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第七十五章 一更(1 / 1)

王科長的建議會采納, 友誼商店的路子也要走,甭管哪條能成功,對他們來說, 那個農村副業都相當於鍍了一層金。

但相對來說,找外貿公司談合作這條路其實都不用太著急,他們沒有那麼大的生產力, 就先爭取進友誼商店好了,老外零散著買, 量不會太多, 還能讓他們多層名頭。

其實就算在友誼商店不開張, 隻要能送進去, 這張名片也借定了。

處於對周嘉妮這個思路的讚賞,王科長表示出了極大的熱情, 願意幫著找人問問, 如果能成功, 作為從中牽線的人,他臉上也有光。

但還是先墊話道:“我也沒進過友誼商店, 不知道裡頭的布局和客流量,沒法判斷你這個提議的可行性。你這邊的想法…是固定數量, 還是每個櫃台前頭放一個或兩個?”

周嘉妮道:“固定數量,比如在主區過道上提供三到五個座位, 或者…商店裡若是有專門的休息區, 我們就錦上添花,加幾個這種凳子。”

她是真不清楚友誼商店內部的布置, 隻是按後世大型超市擺在過道上的椅子想象的。

要是數量太多,他們這邊就不答應了,三五個的成本就不低啊。

王科長點點頭:“這樣我心裡就有數了。”他道, “我找人幫著問問,等有消息了通知你。”

周嘉妮道了謝離開,在百貨大樓逛了逛,轉著去文具區各買了十支圓規、十支圓珠筆,又去賣搪瓷製品的那裡意思著買了幾個茶缸,三個搪瓷盆,抱著離開。

沒再買手帕,布票給了劉通讓他幫著買綠棉布之後,她手上的票就不多了,留著應急用,等找人收到新的再說。

而且這兩天手帕也買了不少,加上昨天送站後鑽營著去買的那些,她數了數,有18條;搪瓷缸加上今天買的,一共21個,搪瓷盆加新買的這三個是12個、手編掃帚17把,笸籮筐一共7個,還有十雙布鞋。

出去找了處沒人的地方,拿出鞋子補了幾張高清細節圖,又拍了圓規和圓珠筆的圖片,收起來去了附近的國營飯店,點了份炸肉、一個炒青菜和一碗米飯,等著上菜的工夫開始編輯要開團的物品信息。

手帕、茶缸、搪瓷盆、掃炕笤帚、笸籮筐這些還是用之前的資料,將銷售數量添加上就行。

布鞋、圓規和圓珠筆需要現編輯。

【老式千層底棉布鞋,純手工製作,八層厚實鞋底,一錐子一錐子納出來的,絕對養腳的好布鞋,今日開團福利價88.8/雙,男女款各限量五雙,錯過這次,下次不確定什麼時候再開。】

【七十年代的圓規存貨,質量嘎嘎好,全新,但它的意義是懷舊,限量開團價3.9/支。】

【複古主題繼續走起,七十年代的存貨圓珠筆,連筆芯都來自那個年代,全新可用,質量沒問題,良心懷舊團限量開售,1.9/支。】

編輯完開始發紅包,第一個紅包標注:手帕掃帚團;第一個:新品來襲。

先發複團的小手帕、搪瓷缸這些,布鞋、圓規和圓珠筆排在最後。

弄完按下確定,她的菜也做好了,去窗口那裡自己端過來,一邊吃一邊看群裡信息。

現在群裡正在走的是一款防曬噴霧和積木熊,偶爾還會穿插一條廚房紙的接龍信息。

等了片刻,她的團插進來了,排在第一的小手帕走貨很快。小手帕這麼受歡迎,周嘉妮都忍不住嘀咕幾次,是不是她定價低了。

後世她沒買過小手帕,不知道多少錢一條,倒是有一回某個商店搞活動抽獎,她抽了一條手帕,特彆薄,洗的時候稍微一搓就能扯出一個個的小方格,而且一摸就不是純棉的,也不吸汗。

而現在她賣的小手帕,絕對純棉,也沒有那麼薄,又柔軟又吸汗,真的很好用。

所以嘀咕完,她覺得應該還是因為質量好,其他沒買過的群友看到大家反複求購,也變相被刺激了購買欲,所以這款產品應該還會再紅一陣。

搪瓷製品一如既往的受歡迎,這個屬於後世重新流行起來的東西,應該也會再暢銷一陣子,估計比手帕紅的長久。

有人開新團,發了紅包,標注:求熊貓郵票。

周嘉妮搶完紅包,默默看著,片刻後這位團長的開團信息插了進來:【正品生薑護發素……(4200元收63版全套熊貓郵票,700元收73版全套熊貓郵票),原價49一瓶的護發素今日開團福利價……】

