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二十章 三合一(1 / 1)

瞧這話說得, 道德綁架啊?

周嘉妮歪了歪嘴,沒接話。

她計劃晚上開團,按說可以收點蔬菜賣賣, 甚至越多越好。但考慮到放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的東西, 一下消失太多沒法解釋,所以就把這念頭放下了。

至於今晚上要去收的紅薯, 趙梅、於晚霞不知道這事, 自己可以在外頭收起來, 悄悄上架。

也不用擔心老鄉出來吆喝,這年頭大家對這種事都恨不能藏著掖著,沒哪個會主動出來漏,更不可能跟旁人家對對,合計算算她周嘉妮一共買了多少紅薯。

玉米也都是分彆談的,約的時間也不同,能打個差混過去。

至於豇豆,這次開團隻賣十斤, 晚上她出門拿紅薯的時候會帶上一部分,說有人找她要, 於晚霞她們不會刨根問底。

加上筐、郵票, 還有這幾天她自己零散收的花生,足夠了。

所以蔬菜收不收的無所謂。

再者說,這說話方式也讓人沒有購買的欲望啊。

邱則銘皺了皺眉,道:“一次買十斤?吃不完壞了怎麼辦?”

韓陽跟吳立華對了一眼,這不是他二人考慮的問題。

見他們這樣, 邱則銘就明白了,冷笑道:“浪費的不是你們的錢?”

韓陽趕緊笑道:“咋能浪費呢?絲瓜、辣椒啥的能存好幾天呢。”他沒說賣給趙衛國的多是菠菜和韭菜。

他們商量好了,對於好說話的, 就讓他們買菠菜、韭菜這些;不好說話的就讓他們買絲瓜、辣椒這些相對保存時間長的。

見邱則銘跟周嘉妮反應都不積極,一點也沒有新知青的自覺,吳立華覺得面子過不去,冷著臉說了句:“以後大家可都是一個鍋裡吃飯的人。”

剛才還是道德綁架,這就有點威脅的意思了。

邱則銘冷聲:“那有什麼辦法呢?把你扔出去也不合適。”

“你……”

“好了好了,彆爭執,有話好好說。”韓陽不敢去看邱則銘的臉色,趕緊對周嘉妮笑道:“周同誌,你呢?”

女同誌好說話,應該不會不給他們這個面子。

雖然有錢賺,但周嘉妮也不想被按頭,她笑眯眯地將矛盾加深,道:“十斤要不了,一兩斤還差不多。”

吳立華肚子裡正窩著火,不耐煩地道:“一兩斤我們還用的著來費這個口舌?”

除非能一下給十斤的錢。

周嘉妮平靜地道:“哦,那就算了。”

