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一個月的假期結束,詭異的是,秦放鶴依舊沒接到關於自己職位調動的旨意。
問董春,老爺子隻幽幽瞅著他,“等吧。”
簡簡單單兩個字,叫秦放鶴心中越發忐忑。
是好是歹的,究竟怎麼個意思呢?
沒奈何,也隻好先回翰林院報道。
但尷尬的是,因他與金暉自去年五月始,至今缺席合計近一年零七個月,翰林院內部空缺早就補上了。
也就是……倆人俸祿照領,但沒活兒了!
桌子都被人占了!
甚至就連翰林院掌院都在去年換人了!
新掌院倒笑得和氣,“陛下自有主張,你二人憂心國事,也不急在這一時,不如且去後頭檢查下卷宗文檔,也給新來的做個表率。”
天元帝對這位六元君的偏愛從來不加掩飾,如今又立下大功,加官進爵隻在頃刻,既然至今未定,那必然是慎而又慎,想來非但會升,而且會高升!
既然如此,不若做個順水人情,總歸都在翰林院待過,哪怕未曾公事過一日,也是三分香火情不是?
秦放鶴和金暉對視一眼,再看新掌院,“是。”
三人大眼瞪小眼,乾笑一回散了,猶如三片剛切好的魚膾,裡外都透著不熟。
秦放鶴和金暉往後走的當兒,一路上頻頻有人過來打招呼,十分熱鬨。
熟人倒也罷了,左不過說些“清減了”“辛苦了”之類的寒暄,倒是去年,也就是天元三十七年新考進來的三鼎甲,對二人十分好奇,既想上前認識,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
不過無論秦放鶴還是金暉,都是長袖善舞的性子,短短數日便再次與眾人混熟了。
康宏私下裡還來找秦放鶴打聽,“如今你們也算凱旋,怎得封賞遲遲不下?”
這都進十月了,再拖,可就要過年啦!
秦放鶴苦笑,“等吧。”
其實拖到現在,對天元帝的心意,他隱約有了個模糊的概念,但不敢猜,更不敢說,因為太驚人了。
倒是金暉顯得很平靜。
此番南下,該做的、不該做的,他都做了,問心無愧。
好在現在還有立太子的事在前面頂著,兩人的位置變動,也不算暴風眼。
金魚港一案前後持續近兩年,當初就是邊查邊審的,饒是如此,也直到十月底才終於漸漸落下帷幕,關於各路官員的審判陸續發出,南直隸、浙江一帶多家海商也被查處。
其中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昔日天元帝的乳母,其所在的牛家全程參與甚至主導此事,又涉嫌強買強賣、賄賂官員、倒賣貢品、偷逃稅款等十多條大罪,三法司會審後判處主犯牛潤田、牛滿艙父子抄家問斬,誅三族,孫遠、錢忠等從犯戴罪立功,賜自儘,家人發賣。
因正值“秋後問斬”的秋後,宣判結束,牛家父子隔天就拖出去砍了。
那位牛乳母自小與弟弟相依為命
,早在弟弟和侄兒被押解進京時,便曾一同前來,跪在宮門口求情,天元帝避而不見。
後宣判,牛乳母又寫血書,反而換來胡霖代天元帝的斥責,“……朕念汝昔日情誼,屢屢寬縱,然爾等變本加厲,不思悔改,如今悔之晚矣!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寬縱爾等,日後何談治國!”
牛乳母聽罷,當場昏厥,次日得知弟弟和侄兒已死,牛家被抄,親自為爺倆收斂屍骨後自縊。
十一月初,遼人聯合女真人南下劫掠,但大祿早有防備,提前命邊關一帶民戶後撤,駐兵屯紮,以逸待勞。
雙方短暫交鋒,各有損傷,遼人與女真皆面臨糧草危機,不耐久耗,無功而返,轉而進攻高麗。
高麗內部空虛,苦苦支撐,再次向大祿求援。
天元帝暫時置之不理。
十一月中旬,持續良久的太子之爭終於告一段落:
立皇四子劉信為太子,四皇子妃為太子妃,重啟詹事府,以大學士宋琦為太子詹事,隋青竹、郭玉安為少詹事,府丞等定例官員若乾。
另外,關於金魚港係列案的大批封賞也同時發布,其中一人的安排一出,連立太子引發的波瀾都顯得不那麼令人震撼了。
“即日起,晉為工部左侍郎……”
六部之中以尚書為尊,其下設左右侍郎,而又以“右”為尊,所以左侍郎,理論上就是工部的第三順位。
不過在實際運作中,如今這種左右之分的實際權力已經相差無幾了。
旨意下來的那一刻,哪怕已經有了點心理準備,秦放鶴還是有瞬間心臟停跳。
跨度太大了,平步青雲不過如此!
