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第七十四章 二更(1 / 1)

有人尋著味兒朝這邊看, 餘慧芳就大大方方地表示,閨女回來了,給閨女補補。

反正他們一向疼孩子, 倒不顯得蹊蹺。

本來想再給妮妮塞倆零花錢,但閨女表示她是掙工資的人了, 目前還有安置費的補助, 手裡的錢富餘,沒要。

周嘉妮下午隻去了趟廠裡, 回來就沒再出去,在家陪奶奶整理了下現有的碎布, 打了漿糊做袼褙, 奶奶打算做個布包。

家裡人相中她背回來的布包了, 餘慧芳覺得背著出去買個菜啥的很方便, 用袼褙做書包底, 看著挺括不邋遢。

晚上吃飯的時候周萬裡眉眼帶笑地問閨女:“你們還真給廠裡寫感謝信了?”

下午周嘉妮給黃主任送過去的。

信是劉通寫的,以前進大隊社員的身份, 在信裡表達了對二紡廠買菜幫村民創收以及幫著找材料的感謝。

讓黃主任非常有成就感之餘還有點心虛, 有成就感是他幫著跟廠裡食堂牽的線;心虛是因為材料的事他安排助理隨便找了本書應付了事。

現在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在辦公室裡來回轉了轉圈,喊了助理進來, 吩咐了幾聲,助理點頭離開。

廠裡食堂的人也開心, 沒想到在他們看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居然還收獲了一封鄭重其事的感謝信, 托周萬裡回來告訴周嘉妮,說明年要是還有這種忙需要幫,直接跟食堂打招呼就行。

一來一回, 這也算用前進大隊的名義跟二紡廠搭上了關係。

“當然,甭管大小都是幫忙,況且又是幫村裡社員解決問題,不表示一下怎麼行?”周嘉妮笑道。

周萬裡笑道:“食堂那邊都誇你呢。”

說他閨女辦事地道。

另一邊,劉通他們一出車站,坐上來接站的張叔的牛車,就催著他往縣供銷社走。

趕在供銷社下班前進門,直奔賣布的櫃台,一眼就瞧見了那塊軍綠色的棉布,很驚喜這邊居然有貨,問了下,也不多了,就還有一丈六,兩人掏出錢和票一起買了,還買了兩個紅線軲轆。

之後坐著牛車慢慢悠悠回村,一路上體驗了一把上回張寶生回村後的樂趣,給張叔著重描述了下百貨大樓和他們逛街時的見聞。

張老四也是一路眉眼帶笑,這趟出去,真是長見識開眼界,等到家就研究研究人家的編花手法。

到村口碰見等在那裡的張寶生,黑咕隆咚的,要不是看見一明一滅的亮光,都不知道那兒蹲著個人。

等他們車子走近,張寶生才開了下手電筒,笑道:“回來了?咋樣?”

劉通笑道:“非常順利,人家很認可咱的籃子,對我們客氣友好,又接了倆單子,咱們的規模啊,還得擴大。”

張寶生老臉堆笑:“擴大好,擴大好,我還擔心咱們廠子開起來沒那麼多單子撐著呢。”

聊完交接的事,張老四沉聲道:“交接是很順利,但跟著車去的路上碰到了劫道的,車隊的人還開了槍。”

那邊張叔聽著心頭一咯噔,吸了口氣。

張寶生也是心頭一跳,不等他開口,一道年輕的聲音插進來:“沒人受傷吧?當時兩邊都動手了?”

夜色下,邱則銘覺得頭皮發麻,聲音不自覺透著緊張。

張老四擺擺手道:“沒有沒有,咱們這邊的人開了槍就把劫匪唬住了,我們沒露頭,就那一樁意外,再往後直到省城都平平安安的。”

張寶生鬆了口氣,抬手抹了把汗,緊聲道:“不容易,你們辛苦了。小周同誌沒嚇著吧?”

女同誌遇到這種事應該格外慌神。

邱則銘緊張的看過來。

劉通搖搖頭,語氣中難掩讚賞,道:“小周同誌可沉得住氣呢,一聲沒吭,看著特彆穩當。”

詳細說了下當時的情形,大家還是捏了把汗。

最後張寶生體諒他們旅途辛苦,定好明天早上開會,就讓他們趕緊去休息,邱則銘也轉身離開。

劉通沒忙著回家,去了趟張開山家,把布和圖樣交給趙梅,說了周嘉妮的交待,數量上多報了三頂,最後道:“有三頂不是小周同誌的,我跟四大爺一人一頂,另外一頂是我跟四大爺合著給惠惠的,不能讓你白忙活。你不知道,省裡這款帽子都搶不上,孩子們都稀罕,我們沒買著,小周說讓你幫著做,我倆也就跟著省事了……”

趙梅想推辭劉通的這份報酬,劉通擺擺手道:“拿著吧,應該的。”

目送劉通離開,趙梅關門後回了棚屋,借著燈光看圖樣。

張開山道:“誰送來的?”

