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 23 章 這個江源,終於要上場了……(1 / 1)

S省體工隊用於此次基地賽的賽場是一個標準大小的室外田徑場賽場, 在其中一側的短邊布置了跳高的比賽場地,這塊跳高場地的位置又與右側靠近主席台方向的百米賽道終點位置相臨近。

當江源來到跳高及格賽的集合點時,不遠處周宇昂所處的百米預賽第四組的賽事也正要拉開帷幕。

因為百米預賽階段總計69名參賽選手, 無法平均地分布到各預賽組,因此8個預賽組中從第四組開始的5個預賽組均是有9名選手同場參與預賽。

此時周宇昂所在的預賽組中, 9名選手已經都站在了起跑線前, 與他同組的對手中, 最強的正是來自G省體工隊的蔣若輝。

雖然從個人實力上來說蔣若輝不如葉明浩, 但是10秒89的PB也足以讓他和葉明浩一起站在此次基地賽的金字塔最頂層了。

觀眾席的教練區席位上, 來自各個省隊的教練對G省的體工隊也是頗為羨慕, 畢竟一個葉明浩一個蔣若輝, 15歲的年紀能跑出現在這樣的成績,這未來都是有望衝擊10秒20大關10秒10大關的好苗子。

由於國內的田徑氛圍不是特彆濃厚, 因此普羅大眾通常都是在諸如亞運、奧運、世錦賽這樣的大賽時才會對田徑項目有所關注, 看多了大賽的情況下,就總覺得百米破十似乎應該是常態了。

其實,彆看國際賽事的時候那些百米飛人大戰動不動就破十, 仿佛打開10秒大關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事實上,截止2017年為止, 不說中國選手,包括所有黃種人在內, 打開過十秒大關的總計不超過5人。

特彆是在國內, 10秒20就已經是檢驗一個優秀百米運動員的門檻,當前的國內的選手中,百米硬實力(即不論風速加成)能夠打開10秒20的也不過就6人。

所以當這些教練普遍認為葉明浩與蔣若輝有機會在未來打開10秒20乃至10秒10關卡時,就意味著這些教練還是非常看好葉明浩和蔣若輝兩人未來能夠成為中國百米前列選手的。

畢竟能跑進11秒以內的少年選手時常有, 但在打開11秒大關之後再能夠一路上探的選手卻少有。

教練席上的這些教練往返交流時也會捎帶手聊一聊與蔣若輝同組的其他選手,例如與蘇嶼一起同被裴定山收入手下的周宇昂。

“小裴教練,這個周宇昂也是你帶的吧?你覺得他的潛力怎麼樣?”

裴定山看了眼已經在各就位的指令聲中蹲踞到起跑器上的周宇昂,平靜道:“不錯。”

周圍的教練聽到這個點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著搖了搖頭:“小裴教練你還挺謹慎。”

裴定山沒有反駁教練們的這個謹慎評價,於是周圍的教練們就又聊起彆的來了,畢竟在這些教練看來,裴定山是能夠說出‘未來全國紀錄是他的名字’這樣霸氣宣言的性格,如今點評周宇昂時卻隻有‘不錯’兩個字,說明裴定山對周宇昂或許並沒那麼看好。

當然,如果這些教練能在轉移注意力前再問一句裴定山‘不錯’的標準是什麼,或許又能夠得到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結論了。

觀眾席上教練們的討論依舊,賽道上選手們則已經做好了準備——上一場的搶跑犯規事件大約給了這一組選手不小的壓力,因此本組選手此時在開賽前都前所未有地專注,避免再度出現搶跑犯規的悲劇。

就在這樣的緊張氛圍中,現場裁判再一次給出了‘預備’的指令聲,緊接著就是‘砰’的一聲發令槍聲。

比賽開始了!

