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四十一章 對劉愛玲來說這叫噩耗……(1 / 1)

村裡要成立編織品加工坊?

不光要招一批編織學徒, 今天的工作還要來個大調整。

現在隊裡的活主要曬麥種、刨玉米茬、高粱茬,刨出來在地裡攤著曬一上午,將根茬上的土抖淨, 統一運到場地上, 完全曬乾後再分下去。

清理完秸茬的地還要犁一遍,把地整平, 準備種麥子。

有活, 但沒那麼忙了。

各家上工的人數都減了點, 忙忙自留地的東西, 指使孩子去公家地裡攬地瓜、攬花生。

要是運氣好能把一個人當天的口糧弄出來。

攬到的花生攢起來,去油坊換點油,換一兩賺一兩。

社員們也做好了準備, 如往年那樣, 等種完麥子農閒的時候就到了, 想賺點工分得耳朵尖著點, 勤往隊裡跑著些,還得聽分配。

累的時候雖然也會喊累,但真等農閒後又都盼著隊裡能有點活。

所以,隊裡大喇叭宣布要成立個作坊,還要招人時,社員們先是楞了下,接著呼啦跑到院子裡豎著耳朵聽。

“啥作坊?咱隊裡要弄個啥作坊啊?”

喇叭伴著或強或弱的電流音, 得屏氣凝息才能聽真切。

大喇叭還在繼續。

“……周嘉妮同誌不光幫咱村爭取到了往國營飯店送菜的資格,現在, 周嘉妮同誌和邱則銘同誌,還帶著咱村的編織籃子走進省城,走進了省百貨大樓。以後, 咱們就要跟省百貨大樓合作啦!”

張寶生說的慷慨激昂。

不少社員還沒回過神來。

有老太太不明所以地問家裡人:“城裡那麼缺編織筐啊?他們那地方沒人賣那些東西嗎?”

不然咋從他們村進貨呢?

年輕點的關注的是:那倆新來的知青,把他們大隊的東西帶到了省城,還進了百貨大樓。

好多人都從家裡跑出來,跟鄰居互相交流信息,生怕自己剛才聽錯了。

有人問到張老四家,才知道前幾日村裡組織手藝人編了一批籃子,周嘉妮跟邱則銘上省城的時候帶走了。

往年村裡也組織湊貨,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出完成品後都是去彆的隊裡找賣貨行的把式,由他們帶著出去賣。

今年村裡這是把貨交給了那兩個年輕的知青,人家還把他們大隊的貨賣到了省城,如今要跟省百貨大樓合作了。

“小周同誌真是實打實為咱大隊出力啊,又是提議塑料大棚,又是幫咱賣菜,現在還幫咱賣筐子。”

“張寶生是不是看著小周同誌賣菜賣的好,才給她派了賣筐子的任務?”

“這事不是想派就能派出去,得那個本事才行,人家小周同誌就真有那個本事。”

“還有那個小夥子,人家肯定也出力了。”

“是啊,這麼多年,自打頭一批知青下來,可算來了乾實事的了。”

“多少知青才出這麼一兩個。”

社員們很難平靜下來,那可是省城的大單位啊。

一個鎮上的國營飯店就讓大家有種高不可攀的感覺,如今他們居然跟省百貨大樓搭上邊了。

一番交流過後,仿佛才確認了這個事實,整個村子才沸騰起來,不約而同的往隊裡跑,想去當面問個明白。

老新知青們這兩天已經不出早工了,尤其是新知青,早上可算能多睡會兒了,睡到七點左右起來,吃點東西再上工。

老知青還好,知青點是獨立存在的,有人聽到大喇叭響也沒關注,翻個身,用被子蒙了頭接著睡,完全不知道被當地老鄉嫌棄了。

但還在老鄉家裡住的新知青就不一樣了。

好幾個人都是被外頭此起彼伏地歡呼聲吵醒的。

孟見娣睡眼朦朧地起來,看了看時間,才五點,嘟囔了句:“乾嘛呀……”又倒下,接著漸漸覺出不對勁,披上衣服下炕拉開門,看著一片喜氣洋洋的宋解放家,問了句,“嬸子,咋了?”

孫紅玉喜得拍了下大腿,揚聲帶笑說道:“跟你們一起來的那個周嘉妮,可真是我們前進大隊的福星啊。”

屋裡,劉愛玲騰的坐了起來,是她睡夢魘了嗎?大早上的怎麼會聽到周嘉妮名字?

豎著耳朵聽外頭孫紅玉道:“你說那個小同誌怎麼那麼有本事呢?她們去省城買塑料布,不光帶了我們種的菜,還帶著張老四他們編的籃子,說是跟省裡百貨大樓搞上合作了,以後百貨大樓要從咱村進貨。”

孟見娣嘴巴張的能塞進一個雞蛋,半晌沒回過神來。

大清早的,她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呢,又反複問了句:“真的假的?”

“大喇叭都廣播了能有假?隊裡要弄作坊了,要招人跟著編籃子,今天還要組織人去山上割條子啥的,你們也彆睡了,趕緊起來去大隊看看,趕緊報名去……”

孟見娣轉頭,看到坐在炕上兩眼發呆的劉愛玲,不知道是不是她看眼花了,劉愛玲臉色咋煞白煞白的呢?夢見惡鬼了?

不是夢見惡鬼了,在劉愛玲這裡,外頭說的那不是喜訊,對她來說是噩耗。

怎麼可能?

周嘉妮怎麼可能有那個本事!

