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章 耐心對決(1 / 1)

小仁王和忍足站在球網兩邊。

“上一場消耗了那麼多體力,現在還能打嗎?()”忍足輕笑道。

我們倆可是打的同一個‘上一場’。()”小仁王歪過頭,“是在承認自己上一場比賽沒有全力以赴嗎?”

“這種行為在我們立海大是會被掛路燈的。”他開玩笑一樣道。

忍足吐槽:“隻有黑心資本家應該被掛路燈。相比起沒有全力以赴比賽的人,壓迫彆人每一場都必須全力以赴的人才……”

“不繼續說嗎?”小仁王看他。

在語境下差一點被帶溝裡的忍足推了推眼鏡:“壓迫彆人每一場都必須全力以赴的人是非常偉大的領袖呢。”

小仁王:“你好厚臉皮啊。”

忍足隻笑。

小仁王有什麼打算,或者說幸村有什麼打算,他當然明白。所謂的實力排序,雖然他自己不那麼在意,但他們驕傲的部長是很在意的。私下裡跡部沒少和他說“你被網球周刊排在那個位置就給本大爺好好表現”。忍足偶爾也有些煩惱:他其實不在意自己是否被當做天才看待。從小到大頻繁轉學的經曆讓他變得慢熱,於是在網球場上他也習慣謀定後動的打法。做好計劃,評估好對手的實力,再直擊弱點。至於全身心的爆發……他真的能做到全身心爆發嗎?情感能量和力量完全超負荷,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很累了。

但眼下的情況不太一樣。

立海大的人,似乎想把他當作踏腳石。

這就讓人無法忍受了。

忍足骨子裡也是很驕傲的。上一場比賽讓他對小仁王的打法有了足夠的了解,他大致也推算出小仁王的底線。現在兩個人的體力都不在巔峰狀態,而自己的狀態還更好一些,這種前提下要隨便輸掉嗎?那他也無法原諒自己了。

“猜球?”他將自己的心路曆程完全掩飾起來。

而小仁王不會被他欺騙。

似乎從忍足平靜的外表下看出了他內心的不平靜,小仁王嗤了一聲,壓著嗓子說了一句“真是內斂的人啊”,語氣還有些陰陽怪氣。他將球拍放在地上:“猜球。”

最終拿到發球局的是忍足。從網前離開之前,小仁王叫住了忍足:“戴眼鏡的家夥。”

“嗯?”

“不要將上一場的我當做完全真實的我。”小仁王道,“雙打和單打不一樣。”

“這一點,應該由我來說。”

垃圾話歸垃圾話,面對比賽本身,小仁王是很謹慎的。他的體力恢複了大半,剛才在雙打中的爆發狀態並沒有消耗他太多體力。確實他不能維持太長時間的呼吸法狀態,但呼吸法本身在消耗體能的同時也會加速體能恢複,他現在完全可以再進入一次呼吸法。不過他打算營造自己沒辦法再次進入“爆發狀態”的氛圍。上一場忍足的發揮太少了,他還是想摸一摸忍足的底。

忍足則在一開始就處於攻勢。

他確實認為小仁王消耗了不少體力,

() 那麼在一開場就先聲奪人獲得優勢會對他有利。追分的時候容易在心理壓力下打出過度消耗的球技。他自己的招數叫做“閉鎖心扉”,在維持自身冷靜的同時也能剖析對手在球場上的常見心理。()

被稱為天才,忍足的打法當然是令人稱道的。

?想看拿鐵不加冰的《無所不能的仁王君》嗎?請記住[]的域名[(()

他是全場型打法,沒有太明顯的短板,並且很擅長處理旋轉球。開場他的打法就和雙打時不同,增強了自己的力量,並且利用旋轉技巧改變了球路。

是壓線球,但旋轉會讓網球反彈到另一個方向,如果對旋轉了解不深很容易找錯網球的落點,繼而錯過回球時機。

小仁王不至於犯下這種低級錯誤。而忍足也是在通過這種方式來更精準地估量小仁王的比賽能力,回球能力以及網球基礎技巧掌握情況。

一場網球比賽,將所有附加技巧都刨除,球場兩邊的人所要做的其實就是將對方的球打回去,並且讓對方無法回擊自己打過去的球。忍足沒有開發出一錘定音的直接得分式的發球招數,他選擇的控製主動權的方法,是用旋轉去測試出小仁王的能力範圍,並且不斷壓縮小仁王的回球方位和姿勢,縮小小仁王的選擇面,繼而讓小仁王無法回擊。

這可真是令人熟悉的打法。

小仁王自己也很喜歡用這種發球方式。

意識到忍足的打算,小仁王順著忍足的意思控製自己的位移。他可以提速,但是沒有,而是同樣計算著,讓忍足用自己的方式拿下了自己的發球局。

“1-0!”

