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霖進來稟告,說盧芳枝求見時,天元帝正聽董春彙報此次加開恩科的安排,第一時間愣了下,“誰?”
“盧閣老。”胡霖又說了遍。
董春聽了,順勢道:“那老臣先行告退。”
所有人都知道盧芳枝要死了,而“死者為大”,所以他臨終前一定會面聖,董春要保證的,就是自己即便不在現場,也要第一時間掌握訊息。
但什麼時候以什麼名義入宮,至關重要,表現得太過明顯生硬,必然招致皇帝不快。
盧芳枝之後面聖,來不及,但來得太早,未必撞得上。
好在朝廷急需用人,今年特意額外加開了算學、工科兩類恩科,此時都城內外擠滿了各式考生,人數之多、成分之雜,前所未有,如何妥善安置,如何保證三場考試順利運作等等,都是大工程。
這麼多事,真都等到年假過完再安排就晚了。
所以前腳盧實背著盧芳枝賞燈,後腳董春就親自收拾了,趕在清晨開宮門的第一時間入宮請示,名正言順。
天元帝似乎沒聽見董春的話,沉默片刻,又問胡霖,“怎麼來的?”
胡霖低聲道:“瞧著精神倒好,是小盧學士扶著,一點點走進來的。”
董春的眼神微微閃了閃。
自打盧芳枝告病在家,上到天元帝,下到滿朝文武,所有人加起來都沒有他見得多,自然清楚那位對手兼老朋友的身體衰敗到了何種境地。
這會兒自己走?
多半是回光返照。
顯然天元帝也想到了,微不可察地歎了口氣,“宣。”
又對董春道:“事情尚未說完,愛卿先去偏廳歇歇。”
這就是允許董春旁聽的意思。
董春應下,慢慢退了幾步,再轉身,踏入偏廳。
又過了大約一刻鐘,外面才響起盧芳枝那久違的,有些陌生的問安。
董春袖著雙手,看著窗棱內斜射進來的橙紅色晨光,無聲歎息。
天元帝讓賜座,盧芳枝喘了幾口,良久,方道:“陛下也瘦啦,該保重龍體才是。”
此刻的盧芳枝,眼中隱約流露出一點長輩式的慈愛和追憶,恍惚間,令天元帝想起幾十年前自己作為弟子求學時的場面。
再見盧芳枝之前,天元帝想過很多,唯獨沒有想到對方會以這句話開場。
眼前這個骨瘦如柴的老者漸漸跟天元帝記憶中那個身材挺拔、神采飛揚的中年文士重疊,天元帝的喉頭滾了滾,聲音乾澀道:“老師……也瘦多了。”
人走茶涼,他知道盧芳枝這一二年肯定過得不好,但“知道”和“親眼所見”,絕對是兩碼事。
這種源自視覺的近距離衝擊,足可令冷硬的帝王之心也有所動容。
盧實扶著父親的手指不易察覺地緊了緊。
盧芳枝又喘了幾口氣,開門見山道:“老臣恐怕不能再侍奉陛下左右,所幸朝中賢能甚多…
…”
一旁的盧實聽了,心如刀絞,杵在原地恍若木雕泥塑。
牆角的龜鶴呈祥鏤空銅香爐內緩緩溢出白色香霧,如煙似霞,在日光下蜿蜒流動,如星辰閃爍。
盧芳枝的眼中漸漸升騰起水色,渾濁的目光穿透白霧,似回到了幾十年前,“老臣仰承先帝恩德,誠惶誠恐;愧對陛下厚愛,坐臥難安。雖鞠躬儘瘁,然終是凡人之軀,紅塵難舍,遇事難斷,以致教子無方,為師無德,有負先帝所托,難報陛下信賴。回望半世,茫茫一生,大業未成,豈慚愧二字能容?
