機。

此行的工人代表是來自市紡織廠的梅紅雲同誌,她作為代表站出來單獨跟這邊的領導交流, 無非也是感謝大家的招待,謙虛地表示給大家添麻煩了。

翟項強作為公社領導發表了簡單講話,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而前站成兩排的本村社員們也高興地的拚命鼓掌。

這種活動, 他們村可從來沒有過,聽說這些都是各單位選舉出來的優秀職工, 本地老鄉淳樸的理解為, 隻有優秀職工才有資格來他們村裡參觀,個個一臉榮光, 巴掌都拍紅了。

周嘉妮看著大家寒暄的差不多了, 站出來笑著道:“大家一路過來都辛苦了吧?我們領導讓我們大隊的優秀知青、優秀社員給大家準備了薑棗茶水,大家隨我來,咱們先去歇歇腳, 暖和暖和。”

參與村裡迎接準備工作的知青和社員臉上都隱隱有些自豪,沒想到自己還是優秀知青/社員,也紛紛熱情地幫著招呼大家。

“走走走,先去喝杯熱茶暖和暖和。”

“同誌這邊請……”

“坐車上吹了一路凍壞了吧?”

今天有點小冷,大家又都是坐卡車來的,好幾位同誌凍得臉、鼻子通紅,剛才握手的時候,手也涼的跟冰塊似的,趕忙招呼大家先去廠裡收拾出來、臨時做會客廳的車間休息休息。

好幾個同誌有些驚訝,不好意思笑道:“你們還準備了薑棗茶啊?”

李敬黨正好在旁邊,微笑著朝周嘉妮那邊抬手示意了下,笑道:“那位是我們銷售科科長周嘉妮同誌,薑棗茶是周同誌的提議,考慮最近幾日天冷,大家一路過來很辛苦,讓大家喝了暖暖手腳,就連那紅棗都是周同誌出去采購的……”

有個大姐笑道:“還是女同誌體貼我們女同誌,哈哈。”

附近的人善意且爽朗的笑,跟著大家不由自主的往廠裡走。

不知道是冷,還是一大早趕路有點累,周嘉妮注意到其中一小部分同誌有點無精打采,或者說興致缺缺的樣子。

這可不行,像今天這樣的活動就得從頭嗨到尾。

如果頭一次活動搞得成功,以後類似這樣的活動上頭還會考慮他們前進大隊。

周嘉妮讓翟主任、張寶生幾個主要領導走在前邊,跟這次來參加的工人代表寒暄,她刻意落後幾步,走到這批優秀工作者中間,並且已經跟離她最近的兩位同誌搭上了話。

這兩位都是市食品廠的職工,一個叫喬桂雲,一個叫王立春,周嘉妮笑道:“你們廠在共青團路西路,小西南路口附近吧?”

喬桂雲驚訝地笑:“你去過?”

周嘉妮笑道:“沒進過廠裡,我是去旁邊供銷社的時候從你們廠門口路過過。”

以市中心的位置來看,食品廠所在的位置有點偏,離百貨大樓也遠,對於周嘉妮會跑到那邊供銷社,兩人都被起起了好奇心。

王立春馬上笑問道:“周同誌怎麼會跑到那邊的供銷社買東西?”

周嘉妮搖搖頭:“以前我出差,都會幫當地老鄉賣點自產自銷的東西,當時為了幫老鄉賣他們自己做的發圈,把市裡各個點的供銷社都跑遍了。”

周嘉妮一點也不避諱推銷自己,這時候想結交點人脈,你沒點閃光點,人家憑啥多看你一眼?憑啥能記住你?

王立春驚訝道:“是百貨大樓那種發圈嗎?”