“劉會計幫小周同誌捎來的,讓我給她做幾頂這種帽子,說省城很流行。”趙梅笑道,“我看看圖樣。”

省城這邊,周嘉妮一覺睡到早上七點多,家裡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隻剩奶奶在家,正在看晾了一宿的袼褙。

見孫女出來,道:“我去下面條,窩個荷包蛋,再舀一勺牛肉湯,可好吃了。早上嘉平嘉安比平時都多吃了半碗呢。”

“奶奶你歇著,我自己去煮。”

拿出面條一看,還是她從群裡團的那些。

面條她當時也留了一部分,等搬家後自己開火的時候吃。

吃完飯,她去了這邊的街道辦,找到葛主任鄭重其事的遞上一封感謝信。

除了感謝舉報事件裡他們對自己的照顧,還有找資料的事,弄得葛主任也覺得不好意思。

但再不好意思,也沒擋住他就彭震舉報的事順便給小周同誌做了兩句以和解為主題的思想工作,周嘉妮笑眯眯地表示受教。

從街道辦出來,去學校看了看孟老師,跟她說了說塑料大棚的進展,並且打聽到了那個實驗團隊的地點,寫了信去請教。

孟雯很替他們高興,道:“那就好,專業的事還是得請教專業的人。”

周嘉妮溫聲道:“老師,等我們的大棚蔬菜種出來了,一定請您嘗嘗。”

孟雯老師幫忙找的那些資料最寶貴,尤其是筆記,他們跟村裡的莊稼把式探討的時候,幾個大爺也表示受益良多。

孟雯倒是沒拒絕,她覺得這是美好的象征,道:“好啊,那是你們成功的果實,能等到你送菜,也說明了你們的成功,這果實我得分享。”

跟孟老師聊幾句,孟老師還有課,周嘉妮就出來了。

她離開後有個男老師走過來問道:“那是以前你們班的周嘉妮?看著變化不小啊!”

孟雯笑道:“是!”

他們說得變化不是模樣上,而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

男老師點點頭,形容道:“感覺一下子長大了。”

孟雯欣慰地道:“可能是下鄉讓人成長了吧,以前就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現在是懂事成熟的大姑娘了。你不知道,嘉妮幫當地老鄉搞塑料大棚,前段時間讓我幫著找資料,今天過來彙報他們實驗的進城。”

男老師笑道:“不錯不錯,她領悟到知青下鄉的意義了。”

這邊,周嘉妮騎車慢悠悠地往第一百貨的方向走,路過供銷社就停下進去打個轉,買手帕、鬥笠、草帽、笸籮筐、手編笤帚、搪瓷缸、盆、竹編暖瓶。

鐵皮暖瓶不要了,不如竹編的下貨快。

她從村裡拿來的那個編織袋可是發揮大作用了。

進了第一百貨,先去賣編織品的那邊看了眼,這邊顧客不少,他們的貨正在熱銷,不過那個收納凳沒什麼人問。

周嘉妮翹了翹嘴角,去北樓找王科長。

王科長正在看報表,一看見她來,就忙道:“小周同誌,這批貨估計撐不了幾天,你們的生產可得抓抓緊啊。”

周嘉妮笑道:“放心吧,我們廠子都準備動工了,等廠子辦起來,不光產量,款式也會多增加幾個。”

王科長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他指指旁邊空著的位子,道:“小宋出差了,你拖他的椅子過來坐。”

周嘉妮也沒客氣,搬了椅子過來坐下,道:“王科長忙嗎?”

王科長笑道:“我就等著呢,周同誌有啥指示就說吧。”

前天猜著周同誌肯定還會來找自己一趟,所以一看見她過來,心裡就更肯定了。

“是關於收納凳的事吧?”王科長先道,“這兩天編織品那邊的櫃員反饋過,還是有很多人喜歡這款產品,但都因為價格太高放棄了。不過我也清楚收納凳工藝複雜,成本高,降價恐怕夠嗆,所以我也好奇周同誌有什麼高見能讓這款產品銷售出去。”

“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您。”周嘉妮笑問道,“王科長,您認不認識友誼商店的領導?”

王科長瞪起眼睛,但眼底有讚賞地笑意,歎道:“周同誌,你是真敢想啊!”

其實這兩天他也幫著想了想出路,覺得那款產品如果走出口的路子應該會好點,款式蠻拿得出手,洋鬼子還就稀罕稀奇古怪的東西。

而且那個價格洋鬼子們不會覺得貴,甚至還有上漲空間。

他沒想到周嘉妮也在打這個主意,不過她是盯上了友誼商店,但都是賣給洋鬼子,賺洋鬼子的錢。

王科長笑道:“產品再好,友誼商店也不是想進就能進的,找他們都不如找外貿公司省勁,或者耐心等一等,多做幾個樣品出來,等相關的交流會,先把產品亮出去,名聲打出去。”

周嘉妮笑道:“要是免費給他們提供一組這種收納凳呢?當然,我不知道裡頭什麼布置模式,我隻是這麼想著,給他們提供一組公用凳,老外們逛累了坐下歇歇腳,店裡的櫃員再順口幫著解釋兩句,碰上感興趣願意下單的,直接從咱們這邊提貨。”

到時候就備點庫存放到第一百貨,從這裡提走。

王科長有點意外周嘉妮的這個思路,思量著緩緩點頭,半開玩笑地說道:“周同誌,以後若是我們百貨大樓招工,我得想辦法把你招過來。”

這種人才他以前怎麼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