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一場激戰(1 / 1)

真田確實很強。

這種強,體現在賽場上,就是他操控力十足,用爆發性的招數,試圖直接拿下比分。亞久津最開始被他成功了兩次,但很快反應過來真田的球並不會真的砸在自己身上。而第三球他甚至故意將頭往球的方向偏了偏。

網球擦過他的側臉,劃出一道擦痕,兩秒後甚至滲出了一些血絲。

真田瞳孔微縮:這一球不應該砸中亞久津的臉的!

但亞久津反而因為這種輕微的疼痛而興奮起來。他用手背擦過自己的傷口,低頭看了一眼以後舔掉了那一點血:“啊,也該輪到我了吧!”

真田第一個發球局的第四球,也是這一局的賽點,因前次亞久津受傷而被打斷了連續氣勢的真田,再揮拍時氣場和前一個球稍微連接不上,讓這一球的力量都弱了很輕微的一絲。這輕微的力量削弱,被亞久津捕捉到了。他以仿佛要摔倒在地的前傾幅度猛地向前衝,而後手臂向後一掄,反手將球吊往後場。

見到這個球時,真田就知道亞久津的打算。

在那瞬間,真田從“侵略如火”切換到“不動如山”,直接由攻勢轉為守勢。

他沒有貿然在中途截球,用扣殺回吊球,而是控製著步伐後退到了底線上,利用拉拍的動作讓網球在球拍上有足夠長的停頓時間。亞久津的爆發力比他想象得要強,因此最開始他差一點沒有控住拍,好在他本身的肌肉量足夠,球拍往後帶了一些後被他強行控住,又握緊拍柄往回拉拍,讓球在球拍中心一個回旋。

如果這一球,亞久津加上旋轉,那他就沒辦法這樣控球了。隻有力量,還沒辦法精準控製球的旋轉嗎?

真田在內心對亞久津的打法有了判斷。他沉下重心,左手也附在了右手上,雙手共同握拍,打出一個又沉又重的正手抽擊。

這一球壓著底線,亞久津腳步一錯,在網球反彈的時候已經到達了球的落點。他身體柔韌性驚人,重心變動仿佛不需要醞釀,從前衝到後退幾乎沒有僵直時間,到達落點後身體旋轉也毫無凝滯,平衡力絕佳。

啪!

以為這一球會很好回擊的亞久津,用球拍擊球後才發覺這一球上帶著的旋轉和力量。他回球時球拍不受控上抬,找的角度也不對,於是球在越過球網後越過了底線。

出界。

“1-0!真田弦一郎!”

真田守住了自己的發球局,但他已經從亞久津的回球姿勢,奔跑動作等等一切,看出了亞久津驚人的身體素質。是了,這是教練說,或許會對他“風林火山”招數的突破有幫助的對手。但僅僅是如此的話……要打贏這個對手是很容易的!

而亞久津的眼神變了,在這局被狠狠壓製之後。

他走到發球的位置,表情收斂了一些,沒有剛才舔手背時那種瘋勁。但場邊的千石知道,亞久津這才是真正認真起來了。

“千萬要記得,這是網球比賽啊……”千石低語道。

是的,

這是網球比賽,亞久津的概念裡,並沒有什麼“網球隻能砸在地上”。他學習網球沒多長時間,也對教練和網球部其他囉嗦的人告訴他的“規則”嗤之以鼻……想要他替學校出賽,就不要命令他!

當然,亞久津也不至於一上手用網球砸人。被打傷的山吹的那兩個正選當然還是說了些不中聽的話,才會被亞久津攻擊的。隻是亞久津在網球部確實橫行無忌,連伴田教練都拿他沒辦法,網球部的大多數人自然就用異樣的目光看待他了。

長時間練習空手道讓亞久津對人體弱點一清一楚,他知道直接用網球攻擊人行不通,但他可以結合人體弱點和網球去進行攻擊。

比如此時,輪到了他的發球局,他扔起網球後,同樣氣勢洶洶揮拍,打出了這個球。

而真田眉心微皺,發現這一球同樣是繞身球,落點離他很近,速度很快,如果要接球就需要扭身,或許會讓腰部肌肉酸疼甚至拉傷。

真田同樣選擇了降低重心。他面不改色,右手握緊球拍以後借助腳步稍微讓開一些位置,而後扭身,在接球的瞬間讓球拍下壓,將重心附上去,讓球有輕微的停頓後,再借由球停頓的時間重新抬高自己的重心,腳尖點起,動作流暢地再一次扭身,擊打出回球。

就像是,原本亞久津的回球,需要人將身體扭大半圈,超過120度的角度,再接球後反向扭回去,變成一個V字折疊的形態。球的力量會加重腰部的負重,直接下壓再回彈也很容易造成肌肉損傷,但真田接球後自主下沉後,通過重心位移和腳步的處理,將V字回旋變成了U字,有了一個繞圈的彈性空間,肌肉就有了舒展和伸展的餘地。再加上真田練習劍道,本身有不差的柔韌性,輕易就將這球回擊。

但這一球隻是亞久津的試探。

大概是通過這一球發現了真田不僅網球實力很強,身體素質同樣很好,亞久津愈發加大了進攻的力度,並逐漸失去控製。

不會旋轉嗎?

