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第一百零七章 二合一(1 / 1)

把這塊布一展開, 餘慧芳就驚喜地‘唉喲’一聲,壓低了聲音道:“這從哪兒買的?這塊布可太好看了。”

薑新鳳也湊過來看,眼睛笑眯地隻剩一條縫, 道:“這塊布好看,從百貨大樓買的?”

老太太就是看著漂亮,但不眼饞,她有做衣服的新料子,在箱子底壓著沒做呢,而且自打孫女開始回來出差後,好東西可真沒斷了,就是覺得這花色好看。

周嘉妮道:“二紡廠學的海市那邊的技術做出來的, 任務訂單, 還沒上百貨大樓呢……”

之前沒跟家裡提辛光榮,這會兒大致一說, 周萬裡驚訝道:“喲謔, 我閨女這能耐行啊,還能搭上這路子呢?”

周萬裡忍不住想大笑,又怕太招搖, 忙收了聲, 壓低聲音道:“好家夥,一紡廠, 二紡廠都讓你拿下了啊。”

周嘉妮見雙胞胎在鄰居家玩還沒回來,才無語地低聲道:“爸, 先不說二紡廠, 單咱廠這邊,我這條線放這麼長時間才弄到兩匹瑕疵布,這就叫拿下啊?你要求也太低了。”

周萬裡搓著手, 咧嘴笑:“不賴不賴了,你爹我在廠裡乾這麼多年,一氣弄兩卷整匹的瑕疵布還弄不出來呢,都得老老實實等廠裡發內部券。”

餘慧芳拿尺子把布量了一遍,道:“做兩件褂子……”

意思是她跟閨女一人一件,周嘉妮趕緊攔下,道:“媽,把你需要的尺寸扯下來,另半截給我就行,我不做褂子,有彆的用處。”

家裡人一下就理解了。

周嘉妮大小也是個領導了,管著廠裡的業務,往後應付的人情關係估計少不了,手上得有點好用的‘敲門磚’。

餘慧芳按著她的尺寸扯了一塊,剩下的疊整齊給閨女放到包裡。

周嘉妮又跟她爸媽聊了會兒,問了問二紡廠的生產情況,軍綠色棉布的流行勁頭還沒過去,如今廠裡還是以這種布為主,其他布也生產,但都有固定去處,倉庫裡根本積不下貨。

周嘉妮也感歎,這時候這種大廠的效益真是沒得說,根本不愁銷路,現在是買家求爺爺告奶奶。

所以她爸剛才使勁壓著才沒樂的太大聲,老周同誌看見閨女這能耐都想飄了。

第二天上午,周嘉妮又出去了,沒騎自行車,坐車去了臨近的宜田區,跟家裡打好招呼,在宜田那邊住一宿,明天回來。

齊陽這邊的供銷社都跑臉熟了,得換個地圖進貨。

她這邊離開齊陽的時候,村裡那邊也接上了貨。

三匹布一拉回村裡,彆說前進大隊這邊轟動了,就從鎮上往回走的時候,路過的人都趕緊倒回來問他們從哪兒買這麼些布。

來接貨張寶生也跟著,正正身上披著的軍大衣,一臉驕傲地道:“我們廠的銷售從省城紡織廠要出來的。”

“這布你們賣麼?要不要票?能不能給我扯一塊?”

張寶生:“咳,這布……”

旁邊的邱則銘接過話,笑道:“不要票,不過我們前進大隊自己不夠分的,還得勻一點給彆的大隊在我們那兒乾活的人。”

那人遺憾又羨慕,雖然沒買成,但前進大隊的人自己從省城弄了很多瑕疵布的消息在鎮上傳開了,還有不少人騎著車去前進大隊,想看看能不能碰碰運氣呢。

結果到了一看,整個大隊跟過年一樣的熱鬨。

這年頭誰家不缺布?可買布不光得有錢,還得有票,每年每家分的那點布票是有數的,又家家人口多,那點量根本不夠分的。

今年大部分人手裡都有了一點微薄的收入,這點收入雖然還不至於到能大手筆買東西的地步,可看著廠裡那邊單子一個接一個,也是另一種希望。這不要票,價格還便宜的瑕疵布,可不就擠著準備搶麼。

