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開始建房(1 / 1)

女仵作 請君莫笑 5439 字 6個月前

翌日,張水生吃過早飯就獨自出門去了,根據吳蔚的要求張家村有不少這樣的地方,不過這些地方離張水生的家都比較遠,張水生也不甚熟悉,需要先到村長那邊去打聽一下,像這樣山地歸屬一定要問清楚,到底是朝廷的,縣裡的,還是村裡的,或者是個人的。

如果是朝廷某個皇莊的土地,即便是慌著也不允許任何人侵占。

縣裡的就需要到縣衙去按照市價購買,村裡的公地就和村長買,個人的最方便,還能討價還價,雙方到村裡按個手印,送到縣衙便生效了。

張水生私心裡想給吳蔚和繡娘儘可能地多置辦一些土地,兩個姑娘生活,家中連個男丁都沒有,不容易的地方多著呢。隻有吳蔚和繡娘所擁有的土地畝數足夠多,佃農才願意來乾活,有了佃農就相當於家裡有個能說得上話的壯勞力了,扣掉納稅的,佃農和雇主三七分糧,吳蔚和繡娘每年的口糧就有保障了。

張水生記得吳蔚的要求,仔細觀察過每一處符合條件的地方,包括地勢,水路,視野……

吳蔚幫了他們家那麼大一個忙,吳蔚的新房無論如何也要讓她住的順心,況且還有繡娘呢,那個可憐的姑娘……

想到此處,張水生都忍不住發出一聲歎息:他的心中隱約有個感覺,吳蔚怕是比繡娘更難說到婆家,而且隨著與吳蔚生活日久,怕是繡娘的心氣兒也跟著提升,今後也難找到一個與之匹配的婆家了。

張水生一連忙了三天,這三天均是天不亮就走,天擦黑才回來,而在這三天,吳蔚和繡娘也沒有閒著,她們去了兩趟市集,把家具的漆色敲定,又去陶瓷市場定了一批碗碟,杯子,茶壺等一些東西,之後又和人談好了雞崽的價錢,隻等房子建好,後面的事情就能水到渠成了。

到了第四天晌午,張家人和吳蔚繡娘剛剛吃過午飯,張水生風風火火地回來了,高興地對吳蔚和繡娘說道:“找到了,是個建房子的好去處!按照蔚蔚妹子的要求,坐落的高卻並不陡峻,在緩坡的半山腰上,有一條上下山的小路已經被人給蹚出來了,很好走。不遠的地方就有條河,取水也方便。而且這家人還有幾畝山田,離住的地方也就二裡地,田地雖然在山坡上,但已經種了很多年了,產糧數有保證,雖然不能種水稻和麥子,但能種高粱,黍米和其他粗糧,這都不要緊,等你們以後每年出糧了,可以和我家換,最主要的好處在後頭呢,這批地當初是朝廷劃出來給百姓開墾的荒地,說是三十年間賦稅比一般的田地少收三成,現在才過了十五年!”

繡娘目露驚喜,情不自禁地拉住吳蔚的手,略帶激動地說道:“真的嗎?太好了,謝謝二姐夫。”

吳蔚同樣也很高興,問道:“這麼好的地方,原主怎麼舍得讓出呢?”

張水生笑著解釋道:“這戶人家家主姓李,大概在二十年前逃荒到張家村的,家中有一子四女,三個女兒在逃荒之前就嫁人了,小女兒來到張家村後嫁給了一個本地姓張的人家。李家清貧,一直也沒有田地,直到十五年前

才有了這幾畝開荒田,他們的兒子是個遊方的貨郎,終日挑著扁擔走街串巷,既收東西,也賣東西,沒領到這幾畝山田的時候,就靠這貨郎養家。如今這對老夫妻年事已高,覺著耕種這幾畝山田每日上山下山諸多辛苦,早就生了把山田賤賣,在平地上少買幾畝地的心思了,正好碰上我去問。”

“?_[(”

張水生說道:“才晌午,不過十幾裡地,咱們現在就去瞧瞧去,合適的話明日我就帶著他們到村裡過了戶,契書送到縣衙,就可以張羅人開工打地基了!”

吳蔚看了繡娘一眼,見後者點頭才說道:“走吧。”

柳二娘子心疼張水生跑了大半天,忙說道:“飯菜就在鍋裡熱著呢,你吃一口再走,也不差這一會兒!”

繡娘也說道:“是啊二姐夫,這幾日你辛苦了,吃了飯再去吧。”

“好吧。”

張水生吃了一小盆飯,還有兩個地瓜和一盤子溜白菜,一盤野菜炒臘肉,連喝了三碗水後打了個飽嗝,說道:“走吧。”

……

因為有繡娘在,張水生和吳蔚默契地放慢了步子,經過上次張水生的提醒,吳蔚特彆留意,見這一路上走的都是緩坡,愈發堅定了買這塊地建房子的心。

隻要情況和張水生說的差不多,沒有什麼手續上的問題,就立刻買下來!