輪到自己的發球局,小仁王則並沒有使用自己慣用的打法,而是在簡單發球以後上網,選擇網前攻擊。

他同樣想要誤導忍足,讓忍足以為,單打中的他也更擅長前場技巧。去年他和忍足沒有在正式比賽上遇到過,而且去年全國大賽時他自己的打法也並不明確,他認為忍足其實並不了解他。而在雙打中,他展現出來的網前技巧並不少。會認為我是前場型選手嗎?小仁王在網前打出一個短球。

在後場打出長球後再直接上網,短期內直接提升比賽節奏,這個技巧小仁王用得很熟練。

他在自己的發球局裡一直在試圖上網攻擊。

“是想要誤導我嗎?”忍足想。

他天然不相信小仁王會是純粹的前場型打法——小仁王和他的搭檔向日打法上的差彆太大了。他和向日相處時間長,有他自己認為的“前場型選手性格曲線分析”。而小仁王剛才自己還說不要把雙打中的他和單打中的他聯係在一起。

忍足有兩個設想,一個是小仁王在試圖誤導他,另一個則是小仁王試圖提升比賽節奏儘快結束比賽。

網前快速攻防戰對體能的消耗要比後場垃圾戰來得小。許多人本能認為打得慢了,體能消耗就會更慢。這是錯誤的。在後場來回奔跑會更消耗體力。並且,在後場打長球對手臂力量和身體力量的要求很高,對技巧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

這就像是扔鉛球,將鉛球扔在腳底下,和將鉛球扔在十米外的地

() 方,難度和所需要的力量截然不同。

如果小仁王打算提升比賽節奏,那麼他需要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在後場打底線拉鋸戰嗎?

忍足隻思考了很短的時間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正常比賽他的體能確實夠用,但他上一場雙打也沒有表現得那麼“劃水”,一直在控場也一直在給向日彌補漏洞,真要將比賽拖入持久戰,局勢反而對他不利。

小仁王察覺到忍足沒有將比賽拖入持久戰的意思。

不上當嗎?他嘖了一聲,覺得自己果然還是更喜歡“單純”一點的對手。

他們兩個人各自拿下自己的發球局,來回拉鋸著,根據發球的不同而轉換比賽主動權——是在試探,但一旦對手應對不及就會直接一鼓作氣擠占對手的生存空間。隻是他們都不曾失誤,因此在自己發球時將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1-1!”

“2-1!”

“2-2!”

場面看上去沒什麼特彆的,仿佛隻是在你來我往進行攻防戰,但看似平靜的水面之下其實暗潮洶湧。

兩個人都在等待一個能夠一錘定音的機會,因為體能都不充裕反而格外沉得住氣。

“侑士在做什麼?剛才仁王不是露出破綻了嗎?”看比賽的向日有些焦躁道。

是的,剛才小仁王在前場回球時露出了破綻,但忍足選擇按捺住攻勢,繼續按照穩定的節奏往下打,而不是抓準破綻直接攻擊,他猜測那是小仁王的“誘導”。

而幸村和跡部都看出,那確實是小仁王的誘導,忍足沒有上當。

跡部看了一眼向日,認可忍足的選擇。但比賽繼續拉鋸下去……

“繼續拉鋸下去,對我們比較有利哦。”幸村笑著道。

在場外反而能看清更多細節,而跡部的洞察力也讓他發現了場中的忍足還未發現的東西:比如,小仁王正在醞釀那個爆發狀態。不,忍足應該能發現才對吧?跡部挑了挑眉,想如果忍足連這都做不到,那他確實不能再縱容忍足了。

並不是隻有對手露出破綻才能進行攻擊。小仁王等待的其實是一個適合“爆發”的時間。他很清楚自己能用多久呼吸法,也知道忍足一直沒有完全露地。但他可以估算忍足可能會有的“爆發”。他並不需要百分百把握,一定程度的冒險是必要的。

但忍足其實也在等待小仁王的爆發。

他並不確定小仁王還能進入雙打時進入過的那種狀態,但既然小仁王展示過,那麼他就會對此心懷警惕並做好應對預案。

比分變成3-3,場面不溫不火,然而在忍足又一次發球後,小仁王沒有選擇繼續普通地回球,而是腳掌用力踩地,將力量從腳底一路傳遞到手臂,再深呼吸,對著來球用力揮拍。他吸氣時竭儘全力讓肺部擴展開來,讓氧氣通過心肺,在血液流動之下迅速流動到全身。

“漩渦”。

而對著這一球,忍足勾起唇角,眼鏡閃過一道光:“呀嘞呀嘞,看來是我更有耐心。”!

拿鐵不加冰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