或許他一開始還沒掌握這個技巧,但現在他會了,因為亞久津目睹了真田第一局時的擊球技巧。

亞久津一直以來都是在比賽中能快速進步的那種人。最開始他不會打網球,隻是憑借身體素質打贏了網球部的正選,再將比賽中正選用過的技巧一路吸收,一路往上打敗其他更強的正選。

而現在,真田是他遇到的最強的對手,他自然直接從真田身上吸收養分,不斷成長。

於是很快,真田就發現,亞久津的球,比第一局的回球更“精妙”了。第一局的兩個回球,如果對球的控製更自如一些,亞久津是可以再拖兩個回合而不是讓真田直接得分的,但漸漸,亞久津掌握了控製球上旋轉的方式。

第一局真田還是憑借自身的技巧破發了。第三局真田同樣保住了自己的發球局。

比分到3-0時,亞久津顯然已經沉浸在了比賽裡。最開始他還有閒心表現出“狂氣”,或者去和場邊的伴田教練鬥氣,而現在,他交換球場時都一言不發,隻是盯著真田。

那眼神,讓普通人看見,是會嚇人一跳的。

“知道真正強悍的網球選手是怎樣的實力了嗎?”伴田教練又澆了油,“你不要被人打出6-0的比分,那就太難看了。”

第四局。亞久津微微喘著氣。他很白,汗水覆蓋在身體上幾乎反光。而他的身體也完全活動開了,肌肉舒展又伸展著。他吸收著真田的技巧,到了真田都察覺到不對勁的程度。

進步太快了……是在比賽中直接學習對手嗎?這種事!

真田咬了咬牙,在這時感受到了急迫感。這是一種實力差距在縮小的壓力。真田信奉的是努力一定會有價值,汗水一定會獲得成果,於是當他遇上亞久津這樣在比賽中隨著呼吸就不斷進步的人,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急切。

此時的他還沒有“皇帝”的餘裕,和幸村在一起打網球太久,每次想要打贏幸村卻總是失敗。他在遇上亞久津這樣天賦很強的對手時,本能想起了幸村,於是他仿佛也跟著燃燒起來。要贏,面對這樣的對手,是絕對不能輸的!

“心態變了。”仁王發覺了這一點,“節奏被拉快了。他原本用的是‘其徐如林’吧,如果節奏穩不住,不如直接切成‘侵略如火’。”

但用“侵略如火”,又會被同樣擅長攻擊的亞久津找到機會。最開始就是意識到這一點,真田才在“不動如山”和“其徐如林”中來回切換,在亞久津的發球局打防守反擊的。他自己的發球局,再切換成“侵略如火”。

真田的“風林火山”,單獨每一個要點拿出來,都算是比較完善的招數了,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相互之間仿佛隔著“紗”,切換時有很明顯的節奏斷點,沒辦法相互配合,也沒辦法頻繁切換。

此時他從“其徐如林”的節奏中脫離出來,在回球時節奏就亂了一瞬。

而亞久津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

他猛地抓住機會,毫不猶豫直接進攻。

主動權就在這瞬間易位了。

原本不該如此的,但亞久津在全力進攻時,就像是瘋狗一樣。這並不是比喻,而是事實。不斷拉高節奏,不斷進攻。真田一開始試圖重新接上“其徐如林”的節奏,和前兩局一樣用“放風箏”的方式牽引亞久津,但這是個錯誤的判斷。當亞久津吸收了足夠多的經驗,將學習的旋轉和真田運用力量的方式用在自己的進攻上,真田沒辦法再用“其徐如林”了。

而節奏的紊亂,讓他也沒辦法在第一時間進入“侵略如火”的狀態。

一步退,步步退。

亞久津抓住了攻擊機會,並不給人休息的時間,不斷進攻,哪怕出現漏洞也不改變攻擊的姿態。反而是真田面對著太快出現又因節奏太快而馬上消失的漏洞而束手束腳起來。

“是還將亞久津看做比他弱的對手,沒有調整過來。”仁王低語道。

他真的非常了解真田。在他學習網球的第一年裡,他的最大動力就是打贏真田,看見真田在球場對面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因此他清楚地知道這個階段真田的心態。

啪!

網球砸在地上,真田咬牙不想放棄這個機會,強行轉身接球。這個球超出控製了,球拍被他用技巧壓了一下,球勉強落在了界內,但球上的力量已經很弱了。而亞久津毫不客氣,單手握拍用力掄起了大臂。

真田還在調整身體的姿勢,而亞久津這一球根本沒有去在意真田的位置。

於是網球落地回彈以後,砸在了真田的側腰上。

那一瞬間山吹的人倒吸一口涼氣,反應比立海大的人還要更大。

在立海大的休息區,在去年全國大賽見過許多類似場面的狄堂和三枝皺了皺眉,幸村的笑容則收了起來。

球場上的真田捂著自己的側腰,抬頭看向亞久津。這一球可以算是故意,也可以說是失手,亞久津可以選擇其他角度,但這個角度最合適,節奏也拉得最快,所以他根本沒想著避開真田,直接就打出了這一球。

而現在,面對真田的視線,亞久津毫不退縮。

“挺能忍痛的嘛。”他啞聲道,“那再來兩次,還受得了嗎?”

“太鬆懈了!”真田咬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