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按頭還按的這麼理直氣壯就不好了。

也是這兩天忙暈了,忘了上輩子新知青集體幫著老知青去賣菜這件事。

當然,組織這種事自是非劉愛玲同誌莫屬。

理由是新知青目前沒有吃不上飯的問題,理應幫助老知青解決眼下的困境。

她把除了邱則銘幾人之外的新知青叫到知青點開會,熱熱鬨鬨的組織了一場幫扶活動,還當場宣布讓周嘉妮帶隊。

不用想,她肯定積極響應,不但傻兮兮的免費幫老知青摘了一晚上菜、第二天還帶隊背著筐坐車去縣城趕集擺攤。

大家哪有做小買賣的經驗?最後自然是菜沒賣完,又背回來一多半。

劉愛玲倒是找了合適的理由沒跟著去集上,卻把面子工夫做到完美,在傍晚時分一臉焦急的等在村口,看到他們就遠遠的迎上去道辛苦。

之後發現菜沒賣完,又自責的表示是自己連累了大家,難過地紅了眼圈,弄得一身疲憊的眾人還得反過來安慰她。

緊接著劉愛玲又表示,不能讓老知青們對他們失望,她提議大家自己掏錢買下來。

還一副大義滅親的架勢當眾批評周嘉妮,說是她沒把隊帶好,應該自我檢討。但又話鋒一轉,說周嘉妮也是為了幫她,所以這個檢討她劉愛玲自己來做。

這鬆弛有度的轉換,讓周嘉妮感動之餘還自責的不行,為了表示歉意,自己掏錢買了二十斤。

最後浪費了一多半。

但那件事卻讓劉愛玲在老知青裡拉滿了好感,後來她比很多資曆老的知青先回城,沒一個對此有意見的。

掏錢費力的是自己,可好名聲又都讓劉愛玲賺了。

想到這裡,周嘉妮心裡一陣鬱悶,腦子裡突然蹦出一句話:走XX的路,讓XX無路可走。

就在韓陽準備帶著吳立華離開時,她鬼使神差地喊了句:“等一下!”

吳立華轉身挑起眉毛,心說到底還是得服軟。

周嘉妮大腦飛快地轉著,思量著說道:“這樣吧,你們有多少我全收了,但我有幾個條件,如果能答應就合作,不能答應就算了。”

韓陽趕緊道:“周同誌,你說來聽聽。”

“幫我去找隊裡申請牛車,我自己去趕集;再開一張自產自銷證;蔬菜價格不能高與一分五,並且按我的要求采摘和包裝,不過問我的銷售方式。”

吳立華皺眉道:“一分五太低了,賣給趙衛國都是按兩分一斤。”

周嘉妮連個眼風都沒給他,隻看著韓陽:“你們回去商量商量,能答應,能辦下來就來找我,不行就算了。”

韓陽狐疑地道:“給你多少你要多少?要是賣不完咋辦?”又問,“你會趕車?”

旁的好說,牛車,還是交給一個新來的知青,隊裡應該不會同意。

周嘉妮笑道:“賣不完是我的事,我能提出自己趕車,那肯定是會啊。”

韓陽對周嘉妮的提議持懷疑態度,張了好幾次口,很想說他們去集上賣過菜,到時候集上很多賣菜的老鄉,全部賣完根本沒那麼容易。

所以對周嘉妮表現出來的篤定,他好奇的心裡跟有爪子在撓一樣,特彆想知道,但周嘉妮擺明不會說,隻好道:“我回去跟大家商量商量。”

兩人離開,邱則銘看過來,沒多問,倒是說了句:“你要是想往省城運,我幫你聯係運輸隊。”

這話表明了他有路子,如果周嘉妮解決不了,他可以幫忙。

“謝了。”周嘉妮笑道,“哪天我需要的時候,邱同誌可彆推辭。”

邱則銘頷首:“自然!”

另一邊,趙衛國跟嚴滿倉剛找上在地裡敲玉米茬的劉愛玲。

“劉愛玲同誌是最熱心不過的人,找她準沒錯。”趙衛國把嚴滿倉帶到劉愛玲前面,嚴滿倉驚喜地笑道,“劉同誌,原來是你啊,一看到你我就知道找對人了。”

這的確是位熱心腸的好同誌!

劉愛玲熱情地笑道:“怎麼了?可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地方?”

趙衛國這才知道兩人認識,那就更好說話了,他大包大攬地道:“愛玲同誌,是這樣,老知青這邊……”

他把老知青當前面臨的困難一說,過程中提了一句自己跟王長征買了十斤菜支持他們,最後都沒等他問劉愛玲願不願意也表示一下支持,劉愛玲就看向嚴滿倉,痛快地道:“幫助有困難的同誌是理所應當的事,我要十斤。對了,我要二十斤好了,幫周嘉妮同誌要十斤,你們就不用去問她了,這錢我先幫她墊付。”

嚴滿倉腦子裡閃過一張動人的容顏,謹慎地問道:“這位周嘉妮同誌可是那天你提過的好朋友?”

還提過是這批知青裡長得最漂亮的姑娘。

“正是她。”劉愛玲笑容爽朗地道,“嚴同誌不會已經見過了吧?”

嚴滿倉黝黑的臉微微一紅,點了下頭。

趙衛國在旁邊有些不高興地道:“愛玲同誌,她那份錢乾嘛要你墊付啊?”

劉愛玲譴責道:“看你說的,我跟嘉妮是鄰居,又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好姐妹,我為什麼不能幫嘉妮墊付?”

