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第三百二十章自由奢華的汴梁50 蘇葉……(1 / 1)

蘇葉轉頭, 見白玉堂的面色頗為古怪,複雜中帶著欲言又止,張嘴想說什麼, 又閉上嘴巴。

倒是顏查散沒注意到這個, 見他來了,鬆了口氣。

和這位蘇姑娘待在一起, 壓力太大了,總覺得下一秒她就會語出驚人。

而事實也是,蘇葉可不會因為白玉堂來了, 就放過他,追問道, “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顏查散神情僵了僵,看向義弟,可他的義弟壓根沒搭理他,站在斷裂的橫梁上, 陷入了沉思。

顏查散無奈,隻好開口解釋,“我知表妹決心, 並無此想法, 願表妹得一如意郎君。”

頓了頓, 他又道,“顏某自幼讀聖賢書,蒙聖人教導, 深知功名前程須靠自己,不必尋求外物幫助。”

這是他的真心話,他隻想靠自己,而不是和貴門聯姻, 攀龍附鳳。

蘇葉看得出他是真心,除了有點迂腐,顏查散確實是一品行高潔之人。

然他的迂腐,也確實讓人頭疼得緊。

因為沒有攀附高門的心思,顏查散在鹿鳴宴上,乾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當眾拒婚。

聖上看中他人品相貌,欲下嫁昭陽公主,可顏查散竟然以‘非吾所願’為由,堅決拒婚!

當然,這確實出自他真心,顏查散立誌要做像包大人那樣的清官,為民除害,為百姓伸張正義,為大宋撐起一片朗朗乾坤。

可駙馬雖然能安享尊榮,卻無法做官,更不能參與政事,和顏查散的願望背道而馳。

因此即便迎娶的是最尊貴的嫡公主,而發話提及親事的是聖上,顏查散依然堅決拒絕。

且他言辭過於直接,毫無隱晦,直抒胸臆,官家心中對於這種品行高潔之人,暗暗讚賞。

可後面垂簾之中坐著的太後,卻忍不住冷哼一聲,竟敢嫌棄她的昭陽,不知所謂。

看來不給這個顏查散一點教訓,他就不懂得敬畏皇權!

太後目光沉沉,看向官家。

趙禎何等了解他這位母後,知她必是不滿極了,打壓都是小事,就怕太後直接下旨,斷了顏查散的前程。

為了給顏查散解圍,不叫太後當場下旨,沒了更改的餘地,官家連忙詢問榜眼和探花二人的家世。

範仲禹忙上前回到,“回聖上,微臣家有賢妻幼子。”

探花劉庭也道,“雖不曾成婚,卻已有婚約。”

官家心中遺憾,本來見這劉庭相貌堂堂,雖比不上顏查散,亦是個文雅郎君,再加上年輕有為,才華橫溢,昭陽應該會喜歡的。

卻不想也是有婚姻的,看來今科進士中,無人是昭陽的良配。

他微微側身,低聲詢問劉太後的意見,“母後,您看?”要不這次就算了?

太後噌的一下站起來,直接掀開珠簾,離開了鹿鳴宴現場。

眾人不知太後在此,嚇了一跳,忙跪下恭送太後。

趙禎頓了頓,吩咐包大人道,“包卿代為主持宴會。”

說完,就去追太後了,本以為太後回了慈寧殿,急急趕去卻發現人未回來,詢問了宮人,才知道太後去了昭陽殿。

趙禎於是又追去昭陽殿,在殿外就聽到了太後的怒聲,不由頓住腳步,“荒唐,你乃堂堂大宋公主,還配不上他一個窮書生不成,哀家看他就是恃才傲物,仗著有幾分才華,竟如此不把皇家放在眼裡。哀家這就下旨,讓他去偏縣當個小小的縣令,永世不得升遷,後悔懊惱一輩子去。”

不是為了當官而拒婚公主嘛,那沒了升遷的機會,又錯失享受尊榮,就不信他不後悔!