可三匹布也不夠分的。

周嘉妮在電話裡提醒過邱則銘,廠裡職工和大棚那邊出力最多的人優先買,限量,一人最多買一套衣服的尺寸,其他大隊或者隔壁公社來上班的人也有這個資格。

安永大隊、牛村大隊等來上班的手藝人心頭一下熱乎起來。

本來以為沒有他們的呢,如今規則一公布,沒帶錢的趕緊找李敬黨賒,月底從工資裡扣,拿上錢趕緊去把他們那份買上了。

接下來就是從剩下的人家家裡選的優秀社員、優秀知青,每家隻能買夠一件衣服尺寸的量。

從製定優秀社員獎勵開始,村裡就給大家打分了,哪怕不上工,隻要彆故意找事就不扣分,可偏偏就有那閒不住的。

比如張開山大哥家和他娘那邊,連享有的資格都沒有。

張開山也調查清楚了,開山娘去家裡鬨那一場,就是大兒媳婦攛掇的,所以直接拿出隊長架子,不讓買,有錢也不賣給他們家。

開山娘氣壞了,嘟嘟囔囔地罵:“弄這麼多事,我當是不要錢往下發呢。這花錢還得這規矩那規矩的,我不稀罕,誰愛要誰要。”

說是這麼說,卻是一步三回頭的看。

她相中那塊燈芯絨的布料了,要是能扯一塊,過年的時候給她大孫子做身新衣裳穿啊。

但不讓她買。

這三匹布在前進大隊還真不夠分的,但那股熱鬨勁直到布分完了還沒下去。

雖然要的人也是花錢買的,可終歸也是村裡對他們的一種認可,而且旁的村都沒這資源呢。

不少聽著信趕來的人,隻看見牛車上散落的碎線。

那些來學習大棚技術的人也眼熱的不行,但沒有他們的份啊,本村還不夠分呢,總不能教他們技術,還得讓他們享受資源吧?

各自回去一說,沒有不眼饞的。

倒是第二天,有不少彆的大隊人過來打聽,想從前進大隊買到布的那些人手裡買點。

張寶生怕一個個刹不住車,比著勁的要高價,弄出彆的糾纏,索性下了命令,誰倒賣,下次再有這樣的資源,直接踢出資格。

還有覺得窩囊的呢,盤村大隊、小金村大隊這些,他們材料供了,可招工的名額還沒增加,他們大隊裡自以為最有把握入選的手藝人都窩了口氣,都想撂挑子不給自家村裡編貨了。

心說當初人家給這個機會多好?不往手裡抓,長歪心眼,否則的話他們中最少有一個能去編織廠上班,這會兒不就能享受到人家的資源了。

平榆大隊的手藝人也是,悶的不行,在家裡罵朱開業眼皮子淺。

弄得幾個大隊的乾部都來前進大隊了,都哭喪著臉,好話不要錢的往外說,問張寶生廠裡什麼時候能再招工。

張寶生挺直腰杆子面色淡淡地道:“等單子穩定了,廠裡基礎打牢了,你們放心,招工優先考慮你們隊裡的人。”

把這些人打發走,張寶生看著劉通手邊的賬本,道:“可得記好了啊。”

劉通正在核對,點點頭道:“放心吧,等小周回來就交賬。”

錢是周嘉妮墊付的,收來的錢可不得給人家麼。

張寶生雖然把自己那份的資格讓了出去,村裡也沒掙社員的錢,哪怕隻是乾幫著忙活,也覺得心氣足,臉上有光,小周同誌幫他賺足了面子。

劉通笑道:“小周同誌這本事,該說不說,在咱這兒真有點屈才了。”

張寶生也認可,依著小周同誌如今這耀眼的成績,弄不好不用等著滿兩年,上頭就會把她調走。

雖然想想不舍得,可覺得小周同誌要是能有更好的發展,還是從他們大隊出去的,也是他們的榮耀。

正感歎著,電話響了,市裡百貨大樓催單、加單,這單子不光要編織筐,還要發圈。

掛了電話後,張寶生轉頭問劉通:“這發圈賣得也這樣好?”

