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四十二章 被舉報(1 / 1)

邱則銘並不清楚周嘉妮惦記著兩年後即將恢複的高考, 他以為小周同誌隻想找農業有關的書籍資料,便開始有針對性的翻找。

一邊翻一邊往旁邊摞,周嘉妮眼角的餘光一頓, 側頭將邱則銘劃拉到旁邊的幾本書拿了過來:“小人書啊!”

邱則銘道:“三國演義的連環畫!”

周嘉妮拎起來伸長胳膊拍打了幾下,翻了翻, 內頁除了些塗鴉, 並不影響內容。她看向邱則銘負責的那邊,道:“這套小畫書還有多少?”

她壓低聲音道:“其實能湊齊一套也不錯,帶回去給村裡的孩子們看。”

上輩子邱則銘可是當上民辦教師的,這輩子如果他軌跡不變, 年後應該還會成為一名光榮的教師, 到時候一套連環畫甩出去,能瞬間成為孩子們眼中的英雄, 小屁孩們絕對聽話的不行。

邱則銘不知道小周同誌在為他打算, 一目掃過他面前那堆書,道:“一套夠嗆,能湊出半套就不錯了。”

他偏頭問道:“要嗎?”

“要!不光那套…你腳邊那本沒皮的書是啥?”周嘉妮探身過去看了眼內容, 認出來是小說《林海雪原》, 她興奮地道, “這也要,收購站的書便宜,臟點破點沒啥,我接下來空閒時間多, 慢慢清理修複一下,到時候帶回大隊。”

又道:“初高中課本、有學習價值的筆記本也要。”

邱則銘開始重新整挑挑揀揀,拿起一本破破爛爛的筆記本,打開看了眼, 初中數學筆記,內容還不錯,是成績優秀的學生的筆記,放到腳邊準備帶走的那摞書裡。

周嘉妮自己也有收獲,找到一本前幾年的初版數學書:崇彙省中學試用課本,數學,高中第三冊。

也沒細看跟她的數學課本內容區彆大不大,先收回去,抽空慢慢看。

除了書,就是筆記本。

還找到了幾本雜誌,《化學肥料工業》和《科學種田》;小說《西遊記》的上下兩冊,缺了一冊。

連環畫《小廠走在大路上》和《黃繼光》,前者是全的,後者其中一本撕掉了好幾張,內容不是很全。

周嘉妮越淘越開心。

扒拉完面前的那堆,見前頭有一摞成捆的書本,書、筆記本和報紙混雜,通過最上邊那本勒出的痕跡和繩子的磨損程度來判斷,這摞書自打進了收購站就沒被打開過。

果然,伸手一提,繩子就斷了,嘩啦一下攤在她腳下的垃圾堆裡。

周嘉妮小心翼翼一本一本地翻,有用的就收,用不上的就摞到旁邊,方便收購站工作人員整理。

翻著翻著,目光突然一頓,下意識朝東邊那幾間簡陋的辦公室看了一眼,然後不動聲色的將其中兩本書拿了過來。

一本平面幾何,一本物理。

這兩本書沒什麼出奇的,但書名上方的小字讓周嘉妮心頭咚咚跳了兩下:數理化自學從書!

這套數一共17冊,因為某些原因一度被毀,77年恢複高考後這套書才重新印刷,說是高考寶典也不為過。

當時全國各地的書店前頭都排起長隊,還不是成套的買,每人隻能買一本,不能挑,輪到哪本是哪本。

要是運氣好,一整個大隊的知青能湊出一兩套完整的,大家換著學;運氣不好都湊不全,隻能跑到彆的大隊,央著人家讓自己抄一抄。

隻是這套書目前亮相恐怕還有一定的風險,周嘉妮說不上是激動還是恐慌,抑或是兩者都有,臉皮像被火燒著一樣火辣滾燙,心慌手抖的將兩本書夾在決定帶走的那摞書裡,還隨便撿了幾張報紙,折的比那兩本書略大點,壓在上頭,從旁邊的破爛堆裡拽出一根繩子,將那摞書捆好,捆的時候將報紙下折,完美的擋住邊緣,故作鎮定的放到一旁,等著拎出去稱重。