趙禎皺皺眉,這太兒戲了,顏查散才華橫溢,品行更是出眾,怎能因拒婚公主,就一輩子不得升遷。

知人善任,唯才是舉,方是一個明君該行的準則。

以往母後也不是不知這個道理,可自從還政於朕後,就越來越任性了,總有不適合之舉。

可作為兒子,有孝道壓著,他還不得不孝順聽從。

就在趙禎暗暗思量,該如何勸下太後時,殿內昭陽公主語帶哽咽,卻是把太後攔下了,“母後,顏生沒有錯,我早該想到會如此的。他是有能力有抱負的讀書人,不願意成為駙馬才是正常的,但凡有誌氣的人,都不願意當駙馬,進而蹉跎一生。”

“胡說!”太後怒喝,“駙馬怎麼了?難道駙馬還委屈他們了嗎?一個個儘享皇家尊榮,卻還抱怨公主不該嫁,我看對他們就是太好了,一個個不知天高地厚,官家也太仁慈了些,教訓幾次,他們就該聽話了。”

太後是想起了魏國大長公主,那是太宗的女兒,先帝的姐姐,嫁給左衛將軍竟然被暗中嫌棄,守了十六年的活寡,直到魏國大長公主去世,尚無一子女傍身。

宋朝的駙馬是可以納妾的,而這左衛將軍就有二子一女,全都是妾室所出。

且長子還因是公主嗣子,在公主下葬時負責打幡摔盆,送嫡母下葬,而被恩封官職。

可以說,駙馬父子因為公主儘享榮華富貴,而公主呢,苦悶了一輩子,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可無人在意她過的好不好,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因為太宗時期,吳家是掌兵權的勳貴,太宗需要拉攏這些勢力,於是把所有的公主都下嫁到勳貴家族,以達到聯姻安撫的目的。

即便這些公主們在夫家過的並不好,太宗也不曾管過。

在宋朝,魏國大長公主絕不是個例,守活寡的公主不止這一個,看這些公主們的生育情況就知道了,隻不過鬨出來的隻這一個罷了。

可鬨出來又能怎麼樣呢,太宗把公主訓斥了一頓,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從那之後,駙馬們越發囂張,進公主房裡的都是少數,一個個摟著小妾在駙馬都尉府過起了小日子,仿若真正的一家人。

在這種事上,男人永遠無法理解公主們的辛酸,而劉太後身為女人,自是知道嫁錯了人,一輩子是何等的痛苦。

更何況,宋朝允許百姓合離另嫁,但不會讓公主合離。

一來公主的婚姻往往帶著政治考量,二也是某些迂腐文人看不慣這種風氣,提倡女子該守節。

民間為鼓勵生育,對於寡婦另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公主作為表率,無論如何都不得有出格之舉。