劉通道:“一直賣得不錯,就是利潤低,單獨發貨不值當,全靠小周捎帶著背貨。發貨也彆單獨發,等送籃子的時候捎著。”

他又道:“那天小周同誌感歎,說這種小東西要是鋪開了賣,也是一條不錯的道,但原材料咱們不能放開了進,量產上不去。”

張寶生點頭,他也知道貪多嚼不爛,如今有編織廠,有塑料大棚,就今年這業績,村裡過往十年也比不過。

“那行,這事誰負責分配啊?我把人叫來交待下去。”

劉通:“趙梅,小周一直讓趙梅管著。”

張寶生:“趙梅也快回來了,咱彆給發圈這攤子弄亂套了,等他們回來安排吧。”

起身去了編織廠,交待新下的單子。

編織廠就買布的事正討論的熱鬨呢,手上動作不停,嘴上聊的熱鬨,看見張寶生進來,一個個臉上的笑都沒落下去,聽說市裡又加單子了,大家更是開心。

加單子好啊,早點把廠裡的賬還完,隊裡早點給社員分錢。

當然,他們的工資不耽誤,都按月發著,可誰還嫌發的錢少呢?

今年冬天,村裡新進門的新媳婦都比往年多,往後數的大半個月裡,有四家娶媳婦的,有一家還來廠裡按照友誼商店的那幾件,定了一套收納筐,帶沒過門的媳婦子來看,姑娘羞紅著臉點點頭,眼裡的喜愛毫不掩飾。

當然,這家家裡條件好,四個兒子,一個進了部隊,一個在城裡當工人,每個月都往家交錢。

花幾十塊錢弄上一套進友誼商店的編織品,人家舍得。但找隊裡要了友誼商店那套產品的照片,自己去公社洗了一張,放到了家裡的相框裡。

有個嫂子這會兒問張寶生,笑道:“隊長,周科長啥時候回來?這些取媳婦的可都等著請她過去喝酒呢。”

張寶生哈哈笑:“一頓都耽誤不了。”