周嘉妮不客氣地承認,還苦笑著搖搖頭:“是,當時雖然成功的把它們推銷進了百貨大樓,可各點的供銷社卻推銷失敗了。”

喬桂雲低呼一聲,歪頭讓周嘉妮看,笑道:“你看是不是?這就是從百貨大樓買的。”

周嘉妮笑著看了眼,道:“是是是,我連誰做都能找出來。”

兩人跟周嘉妮一下親熱起來,還道:“這發圈做的太好了,我這個年齡也能戴,好看還不鉸頭發。”

周嘉妮笑道:“今天為了歡迎大家,我們安排了個環節就是請我們這裡最優秀的社員教大家縫製發圈,而且是新款發圈。”

兩人的積極性瞬間就起來了,轉身去跟自己本廠的其他人宣傳,一個傳一個,驚喜的歡呼聲跟浪潮一樣接連不斷,氣氛瞬間熱烈不少。

等快走到廠門口的時候,除了在前方跟領導們寒暄的幾個代表,其他三四十個人的期待值一下就拉滿了,調動起了大家的積極性。

廠門這邊也安排了職工夾道歡迎,對於她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把大家讓到臨時安排出來的車間裡,趙梅為代表的職工忙倒茶的倒茶,寒暄的寒暄,為了這個,還把老鄉家的茶缸都借了過來。不過隻用了幾個,大部分人帶著水壺和鋁製飯盒,直接往水壺裡灌。

車間裡瞬間飄起薑茶的香味兒,喝一口,感覺渾身都暖了。

都忍不住感歎,太貼心了!

翟項強等一眾領導再次發表了一番講話。

最後周嘉妮走上前去,先笑眯眯地環視一圈,才道:“歡迎的話都讓我們領導說完了,領導的話也代表我們人民群眾的心聲,我們的心聲就是對諸位的到來歡迎歡迎再歡迎。那麼,接下來我就說兩句通俗的吧,那就是,在今天這個偉大的日子裡,希望所有到來的優秀的工人大姐,能在我們前進大隊吃好玩好!”

喬桂雲、王立春兩人一臉親切地笑容望著她,很給面子的熱烈鼓掌,還叫了聲:“好!”

一陣掌聲過後,周嘉妮煞有介事的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笑道:“為了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們前進大隊組織了以下幾個項目,編織廠這邊的項目……一會兒先帶著大家參觀我們的發展史、展覽台,給大家講講我們是如何從一個小作坊發展到廠子的路程,接下來是體驗手工編織,會有我們的手藝師傅教大家一些簡單的手編小玩意兒。”

“編織廠的活動結束,下一個點是塑料大棚…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聽說過的?”

不少人紛紛道:“聽說了聽說了,年前我們還搶過你們的供應菜呢,就是量太少啦。”

“看過報紙……”

周嘉妮笑道:“那這邊結束,咱們就去塑料大棚參觀一圈,體驗一下采摘樂趣。還安排了拔河活動,關於拔河呢,有個小彩頭,等進行到這個環節咱們再說。”她抬手示意了下,“現在,先讓我們的同誌給大家展示展示他們的編織手藝。”

劉大牛漲紅著臉色走了上來,緊張的同手同腳,引來工人大姐們一陣哄笑。

本來周嘉妮還讓他編織的時候講解一下步驟,結果站到空地上,褲管子嗦嗦的跟篩糠似的,倒是手上憑借肌肉記憶沒出錯,但嘴裡應該講解的步驟成了:“就是…先這樣、再這樣,然後這樣、再這樣…就好了。”

然後手腳僵硬的下台。

大家哄堂大笑,張寶生吸氣,翟項強仰頭望著天花板。

他師父劉照業搓了把臉。

張前進略好點,他一開始結結巴巴的,但後來越說越溜,雖然大部分看不真著,但都看見他手裡那幾根麥秸在粗糙的手指頭上三纏兩繞,最後變成一把小傘不說,還能跟真的傘一樣開合,都紛紛驚訝。

顧富貴這個後來學的還上去編了幾條辮子呢。

大家也顧不上拘謹了,幾個大小夥子被工人大姐們抓著,讓他們近距離再編一遍,屋裡一時熱鬨。

等看著差不多了,周嘉妮拍了拍手,等大家安靜下來都看向她的時候,周嘉妮笑道:“都暖和過來了吧?”