這一場的百米預賽,周宇昂所處的道次不算太好,在第二道上,如果他這會兒還是先前那副煩躁的狀態的話,或許這個道次的起跑位置也會令他感到格外煩躁,但是在先前蘇嶼站出來阻斷了葉明浩和蔣若輝對他的對視視線後,來自蘇嶼的那句‘不用在意,專注自己’卻仿佛醍醐灌頂般讓他清醒了過來。

之後,在預賽第三組的賽事中,蘇嶼更是用自己的表現實力詮釋了什麼叫做‘不用在意,專注自己’。

他們303寢室的小祖宗就連有同組選手搶跑破壞掉他一個極其出色的起跑都能仍舊保持冷靜專注,甚至在第二次的起跑時再次給出一個更加漂亮的起跑表現。

那麼他難道還要任由自己被比賽之外的一些情緒所支配嗎?

帶著這樣的念頭,周宇昂在起跑線前也沉住了氣,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賽道上,當預備聲和起跑發令槍的‘砰’聲接連響起,他第一時間蹬踩起跑器爆發起跑!

或許是專注的緣故,又或者是其它,當周宇昂的左腳在起跑器前踏板上蹬踩爆發時,技改以來哪怕經過了無數次的訓練也仍舊有些揮之不去的彆扭感在這一瞬間卻仿佛消失了,緊接著他的右腿快速向前擺動,一連串的起跑蹬踩爆發銜接加速跑的動作流暢到讓人感受不到他是一個剛剛才完成了技改的選手。

觀眾席上的教練們原本關注的是第六道上的蔣若輝,但在發令槍響起之後,在場的教練們發現前程爆發迅速領先的不止是第六道的蔣若輝,第二道上那個在裴定山口中隻是‘不錯’的周宇昂在這一輪的起跑中也給出了極為優秀的反應速度和前程爆發。

現場的觀眾席上,夏令營的學員們並不懂得教練們在想些什麼,在上一組的預賽裡蘇嶼的表現給他們帶來了超乎預期的驚喜,那麼自然而然地,這些學員們對在結營測試賽中和蘇嶼成績僅差0.01秒的周宇昂也倍感期待了起來。

從現場發令槍聲響起的那一刻起,觀眾席上的學員們就開始大聲地為場上的周宇昂加油呐喊了起來。

“加油加油!!!”

“衝啊周宇昂!!!”

學員們的加油聲不算統一,但是十四五歲的少年人正是最不吝惜力氣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在熱情地高聲為周宇昂加油呼喊著,而在發現周宇昂的速度與第六道上的那個好像很厲害的少年選手正一同占據著領先位置時,現場觀眾席上的加油聲也更加激烈了。

賽道上,伴隨著學員們激烈的加油呼喊聲,這一組預賽的少年選手們也正在不惜全力地向前衝刺著。

第六道上,蔣若輝原本的狀態還是相對輕鬆的,他對於自己的成績心裡有數,僅僅隻是一場預賽而已,以他平均11秒10左右的成績,即便是放鬆一些跑也能夠穩穩晉級決賽,但是他沒有想到在前程階段眼尾的餘光竟然掃到了差不多最右側的位置上竟然有人和他幾乎處於同一個位置上。

突如其來的危機感讓蔣若輝臨時改變了自己輕鬆的步調,但是這種臨時改變的節奏也給他的體能消耗同時帶來了額外的負擔。

大意了。

在蔣若輝在臨時調整自己的節奏加速奔跑時,第二道上的周宇昂卻並沒有注意蔣若輝的改變。

正如蘇嶼對他說的一樣——專注自己。

整個夏令營周期裡,他不斷地在裴定山的指導下完成著起跑衝刺、加速折返、速度耐力等不同的訓練和基礎技巧練習。

直到今天的這一場比賽之前,他雖然已經較為熟練地掌握了這些技巧,但是技改的後遺症還是讓他從內心裡對自己當前的技術動作以及主動發力腿有著一絲難以克製的抗拒。

周宇昂原以為他至少還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克製住這種由心底生出的抗拒感,但是隨著這一場比賽的開始,當他專注地投入到比賽之中時,那種從心底生出的抗拒感似乎也在同一時間消退而去了。

流暢、自如。

當他在賽道上全速衝刺時,周宇昂感受到了比過去采用右腿作為主動發力腿時還要更加流暢的狀態。

每一個奔跑的踏步和每一個跑動間的銜接都不再有那種讓他感到煩躁的滯澀感。

最終,周宇昂是帶著這樣一種呼吸般流暢自如的狀態衝過終點線的,雖然在後程之中蔣若輝調整節奏加速衝刺還是壓過他以第一的排名衝線,但是周宇昂對此卻並不在意。

技改之後幾乎是技改最大難題的心理障礙已經褪去了,那麼接下來成績的提升就理所當然了!