大家哄笑。

另一邊,周嘉妮在宜田找了個招待所住下,搓搓凍麻的臉,緩了會兒才用溫水洗漱,沒敢一下用太熱的水,就多少有點溫度。

她不準備出去吃飯了,從倉庫的保鮮架上隨便摸了個飯盒出來,打開才知道是魚香肉絲的。

又拿出罐八寶粥,放到空缸子裡,從外層倒了熱水溫著,她開始吃飯,吃完後粥也燙熱了,又喝了罐甜糯糯的八寶粥,揉著肚子在屋裡來回散步消食。

活動了一會兒,摸出今天收的票開始清點,把快到期和隻能在這邊用的票拿出來,明天出去先緊著這些采購。

又拿出今天買的郵票,再取出專門放郵票的盒子,按著分類跟之前的一起放好,收進倉庫。

再從貨架上拿出高粱杆蓋簾,這回不光有圓形的,還有八角形的,補拍了幾張照片,放回去。

忙活完就窩到床上,把最近這段時間攢的東西開團。

蓋簾、搪瓷缸、搪瓷盆、搪瓷痰盂、現在還加了搪瓷托盤。

這段時間找各種借口從廠裡拿到手的貨,元寶筐、花邊籃、斜面籃這些,每種數量不多,有攢了八個的,有十一二個的,反正有多少賣多少。

其他的就是普通笸籮、掃炕笤帚、掃地笤帚、大掃帚、小手帕、膠底布鞋。

不過這批膠底布鞋就賣不上高價了,周嘉妮定7.9/雙,從各個供銷社一共收了27雙布鞋,上架不到三分鐘就售罄了。

還是挺好賣的。

除了這些,周嘉妮又上了一批老式圓規,又小量開了一批鉛筆、圓珠筆的團。

那天還從各個書店買了這時候的字典,主打一個懷舊收藏款,一並發到群裡,將她的懷舊複古人設團長立的穩穩的。

為了節省紅包,她把所有的編織品,包括手邊掃帚這些,都歸到一個上架鏈接裡,在大鏈接裡再分類。

搪瓷製品也是,歸到一類裡,再弄小鏈接。

其他不能合到一起的就隻能單著了。

現在兩個大群,開團後走的飛快。

發完團,拿出上回買來沒吃完的無骨雞爪,一邊吃著一邊看人家開的團。

桶裝酸辣粉,來一箱。

豚骨拉面…上回買的方便面沒吃完,剩的也不多了,來一箱。

麻辣鴨貨,來一箱。

二群轉過來的薄脆餅乾,兩種口味,巧克力和椰奶的,各來一箱。

見群裡有人在賣紅茶菌菌種,她記得八十年代的時候挺流行,她還養過一陣子。至於後來吹噓的各種養生功能,那是誇大了,但記得自己做的挺好喝,酸酸甜甜的,帶點氣泡,口感非常好。

看了下信息,買三片的以上帶茶葉和罐子,周嘉妮就買了三片裝的,等回去做起來。

她在群裡買買買,後台在飛快滾動著增加收入。

螺螄粉…這個還是不選了。

最後又入手了幾套內衣和棉襪子,沒再扒拉到她想要的東西,退出來拿出她的台燈、小桌子,開始看書學習。

第二天上午把沒逛完的地方逛完,下午坐車回了齊陽。

下車後去了趟醫院,這邊也確定了明天上午辦理出院手續,但誰也不確定幾點能辦完,周嘉妮就建議道:“那就買明天晚上十點多的票,明天下午呢,咱們去百貨大樓逛逛,裡頭也不冷,張大哥的身體也受的住。”

來一趟,不去逛逛也是個遺憾。

趙梅無有不應的,她也惦記著呢,想去看看給閨女買點東西,她嫂子幫著在家裡看孩子,也得給娘家侄子買點小禮物。

這兩天她做的發圈嘉妮都幫她賣出去了,餘下的幾個趙梅賣給了附近幾個病房的陪護和幾個護士。

一開始她張不開口,結結巴巴的,後來慢慢就順了,反正帶來的布料一塊不剩。

至於住院的費用,既然從廠裡預支了,就慢慢還吧,不差買點小禮物的錢。

張開山也答應。

他手術後恢複還不錯,彆看還沒完全恢複,但這兩天在醫院走廊裡散步,他明顯感覺比住院前還有勁。

彆說趙梅能看出來他臉色、唇色比以前好,他自己去廁所照鏡子的時候也能看出來臉色的不同。

以前一臉病氣,現在雖然多少虛弱點,但瞧著比以前好看多了,一聽去百貨大樓逛逛,心底也充滿了期待。

趙梅道:“行,嘉妮你看著安排就行。”

周嘉妮又跑了趟車站把票買好,從車站直接回了家,進門的時候天都黑了。

如今她來來回回家裡已經習慣了,家裡聽說她要走也不再像最開始時那樣難受了,隻是叮囑她在車上注意小偷,夜裡彆睡得太死,到了後來個電話報平安。

第二天上午辦了出院手續,周嘉妮帶著趙梅兩口子去了第一百貨,張開山走路速度不快,兩人便將就著他的速度。

反正有一下午的時間呢,又不著急,慢慢逛唄。

趙梅來一趟,開了眼界,加上丈夫手術順利,心裡落下一塊大石頭,整個人看著明亮不少,說話也不似才來時那麼縮手縮腳的。

她站在櫃台前頭大大方方的打量掛著的那些衣服,轉身跟周嘉妮小聲道:“你看上頭那些衣服,大致一看跟村裡自家做的差不多,但肩膀、腰、袖口、領子啥的這些地方,仔細瞅瞅又跟咱自己做的不同。我記一下,回頭你有想做的衣服,我按著這個樣子給你做,我覺得比平時咱穿的樣式好看。”

周嘉妮眼睛亮了下,道:“那你好好看看,回頭我自己也琢磨著畫個樣子,你幫我做件外套。”