大家這才恍然,沒忙著讓她們去參觀啥的,這是先讓大家喝茶暖和休息呢,紛紛道:“暖和了暖和了,手腳都熱了。”

可不是,大半壺薑棗茶下去,渾身熱乎乎的,說不出的舒坦。

周嘉妮笑著邀請道:“那咱們一起在廠裡參觀參觀?”

“好,參觀參觀,你們的編織品在市裡可是出了名呢。”

“走走走,看看看看。”

還有人問:“你們其他的編織品是咋編的能給我們展示看看嗎?”

周嘉妮笑道:“當然可以,今天咱們女同誌最大,你們說啥是啥。”

大家紛紛哄笑,都高興的不行。

互相之間還小聲說話:“這小同誌看著年齡不大,做事卻這麼周到。”

“要不人家能當乾部呢!”

“剛才我聽人說了,這編織廠能起來,那位小同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真的啊?唉喲,看著跟我閨女差不多的年齡,我們家那個,早上起床還得三催四請呢。”

翟項強也很滿意。

公社不是沒主持過這種大型的活動,但他一般都走個過場,發表完自己那部分講話就退場了。

今天這次他能親自下來,將公社其他單位的活動分給其他人,他自己來前進大隊這邊主持工作,主要是,這是他在任期間第一個村級大型活動,還是上頭安排下來的,怕村裡這邊做不好,他得來鎮場子。

沒想到小周同誌完全能把大家凝聚起來,來的這些女同誌還都很高興。

當然,參觀環節周嘉妮交給李敬黨來帶著、講解,畢竟她不太擅長誇自己……

大家圍著李敬黨聽編織廠的發展史,看著榮譽牆,時不時發出一陣嘩然,再帶著欣賞的笑意欣賞一眼旁邊漂亮的小姑娘。

小姑娘臉皮已經練出來,臉不紅心不跳的聽著,還特大方的微笑回應,再見縫插針的表揚村裡的手藝師傅們。

參觀展台的時候,除了在百貨大樓見過的幾款,其他的全都是沒見過的新樣式,而很多女同誌又特彆喜歡這些東西,眼裡放光,呼啦一下就圍上去了,也不用誰介紹,自己嘰嘰喳喳討論的熱鬨。

“這籃子可真精巧。”

“是啊,沒在百貨大樓看見呢。”

“哦喲,還能編行李箱啊…翠芬,快看看這是啥?給你家老肖弄個這種箱子不得勁死了?瞧瞧,又看好又板正,哎呀我太喜歡了,我就是用不上……”

“這是…這是手提包啊?哎呀呀,這個也能編呢?這包可太好看了。”

“我看看,我看看……”

“這筐子咋跟我婆婆種的那圓南瓜一樣呢?”

“你們快看這個籃子,這不是大鵝嗎?哈哈哈哈……”

大家覺得眼睛不夠使的了,一忽兒擠到這頭看看,一忽兒擠到那頭看看,人群湧來湧去,熱鬨的不行。

等大家看的差不多了,周嘉妮才擠進去一款一款的介紹。

女同誌們這才後知後覺的有些不好意思,把人家主人擠到一邊了,光她們自己熱鬨了。

參觀的意猶未儘,又去生產車間看大家編織。

不少人看得蠢蠢欲動,可又知道人家這是正經活,不能上手參與,怕給人家弄壞了,所以再重新回到之前的臨時會客廳後,對學著編織小玩意兒熱情出奇的高漲。

劉大牛同時教幾個人還行,沒那麼緊張,教的一板一眼,還挺認真。

廳裡三個一堆,五個一群,學的認真。

周嘉妮能退出去鬆口氣,還能關心一下下個環節的安排。

翟項強都暫時退到辦公室裡喝了口茶,道:“不用表演節目,也能把接待活動搞得這麼熱鬨,不錯不錯。”

張寶生緊張的後背上的衣服都透了,端著茶缸子喝了口水,道:“還得是年輕人。”都是小周同誌提議的。

翟項強點頭:“是啊!”

