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後知後覺(1 / 1)

很難贏,小仁王在比賽開始的第一局就有了這樣的判斷。

但他反常地有了一種無力感,是一種無論如何也想要贏的,內心深處湧現出來的渴望。

面對德川這樣一個從前不認識也沒有交集的選手,產生這樣的想法好像很奇怪,甚至這隻是練習賽而不涉及其他。所以仔細思考,大概還是和全國大賽那場和白石的比賽,以及後來的一係列經曆與親身感受有關吧。

白石和德川的打法有相似之處,而這種情感反而轉移到了德川身上。

哪怕仁王幻影成了白石,也沒有讓小仁王失態,但此時他面對德川,仿佛情緒到達一個臨界點,急需爆發出來一樣。

小仁王很深地呼吸,試圖平複自己的心情,但還是失敗了。他隻覺得自己的全身都在不受控地輕微顫抖,湧現出來的渴求讓他很難控製住自己的身體,隻有更深地呼吸,更深地將肺部張開,讓火辣辣的疼痛讓自己冷靜下來。

前些天網球周刊關於全國大賽的報道出來了。

立海大第一次拿到全國大賽的冠軍,自然獲得了最大的篇幅。

仁王特地和網球周刊打過招呼,因此這次沒有太多他的戲份,主要的關注點是這一批立海大網球部的正選們。除此之外,網球周刊還借著這個機會做了一次“一年生特輯”,“不同年級球員實力分析”,仁王是作為這兩個欄目的特殊嘉賓出現的,提供了很多個人評價。

連帶著網球周刊也采訪了其他學校的教練,在交叉評價中得到了好評度很高的幾篇報道。

仁王在評價的部分隱藏了小仁王練習網球的時間。或者說他刨除掉了“練習時間”這一個很能影響國中生網球實力的因素,隻評價實力本身。這就讓他的部分格外客觀和專業化。

“一年生特輯”中,被評價為T0級彆的當然是幸村。不管是哪個教練都對幸村有著讚譽,哪怕幸村根本沒在全國大賽出場。

“在關東大賽就已經表現出了強大的實力。考慮到立海大其他球員的進步幅度,幸村的實力與關東大賽時相比肯定也有了長遠的進步。非常期待他之後的表現。”這是網球周刊的總結語,並且給出了“神之子”這個外號。

幸村之後是真田,跡部,白石。這幾個人的教練評價中,實力位次不太相同,因此網球周刊認為他們大概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仁王給他們的排序是真田,跡部,白石,但榊教練當然認為跡部比真田強一些,渡邊教練便也不甘示弱認為白石更強了。他的理由是“可能白石表現得不那麼高調,但他有著隱藏的實力,這一點我作為他的教練最清楚”。

所謂隱藏的實力就是摘下負重。

仔細想,摘掉負重後白石確實會更強一些,渡邊也沒說錯。

再往下是柳,忍足,橘,千歲,小仁王,他們之間的實力評估起來有些難。小仁王和真田搭檔組合是完全壓製住了橘和千歲的組合的,但是橘和千歲在與其他對手比賽時又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柳在全國大賽的戰績也多是雙打比賽,而忍足同樣如此。

但同樣也可以這麼想:他們不是不能打單打,而是他們的實力還沒有再上一個層次的選手那麼出色,於是單打的名額自然會留給前輩們。

網球周刊是這麼想的,而接受采訪的教練們也都沒有反駁。他們不反駁是因為這個實力排序沒有什麼問題,至於打雙打的理由……那就和網球周刊說得不同了。

再往下還有同樣在一年級就成為正選的佐伯,向日,宍戶等等,關東的學校這一年出了很多一年級正選,寫一篇報道綽綽有餘,看上去內容也很豐富。

而“不同年級球員實力分析”的部分,狄堂和三枝得到了很高的評價。這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實力,也有他們在讓出部長和副部長位置後依然留在網球部,並且沒有自我放棄,而是很積極地繼續練習網球的原因。

“心性很重要,我們很期待他們在U17的未來。”這是U17教練組給出的評價,相當於提前給了狄堂和三枝通行證,這是去年的平等院才有的待遇。

立海大網球部是有征訂網球周刊的,這份網球周刊正選們都看到了。

小仁王也因此看到了和自己有關的部分。

關於立海大在全國大賽中唯一輸掉的一場比賽……網球周刊的分析員專門寫了這場比賽,而叔叔也提供了自己的看法和相關的分析。

最明顯的事實就是,兩個人的實力本身有差距。於是整篇報道都是基於這個事實而產生的分析。在這個基礎上,網球周刊的評論員認為,小仁王表現得並不算差,在球場上沒有放棄過,在嘗試不同的方法追分,一直到最後也咬緊牙關硬拚了。

但仁王的部分,認為小仁王還有餘地,還可以再燃燒一些。

“或許許多人,和他自己都認為,到那程度已經夠了。”仁王是這麼說的,“如果他事後回想起來,不管什麼時間,什麼角度,都不曾遺憾,那麼才能說是‘夠了’。如果仍有不甘心,就說明還不夠。”

“當然,我對他會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他無法回應我的要求,會失望的不是他而是我。”

仁王在這篇報道裡甚至沒有做太多的技術分析,因為“從我的角度會有太多私心,但我其實並不希望他完全按照我的希望去打球。”

這種說法很矛盾,但網球周刊的記者認為“這反而體現了MASA這個欺詐師柔軟的一面”。

啊,是在把我當做什麼招牌用嗎?