這幾日吳蔚總會不經意地出神,倒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她的確是從水中穿越過來的,之所以穿越不回去,會不會是水“不夠多”呢?

很快就來到了張水生說的地方,一切都如張水生所言,上山的路早被人蹚了出來,大概能容兩人並肩通過,山中的植被茂盛,空氣很好,在半山腰上有一塊空地,隱約還能看到地基和籬笆院牆的痕跡。

張水生解釋道:“那戶人家最開始逃難過來的時候,就在半山腰上安了家,之前這邊都是樹,用了幾年的時間才整理成現在這副開闊的樣子,後來他們家的貨郎賺了些銀錢,就把老房子拆了,到山下建房子去了,你看看……這塊地建一個兩間的瓦房綽綽有餘!”

“那地契呢?”吳蔚問道。

“這塊地,連著二裡外的田地都是朝廷劃出來給百姓的開荒地,妹子放心,我問過很多人了,隻需到村長那兒辦妥文書即可。”

“繡娘,你覺得怎麼樣?”吳蔚問。

“二姐夫,水源在哪裡?”繡娘問。

“你們倆跟我來!”張水生帶著繡娘和吳蔚往西走了大概二三百步,果然看到一條山泉涓涓流淌著,張水生指了指不遠處的坡上,說道:“那邊,李家已經壘出了一個小水池,山泉水流到那邊先把水池蓄滿了才會繼續往下流,你們拿著桶到那個位置打水就行。”

“冬天會結冰嗎?”吳蔚問。

張水生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我都幫你們問好了,冬天水流沒有這麼大,偶爾上面會蒙上一層積雪,撥開就好,不過秋天的時候可能要時常

清理一下落葉,

要不水池裡的水會不好。”

吳蔚看了看水池,

又看了看未來家的方向,發現兩處存在高度差,水池的位置高,住的地方低一些,此地比義莊那邊更冷清,連個鄰居都沒有……說不定可以在地下埋個水管,利用勢能轉化為動能,直接把水引到院子裡!

“下了山再走十裡地,就是咱們張家村自己的市集,雖然不如鎮上的市集東西全,應付日常的也足夠了!”

吳蔚和繡娘對視一眼,均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滿意,吳蔚點了點頭:“二姐夫,就這裡了!”

“行,那我就去談了!”

下山的時候張水生直接找到那戶人家,約好了明日巳時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碰面,一起去把過戶的文書辦了,屆時會請村長作證,當場錢貨兩訖。

……

繡娘和吳蔚很開心,回去的路上牽在一起的那雙手不時擺動起來,看到美好的畫面吳蔚還會念一兩首詩出來。

了卻一件大事兒,張水生感覺渾身鬆快,放慢了步子走在吳蔚和繡娘後面,看著二人自打下山就沒分開的雙手,說道:“你們小姊妹兩個感情還挺好的。”

吳蔚和繡娘齊刷刷地轉過頭,笑了。

……

翌日清晨,李家父子等在張家村村口的槐樹下,張水生帶著現銀與張老爹一起出現,到村裡辦了相應的文書,在村長的見證下錢貨兩訖。

張水生把地契田契交給張老爹帶回家,自己則去村裡找人去了。

張家村裡不少壯勞力都和張水生的關係不錯,建新房的事兒張水生一早就打好了招呼,隻等他一聲令下大家夥便能參與進來。

連著建房子的地基和山間的十畝山田,總共才花了十三兩銀子,按照原來的算法吳蔚和繡娘能買到三四畝地就算不錯了,結果大大超出了預期,這與吳蔚獨特的選址條件是分不開的。

張水生領著人牽著幾輛牛車直奔市集,將之前一早定好的建房子所需的材料一次性都拉了回來,這陣仗驚動了半個張家村。

雖然此時田裡大都完成了播種,農活還是有很多的,隨時有可能用到耕牛,能一次同時借來這麼多牛車的人家,放眼整個張家村除了村長和裡正外,屈指可數。

可見張水生父子這些年不計得失,與人為善積累下來多少。

回到村裡幫忙的人就更多了,過年需要殺豬宰羊的大都是人丁興旺之家,這些人家哪怕一家出一個壯勞力加在一起也是不少人呢。

張水生心中無比感激,但隻選了七個人,這是一早就約好的,對於那些個聽到消息自發來幫忙的人,張水生把每一個人都記在了心裡,今後也要同樣對待人家。

雖然建房子用不上他們,出一把力氣還是可以的,眾人見張水生一次拉回這麼多材料,紛紛跟著牛車一直來到山下,幾人一組將所有的建材扛到了半山上。

其中不免有人問起,張家為何要搬到這樣偏僻的地方來,張水生按照事先想好的說辭集中解釋了一番,順便拜托大家夥多照顧照顧繡娘和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