趙梅道:“行!”又鄭重重申,“嘉妮,彆跟我算什麼辛苦費不辛苦費的了,讓嫂子正兒八經的幫你做點事。”

周嘉妮笑道:“行,這回我不跟你客氣了,但以後我需要用來答複人情的東西,你幫著做了,咱該咋算還是咋算。”

趙梅失笑。

趙梅給惠惠和娘家侄子各買了個文具盒,買了點糕點。等回去再給侄子拚個書包,惠惠那個書包她嫂子也說好看,弄點深色布給娘家侄子做一個。

周嘉妮還意外碰上了王科長。

那天來交貨的時候見過,王科長也知道她陪著老鄉來治病的事,看到她旁邊的兩人,一下就猜出來了,找了個角落,讓人拿了個凳子給張開山坐著休息。

三人在這邊逗留到傍晚才離開,去車站附近吃了點東西。

兩人還拍了一張合影,等人家洗出來郵回去的時候讓閨女看看,好容易來一趟,不照張相覺得遺憾。

夜裡十點多上了火車,周嘉妮拿出茶缸泡了一杯濃茶,讓趙梅跟張開山踏實睡,她刷手機、看書,撐到夜裡三點多,趙梅醒來便不再睡了,周嘉妮眯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快到站了。

下車後她先往村裡打了個電話,才跟趙梅一起帶著張開山去坐車,等到了鎮上的時候,邱則銘已經在那兒等著了。

要是她跟趙梅兩人,也就不叫人來接了,得考慮張開山的情況。

這可不是在暖烘烘的百貨大樓和醫院裡,外頭的天能凍死個人,讓他一個病人走回去,要是凍感冒了可不是件小事。

車上鋪著厚厚的草氈子,還一床破褥子,也不知道他找誰借的,張開山上車後趙梅幫他蓋嚴實,又給他把圍巾圍好,捂得嚴嚴實實。

“小邱同誌,辛苦你了。”張開山道謝。

“張哥彆這麼客氣,瞧著氣色可比以前強不少,回去好好養著,先彆著急乾活啥的,把身體一口氣養好了比啥都強。”

趙梅也早就跟他說過了,雖然說嘉妮會幫忙讓他進廠裡工作,但也彆急著這一時,等開春暖和後,得忙春耕,廠裡也不能停下,有的是他掙錢的機會。

最早那些話,是許諾,但更多的也是寬慰。

趙梅則道:“小邱,小周,這回開山生病你倆真是幫了大忙了,周五晚上去家裡吃頓飯,誰也彆跟嫂子客氣,到時候隊長他們我也請,還有於晚霞,總之,這回幫了忙的都去我家熱鬨熱鬨。”

擔心他們不同意,又笑說道:“我家已經好長時間沒熱鬨過了,如今心裡的石頭落了地,給我們家鬨鬨人氣。”

這麼一來,邱則銘他們倒是不好意思拒絕了,就爽快的應下來,道:“行,那就慶祝張大哥手術順利,咱們聚一場。”

今天周二,周五請客,她得留出時間來準備準備。

到村口的時候張寶生他們在那兒等著,第一眼看到張開山後,幾乎心裡都在感歎,不愧是省城的醫院。

以往他們都看習慣了張開山那一臉的病氣,如今雖然看著清瘦虛弱,可跟去省城之前比,這臉色變化真是太大了。

張寶生點點頭,正色地叮囑道:“好好回去歇著,咱村如今越來越好,家家戶戶的日子也一定越來越好,千萬彆有啥心理負擔,把身子養好了就算對得起趙梅的這份付出。”

“放心吧隊長,趙梅都跟我分析過了,我一定好好養著!”

張開山一開口說話,張寶生又一次點頭,劉通也是,馬上就能聽出來,張開山說話的氣勁都足了。

趙梅娘家嫂子葉萍也在外頭迎著,心裡替小姑子鬆了口氣。

把張開山送到家安頓下,邱則銘送周嘉妮回家的時候,路上笑道:“你回來的正好,明天歇一天,咱後天去農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