唯所幸陛下之仁心可感天納地,雄才可震爍古今,必將立不世之偉業,創千古之佳績,來日老臣於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蒼老虛浮的聲音自對面傳來,分明人近在咫尺,卻好似隔著萬千屏障。
天元帝眼皮輕顫,曉得是他在檢討、認錯,一時心中五味雜陳。
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情此景,著實令人動容。
還是那個學生,還是那位先生,一切變了,好像又沒變。
天元帝問:“老師走後,內閣將如何?”
內閣如何,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況且如今盧芳枝雖然還頂著首輔的頭銜,可實際上的運作之權,早已大半轉到董春手中,天元帝此言,殊為誅心。
但盧芳枝像沒聽出弦外之音,蒼老的眉眼低垂著,緩緩道:“……柳文韜衝勁不足,然老實本分,可為曆練後守成;杜宇威琢磨小事小情倒也罷了,於大事上,總少幾分決斷;胡靖精明,然精明太過,則易衝動……”
他將內閣幾人一一說了,三言兩語便點出個人特質,可謂精準老辣。
“蘊生,”到了最後,盧芳枝笑道,“蘊生調理弟子的本事,遠在老臣之上,陛下自有安排。”
他隻說弟子,是因為董春的幾個徒子徒孫確實出色,但兩個兒子嘛,就有些平平了。
天元帝也笑,“再沒有誰比老師會看人的了。”
會看人,卻未必會用人;會用人,卻未必想好好用人。
不待盧芳枝回答,天元帝忽幽幽道:“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盧芳枝父子聽了,不禁心神劇顫。
此言出自《晉書·羊祜傳》,意思是這天下的事啊,不如意的總占七、八分,老天給你機會的時候,當斷不斷,豈不是要事後扼腕嗟歎?
乍一聽,好像是天元帝在惋惜,可何嘗不是在訓斥盧芳枝早年不知收斂,盧實也助紂為虐?
朕給過你們機會的,是你們自己不加珍惜,落得今日境地,又怪得了誰呢?
“老臣,”盧芳枝口乾舌燥,嘴裡發苦,“萬死……”
他才要起身謝罪,天元帝卻先一步過來,輕輕在他肩膀上拍了兩下,“過去的事都過去了,朕不過隨口一說,老師何必如此?”
盧家父子躬著身體,微微抬頭仰視著他,突然覺得有些陌生,好像第一次真正看清這個昔日的弟子、師兄。
天元帝卻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般,重新坐了回去,問起盧芳枝對朝政朝臣的看法。
盧芳枝迅速收斂心神,不敢多想,有問必答。
他們好像又回到了當初天元帝剛登基的時候。
年輕的帝王一時間很難適應身份轉變,幸運的是,身邊有可靠的師父提點……
說完了老臣,難免再順著說中年的,說完了中年的,自然就到了年輕一代。
而說到年輕一代,無論日後都繞不過秦放鶴。
“……趙沛不失赤子之心,隋青竹剛直純良,秦子歸,”盧芳枝頓了頓,“善於識人,陛下不妨重之用之。◎◎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這一生遇到過很多人,有朋友,也有對手,但唯獨秦放鶴是個特例,太獨特了。
那個小子跟所有的讀書人、官員都不一樣,更敏銳,更善於偽裝,更有容人之量,也更狠辣。
有這樣的對手,是他們的不幸;
但有這樣的臣子,卻是朝廷之大幸。
君臣二人又略說幾句,盧芳枝漸漸有些疲態,“老臣今日厚顏覲見,還想求陛下允準一事。”
見天元帝點頭,盧芳枝才道:“老臣一人,死不足惜,然家國大事耽擱不起,”他指著盧實,“有賴陛下不棄,犬子重沐聖恩,豈可因小家而誤大家?”
他的話還沒說完,盧實就明白了,失聲道:“父親!”
“陛下跟前,哪有你開口的份兒!”盧芳枝的臉色陡然一變,喝道。
盧實腦中嗡嗡作響,一咬牙跪倒,以頭搶地,“陛下!”
