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1 / 1)

朱翊鈞本來歪歪扭扭的倒在冰鑒上貪涼,看到張居正的名字,一下就坐直了身子,翻開奏折,認真的看起來。

奏疏中提到,雖然這幾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已經基本肅清,但其他地區的邊防形勢仍然十分緊張,俺答不斷入侵北方、女真和土蠻騷擾東北、兩廣叛亂至今還未平定、西南土司蠢蠢欲動,西北大片失地仍需收複……

朱翊鈞看得心情很沉重,他長大了,懂得多了,就沒法將這些事情隻是當故事聽一聽。眼前的盛世繁華都隻是假象,在帝國廣袤的疆域中,還有許多天災、貧苦和戰亂,普通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

後面,張居正也對如今的邊防形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首先,他建議隆慶每年親自閱兵,並習射於內教場。

如今,兵部侍郎從一人增至四人,在人選方面也需要格外重視,不能是隨便什麼文官都能擔任,而必須隨時可以外放擔任總督一職,就像譚綸。

兵部司官也需要安排知兵之人充當,提拔和任用軍事才能卓著的武將,加強對軍官的考核與選拔,嚴格履行“八事”,即:積錢糧、修險隘、練兵馬、整器械、開屯田、理鹽法、收塞馬、散叛黨。

朱翊鈞把這封奏折翻來覆去的讀,又跑到書架前面翻閱了許多資料,他甚至還找到了一封張居正在十多年前呈上的奏疏:“其大者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虧,其他為聖明之累者,不可以悉舉,而五者乃其尤大較著者也。”

文中列舉了當時朝廷面臨最迫切的五大問題,分彆是宗室問題、人才問題、官僚問題、軍備問題與財政收入問題。

朱翊鈞捧著張先生的兩封奏疏,看著看著就忘記了時間。冰鑒在屁股底下化成一灘水,打濕了他的衣袍,他也渾不在意。

直到隆慶午休起來,湊到他耳邊問道:“鈞兒L在看什麼?”

朱翊鈞縮了縮脖子,把奏折地給他看:“父皇,你看!這是張先生呈上來的。”

看完之後,隆慶看完之後感慨道:“你皇爺爺下葬永陵那年,朕躬謁祖考陵寢,才知道,北邊邊鎮距離京師竟如此之近。前些年,國庫年年虧空,邊防之事已經耽擱太久,無為朕實心整理者,但逞辭說、弄虛文,將來豈不誤事?”

“就按張閣老說的去做吧。”

朱翊鈞走的時候,還順便帶走了那封張居正在十幾年前呈上的《論時政疏》,回去之後,他又拿出來仔細研讀。看過之後,他還拿給馮保和陳炬看。

陳炬合上奏折,問他:“殿下有沒有覺得這封奏疏看起來很眼熟?”

朱翊鈞想了想,點頭又搖頭:“奏章不都長得差不多嗎?”

陳炬在書架上翻找一通,抽出一本《賈子新書》,朱翊鈞皺眉:“賈誼?《過秦論》?”

陳炬翻到一篇文章,放在他的面前:“這個。”

朱翊鈞低頭一看,不是《過秦論》,是賈誼的《治安策》,又稱《陳政事疏》。看過之後,

朱翊鈞才恍然大悟,張居正的《論時政疏》,應該是模仿賈誼這篇《陳政事疏》所寫。

第一天,上完課之後,朱翊鈞便拿出那篇《論時政疏》,讓張居正給他詳細講一講這五大問題。

張居正看到自己年輕時候寫的東西,還頗有些感慨。既然皇太子感興趣,那便給他講講也無妨。

第一個宗室問題,大明至今兩百年,太祖高皇帝的後人數目,粗略估計也有四五萬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他們不能工作,全靠朝廷養著。尤其是各地藩王,橫跋跋扈,奸貪□□,同時占用了太多土地和資源,使得國家不堪重負,且有尾大不掉之勢,在奏疏中,張居正希望皇帝能夠遏製宗室的權利。

第一,朝廷在官吏的任用方面並不合理,大量官位被並不適合的人占據。

第三,官吏貪汙腐化,屍位素餐。對於這些官吏,朝廷缺乏一套有效的考核製度。

第四,朝廷的國防實力太差,北方邊境的防備明顯不足,韃靼人隨時都可以突破邊防四處搶掠,甚至兵臨京師。

第五、奢靡過度,貪腐不堪,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每年都出現巨額赤字,許多重要的朝廷事務由於缺錢而無法辦理。

聽完之後,朱翊鈞卻歎了一口氣,手指輕輕拂過奏折:“這封奏疏快一十年了。”

張居正頷首:“是,我入朝不久寫的。”

朱翊鈞歎一口氣:“快一十年過去了,這些問題依舊存在,非但沒有解決,好像還越來越嚴重了。”

張居正看著他,忽然就笑了起來:“殿下能認識到這一點,我感到很欣慰。”

朱翊鈞說:“我隻是小,我又不傻。每天看那麼多書,替我父皇批閱過那麼多奏章,能看到這些問題,也不奇怪呀。”

“殿下說得是!”張居正合上奏折,笑道,“我那時初入官場,還是太年輕,看問題也不夠全面。如今,在《論時政疏》的基礎上,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

“嗯?”朱翊鈞來了興趣,“是什麼?”