很好,都開始在產品介紹中插入奇奇怪怪的東西了。

周嘉妮竭力壓著笑意,擔心周圍的顧客見她盯著手掌發笑,再以為她是神經病。

咬牙合上手掌,遮住來自手心裡的誘惑。

63版的不好湊,73版的…那不就是去年嗎?人就在七十年代,湊一套去年的郵票不說信手拈來般那麼容易,但肯定沒那麼難啊。

一套700元,拆開單賣她最多定價十幾塊,不一樣啊。

很難不動心。

炸肉吃著都不香了,猶豫糾結中還透著微微的激動。

開團最少五套,按五套算,一筆三千五啊。

周嘉妮吃完最後一口,當啷一扔筷子,氣道:“瞧你這點出息。”

三千五她筷子都要捏不住了。

不過如果真開團,她肯定不能五套全是熊貓郵票,會穿插點彆的。

隻是其他郵票的價格是高還是低,還得慢慢把信息套出來才行。

要不要複開郵票團先不說,但周嘉妮決定收集幾套,不開團就自留,當紀念也好,或者留到後世再整套出售也好,反正現在她出得起這個本錢。

離開國營飯店就去了這片區的郵局。

今天郵局的人不少,櫃台前頭站滿了人,櫃台後頭的人正在手腳麻利的打包、收錢,並隨口給旁邊的顧客報價。

或者給顧客拿郵票、信封這些。

周嘉妮在旁邊看了會兒,抽個空過去笑眯眯地問:“同誌,去年的熊貓郵票還有嗎?”

櫃員撩眼皮子看了她一眼,道:“乾啥非得要去年的,今年的其他郵票不能用嗎?要幾分的啊?”

周嘉妮笑道:“不是,我喜歡收集糖紙和郵票,之前買的熊貓郵票讓老鼠咬壞了幾張,不成套了,想補起來。”

櫃員沒再回應她,沒說有,也沒說沒有,隻忙著回應旁邊顧客的問題,手上也一停不停的忙碌著,就在周嘉妮以為沒了結果,準備轉身走人的時候,對方彎腰從櫃子裡翻翻撿撿,拿了幾摞不同面值的郵票出來,很熟練地報出剩餘的數量:“還有三套半,要幾分的你自己撕。”

一套六枚,這總共一十一張。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同誌,我全要了吧,餘著的寫信用。”

麻溜的掏錢。

一整套的價格是九毛三,面值最低的4分,最高的43分,她自己有整有零的算好遞過去,都不給櫃員添找錢的麻煩。

拿著郵票出來,還有點小激動。

不是頭一回走過這個年代,但上輩子她根本沒關注這個,也沒發現郵票的美,今天看著手裡這款熊貓郵票,發現真的很漂亮。

把熊貓郵票收起來,找機會再看看彆的。

回到家,都沒顧上看她的貨賣的怎麼樣了,就聽奶奶說廠裡有她的電話,西河鎮郵局的,她幾時回來,幾時回過去。

周嘉妮沒去廠裡回電話,她去了這片區的郵局,打完電話順便能看看郵票。

電話轉接到西河鎮郵局,響了兩聲那頭就接了起來,有點失真,卻還是很熟悉的聲音透過話筒傳了過來道:“是小周同誌嗎?”

周嘉妮挑眉:“小邱同誌?”

邱則銘的聲音裡就含了笑意,道:“是我。”他接著道,“小周同誌,聽說你們去省城的當晚遇到了危險,我特意來慰問一下,小周同誌沒嚇到吧?”

沒想到邱則銘特意打電話來是為這事,周嘉妮有點感動到,回他:“我沒事,大家也都沒事,劉會計拿的棗木棍沒用上就結束了。”

“嗯,沒嚇到就好。”邱則銘認真地道,“隊裡今早開會決定,以後再發貨,人不跟貨走,該坐火車還是坐火車,貨跟著運輸隊的車。”

雖然這次沒事,但仔細想想還是會後怕,周嘉妮也認可這個安排。

兩人聊了幾句,周嘉妮提到收納凳,順口道:“你幫著催一下隊裡,我上回要的收納凳樣品儘快發過來。”

邱則銘知道她留在省城是為收納凳找出路,道:“有眉目了?”

周嘉妮賣了個關子,催的這批樣品是她自己要的,到時候肯定要用零售出去的借口,等王科長那邊有消息了再說給友誼商店的貨。

此時神神秘秘地道:“先保密吧,不定能成呢。”

邱則銘笑了聲,沒再多問,兩人又聊了幾句,掛掉了電話。

周嘉妮去找這邊的櫃員問郵票的事。

西河鎮這邊,邱則銘心情大好地出了郵局,騎車返回大隊。

這會兒天已經不熱了,吹來的風涼颼颼的正舒服,正如小邱同誌的心情,說不出的愉悅。

等了一天,總算接到了小周同誌的電話了。

劉愛玲正邁腿往大隊趕著,聽到身後自行車在崎嶇小路上的顛簸聲,轉頭看了眼,就見邱則銘眼尾帶笑,微翹著嘴角,目不斜視地踩著自行車越了過去。

“誒,邱——”

劉愛玲目光複雜的猶豫了下,還是將剩下的呼喊咽了回去。

邱則銘回到大隊,直接去加工坊找張老四,傳達了周嘉妮同誌的囑托。

張老四點點頭,道:“放心吧,已經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