兩人扒拉了一兩個小時,結結實實的攏了四摞出來。

連環畫、雜誌、小說、課本、筆記本、報紙等等。

除此以外,並沒有淘到彆的寶貝。

過程中周嘉妮還抱過發財的幻想,比如能找到點古玩字畫啥的,後來發現她想多了。

且不說她一眼掃過去壓根沒見點古玩字畫的影,即便有,她也沒那個見識,隻能盲收。

但這個收購站連盲收的機會都沒給她,隻淘到了沉甸甸的四摞書。

拿給負責的人看,對方也沒檢查,隻瞥了一眼,象征性收了兩毛錢就讓他們拎走了。

周嘉妮鬆了口氣,走出收購站才發現腳底都有些打飄。

但知道自己成功混出來後,心底的興奮又湧了上來,壓都壓不住,眼底的光太亮了,一度讓小邱同誌詫異不已,好笑道:“淘書這麼開心?要不去逛逛書店?”

周嘉妮心頭一動,嗖地轉頭:“我還知道兩處廢品收購站!”說完才想起來今天要儘的地主之誼,說好帶小邱同誌逛的地方還沒逛完呢,又不好意思笑道:“算了算了,回去洗洗手,咱先去逛百貨大樓。”

等小邱同誌離開後她自己慢慢逛。

萬一運氣好,能在高考前湊齊一整套的數理化自學從書呢,她就賺大發了。

邱則銘望著小周同誌眼裡壓都壓不住的光,一揚下巴,倔強地道:“不,我就想逛廢品收購站!”

周嘉妮愣了兩秒,沒想到會看到這樣的邱則銘,沒忍住‘噗嗤’一下爆笑出聲。

啊,她的搭檔竟然還有這樣可愛的一面?

“走,今天拿下那兩家廢品收購站。”

邱則銘瀟灑地把自行車提起來調了個頭,推到馬路上,用烏漆嘛黑的雙手握住車把,仿佛握住了小周同誌眼裡的光。

兩天後周嘉妮在省城運輸隊送邱則銘和塑料布回村,看著小邱同誌不斷揮動的雙手,那雙手骨節分明、乾淨修長,用後來的話說就是彈鋼琴的手。

她恍然醒悟,自己像是有什麼大病,竟然帶著邱則銘跑遍齊陽所有的廢品收購站,翻了兩天垃圾。

要是有一天這個好搭檔不跟她搭檔了,那也是她憑實力把人推走的。

目送貨車走遠,周嘉妮騎上自行車離開這裡,恍恍惚惚的,感覺像少了點什麼。

不過這點小失落在連著搶了兩個紅包,每個紅包金額都在一毛以上時,就散乾淨了。

周嘉妮在路邊把車停下,盯著群裡準備上的貨。

群裡先開的是冷凍雞翅的團,周嘉妮想了想,沒拍。

這兩天家裡夥食不錯,三天兩頭開葷,又是丸子又是紅燒肉,昨天晚上她兌現諾言,給小邱同誌送了乾豇豆燉排骨。

那隻雞還掛在窗口風乾著沒燉呢。

雞翅就不買了。

第一件團購的物品是東北大拉皮,過!

然後她又看到了複團率最高的小龍蝦。

周嘉妮咽了咽口水,最終等到了她覺得還不錯的團,山竹。

山竹是注定不會往家帶的,隻買了一份解解饞。

其實最好的還是蘋果,保存時間長,關鍵時刻還能派上用場。

但蘋果一直沒複團,倒是荔枝又開過團,周嘉妮猶豫了下就售罄了。

找個角落把車子停好,一邊警惕著外頭的動靜,一邊摸出兩個山竹剝著吃,時不時關注著群裡。

吃了幾個山竹,把皮收進去銷毀,從貨架上提取了一包濕巾抽出一張把手乾淨,再掃描進倉庫銷毀。

翻垃圾的這兩天除了那些書,最大的收獲就是從群裡搶到的濕巾和礦泉水了。

哦,還有幾斤芒果。

芒果跟山竹一樣,隻留著自己解饞。

收拾完,重新騎上車回家修補這兩天淘來的‘寶貝’。

遺憾的是沒再找到數理化自學從書裡的課本,但收獲也不錯,那套三國演義的小人書讓他倆湊的差不多了。

還搜羅了些彆的小人書、兒童刊物、小說、雜誌等等。

餘慧芳同誌都無語了,嫌棄的不行,忍無可忍地吐槽了句:“妮妮啊,這都是人家賣出去的破爛吧?”

閨女上學的時候成績雖然不錯,但也沒愛學到這個程度。

這不念書了,咋還開始收集這些東西了呢?

