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第一百零六章 二合一(1 / 1)

在肉蛋供應緊張的年代, 擱在往常打個雞蛋湯都是好東西,更何況在吃夠了蘿卜白菜的寒冬臘月呢?

周嘉妮把西紅柿洗乾淨,頂端劃十字用熱水一燙, 利落的把皮一剝,鐺鐺鐺切成小塊。

起鍋燒油, 薑蒜爆香,把西紅柿丁下進去小火慢炒, 熬出濃稠的湯汁。

那香味兒, 整條走廊都鋪滿了。

好些個鄰居圍在這裡看周嘉妮做飯。

有人驚訝道:“妮妮都會做飯啦?”

還做的這麼嫻熟。

這一說大家才反應過來,以前被家裡寵的十指不沾陽春水,這下鄉一趟,不光在段時間內混成了乾部, 這飯都做的有模有樣了。

本來餘慧芳想做, 周嘉妮覺得還是她自己動手吧, 顯得有誠意,她這一手露出來,大家的討論點也不會隻放在蔬菜上。

果然, 現在都在滿口子誇她。

餘慧芳倒是沒覺得有啥驕傲的, 倒是一臉心疼。

西紅柿炒的差不多了,倒水進去煮著。

磕了三個雞蛋,雞蛋是老周家出的,鄰居們心裡多多少少有點過意不去,也更說不出啥了。

水開後周嘉妮開始調味,又調小火多煮了會兒,臨了關火後才將雞蛋液淋入,鍋裡凝出漂亮的蛋花。

好幾個鄰居連她做飯的手法都覺得新鮮。

這個笑說:“我都趁著開鍋倒蛋花。”

那個笑道:“我切西紅柿切的塊頭大,撥拉撥拉翻兩下就倒水, 也不去皮,頭一次見這樣做。”

周嘉妮是切小塊,而且也耐心炒,出沙又出湯。即使不勾芡那湯看著也比平常濃一些。

另個鄰居道:“我炒洋柿子的時候倒是去過皮,都是拿勺子刮,剝著也費勁,今天倒是跟妮妮學會了,燙一下剝皮比拿勺子刮省勁。”

周嘉妮笑道:“不想用熱水燙的話就用筷子叉著放爐子上燒燒,也好剝皮,我是正好家裡有剛燒開的水,就燙了下。”

西紅柿湯做好了,紅彤彤的湯裡飄著漂亮的蛋花,出鍋前一把碎蔥葉撒下去,不光好看,看著就覺得好喝。

他們自家留了一碗,其餘的給大家分了。

當然,沒有劉家的份。

隻是這樣一來,周嘉妮就改成了吃過午飯去送菜。

先給黃主任送。

這個點黃主任還沒上班,周嘉妮送得大大方方的,用的是前進大隊的名義。

黃主任看著周嘉妮遞過來的新鮮蔬菜,驚喜之餘有些不好意思了。

沒想到當時應付著找的資料,隔這麼久還送來了回饋。

但這把蔬菜真新鮮呀,推出去吧,又不舍得,收下呢,還良心不安了。

黃主任笑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和藹:“嘉妮啊,這可真是…你們這菜種的可真好,替我謝謝你們隊裡,這數九寒冬的,種出這些菜不容易吧?佩服,我是真佩服。往後你們還需要啥資料,跟我說,一定幫你們弄。”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黃主任您不用客氣,這是您應得的。”

黃主任的妻子更是極其熱情的把周嘉妮往家裡讓,周嘉妮擺擺手婉拒道:“不了嬸子,街道辦那邊,還有我高中老師當時都幫我們找了不少資料,如今有了成果,可不都得分享一下這份豐收的喜悅麼,我就不打擾了……”

隻有黃主任自己知道當時多敷衍,還是在收到感謝信的時候才慌忙讓人幫著隨便弄了點資料,所以這菜就拿著燙手。

琢磨著還能給人家大隊再做點啥。

要說這時候提再買菜的事,那不是幫大隊上,是讓那邊大隊幫他們了,畢竟誰都知道這時候黃瓜洋柿子啥的有多稀罕。

他妻子在跟周嘉妮寒暄的時候,黃主任在飛快的燒腦汁。終於,在周嘉妮準備說再見的時候,他腦子裡靈光一閃,開口道:“嘉妮啊,廠裡出了一批藍色的瑕疵布,印染上出了問題,顏色深一塊淺一塊的,你要是想幫誰買的話儘管開口,不收票,但是按帶票的價格給你。”