天元帝歎息,卻聽盧芳枝繼續道:“老臣隻求陛下允準,老臣去後,隻叫他扶靈回鄉……前後半年,也就夠了。”
“父親……”盧實跪在地上,頭也不抬,淚流滿面。
盧芳枝隻看著天元帝,也是流下淚來,“於公,老臣做的錯事已經太多,實在不願再因自身而誤了國事;於私,也算,也算一點糊塗父親最後疼愛兒子的一點私心吧!求陛下允準!”
按規矩,父母去世,子女需守孝三年,不沾酒色葷腥,不外出交際;若兒子在朝為官,則要丁憂在家。
但古往今來,也不乏特殊情況下特事特辦的。
比如邊關將士在外打仗,戰事迫在眉睫,縱然父母故去,也要強忍悲痛……
若今日盧芳枝隻一味強調什麼公而忘私,天元帝可能會有所芥蒂,但他坦率地承認了父親的溺愛,便十二分令人動容。
天元帝閉了閉眼,“準。”
又對跪伏在地的盧實歎道:“稍後帶你爹去看看你擺弄的鐵疙瘩,叫他放心。”
當日秦放鶴和高程於城外展示蒸汽機雛形,首批現場驗收的隻有天元帝和董春、胡靖、杜宇威三位閣老,柳文韜沒去,盧芳枝也沒去。
所以,他隻知道兒子在辦大事,可具體在做什麼,卻
不清楚。
天元帝此舉,等於消弭了盧芳枝最後一點遺憾,算他識大體的回報。
盧芳枝就笑了。
他顫巍巍從凳子上跪下去,“容老臣最後一次向陛下行禮,謝恩,拜彆。”
天元帝沒有阻止。
他端坐寶榻,看著曾經不可一世的老師、權臣一點點艱難彎腰,貼地,“老臣,去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盧芳枝父子離開許久,天元帝還站在大門前,一動不動。
他看著對方離去的方向,眼眶中終於溢出幾滴清淚。
董春從後面出來,看著天元帝的背影,仿佛於無意中窺見了一絲帝王特意埋葬的柔軟。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元帝才轉過身來,面向董春時,面上水漬已乾,似乎從未有過,眼底惟餘無限惆悵。
“正月十九各部衙門回歸,告訴柳文韜,命禮部擬幾個諡號上來。”
他的聲音如古井平靜,沒有一絲波瀾。
人都會思念美好的過往。
但他確實已經不是當年的孩童了,那些多餘的同情、柔軟和憐憫,早死在帝王路上。
盧芳枝確實很了解他,所以不該說的話,一句都沒碰。
以退為進,不爭即是爭,不求,即是求。
天元三十七年正月十七,首輔盧芳枝於夢中去世,享年八十二歲。
祭奠當日,秦放鶴也去了。
盧芳枝的去世,宣告了曾一度煊赫的盧黨正式退出曆史舞台,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止董春崛起,但如釋重負之餘,他卻沒有感受到多少快樂。
其實他跟盧芳枝正面接觸不多,但偶爾幾次擦肩而過,也不難看出那是一位極富政治嗅覺,極具野心的對手。
皇權之下,他們是敵人,但又何嘗不是盟友。
一方倒下,另一方難免也有唇亡齒寒之感。
秦放鶴隨眾人行禮,進香,刺眼的白色充斥了眼簾。
盧芳枝的家眷、學生,乃至曾經的附庸,或是悲傷,或是麻木,或是茫然。
他們悲痛的,不僅僅是親人師長的離去,更多的還有對不確定未來的惶恐。
離開之前,秦放鶴最後一次看了那朱門之上的匾額,盧府。
從今往後,世上再也沒有盧府了。
“走吧!”
他收回視線,乾脆利落地鑽入車內。
日月輪轉,該來的,總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