小仁王在心裡腹誹著。

他又想,那天如果他和叔叔談心,是不是叔叔就會收斂一點?這真的不是表演型人格嗎?

但他本心裡又知道,或許叔叔隻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與他對話。因為沒辦法面對面說出口……或者說面對面會是另外一種表達方式。

而那之後,原本他隱藏的,不管是比賽結果帶來的壓力和額外的情緒,又或者是不斷複盤去對自己實力和在比賽中的表現得到的自我分析,都誘發出了原本沒有的不甘心。

從叔叔的理論來看,這就是“還不夠”吧。

小仁王之前是不這麼想的。不甘心歸不甘心,他真的覺得那天在球場上他做得夠多了。

但此時,他面對德川,身體不自主地產生了反應。他便恍然地想,啊,原來如此,本能在叫囂,所以他確實還可以做更多。

那就去做吧。

他已經對德川的實力有了評估和定位了不是嗎?

提前想“這樣的對手也不可能贏”大概是錯的。去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去做所有能做的。

小仁王在這一刻本能運用起自己的精神力。

他這段時間精神力漲得很快。外界的壓力和內心深處意誌被拷問本身就相當於精神力被不斷錘煉,而仁王用幻影和他打指導賽也在進一步用精神力去壓迫他。像是鑿井一樣,一下一下往下砸,去引出地下深處的水。

他選擇了現階段最能讓他發揮出實力的方法——模仿仁王。

說模仿其實不太準確,用精神力去模擬的部分並不是單純的模仿,已經有了“幻影”的精髓。但小仁王的精神力強度和量都還不足以讓他真的進入“幻影”,而他和仁王本身就有很相似的部分,那部分不需要他刻意貼近,隻要按本能去做就行了。

他在球場上回想起與叔叔精神力很貼近時的感受,再結合自己對德川的分析,不斷嘗試打亂德川的節奏,打破德川平穩的步調。

與從前的表現相比,他現在同樣是有些失控的狀態。

而失控帶來的是節奏的更不穩定,和攻擊力峰值的上升。

小仁王知道自己五維的其他數值都不占優勢,但德川剛和真田打完一場,之後還要和狄堂前輩比賽,體能這一項就可以暫時作為強項。

持久戰是行不通的,比賽拖成持久戰以後必然是實力更弱的他處於不利地位。他得將體能用爆發力的方式爆發出去,在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的攻防戰。

而如果要分心防守,他也很難應對德川的攻擊。

那就不斷加速,不斷攻擊。用高強度的攻擊去代替防守,將防守上的精力都放在攻擊上。用精神力對攻擊進行加成,以及——

不知不覺間,小仁王的腳步也有了微妙的改變。

他更輕了,是本能提起核心以後,漫長而深沉的呼吸讓他的身體深處湧現出更多的能量。

而他的精神力完全加成在攻擊上之後,他仿佛突然看到了集訓時見過,在單獨訓練時也見過的,叔叔揮刀的場面。

他對劍道一無所知,但他就是覺得,那些劍招是水。

而網球招數也可以是水,就像叔叔曾經示範過的那樣。

是一脈相承的。

嗚——

他直臂揮舞球拍時肺部疼痛到仿佛要爆炸,但他還是將氣吸進身體再沉進去,是身體的本能在做鬥爭。

場邊,看到這一幕的仁王嘴角動了動,像是在微笑,又被他自己收了起來。

這一球打出去時仿佛帶出了漩渦,隻是一瞬間,之後又隱而不見。是精神力和“意境”都還不足夠,但對球的加成已經足夠可觀了。

德川原本已經通過前幾球判斷出了對手的實力,有些警惕的心神放下一半,於是這一球讓他措手不及。

砰。

網球落地的聲音其實很輕,像是擦過球場的邊界一樣,但定睛一看,網球落地砸下的印子很深。

球不受控反彈到了場邊,砸在牆上還留下了黑色的印子。隻是球上的旋轉有些失控,因此網球落地時球上的絨毛掉了一些,網球本身被磨損了不少。

而打完這一球的小仁王像是消耗了大量的體力。他再喘氣時已經能感覺到喉嚨口的血腥味了,但他還是強迫自己將空氣吸進去。

他抬頭看向德川,眼神很銳利。但那隻是一瞬間。下一秒,他的眼神又柔和起來。

開口說話時聲音有些沙啞,但語氣和比賽開始前的垃圾話是一樣的。

“走神了嗎?如果是因為我這張臉而走神,我也會有些苦惱的。”他說,“不過,你的目的本來也是和教練比賽吧。那麼,提前感受一下教練比賽的風格也不錯。我應該模仿得不差才對。”

他自己主動說了“模仿”。

而德川皺起眉。沒有回話,隻是重新擺好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