帶票價格便宜,不收票都得多要錢。

不收票,還給她按帶票的價格,可以說很照顧了。

周嘉妮腦子裡歡快的放起煙花,她就等這種合作呢,馬上笑眯眯地道:“黃主任,那我幫我們大隊的老鄉要點吧。可不能說嫌棄,要是能幫老鄉買到點便宜布,大家不知道多感激你呢。”

張寶生頭回來都惦記著買不要票的小手帕,想回去縫件汗撻子穿。

再者說,甭說農村,就是在省城,不要票的瑕疵布一放出去,那也是要擠破頭的。

一捧蔬菜,讓她幫大隊裡爭取了兩匹瑕疵布。

定好去拿貨的時間,周嘉妮告辭離開。

黃主任關上門,拿起鮮嫩帶刺的黃瓜看看,再看看兩個紅彤彤的洋柿子,還有旁邊的青辣椒,越看越覺得稀罕。

按說往回倒倆月,這些菜可是不少吃的,但現在看著就是不一樣。

“誒,這黃瓜彆炒著吃,拍碎了拌加點蒜水吃吧?”黃主任跟妻子商量。

大冷天的,吃涼拌黃瓜。

要不是想當菜吃,他都想直接洗洗生嚼,這時候吃不就是吃口清洌洌的黃瓜味麼。

這邊研究著怎麼吃,周嘉妮則回去拿上另外兩份出了門,找地方先把給孟老師的那份收進倉庫,單提著另外一份去了街道辦。

葛主任對這位小同誌印象可不淺,當時被人舉報,後續的翻轉也是接二連三。後來還寫了感謝信,她家大人還特意跑來道了謝,雖說那就是他們的工作,可人家這份態度和認可,讓他們充滿了成就感。

沒想到成就感還有後續,當初硬著頭皮幫忙找了點資料,人家把蔬菜種成功了,還特意送來感謝,也是開心的合不攏嘴。

周嘉妮在這邊沒多留,跟葛主任他們寒暄了一會兒就告辭去了孟雯那裡。

除了蔬菜,她去看老師還從倉庫裡拿了點粉皮和粉條帶上。

蔬菜給孟老師的這份是最多的,孟老師當初幫著找資料也特彆用心,尤其那些手寫筆記的資料,平時種地也是用得的,村裡那些莊稼把式咂摸透了後都佩服。

大家都摩拳擦掌的等開春耕種呢,到時候選一片田實驗,按人家說的試試。

孟雯也高興,不光是蔬菜成果,看到學生這麼積極的投入農村建設,加上也在周嘉妮身上看到一股脫胎換骨的進步,更是由衷地高興,隻是埋怨給的太多了。

嗔說道:“你們老鄉種點菜不容易,乾嘛拿這麼多?走的時候你再拿上點回去吃,老師隻要看到這份成果,比吃到嘴裡都高興。”

周嘉妮笑道:“老師你放心吧,我家裡留了,這些是我們隊裡的心意,我拿走算怎麼回事?再說,您當初幫我也沒少欠人情。不少資料您也是找彆人借的,我不方便一一上門拜訪,您得空了也替我謝謝人家。”

孟雯看了這位學生一眼,猜著她應該看出點什麼。

有一部分資料的來源比較特殊,她沒法跟周嘉妮明說。

周嘉妮這番話說明她心裡是有數的,也沒要刨根問底的意思。

既然這麼交代,孟雯就沒推辭了,給她衝了碗麥乳精,進屋又拿了幾本筆記本出來,道:“這幾本是我借人家的筆記謄抄的,倒也不全是種地,有兩本是畜牧類資料,飼料配比和家畜喂養以及常見疾病的處理方式。”

周嘉妮眼睛一亮,忙如獲至寶地雙手接著,笑道:“謝謝老師。”

“不客氣!”