帶著這樣的心情,周宇昂在衝線時幾乎沒有停歇地就直接奔著蘇嶼而去,一把抱起了站在賽道旁的蘇嶼將他舉了起來。

蘇嶼原本正站在場外準備看一看接下來江源的比賽,結果就被興奮過頭的周宇昂一把抱著懸空了,因為太過於突然,以至於蘇嶼在被周宇昂舉起來時都沒能反應過來。

等他回過神來時平時病懨懨的臭臉都變得懵懂了起來,然後惡狠狠地拍了拍周宇昂的手,瞪著他道:“放開!!”

周宇昂也覺得自己大概興奮過頭了,老老實實地把蘇嶼給放了下來,但還是不顧蘇嶼的臭臉一把抱住他又對著他的腦袋一頓亂薅,直到蘇嶼伸手要強行推開他時才放開了懷裡的蘇嶼。

“嘿嘿,謝謝!”

放開了蘇嶼的周宇昂在勉強冷靜下來了之後才正了正臉色他鄭重地道了個謝,不論蘇嶼對他說得那句話是不是巧合,但他確實是因為蘇嶼的那句話才重新冷靜下來,並且被蘇嶼對比賽的專注所感染,才機緣巧合地越過了自己的心理障礙。

這會兒現場的電子大屏上,預賽第四組的成績已經出來了,在這一組的比賽中,周宇昂以11秒31的成績位列第二,排名第一的蔣若輝則拿到了11秒21的最終成績,同時,因為預賽第四組成績的更新,蘇嶼的總排名也從原本的第二暫時落到了第四的位置。

觀眾席上,夏令營的學員們在看到周宇昂的這個成績後也吃了一驚。

“誒,周宇昂也刷新PB了?”

夏令營裡,有不少學員都聽說過周宇昂的事兒,知道他卡在11秒33的PB上已經有挺長的一段時間了,一直想要突破11秒30的關卡。

但是因為技改的緣故,這些學員也聽夏令營裡的教練討論過,覺得周宇昂短期內都需要繼續適應自己的新技術,刷新PB恐怕要來年再說了。

結果誰也沒想到,周宇昂居然在今天的預賽中打破了11秒33的壁壘,距離他想要攻克的11秒30的目標也隻有一步之遙了。

場上賽道旁,在看到自己的成績之後,周宇昂揮了揮拳頭,剛想轉身再和蘇嶼一起慶祝一下,結果就看到蘇嶼擰著眉頭拉開了和他之間的距離。

看到蘇嶼的動作,周宇昂沒忍住笑了起來,然後道:“誒嘿,小嶼,這場預賽是我贏了!”

蘇嶼瞥了他一眼,平淡地‘嗯’了聲。

周宇昂看著他的模樣,湊近道:“誒,小嶼,你不會生氣了吧?”

蘇嶼擰著眉頭奇怪地看他,那模樣仿佛在問‘我為什麼要生氣’。

周宇昂笑著道:“你不是很想贏嗎?”

蘇嶼擰著的眉頭並沒有鬆開,但這一次不是無聲的反問,而是直白地開口道:“我想贏,但不需要任何人讓我贏。”

“我想贏,隻和我自己有關。”

“你可以超過我,但我也會繼續超過你、超過所有比我更強的人——就算不是今天,也會在之後。”

“所以我為什麼要生氣?”