可以說,宋朝的公主過得相當憋屈,一方面得為了政治因素而犧牲婚姻幸福,一方面又要作為女子表率,不能行差踏錯,輕則被百官上奏鞭笞,重則直接被皇帝下旨責罵。

劉太後隻有昭陽這一個寶貝女兒,自然不希望她過這樣的日子。

所以在選駙馬上,對於官家和公主都看中的文人,她沒提出反對。

至少那些讀過聖賢書的,還知道裝一裝,不會像那些勳貴,明目張膽的欺負公主。

另外,她心裡有數,真正有才華能力抱負的讀書人,是絕不肯尚公主的,而願意如此做的,必定是貪慕虛榮之輩。

太後不在乎他是不是貪圖榮華富貴,因為彆的姑娘或許會擔心天有不測風雲,萬一娘家出事,她也注定被拋棄。

即便沒有,當丈夫的權勢地位比娘家高了,面臨的也是被嫌棄的下場。

公主不需要這樣的擔心,因為再沒有比皇家更穩固的娘家了。

除非大宋亡國,不然這駙馬就得一輩子在公主面前討好賣乖。

也是基於此,劉太後在知道了陳世美的為人之後,依然選擇保他。

公主是因為愛上了駙馬,而太後純粹是覺得,殺了這個,下一個不一定會更好,甚至因為二婚的原因,公主還會遭到嫌棄。

而且劉太後知道,朝臣對於她把公主嫁給狀元,是頗有微詞的,因為公主聯姻勳貴,是大宋建國以來的默契。

她此舉相當於打破了規則,要是陳世美真的死了,公主可能逃不過嫁給勳貴的命運。

而那些勳貴,一個個自視甚高,對於二婚的公主,哪能放在心上。

與其嫁給這樣的人受氣,還不如陳世美呢,至少經過這件事,陳世美生怕公主不保他,會一輩子戰戰兢兢討好公主。

劉太後的思量沒有錯,隻是陳世美惡毒且蠢,為了掩蓋自己欺君罔上的事實,一錯再錯,甚至是再三殺人,惹得包大人不得不按律處決。

在他未犯下殺人罪之前,包大人秉持著憐憫之心,一而再,再而三去勸過陳駙馬,隻要他願意承認秦香蓮是其原配,並寫下合離書,讓秦香蓮可以改嫁。他就願意在聖上面前力保,不讓陳世美受過多的懲罰。

這樣一來,陳世美有公主的喜愛,可以繼續當著駙馬。

而秦香蓮可以拿著駙馬府賠償的銀子,回老家把一對兒女養大,那筆錢可以讓母子三人衣食無憂,如果秦香蓮另嫁,也不擔心兩個孩子受罪。

可惜,陳世美既想要駙馬的爵位,又想要完美的名聲,不僅不承認,還派人追殺秦香蓮母子三人,並指使當地縣令誣告秦香蓮,殺三人滅口,樁樁件件都在踐踏律法,包大人如何能忍。

最終他被包大人斬了,明正典刑!

後續並沒有交代公主如何,但想想也知道,按照大宋的風氣,公主不嫁是不可能的,要麼嫁給了勳貴,要麼成為了道士。

可成為道士,就得卸去公主身份,日子過的清苦。

昭陽公主是忍不了的,那最後隻有嫁人一途。

太後自然不想女兒變成這樣,可也知道身為公主婚姻的尷尬,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可知道是一回事,聽到顏查散毫不猶豫的拒婚,又是另外一回事。

真是好大的擔子,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選中他是看得起他,真是太不識好歹了。

太後發誓,一定要給顏查散一個教訓,不然天下人豈不認為皇家好得罪?

“母後,顏公子不是這個意思,”見母後發這麼大的脾氣,昭陽公主嚇了一跳,忙為顏查散求情。

雖然被拒婚了,昭陽心裡也很難過,可她還沒有失去理智,並不願意顏查散因此失去仕途。

太後恨鐵不成鋼,“你可是堂堂大宋公主,哭什麼哭,難道還嫁不出去不成,沒有他顏查散,難道就沒彆人。我看那劉庭就不錯,都是有婚約的人,顏查散在考進士前,和員外之女退親,打量彆人不知道他的心思呢,不過是想高攀貴女罷了,還編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那劉庭比他強了何止百倍,大大方方,堂堂正正承認,自己已有婚約,這才是正人君子所為,顏查散比他差遠了。”

昭陽公主張了張嘴,解釋道,“母後,不是這樣的,顏公子解除婚約,是柳小姐提出來的。”

沒錯,他們後續查出來的資料顯示,退婚一事是柳金蟬的主意,為的是想要給柳家招贅。

當時公主還暗暗歡喜,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卻不想,最後是這公主的身份限製了兩人的未來。

“嗬,”太後冷聲嘲諷,“我看他是想奇貨可居,人家要娶的是高門貴女,既能獲得榮華富貴,又不會被限製仕途。”