趙衛國撇了撇嘴,心說那就是個白眼狼,劉愛玲在火車上幫了她一路,結果也沒見她多知恩。

嚴滿倉任務完成,還是超額完成,大大的鬆了口氣,感激地道:“劉愛玲同誌,那我這就回去給你們摘菜,你忙完帶著周同誌來知青點就好,到時候我幫你們把菜送到老鄉家。”

劉愛玲乾脆的應了聲好,接著一臉好奇地問道:“對了嚴同誌,你們的自留地為什麼不種成糧食呢?”

要是種成糧食,現在也就不至於到處找新知青幫忙了。

嚴滿倉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硬賣菜給新知青,還給人家定量,他也覺得很難堪。

這計劃是缺錢缺糧缺的最狠的幾人提出來的,他們就是想仗著資曆按頭新知青。

也有人反對,但最終還是不想得罪那幾個油鹽不進的,加上又想到賣菜分錢的事,都選擇了閉嘴。

對上劉愛玲好奇地眼神,嚴滿倉含糊地道:“種過,收成不好又改成種菜了。”

其實是個彆缺糧的人監守自盜,他不偷自己那一分地的,偷其他知青的。

還有人自己偷自己,然後跳出來喊冤,賊喊捉賊。

這就導致最後收獲時所有人臉色都黑如鍋底,下一茬不約而同都不種糧食了。

至於一半糧一半菜,總有人覺得分不均,以為自己吃虧,最後索性種啥都種啥,少些爭執。

集體生活就是這樣,人的品質也不是統一的。

劉愛玲點點頭,聊天轉圜的時間裡,她想到了對策,道:“嚴同誌,我有個想法可以幫你們解決菜的問題,嚴同誌要不要聽一聽?”

“聽,當然要聽,劉同誌你說!”

劉愛玲胸有成竹地笑道:“你們想補工分,不舍得請假去趕集。但我們暫時沒有這個困擾,不然這樣,我先去動員動員大家,晚上咱們在知青點碰個頭,開個會,組織新知青幫你們把菜拉到集上賣掉,這樣既解決了你們的問題,還不會耽誤你們補工分,怎麼樣?”

嚴滿倉眼睛裡的感激都要快要化成實質了,他激動地道:“愛玲同誌,要是能行,你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啊。”

劉愛玲擺擺手,謙虛地笑道:“還不知道能不能把大家動員起來呢,不過有幫助其他同誌的機會,我相信大家都是樂見其成的。這樣,嚴同誌先彆急著摘菜,菜留在秧子上才新鮮,晚上咱們開會看情況再定,你覺得如何?”

“我覺得太好了,愛玲同誌,讓我們怎麼感謝你才好。”嚴滿倉握住劉愛玲的手晃了晃,“我這就去告訴其他同誌這個好消息,讓大家也都記住愛玲同誌的這份情。”

嚴滿倉都忘了等趙衛國,激動地跑去通知其他人。

趙衛國擰著眉,他已經買過菜了,難道還要再幫老知青去集上賣菜?似是不太讚同,但還沒等他開口,劉愛玲就道:“要是能將大家動員起來,把你跟王長征買的那些也帶去集上賣掉。”

趙衛國頓時一鬆,買菜的時候他也知道最後肯定得浪費一部分,但是又慫的不敢說啥,現在好了,愛玲同誌能幫他,感激地道:“是我格局小了,謝謝愛玲同誌,你這不光解決了他們的困難,也解決了我的困難。”

他全然忘了集市開集是有固定時間的,不是你想什麼趕集就什麼時候趕集。

劉愛玲俏皮地道:“那麼,衛國同誌,我幫你解決問題,你是不是也得幫幫我啊?”