他的腦子還沒回過神時,身體已經自動拜下去,認認真真行了大禮,“謝陛下隆恩,臣自當鞠躬儘瘁。”
胡霖親自來傳旨,交割後也是感慨萬千,“日後奴婢該稱呼您秦侍郎了,這回可是足足跨了一品兩級,前途無量啊!”
官場上有這麼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叫五品為坎。
就是說五品及以下,靠的是努力,但五品往上,就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侍郎不罕見,但眼前這位才多大?
還不到而立之年!
二十六!
二十六歲的正三品!
去年新考進來的三百進士之中,最年輕的也這個歲數!還是二甲中遊!
真的太年輕了。
莫說二十六,多少人摸爬滾打到六十二,都未必能爬到四品!
胡霖又小聲對秦放鶴透露,“前兒陛下同內閣商議論功行賞,董閣老力辭,然陛下卻說,賞罰分明才是盛世明君之道,如今秦子歸有功不賞,叫下頭的人如何看?首功者不賞,下頭的從功者又當如何?都不賞?莫非你要叫朕做昏君嗎?”
這事兒董春還真沒跟秦放鶴說過。
他鄭重謝了胡霖好意,索性又問其他閣老作何反應。
天有些冷,胡霖就抄著手笑
,口中呼出的白色水汽氤氳了大半張臉,“此番的太子少詹事郭玉安乃是吏部尚書楊昭的弟子,他卻不好說什麼。且您任工部侍郎,也是助力工部,日後算是杜閣老的自家人,他自然也不好開口……”
秦放鶴就懂了。
自家弟子無功而升官,楊昭自然不好再攔彆人的徒孫;
這些年隨著工研所的出現,以及造船業的清算和發展,工部地位肉眼可見的提升,多少都跟董春的徒子徒孫有關,工部尚書杜宇威也算是白揀的便宜,如今秦放鶴入的又是他的衙門,當然也不會唱反調。
而禮部尚書柳文韜,也還念著當初董春的提攜之恩,必然讚成推動。
至於剩下的兵部和刑部麼,雙方暫無利益糾葛,也不介意做順水人情。
於是事情就這麼通過了。
倒是任命宣布後,朝堂之上湧現出不少反對之聲,呼聲最高的就是覺得秦放鶴太年輕了。
“不及而立之年便但此重任,恐難服眾!”
“陛下愛惜人才,實乃大善,然五品到三品,未免榮寵太過……不如先升四品榮武學士……”
榮武學士是個虛職,此言一出,楊昭就不大樂意了,“曆來朝廷用人,乃唯才是用,何必拘泥於形式!若都如你這般迂腐,朝廷何必三年一考選?”
到日子就自己往上升唄!
古往今來,真一級一級往上爬的官員自然是多數,但因立功而越級封賞的也不少,莫說內閣諸位成員,隨便哪位拎出來都是一段傳奇,他自己當年就是直接從五品跨到的三品!
當然,那會兒都快四十了……但這話聽著,多多少少有點被冒犯。
待議論聲稍歇,柳文韜卻又輕飄飄道:“請諸公明視,在此之前,秦放鶴已經是正五品侍讀學士。”
然後呢?
他不用繼續說下去,在場好多大臣就跟乾咽餑餑似的,噎得喉頭發緊,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是啊,秦放鶴確實年輕,但他是隻有今天才年輕的嗎?
當初中狀元的時候也才十九!出任正六品翰林修撰的時候十九!
按部就班升正五品的時候也才二十二!
出仕要趁早,他就是這麼早!
熬也能把你們熬死了!
正統翰林院三鼎甲出身,天子近臣,就算沒有這一出,他如今也該升到四品了!最低從四品!
然後安安分分在中央六部打轉熬資曆,依照陛下如今對他的寵信和器重,隻要不出岔子,慢則六年兩屆,快則三年一屆,其實說不定也就能爬到三品了。
再不濟也有個四品打底。
但是現在人家立功了啊,撇家舍業一兩年,回來兒子都不認識爹,立了這麼大的功,破格升一下,有錯嗎?