“母後,您誤會了,顏查散人品出眾……”趙禎上前,想要為顏查散解釋一二。

劉太後冷肅的眼神幽幽看過去,“官家是嫌我們母女多事了嗎,耽誤了你看中臣子的大好前程?也是,昭陽是公主怎麼了,也就配那些不求上進,無德無才之人。但凡有一點誌氣,也可以說拒婚就拒婚,說看不上公主,就當場讓公主下不來台。而官家不僅不指責,反而越發欣賞了。我們母女是哪個牌面上的人啊,怎配和官家的心腹重臣相比。”

趙禎的心狠狠一跳,知道不能再多言了,此時太後已然氣急,必是聽不見那些勸諫之言的。

以往趙禎能說通她,是因為互相心照不宣妥協的結果,可太後就連這種話都說出口了,他要再勸,太後就要說他不孝了。

到時顏查散引得天家母子失和的消息傳出去,他更是沒了前途。

心裡歎息一聲,趙禎不得不妥協,“那以母後的意思?”

“哀家看陝西長魏縣就不錯,”太後盯著官家不放,目不轉睛。

趙禎一頓,“母後,長魏縣已有十來年沒有縣令上任了。”

之所以如此,是窮山惡水出刁民,長魏縣環境極其惡劣,常年不下雨,水資源極度匱乏,植被也非常少見。

自然條件差也就算了,幾十年前,為了躲避兵禍,一部分人藏身在險峻之上,成立了一個寨子。

他們以劫掠為生,形成極其剽悍的風氣,雖然經過大宋這麼多年的懷柔安撫,已不再做那等勾當,可這個縣裡的人也極其難管,整個縣城和那個寨子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當然了,這個縣人數也不多,除了寨子裡一千多人,剩下還不足兩百戶,整個縣都聽寨子老大的,不認朝廷派來的縣令。

十幾年前,朝廷任命了一位新的縣令,此人一來就橫征暴斂,甚至派人攻打了寨子。

因前面幾任縣令的努力,寨子裡的人對朝廷並不設防,之所以還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對抗朝廷,更不是為了下山劫掠。

純粹是寨子所在的這塊地方,水土最好,他們在這裡修建了房屋住所,種植田地,產出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

也就是說,這裡全縣出產最多,所以大家依然聚集在這裡。

可這位縣令完全不聽前任縣令說了什麼,聽說是一個寨子,就以剿匪的名義,把寨子給圍了。

那一次傷亡慘重,許多人都受傷乃至死了,那些都是全縣百姓的親人,因此哪怕這縣令被砍頭以平民憤,也依然讓當地百姓仇視朝廷。

之後每派來一位縣令,就死一位,要麼是因為水土不服,沒有大夫治療,生病死了。要麼死在赴任的路上,因為進縣城的路要經過一段極為險峻的環山路,左邊是高聳入雲的石壁,右邊是萬丈深淵,而路極為狹窄難走。

縣裡的人也不需要做什麼,隻在這位縣令路過這一段的時候,突然發出怪聲,嚇得這位縣令腳步打滑,跌落懸崖。

就這麼地,一連來了三位縣令,全都死了,至此再也沒有官員敢來這裡上任。

而這個縣本就貧瘠,朝廷免了十年的賦稅,在流血衝突之後,又免了十年。

不需要交稅,也征不上徭役,那有沒有縣令,其實意義也不大。

於是空了很多年,都沒有縣令就任,索性寨子裡的人乖覺,沒有重新拿起劫道的老本行,對朝廷沒有威脅,乾脆就不管了。

而太後為了懲罰顏查散,直接讓他去長魏縣赴任。

且不說他有沒有命安穩上任,即便活下來了,就憑這個縣的情況,也很難做出功績,那升官就遙遙無期。

地方縣官的考核,無非就那幾樣,稅收,人口,文治,治安,長魏縣被恩準不用交田稅,除此之外,也不可能有商稅,畢竟那地方進去都費勁,哪個商人想不開跑去那裡經商啊。

稅收是指望不上了,至於人口,嗬嗬,就長魏縣那情況,能養得了幾個人?