趙衛國把胸脯拍的咣咣響,道:“愛玲同誌請吩咐。”

“幫我去通知一下咱們這批新知青,尤其是嘉妮那邊,你要親自去。”

趙衛國笑容一收,不高興地道:“我不樂意去找她。”

他們剛剛結束挑糞沒幾天,周嘉妮又是那個脾氣,到時候肯定得諷刺他兩句。

劉愛玲道:“衛國同誌,我這是在給你創造機會跟嘉妮和好。要是因為私事找她,你可能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現在是為了幫助老知青,是公事。”

趙衛國想到那天周嘉妮的奚落,他撇撇嘴道:“和好就算了,我可不伺候大小姐。不過公事嘛,我願意為了愛玲同誌去走一趟。”

說完,就像是領了什麼光榮使命一樣,雄赳赳氣昂昂的離開了。

劉愛玲把這件事提到了一個新高度和新層面上,老知青肯定感激她,但接到通知的新知青心情就沒那麼妙了,都覺得怪怪的。

可到了幫扶的層面,又不好意思說不去,甭管願意不願意的,都應了下來,但心裡有點不舒服。

通知完孟見娣他們,趙衛國找到周嘉妮,語氣硬邦邦地道:“周同誌,愛玲同誌對你可真是太好了,剛才差點幫你墊付十斤菜錢,你可彆辜負了愛玲同誌的這份好意,接下來要全面支持她的工作,知道嗎?”

周嘉妮兩眼一黑,咬牙吸了口氣壓著,表面卻一臉莫名:“我住的老鄉家自己就種著菜呢,愛玲為什麼要幫我墊付十斤菜錢?”

趙衛國居高臨下地道:“當然是為了幫助老知青解決困難,你不知道老知青那邊……”

周嘉妮打斷他的話,詫異地道:“趙衛國同誌你是不是弄錯了?那可是十斤菜,愛玲不可能不尊重我的意見就擅自替我做主的,你一定是在汙蔑愛玲同誌!”

趙衛國氣道:“你愛信不信,我汙蔑誰也不會汙蔑愛玲同誌,你要是不信就去問問。”

周嘉妮也大聲道:“不用你說,我一定會找愛玲同誌問問的。”

什麼玩意兒就替她墊付菜錢,還得讓趙衛國來嚷嚷,以為能替劉愛玲宣傳好人好事呢。

趙衛國都不想跟周嘉妮說晚上開會的事了,氣得轉身就走,剛走兩步,就見韓陽滿頭大汗的跑過來,語氣激動地道:“同意了,我們都同意了……”

趙衛國面上一喜,上前兩步道:“我就說,愛玲同誌的提議大家一定不會有意見的。”

他那十斤菜應該不會爛在框子裡了。

韓陽緩了口氣,才道:“什麼愛玲同誌?我說周嘉妮同誌的提議我們同意了。周同誌,大隊長想找你問問這事,咱們過去一趟吧。”

然後又道:“周同誌,我這一路腿都要跑斷了,你可千萬不能誆我們,說好了菜交給你,賣不出可不能退回來。”

周嘉妮抬腳就走,道:“銀貨兩訖,你們怕啥呢?”

趙衛國不解,追上去道:“韓同誌,你們是不是搞錯了?”

韓陽詫異地看了他一眼,道:“誰搞錯了?趙衛國,你要是沒事就回知青點等著,說不定一會兒周嘉妮同誌要給我們講話。”

周同誌不是說得按她的要求采摘和包裝嗎?肯定得講話。

趙衛國:……

趙衛國不理解,白昊陽也不理解,他去找邱則銘打聽:“銘哥,你給她出啥主意了?”

邱則銘搖搖頭:“我給人家出什麼主意?”

他提過幫忙聯係運輸隊,周嘉妮都沒接茬,看來是有彆的路子。

白昊陽撓撓頭:“行啊她,看不出來啊!”