周嘉妮控製著時間,看著差不多了,她笑眯眯地走了進去,道:“大家學的怎麼樣啊?”

這東西還真看天賦,有的苦笑著道:“我咋就學不會呢!”

有的揚手給她展示自己的成果,道:“周同誌,看我編的螞蚱。”

學得快的,不光自己編了,還幫著指點其他沒學會的人,或者索性幫她們編了一個。

周嘉妮笑眯眯地,望向每個人的眼神都非常親切,笑道:“甭管學會學不會,咱們都為努力的自己鼓鼓掌好不好?也借這個掌聲感謝感謝教大家的幾位手藝師傅……”

“謝謝小劉師傅。”

“謝謝張師傅。”

“謝謝顧同誌……”

幾個教學的大小夥子漲紅了臉,窘迫的擺手。

等掌聲落下,周嘉妮笑道:“各位大姐,咱們移步塑料大棚那邊,去看看我們種的菜?”

一行人去了大棚那邊,路上,周嘉妮就說了,有喜歡采摘的可以摘點菜,中午就炒現摘的這些菜。

女同誌們對這個也挺喜歡,七嘴八舌的先了解大棚裡都種了什麼……

邱則銘作為領導,表示了歡迎。

劉岩給大家介紹進地裡參觀采摘的注意事項,不熟的彆摘,幾人一組分散開,下地的時候彆踩了旁邊的菜。

大家魚貫而入,驚呼聲此起彼伏。

一是大棚裡外溫差大,二是一撩簾子入眼一片鬱鬱蔥蔥,景色跟外頭差彆也大。

“不著急摘,先轉一圈看看。往前頭走走……”

“原來大棚裡頭是這個樣子啊。”

“太暖和了。”

“這菜長得可真好。”

這一批西紅柿掛果掛的特彆好,大部分都紅了,特彆好看。

那一茬辣椒長勢也特彆喜人;旁邊的茄子也到了能摘的時候,紫悠悠胖乎乎,特彆好看。

另半拉的豇豆、芸豆……

地頭上有那種粗編的土籃子,想摘菜的就拎上一個,不想摘的就在地頭上看看,歇會兒。

沒那麼多籃子,兩三個人一組,拎一個。

幾乎全部都下地了,一邊摘一邊讚歎人家的菜種得好。

這裡頭乾活的人過來引導著。

幾個大姐跟帶著他們的人聊天:“你是這村裡的還是知青啊?”

對方道:“我是上梁公社那邊的……”

“上梁公社?石原縣的…哦,你們是看了報紙來學習的是吧?”

對方點點頭,笑道:“對,年後被大隊裡派來學習的。”

“你們來了幾個人?”

“來了倆,另一個在隔壁棚。”

女工們讚歎:“我覺得人家搞的這個活動就很有意義,無償傳授…是無償吧?”

那青年點點頭:“是,人家不收錢,教的還很儘心。”

“可要好好學。”

大家一邊采摘,一邊誇讚著,心頭覺得,今年婦女節政府的這個安排真不錯。

其實她們來之前都沒抱太大希望,以為參觀一圈就結束了。

沒想到人家安排了鑼鼓隊、安排了照相師傅,組織的參觀也很有趣,那手工編織做的也很好。

聽說接下來這還要組織村裡人教他們做發圈,聽說還是新款,都特彆高興、特彆滿意。

在幾個大棚裡逛了一圈,周嘉妮帶著大家去了村委。

翟項強跟著到大棚後,見周嘉妮跟邱則銘安排的井井有條,就點點頭,放心的去村委等著了,因為下個環節要在村委前頭那塊空地上舉行拔河比賽。

周嘉妮敲了下鑼,笑眯眯地道:“快到中午了,咱們消耗消耗力氣,一會兒多吃點兒?”

大家紛紛笑。

有那性格活潑的還打趣著笑鬨了兩句。

周嘉妮又道:“早上我說準備組織大家學做發圈還記得吧?”