水土都不夠,導致的結果就是,幾十年下來,人口常年維持在兩千上下,說是一個縣,其實連江南富庶之地的村都比不了。

有些村子因為水草豐茂,聚集大量人口,三四千的大村都有。

然後是文治,這隻體現在一個方面,那就是本縣出了多少讀書人?

這個讀書不是認識幾個字就可以的,得是考取了功名,比如秀才幾人,舉人多少,是否有中進士的生源等等。

如果在你的治下,讀書人多了不少,哪怕其他方面不出彩,亦是一項大功勞。

可長魏縣那地方,認字的都找不出幾個來,文治是不用指望了。

最後就是治安了,強盜土匪的後代,常年居住在寨子裡,你說治安好?那也得有人信啊。

所以太後此舉,相當於直接把顏查散摁死在長魏縣了,要麼死在那裡,要麼一輩子不升遷,窩在那裡養老,不可謂不毒,卻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顏查散不是說想為百姓謀福祉嘛,那就去吧,去長魏縣當縣令去,看他能做出什麼成績來。

而這個決定,是官家也不能拒絕的,畢竟新科進士除了進翰林院,就是成為地方官,這是正常流程,無論如何都拒絕不了。

不能因為那地方貧瘠,且百姓排外,就徹底不管吧?

雖然之前大家心照不宣,但好說不好聽啊,朝臣不願意把青年才俊們一一弄去送死,就默認忘了那處,可現在太後提出來,並說了人選,朝臣也不會反對。

反正不是他們提的,顏查散要怪也隻能怪自己得罪了太後。

官家無法拒絕,隻能私下把包大人找來,細細說了長魏縣的情況,讓他派一兩個武藝高強的護衛,護送顏查散上任。

因為太後的緣故,這事彆人不會願意沾手,唯有包大人,才可能頂著太後的壓力,幫顏查散一把。

包大人回去後,立刻讓公孫先生找來縣誌資料,整理好命人送給顏查散,並邀請他空閒時間,前來開封府。

第二日顏查散就來了,帶著白玉堂。

包大人在二廳見他,公孫先生和展昭都在,另外還有四大校尉。

包大人的意思,四人顏查散可以挑兩人,等他在長魏縣站穩腳跟在還回來也不遲。

但顏查散卻是來拒絕了,“感謝包大人的好意,不過開封府事忙,離不開四位校尉,我身邊有義弟,他武藝高強,定會護我周全。”

包大人已從展昭那裡得知,白玉堂的武功本事,聞言也不由歡喜,“不錯,我把白五俠忘了,想必有他在,顏狀元安全無虞。那麼,對於長魏縣的治理,顏狀元可有想法?”

這就是要點撥的意思了,包大人為官多年,又擔任過縣令,自是可以指導顏查散一番。

這次顏查散沒有推拒,鄭重行禮,請包大人教他。

包大人沒有藏私,細細教導,至此有了師生情誼。

而這邊,蘇葉得知消息後,佩服顏查散勇氣可嘉的同時,給柳金蟬寄了一封信。

按照她原本的規劃,是打算顏查散官當到哪裡,她就把生意做到哪裡,有當官的表哥在,沒人敢惹她。

現在顏查散可能成不了她的靠山,不過柳金蟬已經有了蘇葉這個大靠山,倒也用不上。

相反,她還能成為顏查散的助力,那樣貧瘠的縣城,要發展千難萬難,除非能開發出支柱行業。

不是蘇葉不相信顏查散的能力,相比之下,還是見多識廣的柳金蟬更值得相信。

畢竟她以前做的就是助農項目,全國各地的農村都去過,每一處的發展狀況都是了解過的。

而這些是寶貴的資料,也是顏查散所欠缺的見識。

況且,柳金蟬手裡還握著許多外來作物呢,總能幫到顏查散的。

有她和白玉堂兩人一文一武輔佐,相信包大人這個新收的學生,前程差不了,而長魏縣在他的治理下,必有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