*

周嘉妮去了大隊長那裡。

張寶生沒問周嘉妮準備怎麼賣貨,而是倒背著手把她領到牛車旁邊,道:“趕一圈我瞧瞧。”

她不是說要自己趕牛車出去賣菜麼?擺明是不想讓人知道她的門道,可若是不會趕牛車,後頭連談都不用談了。

所以,先看看這小姑娘到底會不會趕車再說。

周嘉妮上一世在鄉下打磨一輩子,遇上的王斌是個混日子的,可她不能混,她得養孩子,彆說牛車馬車,她連拖拉機都開過。

另一邊的劉愛玲已經在組織晚上開會的說辭了,在她看來,這是個不可多得好機會,隻要這把運作好,她在老知青裡的人緣算是穩了。

隻是以往習慣了身邊有周嘉妮配合,她現在有點單打獨鬥的感覺,難免放不開手腳。

不過這回,她有把握將周嘉妮用起來。

遠遠的見趙衛國過來,劉愛玲揚起笑臉,道:“衛國同誌,任務完成的怎麼樣?”

趙衛國眉頭緊擰著,道:“愛玲,你快跟我來吧,周嘉妮竟然把這事大包大攬了,這不是存心跟你過不去嗎?”

劉愛玲臉色唰的變了,聲音尖銳地道:“什麼叫周嘉妮大包大攬了?嚴滿倉同誌呢?你跟他都能作證那是我的想法啊!”

趙衛國沒注意劉愛玲下意識作出的激烈反應,道:“不是你那個想法,她說她能把知青點的菜全賣出去,但提了很多苛刻的條件,現在應該在大隊長那裡了。”

又嗤笑:“就她還能把知青點的菜都賣出去,她知道知青點多少菜嗎?真是吹牛!”

劉愛玲一聽不是占用她的想法,鬆了下來,意識到自己剛才過激地反應,掩飾一般加重語氣道:“她這不是胡鬨嗎?要是賣不出去誤了事,怎麼跟人家交待?嘉妮真是越來越任性了,想一出是一出。”

等跟著趙衛國過去,看到優哉遊哉趕牛車的周嘉妮,劉愛玲如被雷劈一樣定在那裡。

“喔——”周嘉妮拽著牛停在張寶生面前,跳下來笑道,“隊長,劉叔,我這算合格了吧?”

試駕的是劉叔負責的那輛車,劉叔雖然一百個不放心,但也點頭承認周嘉妮趕車趕得穩。

張寶生猶豫片刻,把周嘉妮叫到屋裡,沒問她具體準備賣菜,而是問了句:“你…家裡認識賣貨行的人?”

他實在想不出這丫頭能用什麼方法把菜賣出去,剛才站那兒半天,就想到了他們合作過的賣貨行。

手藝人多的生產隊,在忙完秋收後就會組織社員做編織品,然後聯係賣貨的把式,商量好定價,賣貨人帶著出去銷售,走一趟可能五六天,可能七八天,也可能更久,什麼時候賣完什麼時候回來跟隊裡報賬,算生產隊的收入。

這是個技術活,旁人帶著貨不一定賣出去,有經驗的把式都是隻帶著錢回來。

但這行的行規也嚴,講究師徒傳承、會互相拜把子,團結的很,外人輕易接觸不到人家吃飯的本事。

周嘉妮提的要求雖然沒明說,卻能看出她的防護姿態。

如果懂點賣貨行的本事,那就能理解了。

周嘉妮可不敢拿這個當借口,搖搖頭:“沒有!”

張寶生眼裡閃過失望。

他們前進大隊沒有這樣的能人,有貨也隻能從彆的生產隊找,人家給他壓價壓的狠,同樣的東西,比如一個三升的箢子,人家本生產隊是十五,從他們這邊收隻肯給十塊。

你說不用他們?人家扭頭就走。

張寶生倒背著手來回走了兩趟,幾次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問,而是道:“你一個姑娘家自己去縣裡不安全。”

鎮上沒有集,頂多在供銷社旁邊擺一溜攤子,賣不出多少東西,他理解的周嘉妮的趕集,是去縣城。

“這樣吧,找個人跟你一起,到縣城要是不想讓他跟著,就讓人家找地方等著,你去賣菜。”張寶生覺得周嘉妮所謂的趕集應該隻是個借口,她肯定有彆的渠道。

二三百斤要是趕趟集能全賣完,縣城周邊那些生產隊早發了。

再則,他也擔心牛,這麼遠的距離,要是牛在半道上不肯走了怎麼辦?外人可沒有他們莊稼人這麼愛惜牛,把牛給累著怎麼辦?