張居正卻不答,隻笑著說:“寫好了再給殿下看。”

朱翊鈞仰起頭,朝他伸出手:“那說好了,等你寫好,第一個給我看。”

張居正握著他的小手:“好。”

朱翊鈞忽的又笑了起來:“張先生這篇奏疏寫得這麼好,當時卻沒有引起皇爺爺的重視。”

張居正預感不妙,趕緊引開話題:“殿下,咱們把今日講的《禮記-少儀》再溫習一遍吧。”

朱翊鈞卻說:“張先生寫得好歸好,就是太溫和啦。”

“應該向那個海瑞學習一下,罵得越狠,越能吸引注意。”

張居正笑著搖頭:“這卻不是我的處事之道。”

發泄情緒,言辭犀利的把皇帝罵一頓,除了把皇帝氣死,實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張居正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絕不會用這樣的方法。

說起那個海剛峰,朱翊鈞倒是來了興趣:“海瑞現在在哪裡做官

?”

張居正說道:“右僉都禦史,外放應天巡撫。”

朱翊鈞問:“應天巡撫主管哪些地方?”

張居正說道:“應天、蘇州、常州、鎮江、鬆江、徽州、太平、寧國、安慶、池州十府及廣德州,多為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

“那很好呀!”朱翊鈞大笑,“我看各地奏章,富庶之地總是伴隨著嚴重的官吏貪腐,豪強大戶兼並土地,這個海瑞向來正直清廉,再適合不過。”

張居正不置可否:“他才去了沒幾個月,轄區內已經有多名官吏請辭。”

“哈哈哈哈哈哈哈~”朱翊鈞樂不可支,聽起來這就是讓海瑞出任應天巡撫的目的。

張居正看著他,臉上浮現出個寵溺又無奈的笑。

“額……”朱翊鈞忽然意識到了什麼,“鬆江,鬆江府?”

張居正仍是笑著:“對,鬆江府。”

“鬆江府華亭,那不是徐閣老的家鄉嗎?”

“正是。”

朱翊鈞又道:“高閣老現在兼任吏部尚書,負責官吏任免。”

“沒錯。”

“哎呀!”朱翊鈞那雙靈動的大眼睛滿是震驚,“那徐閣老賦閒在家的日子可不好過咯。”

張居正看著他,露出讚許的眼神。不是因為徐階要倒黴了,而是朱翊鈞僅僅通過一次人事任用,就敏銳的察覺到了高拱要清算徐階的意圖。

沒過幾日,內閣又有了新的變化——隆慶的另一位老師殷士儋,終於也成為了內閣輔臣之一。

隆慶即位這幾年,老師高拱和陳以勤都先後進入內閣,隻有殷士儋,還在一年四季給隆慶進講,因為一直與高拱關係緊張,始終沒能再進一步。

兩年多來,他在禮部和翰林院反複調任好幾次,多次向隆慶提出致仕。隆慶知道,殷先生不是真的想要致仕,而是以這種方式達成入閣的心願。

殷士儋畢竟是他的潛邸講官,一直以來忠心耿耿,也沒犯過什麼錯,沒道理其他兩人都是內閣大臣,卻單單把他晾著。

八月,隆慶欽點,禮部尚書殷士儋升任文淵閣大學士。

張居正建議隆慶習射於內教場,可隆慶那瘦削的小身板,沉迷聲色日久,愈發虛弱。心血來潮在宮裡騎個馬還險些出事,讓他練習騎射,比要他的命還困難,隻能是做做樣子,讓大臣們看到皇上整頓軍紀的態度和決心。

他自己隻是象征性的練一練,卻督促錦衣衛和太監勤加練習,畢竟,他們也是守衛皇城重要的一環。

為此,他還專門挑了個日子,在玄武門舉行較射,宮中錦衣衛、太監都要參加,按照要求射中者皆有賞賜。

朱翊鈞到坤寧宮用膳,與皇後說起此事,還一本正經的算了算日子,那天他要上課,恰巧第一日休息,打算和幾位師傅商量一下,調一調課,讓他去湊這個熱鬨。

一旁的宮女開玩笑:“殿下,您是去觀戰,還是要親自下場。”

朱翊鈞說道:“我當然要親自參加,讓他們瞧瞧我的騎射功夫。”

宮女笑說:“那可就沒得比了,宮人們那點本事,怎好與殿下較量?”

朱翊鈞揮了揮手:“這是較射,大家切磋,我又不是非得要賞賜。再說了,父皇說射中就有賞,沒說要分個輸贏。”

弟弟妹妹在旁邊起哄:“賞賜,要賞賜!”

“我也要!我也要!”

“湊熱鬨!湊熱鬨!”

朱翊鈞一邊一個,捏著他倆的小臉:“你倆到時候給哥哥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