病懨懨的小孩兒,臉色不太好看,但是他的那雙眼裡卻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似乎不會因為任何問題感到困擾和動搖。

聽到這裡,周宇昂已經數不清自己今天是第幾次因為蘇嶼而驚歎了,看著眼前似乎病懨懨的小孩兒,周宇昂再一次收起了臉上玩笑的神色,對他道:“對不起,是我誤解了。”

蘇嶼隻是看了他一眼,就轉開眼去繼續關注眼前的跳高及格賽了。

但在臨轉頭前,他對周宇昂留下了一句:“下午決賽見。”

聽出了蘇嶼這句話裡的戰意,周宇昂當即揚起了一張笑臉:“當然,下午決賽見。”

***

在賽場上的男子百米預賽第四組的比賽進行的過程中,跳高組這裡負責輔助檢錄的管理裁判員已經確認好所有參賽選手的到達,並將來自各個隊伍總計42名的跳高選手和主裁判進行了交接。

主裁判在確認所有選手均到場後,直接宣布了本次的跳高及格賽將由1.5米的高度開始進行,依照跳高的規則常例,各個選手在每一個高度上均有3次試跳的機會,本次及格賽會依照晉級人數截止,當晉級人數不足10人時,則不再提升橫杆高度。

當主裁判在對選手們宣布此次及格賽相關規則時,江源也正在選手群中安靜地聽著主裁判的宣講,一副好學生的模樣,絲毫看不出他在上場前還曾經笑著對蘇嶼說‘那不拿一個第一回來不行了呢’的模樣。

與江源同組的這些選手們,如果說在今天比賽之前還不認識這個S省體工隊夏令營出身的家夥的話,那麼在先前跳遠及格賽之後,全場的少年選手已經沒幾個不知道江源大名的了。

這個可怕的在跳遠及格賽中僅僅一跳就跳出7.37米的距離,以斷層的姿態拿下了跳遠及格賽的第一。

哪怕他這會兒看起來好像有些人畜無害的模樣,也免不了他在這一刻成為了周圍少年選手們目光中的焦點。

張兆赫與先前被江源‘淩虐’過的孟贇是關係很好的隊友,之前孟贇在比賽時他也跟著看了一眼,一開始還在為孟贇第一跳狀態出色感到開心,誰承想這種開心隻維持了不到幾分鐘,第二個出場的江源就直接讓人感受到了什麼叫真正的‘不錯’。

在得知江源還要參加跳高的比賽時,張兆赫當時就心裡一緊,悄悄找S省體工隊的人打聽了一下江源的跳高PB是多少,在得到2米的這個數字之後,他心裡是真的鬆了一口氣——雖然對於他們這個年齡段的選手來說,2米也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成績了,但是好歹不至於強到不像人的地步。

至少張兆赫自己的跳高PB就在2.06米,比起江源的2米整要高出足足6厘米,這樣的成績差距讓張兆赫在面對江源的時候心中也略微有了一點底氣。

現場,隨著主裁判將規則宣布完畢之後,這一場的跳高及格賽也正式宣告開始了。

這一輪,江源的簽序不像是跳遠一樣在第二位,而是碰巧拿到了最後一位的簽序,要在前面41名選手都跳完之後才會輪到他。

因為總計42名選手的及格賽時間太長,為了保持自己身體的熱量不散發,在場的選手們都準備了長袖長褲的運動外套穿在身上,等到將輪到自己上場時才會脫掉外套和長褲穿著短款的比賽服開始起跳。

這一點江源也不例外,他穿著一身白色的運動外套,站在準備區位置中時,看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誤入其中的好好學生,而不是一個正經的體育生。

由於及格賽的參賽人數實在多,而張兆赫和江源兩人之間的登場次序相距又較遠,因此張兆赫隻是在一開始時關注了江源一會兒,後來就專注於觀察其他選手的表現了,直到第一輪所有選手的比賽快要比完之後,主裁判已經在叫江源的名字了,眾人才發現江源身上的外套還穿得好好的,絲毫沒有要脫下來的意思。

“江源?”

主裁判也是S省體工隊的助理教練,看了江源一眼,不滿道:“怎麼回事,怎麼還不做好準備?”