周嘉妮思量著。

她沒打算自己一個人趕車去縣城,太遠了,不安全。

沒人跟著,她就到鎮上,在鎮上賣一部分,她再開團賣一部分,先緊著不容易儲存的開團。像是絲瓜、辣椒這些放兩三天也影響不大的,就先存倉庫,第二天接著開團。

她主打一個先把貨弄出去。

不過有人跟著,能去縣城逛逛,她還挺心動的。

考慮幾秒,周嘉妮點頭:“好!”

算算日子後天才開集,明天晚上來開介紹信和自產自銷證就行。

從屋裡出來,韓陽、吳立華在內的七八個老知青都在外頭等著。

趙衛國跟劉愛玲也在,劉愛玲眼神複雜的看過來,剛想上前說什麼,但韓陽比她還著急,緊張地問道:“周同誌,隊長怎麼說?”

他們大家都同意了,周嘉妮又保證不退貨,現在就怕隊長卡著。

劉愛玲又退了回去,如果隊長那邊攔著,就不用她說話了。

“隊長同意。”

劉愛玲呼吸微滯,心頭的不甘和憤怒,差點讓她表情都維持不住。

這麼好的機會,偏偏讓周嘉妮破壞了。

韓陽他們可開心了,邀請道:“周同誌,那晚上去知青點開個會,給我們講講?”

周嘉妮笑道:“這其實沒什麼好講的,後天開集,後天早上大家四點起來采摘、過稱、包裝、裝車,當場結算,銀貨兩訖。”

吳立華道:“怎麼還得我們給你摘?”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這位同誌,糾正一下,是你們給你們自己摘,我隻負責銷售,旁的不管。對了,提前摘下來的蔬菜我不要,我隻要後天早上現采摘的。”

這話一出來,臉色最難看的就是趙衛國,嘔的不行。

現在也反應過來了,集後天才開呢。

那他挖出來的那些菜咋辦?

劉愛玲心頭也嘔的慌,甚至怎麼也調整不好臉上的表情,也沒有理由去質問周嘉妮,她可沒那個魄力保證買走的菜賣不完也不會退,競爭不過,真的爭不過,直接轉身走了。

周嘉妮望了眼劉愛玲的背影,收回視線,同時再次婉拒了老知青的邀請,回家吃飯。

趙梅已經聽說了這件事,關心地問了兩句,跟於晚霞他們一樣,都擔心周嘉妮的菜賣不出去。

周嘉妮笑道:“放心吧,我有辦法。”

吃完飯她就去找趙梅借編織袋子,道:“嫂子,我用用編織袋,出去給人家送點東西。”

趙梅以為跟老知青那邊有關,趕緊拿給她,周嘉妮拿了十來斤乾豆角,大模大樣的出去。

倒是合適的借口,都不需要明說。

出門借著夜色把乾豆角收起來,去村裡劉洪剛家收紅薯,驗貨、給錢,準備走的時候劉洪剛媳婦許美菊問道:“周同誌,我聽說你要幫知青點那邊賣菜?”

這事不是秘密,村裡好多人都聽說了。

周嘉妮大大方方地道:“對,先試試。看能不能打開銷路吧,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嬸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因為先答應了知青點那邊,光他們的量就不少,而且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等出了結果再說。”

許美菊抓了把瓜子塞到周嘉妮口袋裡,笑道:“你們年輕人腦子活泛,多幫咱想想辦法。”

婉拒了許美菊要送她回去的提議,出來把紅薯一收,拿著空袋子回了家,進門也沒閒著,點著油燈坐那兒寫東西。

於晚霞跟孫萍都挺替她擔心的。

她倆可聽說周嘉妮做保證了,賣不出也不退還回去,真要是砸手裡,那得損失多少錢?

於晚霞道:“嘉妮,真的不需要我們幫忙嗎?”

“如果能成功打開銷路,往後需要人幫忙,我肯定先考慮你倆。”周嘉妮笑道。

孫萍過來幫她剪燈芯,下意識朝本子上瞄了一眼,忍不住驚呼道:“嘉妮,你這是…你這是要乾嗎呀?不會是要送出去吧?為了他們做這麼大的犧牲至於不至於?”