師生兩人聊了一會兒,周嘉妮告辭離開。

周嘉妮離開後,孟雯從那些菜裡撿了點用報紙包好,看著那粉皮粉條啥的,拿了幾張粉皮掰開弄碎,粉條拿剪子剪成段,也拿報紙包起來,背上一個挎包,把東西塞進去,出了門。

第一紡織廠那邊沒急著去,她把時間往後延了兩天才給辛光榮打了個電話,拿上籃子去了第一紡織廠。

辛光榮那天能猜出他們給供銷社供貨,是因為家裡也買個花邊籃子,知道他們的東西好看,如今把圓南瓜編織筐拿在手裡,也是一個勁的讚歎:“這籃子也好看,你們在百貨大樓哪的上了嗎?要是上了,我幫著宣傳宣傳。”

這筐子帶蓋,蓋子上的把手就像是一截斷掉的南瓜藤,斜斜的支在中間,但整體看上去很好看。

揭開蓋子,發現裡頭還有隔斷,而且還是活動的,能拿出來,用不用自己決定,他驚訝道:“謔,這籃子的設計精妙,過年用來放瓜子花生啥的都可以。”

很好看,特彆精致。

辛光榮馬上判斷,這筐子的售價應該比花邊藍高。

是的,多了個十字隔斷,售價跟元寶筐差不多。

元寶筐是多加了底座和蓋子,所以比實心花邊藍、鏤空花邊藍都貴一點,這款南瓜籃定價就比著元寶筐來定的。

周嘉妮跟村裡商量,準備增加點圖案。

不過這款是原色的。

周嘉妮笑道:“還真讓您說著了,當初設計時就是奔著這個功能去的。平時呢,把隔板一拿,放點針頭線腦的東西,過年的時候擺出來,放點瓜子花生糖果,擺到桌子上也好看。”

辛光榮越看越滿意,愛不釋手,道:“是是是,這籃子做的漂亮,擱哪兒都好看。”又道,“感覺這產品進友誼商店也不掉價。”

為什麼要準備加圖案啊,她就是奔著這個去的,等新的樣品做出來,給鄒主任送一個。

不過這趟來,肯定不光送籃子,還得拿花布,她可不客氣呢,不但不客氣,還提出想進廠裡參觀參觀。

“沒問題,裡邊請裡邊請。”

是兄弟單位的子弟,又都是銷售部門,而且這姑娘說話就透著機靈,如今還送了一款這麼漂亮的籃子,辛光榮當然不會拒絕。

往裡走的時候,周嘉妮笑著點點他手裡的籃子,又指指旁邊的空地,道:“當時運輸隊的車就停在那兒,負責這款產品的手藝人就跟我一起站在那兒等著。”

辛光榮遺憾笑道:“當時不知道,下回見了一定幫我介紹介紹。”

這籃子委實太漂亮了,他一個大男人都喜歡的不行,等拿回家,他媳婦更稀罕。

周嘉妮邊走邊參觀,看了他們新生產的幾款帶花紋的布料,確實漂亮。

辛光榮有點自豪地道:“這兩款灰色花紋布是廠裡自主研發的,你左手邊那款藍底楓葉圖案的是海市紡織廠研究出來的,我們學了他們的技術。”

通過辛光榮的介紹,得知這幾款產品除了出口,還跟海市製衣廠有合作,用這款布做出來的西裝就展示在海市百貨商店的櫃台上。

藍底楓葉圖案的布料確實漂亮,哪怕放到後世都不覺得過時。

辛光榮允諾給她留的就是這塊布。

周嘉妮肯定不會拒絕,但想要用到編織筐上,這塊布並不好看。

圖案大開大合,在小小的凳子蓋套上根本看不出它的美。

周嘉妮看著楓葉圖布料,讚道:“確實漂亮,我去過好幾次百貨大樓,都沒見過這個圖案的布料。”

辛光榮笑道:“這批布是任務訂單,雖然是咱自己生產的,但還沒往咱本地投放。但年前肯定會進咱當地的百貨大樓。”

周嘉妮問道:“會往市級百貨大樓投放嗎?”

辛光榮笑道:“怎麼?想幫你們當地單位拉單子啊?”