沒錯啊!
在場多少人都這麼被越級提拔過,你不能因為人家年輕就不許了吧?
但有人就是覺得太過兒戲。
“陛下寵信是一回事,他立功是一
回事,然三品大員,放眼全國也寥寥無幾,豈能……”
近幾年來,天元帝越來越不喜歡有人違拗自己的心意,當即甩了甩手串,輕描淡寫道:“當初的輪作一事,便是秦子歸細化提出。如今的工研所、農研所,也是他的主意。?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甚至如今朝廷花的銀子、爾等發的俸祿,也是他當年提議從高麗、倭國挖來的!
工研所和農研所的存在不是秘密,但也未曾刻意宣揚過,所以不少人還真不知道具體由來。
今日這番話,算是直接過了明路。
說著,天元帝慢慢走下來,一步步行走在群臣之間,神色平靜,語氣和緩,“這麼多功勞,隨便落在爾等身上,可耐得住?”
剛才出言反對的幾個人不敢與天元帝對視,紛紛垂下頭去,“臣惶恐。”
“不錯,”天元帝嗤笑出聲,“你們是該惶恐。他年紀輕輕卻不爭不搶,爾等白發蒼蒼卻錙銖必較,自然該惶恐。”
年紀一大把,功勞沒多少,勾心鬥角的心思卻不少。
當初派秦放鶴南下時,天元帝確實沒有多想,隻覺得出去轉一圈立個功,回來再升四品名正言順。
但萬萬沒想到,這小子太能折騰,也狠得下心、放得開手,拉著一個金暉一待就是一年多,官窯、市舶司、各級衙門、海商挨著拔,殺伐決斷乾脆利落,老道得都不像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直接把南直隸、浙江掀了個底兒朝天!
饒是天元帝有意派人接手了官窯和市舶司兩處攤子分功,剩下的功勞也還太大了!
捂不住!
然後天元帝就覺得,都立了這麼大功勞,回來還照樣升四品?未免說不過去。
若都照這樣,當初隋青竹的爵位就不該給!以後欽差們辦完事回來,又當如何?
賞罰分明豈不成了笑話。
朕的時間不多了,提拔一個合心意又有能力的臣子,怎麼就不成了呢?
他若不配,誰配?
那幾人一聽,冷汗涔涔而下,立刻顫巍巍跪了下去,“陛下息怒,老臣該死!”
他們是真的不知道那些也是秦放鶴的主意。
天元帝冷哼一聲,大步流星回到龍椅上坐下,居高臨下,環視殿內,“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
那幾位出頭橛子還跪在地上打顫呢,殿內一時鴉雀無聲。
柳文韜率先高呼,“陛下聖明,臣等並無異議!”
眾朝臣猶如被點醒,無論心中作何感想,都在此刻高呼萬歲,“臣等並無異議!”
大祿史上最年輕的正三品大員,就此誕生。
走馬上任的第一天,秦放鶴就上折子,請求為工研所眾人立碑。
“每每殿試過後高中進士者,皆有彩衣華服以遊街巷,碑文以傳後世,牌坊以表鄉裡。工研所眾人官卑祿薄,然所行之大事若成,可利千秋萬代、威震寰宇,功在江山社稷……”
三品及以上官員,已經具有隨時求見皇帝的權力了,天元帝當著秦放鶴的面感慨,“朕叫你管工部,就是知道你會如此。”
“謝陛下體恤,”秦放鶴歎道,“前幾日臣偶然得知,工研所有人傷亡,心如刀絞。”
曆來朝廷都不怎麼重視工科,想那些算學天才們,縱然傾儘一生所有,可能也就混個五品封頂了,更多的人甚至一輩子也隻能是個七八品的低級工匠。
他們求的是什麼?
銀子?
若求財,去民間為豪商巨賈服務都能發家,何苦在這裡賺這點死後幾十兩的撫恤銀子!
“一塊碑而已,”天元帝拍拍膝蓋,“準了。”
世人所求莫過於名利二字,能用一塊碑換眾人死而後已,值了。
工研所立碑當日,上下工匠哭聲一片,高呼萬歲。
盧實親眼看著石碑立起來,心中五味雜陳。
那上面,也有他的名字。
父親啊……盧家沒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