“什麼呀?”於晚霞好奇地趿拉上鞋子過來看,驚愕了下,也道,“我的天!”

周嘉妮笑噴:“你倆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嗎?”

她就是寫了幾個家常菜的菜譜,當然,在後世這些製作方法特彆常見,不過就現在來說,是很多人認為能養家糊口的手藝,可能想學還都找不著門路呢。

這是周嘉妮能想出來的方法,總得實際賣出去一部分,要是能成功,這也算她的業績了,團購群光用來托底都行。

她還計劃了下,後天路過鎮上,先去趟國營飯店,能談下來最好,談不下來接著去縣城,若縣城的單位也都不收,那就去集上,買五斤菜送一張菜譜。

於晚霞都感覺到自己心在滴血,正色道:“不,你真打算把這幾個菜譜送出去啊?”

她看周嘉妮列了個表,把子肉的製作方法,還有蒜蓉菠菜、蒜蓉蒸絲瓜、南瓜餅、醋溜白菜、豆角燜面、紅燒排骨、鬆鼠桂魚……

周嘉妮道:“看運氣啦,能用一張就通關最好。”

於晚霞有些心疼,道:“我聽說老知青原本想讓我們幫著分擔,一個人買十斤?其實我們可以去找隊長反應,沒必要慣著他們這些毛病。”

孫萍也道:“是啊,我覺得他們就是欺生。真是可笑,當地老鄉都沒這樣,他們倒是先欺負起我們來了。”

周嘉妮挑挑眉,道:“你們覺得我是為了他們?如果真能借這個事打開銷路,肯定還是歸生產隊啊。”

孫萍道:“比歸那些老知青讓我心裡舒服一些,不過你這付出能換來啥啊?”

能換來進階的台階?

周嘉妮當然不能這麼說,她道:“讓生產隊多賺點錢,分到社員和我們頭上的就多。”

嗯,這樣解釋格局就大多了。

“會分給我們?”見孫萍瞪大了眼睛,周嘉妮才知道,這些製度還真有人不清楚,她道:“就拿工分來說,為什麼有的地方十個工分三四毛,有的地方七八毛,還有一塊多的?不就是看生產隊進項多少麼!”

於晚霞跟孫萍了然地點了點頭,但還是把老知青罵了一頓,嘟噥著去躺下了。

周嘉妮繼續寫菜譜,這些都是她後來跟短視頻上學著做過的,不能說百分百複製過來,但能記個差不離。

寫了幾句,進群開了個紅包,順便瀏覽了下當前正在開團的內容。

最後一條團購信息是運動褲,再往上是運動鞋,這些周嘉妮都不能買。

又往上翻了翻,周嘉妮差點惋惜地吐槽出聲。

有個豆豉辣醬,這個她能買啊,但顯示售罄了。

默默腹誹:“盯著的時候不發,稍微錯過一下下都不行。”