你收點乾淨的也行,臟兮兮臭烘烘,自己還鼓搗的不亦樂乎。

周萬裡也道:“閨女,要不你列列單子,爸爸去書店幫你買套新的?咱買得起。”

周嘉妮搖搖手:“你們不懂。”

不懂翻垃圾…淘寶的樂趣。

這會兒薑新鳳在樓下跟老太太們聊天,周嘉妮騎車進來,圍繞在她奶奶身邊的奶奶、嬸子們眼睛頓時亮了,紛紛熱情的跟她打招呼。

“妮妮回來了?”

“嘉妮,第一百貨管你們定的籃子啥時候來啊?”

“嘉妮這孩子,打小我看著就出息。”

“是啊,長得就透著聰明勁兒。”

“可說是呢,學習也好,我記得她上小學就年年考第一來著,是吧老嫂子?”

老嫂子薑新鳳嘴角抽了抽,道:“有時第一,有時第一。”有時候還第三呢,不穩定。

“嗨,妮妮就是考第一,也比那考第一的聰明。”

薑新鳳:……

周嘉妮:倒也不必硬誇。

喊了一圈人,在一片讚揚聲中臊著一張臉逃到樓上,一頭紮進屋裡修補那些書籍。

周嘉妮成功跟百貨大樓達成合作、並被餘慧芳宣揚出去後,在宿舍區一時風頭無兩,如今人見人誇。

她也是頭一次知道,這些可愛的鄰居們詞彙那麼豐富,記憶力那麼好,能從一兩歲開始誇起。

當然,餘慧芳也沒想到閨女那麼能耐,說談就真談成了,她也沒特彆刻意的宣揚,就是再有人找她要籃子的時候,很大聲地拒絕回去:“現在不讓賣了,我家妮妮說跟第一百貨簽上協議了,人家不允許他們再進行私人買賣。你們要是想買,等第一百貨上了,去那裡買。”

方圓十米以內的同事呼啦就圍了上來,各種驚訝的問這問那,在知道周嘉妮真把鄉下的編織筐推進百貨大樓後,讚歎聲不絕於耳。

人有時候就是這種心理,感覺隨時問隨時就能買到的東西沒覺得多稀罕,這突然一下買不到了,心裡反而欠的慌。尤其是鄰居們有,他們沒有,感覺再沒比那籃子更好看的東西了。

這心裡越遺憾呢,就越想找人說說,結果一下傳播開來,去找餘慧芳的人越來越多,哪怕不買籃子,也要問問她女兒跟第一百貨合作的事。

餘慧芳端了一天架子,第一天悄悄放出去十來個訂單,就死活不應了。

但這一點也沒耽誤餘慧芳在廠裡成了大紅人,更沒耽誤薑新鳳在鄰居間出儘了風頭。

當然,也有那酸的,在背地裡嘀咕,說周家就是硬撐著臉皮。

周嘉妮的糧食關係都不在城裡了,她這麼肩膀頂著腦袋在家裡吃、在家裡住,家裡有多少存貨能扛得住?

那些早就下鄉的知青,回來探親都背著自己的口糧回來,周家這姑娘,就是有千般好,在人情世故上做的也不好。

周家人也是,就不知道趁著孩子家多教教,就硬撐著讓她吃,等周嘉妮一回鄉下,他們一家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吧。

議論歸議論,沒誰說到他們家前頭。

當然,他們這是沒看見周嘉妮找機會悄悄拎回家的大米、雞蛋、白糖和冰糖。

也沒看見她偷摸帶回家的白面。

餘慧芳都被閨女的大手筆整的有些心驚膽戰了,一個勁地叮囑她,彆總往黑市跑,偶爾一回兩回的還行,跑多了難免出岔子。

尤其閨女如今前途大好。

是的,餘慧芳現在莫名覺得下鄉支援農村建設的女兒前途大好。

要是為了口吃出了啥意外,且不說家裡得心疼死,這些天忙活著掙的榮譽也白掙了。

餘慧芳還道:“我們咋就管不起你飯了?甭光往回尋摸東西。”

周嘉妮就安穩下來,踏踏實實陪著家人過中秋。

中秋前一天又往公社打了個電話,張寶生告訴她,第一批貨最晚再五天就能全部發出,同時,她也可以跟第一百貨談了。

本來挺高興的時候,正在家裡幫媽媽準備晚上的飯菜,街道辦聯合廠裡領導找家裡來了。

說有人舉報周嘉妮,作為知青,長時間待在城裡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