大家都很捧場,她們也聽說了,這一係列活動安排都是這個周同誌組織的,都很滿意,自然也非常捧場,笑道:“記得,是不是輸了的不能學啊?”

周嘉妮大聲笑道:“那倒不是…輸了的那隊,幫著咱村的大娘嬸子們做飯。贏得那隊,就坐這邊的凳子上學著做發圈,還要監督輸的隊伍給大家做飯,怎麼樣?”

“好!”

“哈哈哈,這樣鼓搗還挺有意思。”

“同意,我們同意,哈哈哈。”

“好,就讓輸了的做飯。”

大家紛紛響應,對這個安排熟悉又新穎。

熟悉的是在廠裡參加過,新穎的是這種獎勵和處罰方式。

大家也才發現,在旁邊盤了幾口爐子,還按上了鐵鍋,還有好幾個大娘嬸子圍著圍裙笑嗬嗬地看著她們。

眾人呼啦圍過去看那些爐子和鍋、旁邊擺出來的菜板、洗菜盤啥的,都覺得有意思。

也有人哈哈笑道:“你說天天在家做飯,好容易出來玩一天還做飯,不過還挺想大展身手,哈哈哈。”

分隊伍采取抓鬮的模式,抓到寫‘1’的一隊;抓到寫‘2’的一組。

繩子已經準備好了,還在地上撒了石灰粉。

翟項強作為裁判,周圍自發的圍了不少村民看熱鬨,還有知道前進大隊有活動,特意從彆村跑來看熱鬨的。

哨子一響,兩組人馬鉚足了勁拉扯,周圍的村民自發的幫著喊加油,熱鬨非凡。

吆吆喝喝的拔河,嘻嘻哈哈的結束,輸了的那隊人不但不沮喪,一個個笑得蹲在地上起不來,起來後去追其中的一個女同誌,笑罵道:“都怨你,叫你在那兒齜牙咧嘴的作怪。”

拔河的時候1隊這邊在最前頭的一個女同誌衝對面齜牙,對面噗嗤一樂,勁就泄了,被1隊這邊拽過來一大截。

看熱鬨的人也跟著笑。

贏得人紛紛哄笑道:“做飯去做飯去……”

趙梅帶著幾個村裡的嫂子出來,教大家做發圈。

贏得人顧不上去監督了,看著放在筐子裡的樣品眼睛就亮了。

當然,肯定不能讓客人們實實在在的去做飯,就是幫著打下手,忙著忙著,不自覺就被做發圈的那邊吸引,跑過去看……

熱熱鬨鬨的吃過午飯,帶著大家去爬山,參觀他們的種植田。

等活動結束,女工們準備回城的時候,周嘉妮一揮手,村裡精挑細選出來的嬸子大娘們一人捧一個獎品籃子,籃子上還係了指頭寬的紅綢子,一人一個塞到了她們手裡。

照相館的老師傅忙舉起相機,拍了幾個鏡頭。

大家喜歡的不行。

臨告彆的時候,好幾個女工熱淚盈眶,連聲感謝前進大隊的父老鄉親們的招待,跟周嘉妮道:“周同誌,有空去我們機械廠玩……”

“張大隊長,謝謝你們的招待,也祝你們的編織廠和大棚發展的越來越好。”

“謝謝翟主任,讓我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節日。”

“李副廠長,再見,辛苦了。”

“周同誌,太感謝了,今天這個節過得非常開心,謝謝你,也謝謝前進大隊的父老鄉親……”

跟來送她們的老鄉也一一握手、告彆。

目送卡車離開,翟項強作為公社領導,對今天參與招待工作的社員、知青進行了口頭表揚和鼓勵。

之後召集所有乾部進辦公室開會,對今天的招待工作表達了認可,最後讓周嘉妮寫個總結報告,回頭交到公社,還特意叮囑一句:要好好寫!

劉通則負責統計今天所有的開銷,彙報上去,上頭會發放補貼。

頭一次組織這樣的大型活動,不得不說,挺累的,但得到了鍛煉,積累了一次寶貴的經驗,周嘉妮晚上泡著腳開始寫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