退出來進了開團頁面,準備把這幾天攢的貨出了。

照片除了郵票都拍好了。

編織筐是那天跟草帽一起拍的;豇豆她拍了整個晾曬過程;紅薯借的生產隊的紅薯地,花生她就拍兩張,抓了一把放在手心裡,連手一起拍了進去。

現在隻需要把郵票的照片補一下就行。

這個小巧,還不用擔心驚動躺在炕上小聲聊天的孫萍和於晚霞。

七十年代的郵票、破舊的桌椅,加上一盞昏黃的油燈,拍出來效果出奇的好,跟大片似的。

拍好照片,她開始依次編輯內容。

【農家自製散裝乾豇豆開團,鹽水煮熟後自然日曬脫水,限量十三份,優惠價29.8/

500g。】

【田園風純手工編織收納籃,祖傳手藝人精心編織,天然原色,不上色不上漆,用著放心,限量開團,價格11.9/個。】

【懷舊七十年代正版老郵票,保存完好,嘎嘎新,絕對保真,圖案隨機,開團價10.9/張。】

【自家種的花生,粒大飽滿,餘的不多,遇上就是特彆的緣分,開團價15.9/份,1000g。】

【老品種白心紅薯開團,精選大果,今日福利價9.9/份,五斤裝,數量不多,先到先得,絕對是你記憶裡的味道。】

信息編輯完,周嘉妮設置發出順序,先開收納籃,十分鐘後乾豇豆,接著紅薯、花生,郵票壓軸。

她主要是對郵票沒信心。

也不能這麼說,她擔心群裡的顧客對郵票的真偽沒信心。

能出幾張是幾張吧。

還是五元紅包,她發紅包的時候群裡剛好掠過一串小龍蝦的圖片,這是複開的團,都複開好幾次了,銷售非常好。

周嘉妮咽了咽口水,合上手掌靜待二分鐘再展開,很好,小龍蝦已被頂飛,她的筐賣完了。

乾豇豆還得再等會兒,她先寫東西。

周嘉妮在這邊忙的不亦樂乎。

遠在省城的家裡,餘慧芳吃完飯,把雙胞胎兒子打發出去玩,才嚴肅地宣布:“妮妮的信到了。”

原本應該是全家普天同慶的一件事,可隻要一想到這封信可能欠了劉家一個人情,餘慧芳就心塞的不行。

下午她就拿到信了,愣是沒敢吱聲,也沒敢看,就怕她那傻閨女通篇都寫劉愛玲如何如何好,她非心梗不可。

除了信,還有包裹單,計劃明天中午去取,順便給閨女寄信和包裹。

薑新鳳有些迫不及待地催促:“妮妮寫了啥,快給我念念。”她不識字。

周萬裡見餘慧芳嚴以待陣的樣子,好笑地道:“沒那麼嚴重,這是女兒的信,又不是炸.彈。”

餘慧芳沒好氣地道:“弄不好比炸.彈還嚇人。”

雖然這麼說著,還是小心翼翼的撕開了信封。

周嘉妮這封信寫得很用心,她為自己的任性向家人表達了歉意,而後就是說了這一路的見聞。

當然,掠過了她作的內容。

接下來就是給家裡人分享前進大隊的風土人情,還在信裡提到了惠惠一家、提到了於晚霞和孫萍,以及上工的情況。

沒叫苦沒叫累,仿佛樂在其中的樣子。

餘慧芳本來縮著一顆心看的信,越看越放鬆,眼前仿佛展開了一幅鄉村畫面。

不過,她突然想到什麼,心口猛地一緊,抬起頭來表情懷疑地道:“這是咱妮妮寫的嗎?”

字是女兒的字,但不叫苦不叫累完全不是他們女兒的風格。

餘慧芳憂愁地道:“咱妮妮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還是說,劉家那丫頭教著她這麼寫的?”

這也太懂事了,懂事的讓他們心慌。

周萬裡還在看,嘴裡道:“你先看完。”然後他目光一頓,表情瞬間嚴肅起來,一目三行地確認了幾遍,才抬起頭低聲道:“妮妮竟然在信裡說她跟劉愛玲不是朋友了,有些事她要好好再想想。還說……”

索性輕聲念道:“不過爸媽你們彆擔心,我隻是明白了一些事,覺得劉愛玲心思太深沉,打算離她遠點。對於劉家,我希望爸媽做些面子工夫就可,切莫深交。”

餘慧芳猛地把信抽過去,一目十行看完,撫著胸口長長地鬆出一口氣,可算舒坦了。

周萬裡眉頭緊鎖,他覺得閨女可能真遇到什麼事了,不然不能這麼清醒。

薑新鳳趕緊催這兩口子小聲給自己從頭到尾念了一遍,她聽完連連點頭,道:“回信的時候問問妮妮,劉愛玲有沒有勸她跟咱聯係這事。”

餘慧芳板著臉,道:“對,是得問問。”

她開始給女兒寫信,中間還夾雜了幾段薑新鳳的口述、周萬裡的口述,還有她自作主張替雙胞胎兒子加上的對姐姐的思念。

女兒要的書她也早就收拾好了,第二天去取包裹,順便把信和包裹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