他們不是去省裡買塑料布嗎?捎帶著幫老鄉賣菜也就算了,怎麼還把村裡人編的筐子帶去了,還說通了百貨大樓,跟那樣的大單位合作!

是百貨大樓裡沒有賣鄉下這種編織筐的,還是百貨大樓的領導沒見識?

孟見娣適時地發出感歎:“周嘉妮和邱則銘也太厲害了吧。”

劉愛玲猛地回神,對了,還有邱則銘。

應該是邱則銘談的吧?

他是從首都下來的,那回無意中聽趙衛國說了句,那幾個首都下來的,家裡好像都有背景。

想到這裡,劉愛玲心頭稍稍鬆了鬆。

不過心裡還是有點酸澀,雖然是邱則銘談的,但周嘉妮確實跟著沾光了。

她從準備下鄉那刻起就在計劃怎麼出頭,不光她要出頭,還要遠程帶著她爸的事業也往上爬一爬。

結果從第一天起就事事不順,她所有的計劃都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周嘉妮拍進泥裡。省城那邊不用說,周家肯定已經知道真相了,依著餘慧芳的脾氣,怎麼可能不鬨開?

不用想也知道,她這回不但沒幫到家裡,還給家裡帶去了麻煩。

她都不敢寫信回去問。

但現在,周嘉妮卻成了村裡最耀眼的存在。

劉愛玲咬著唇,滿心的不甘。

張開山家,趙梅沒來由地激動到抹淚,小周同誌咋那麼優秀呢?

她是由衷得替周嘉妮高興。

孫萍睡眠淺,她到這個點也會醒一醒,醒來正聽到喇叭裡在廣播什麼,就半坐起來側耳聽了下,整個人瞬間就精神了,跟同樣睜開眼的於晚霞道:“我的媽呀,嘉妮同誌立大功啦。”

“咋啦?”於晚霞還有點懵,“嘉妮不是回省城了麼?咋立功了?”

張寶生昨晚開會到半夜,不知道是不是太興奮,後半夜就沒睡著,腦子裡一直在做工作計劃和社員安排。

接下來,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要選進加工坊乾活的人,彆看就是編個籃子,這東西也得手巧的人才行,手拙的把指頭掰斷也彆不出一個籃子來,這事讓張老四他們去挑,他們選手藝人一門靈。

還得安排人去山上弄材料。

大隊裡每年都要靠著編織品搞一波收入,所以平時就有囤材料的習慣,現在隊裡囤的那些能撐一陣子,但也得趕緊組織人去砍。

收來的材料不能直接用,需要先做處理,這時候就把這些工作準備起來,儘量保證不斷糧。

憋了半宿,加上又實在睡不著,索性就去隊裡打開廣播,大清早的給大家提神來了。

廣播完,張寶生關了開關,點了煙袋鍋子,眯著眼砸吧了幾口,又嘿嘿咧嘴樂了會兒,就聽著外頭有動靜了。

表情一肅,倒背著手走了出去。

比起被大隊長吵吵起來的人,小周同誌今天就舒服多了,睡到八點多起來,吃了點東西,在家裡陪奶奶說了會兒話,九點半才從家裡推著車子出來,邱則銘已經在宿舍門口等著了,兩人先去郵局打電話,接下來周嘉妮準備儘儘地主之誼,帶著小邱同誌逛逛省城的景點。

景點也包括百貨大樓,當然,不逛一百,逛二百,即使不談業務,也可以去玩玩,順便看看那邊分不分南樓北樓。

邱則銘帶著周嘉妮又一次路過電影院,他儘量隨意地道:“國慶要上新電影了,嘖,你說要是這時候上多好,咱也去看看新電影演的啥。”

周嘉妮剛才也瞥見了,閃閃的紅星,她知道演的啥,上輩子看過,倒是沒有小邱同誌這麼好奇。

因此,很不解風情地道:“年前總有機會看的,等村裡大棚弄好,加工坊也走上正規了,如果那邊縣城和鎮上也上了的話,我叫上孫萍、於晚霞,你叫上白昊陽他們,咱一起出去逛逛,看場電影。”

邱則銘:……

“剛才那個電影院你去過嗎?裡頭大不大?”

周嘉妮點點頭:“當然去過了,小時候看電影就去那裡看,離家近,大小的…還行吧,不如第一百貨附近那家大!”

邱則銘做最後的鬥爭:“有機會兩家都去看看。”

周嘉妮奇怪地道:“你要考察什麼市場嗎?”

邱則銘:……

算了,今天能跟小周同誌逛百貨大樓、逛逛公園,已經很不錯了。

邱則銘又翹起嘴角。

但他低估了小周同誌的出其不意。

兩人十點多打完電話,就業務拓展方面跟張寶生進行了溝通,接著去逛了這邊的人民公園,還劃了船。

在去第二百貨的路上,小周同誌緊急叫停,邱則銘還以為出什麼事了,趕緊在旁邊停下,一臉緊張地道:“怎麼了?”

周嘉妮眼睛閃著光,指著馬路對面的廢品收購站,小聲道:“去裡頭看看,說不定能淘到點有用的筆記和書。”

她計劃明天去書店逛逛,看能不能買點能用到的書籍材料,剛才猛地看見廢品收購站,腦子一靈光,對啊,怎麼把這個景點忘了?

也不光是幫村裡找,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試題資料啥的,提前為兩年後的高考做準備。

收購站裡不缺舊筆記和書,說不定都比從書店湊的全乎。

現在邱則銘蹲在一堆臭烘烘廢品堆裡,陪著小周同誌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