江源笑著舉起了右手:“42號江源,1.5米高度申請免跳。”

直到他輕輕鬆鬆地說出這句話,周圍的參賽選手們才驚訝地轉過頭來——申請免跳?!

這是跳高比賽中的一個規則,選手可以在當前高度選擇免跳,在下一個高度再嘗試跳躍,對自己有信心的選手可以借此免去前面橫杆較低階段的跳躍,以此來節省體能。

當然,就像是前面說的——需要對自己有信心的選手。

曾經也有不少選手對自己的自信心過度,以至於免跳之後更高的高度完全無法越過橫杆,以至於最終沒有成績直接退場。

這些前來參賽的少年組選手或多或少都被自己的教練耳提面命過——不要覺得自己有點本事就隨意選擇免跳,那是人家那些自己心裡有底氣的選手才能乾的事兒,你要是敢申請免跳結果拿不到成績的話,看回來之後怎麼收拾你!

一般少年組的教練為了防止這些小孩兒發飄,同時也是防止這些小孩兒不知道怎麼判斷自己的情況適不適合申請免跳,所以都會這樣叮囑。

所以在剛剛的1.5米高度比賽中,在江源之前的41名選手都沒有申請免跳,他們的想法就是哪怕後續的高度跳不過去,至少在1.5米的階段拿到一個成績,也算是對自己有了交代。

結果誰也沒有想到,最後居然冒出了江源這麼一個申請免跳的家夥來。

眾人不免驚訝地多看了他幾眼,而主裁判在確認江源確定申請免跳之後,點頭記錄了他的免跳情況,然後示意橫杆前的橫杆裁判將橫杆高度升到了1.55米。

又是一輪試跳,41名選手再度全書成功過杆,而輪到江源時,這個穿著白色運動外套的少年又一次地申請了免跳。

“這還免跳?他是真不怕自己沒有成績吧?”

有選手在私下裡嘀咕了兩句,但是江源全然不在意,繼續在一邊做著拉伸的熱身準備動作,但是始終沒有脫下自己的外套。

橫杆開始升到了1.6米。

在這個高度下,41名選手中開始有三四人出現了過杆失敗的情況,可輪到江源時,他仍舊沒有要脫下外套的意思。

哪怕是張兆赫也對江源的自信有些佩服了,也對S省體工隊教練給江源的自由度感到有些羨慕——如果是他的教練看到他敢在及格賽中一個成績都還沒有拿到就瘋狂跳過,一定不會給他好果子吃。

這個S省體工隊的教練,心理素質還挺好啊?

***

此時此刻,‘心理素質挺好’的劉文健已經嘴角抽搐到想要直接衝上現場問問江源在想什麼了。

這小子,之前結營賽的時候跳過2米高度確定了自己勝利之後就不肯再向更高的高度發起挑戰了,那也就算了,反正就是個結營賽。

可今天呢?!

今天這可是全國U16田徑基地賽!

全國最高水準的賽事了!

這小子居然開場就開始連續免跳!

哪怕劉文健心裡對江源確實有著足夠的信心,也相信更高的高度這家夥一定能夠跳得過去,但是看著江源申請了一個又一個的免跳,他保持微笑的嘴角也不免抽搐了起來。

邊上的教練們倒是沒有發現劉文健的微笑隻是在‘強顏歡笑’,在看到橫杆升到1米65但江源又一次申請免跳之後,這些教練不免也驚歎道:“劉教練,這個江源的心理素質是真的很好啊。”

一般的選手,哪怕敢申請免跳可也不敢這樣連續跳過這麼多的高度,起碼要在一個比較安全的高度上給自己一個墊底的保底成績。

可是江源似乎並不這麼想。

到了1.7米的高度,場上已經有多個選手因為無法過杆而被淘汰了,這一回,當38號選手過杆之後,場上那個始終八風不動的少年終於脫掉了他的白色運動外套和長褲。

而所有的選手這會兒也期待地看向了這個脫掉了外套的少年——這個江源,終於要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