周嘉妮笑道:“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嘛。”

她也知道提了白提,這年頭,布類產品隻有供應不上,根本不愁賣,當地都分不過來呢。而且往周邊延展也延不到正豐市去,除非有準確的內部消息,遠處的單位再積極聯係聯係,弄不好能爭取到機會。

辛光榮確實也沒應,他沒這個權力,但表示會幫她留意廠裡的文件,一旦收到往市級單位分配資源的消息,會通知她,到時候她讓他們當地單位主動申請,這樣優先發放的幾率可能會大一些。

信息也是資源,還是很寶貴的資源呢,周嘉妮點頭表示了感謝。

又看了一批比較鮮豔的花布,辛光榮見她每一款都看的認真,有時候還一臉思索,不像是尋常買回去做衣服的樣子,便多問了兩句。

周嘉妮也沒瞞著,道:“給友誼商店供貨的收納凳產品,我準備推出一套帶布藝係列的,還有編織筐,也準備加點布藝……”

辛光榮聽著新鮮,筐子上還能加布?那得是什麼樣啊!

周嘉妮道:“現在的收納凳蓋子就帶著蓋套,因為沒選到花色特彆漂亮的布,所以我們都是從製衣廠買布頭回來進行拚接,好看是好看,可如果全是拚接係列就沒有新鮮感了,所以還得挖掘挖掘。”

“拚接款?”那不就是碎布接碎布麼?

但換個說法,莫名覺得檔次不一樣了呢。

這周同誌有點意思。

辛光榮越發願意跟周嘉妮聊天,在聊到出差的話題上時,周嘉妮聽他說:“包裡隨時放著兩身衣服,提著就走,有一次提錯了包,上火車後傻眼了……”

周嘉妮道:“都是綠帆布的手提包,是很容易混。回頭看看我們村的手藝人能不能做編織手提箱,要是真做成了,先送您一個樣品,您提著可勁造,回來給我們說說心得體會,我們也好根據使用體會進行相應的調整。”

編織的手提箱很早就有了,隻是不普遍,如今市面上也很少見,也比較重,使用起來並不輕便。

要計劃做,得跟幾位手藝人仔細研究研究,從材料上下功夫,把重量減輕。

辛光榮天南海北的跑了不少地方,又不是沒見過手提箱,皮革的、木質的,一是太貴,二是覺得容量跟手提帆布包差不太多,沒舍得買。

但他很欣賞周嘉妮的思路轉變,他才說某次出差時提錯包,周同誌的思路馬上跟上,提出要嘗試編織手提箱。

哪怕隻是一句客氣話,也讓他有種被尊重的認可感,不知不覺的越聊越多。

本來隻是帶周嘉妮進來參觀參觀,最後也不知怎麼著拐到合作上,而且讓人家談成了不說,還買走了一匹瑕疵布……

直到把周嘉妮送出去,辛光榮都在反思,是哪段對話中的哪個因素讓他答應給他們提供幾款花布並賣給她一匹瑕疵布的?

周嘉妮收獲滿滿的出來,自行車後座上捆了一匹燈芯絨瑕疵布,鼓鼓囊囊的包裡多了塊深藍底楓葉圖案布料,還有她挑選出來做蓋套的幾塊花布。

這塊楓葉圖案的布料好看是好看,她自己在腦海裡比劃了下,做衣服自己穿的話有點顯老氣,她媽媽那個年齡大倒是正好。

一共十尺布,給餘慧芳同誌留出做褂子的,剩下的她早晚當成硬通貨換到更需要的東西。

那匹燈芯絨瑕疵布,她出來拐個彎就找地方收進倉庫了,輕車上陣地騎著走,找了間郵局進去打電話,找小邱同誌問有沒有從省城回市裡或者縣城的車。

過明路的東西她肯定不能揣倉庫裡帶著,至於產生的運費就分攤到成本裡,還不用擔心出不掉。

邱則銘握著話筒,笑道:“怎麼?小周同誌淘到了什麼好東西?”

張寶生在旁邊滿臉期待地看著,他非常關注小周同誌打回來的電話。

總覺得會有好事發生。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也沒什麼,就三匹不要票的瑕疵布而已。扛不動,真的扛不動,隻能搭運輸車了。”

邱則銘挑眉,笑道:“行,我問問,一會兒打回去。”

掛了電話,對上張寶生好奇的眼神,邱則銘笑道:“小周同誌弄了三匹不要票的瑕疵布,咱隊裡能吃下……”

那個‘嗎’還沒出口,張寶生就高聲道:“能,能能能,絕對能!”

劉通跟他一起說‘能’,笑得合不攏嘴,道:“彆說三匹,十匹都不夠分的。”

上回他弄了十幾尺瑕疵布,還是等了好久親戚才幫他勻出來的,結果沒見著什麼就分沒了。

三匹,他還確認了下,問邱則銘:“是三匹不是三尺…哦,三尺也不用運輸隊。”說完自己嘿嘿笑了起來。

問了問運輸隊,結果當天晚上就有路過回來的車,周嘉妮不跟車,張開山還有兩天出院,她路上幫趙梅搭搭手啥的,一起回去。

周嘉妮趕緊去二紡廠找黃主任把瑕疵布買出來,她也怕夜長夢多,萬一黃主任吃完菜又後悔了呢?哼哼!

周萬裡都震驚了,他幫閨女搬布的時候道:“好家夥,你爹我都弄不出兩匹瑕疵布,我閨女這面子也太大了。”

周嘉妮笑道:“不是我面子大,是我們前進大隊的面子大。”

往歪處說,其實也是臊了黃主任一下,哎,以後有機會再給黃主任把面子找補回去吧。

布都沒回宿舍區,怕鄰居們又說長道短,直接弄到運輸隊,在那兒等著,結果是老熟人張力海,這就更不用多托付啥了。

但張力海滿臉不好意思想托付她點啥,撓撓頭道:“一直沒好意思找則銘幫忙問,那啥,就上回吃的那黃瓜鹹菜,能不能照著那個方子幫我們醃點蘿卜鹹菜?我同事他們一直惦記著,經常提起上回吃的黃瓜鹹菜。”

周嘉妮無語道:“張哥,這都多久了?有事你說話就是了,整這樣客氣。”

張力海確實不好意思,工作上他們是對前進大隊,也結算費用的,而醃鹹菜是人家周同誌個人的事,就一直沒好意思張口。

加上也沒再碰上周同誌。

給前進大隊捎貨,有時候是他,有時候是彆人,都是則銘在聯係。

如果他們短時間內不跑這條線,就幫著托付給其他同事。

今天也是巧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他一個同事又提起上回周同誌勻給他們的鹹菜,現在正好碰上,他就提了一嘴。

周嘉妮應下來,道:“等我回去幫你們醃一批。”

張力海天南海北的跑,也吃過不少地區醃的醃菜,知道凡是好吃的,那肯定工藝複雜用料也多,便道:“甭管用啥料,到時候你一分不少的報給我,我們自己平攤。或者你缺什麼料,有不好買的你告訴我,我來買。”

周嘉妮便沒客氣,道:“彆的倒還好,但會用到高度白酒殺菌,這樣不容易壞,口感也不錯,我沒有白酒票了。其他的料…我前段時間剛好買了點川省那邊的辣椒和麻椒,你們要是能吃辣,我做點麻辣口味的。隻是買的時候限量,隻能醃一部分,其他的就用普通辣椒好了。”

張力海馬上道:“你儘管用,一會兒我就打電話,讓我川省的戰友給你寄點過來。”

周嘉妮笑道:“那多寄點,費用我一分不少。”

張力海擺擺手,那意思是他包了,但周嘉妮不同意,我就著給彆人分點。

張力海道:“到時候再說。”

讓人家幫著忙活不能白忙活,這次的就當給周同誌的辛苦費,以後她買的時候再另算。

張力海掏了十塊錢和兩張酒票,結果他手裡的酒票在這邊不能用,去找其他兄弟換了換,回來給了周嘉妮。

“用不了這麼多,五塊就行。”

“拿著吧,寧可餘著也不能因為不夠讓周同誌自己墊付。”

目送車隊離開,周嘉妮跟她爸回了家,進門掏出楓葉圖案布交給餘慧芳同誌,揮手豪邁地道:“媽,咱倆一人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