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晉06(1 / 1)

安清可不知道自己竟然在康熙和三妃心裡留下這麼個印象,不過這也正和了她的心意。

在一群聰明人眼裡,落了個沒城府沒心眼的傻白甜印象,何嘗又不是一件好事呢。

至於給十阿哥禮物這事,說起來還真是歪打正著了,因為知道曆史上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的關係,便想著有備無患。

所以,紫蘇捧著的那個匣子裡還有一些其他的禮物。

但不是弩弓了,是三塊上好的玉佩。

這製作弩弓的材料難得,一共也就得了這兩把,她當時的打算是,若是真碰到了,老九是一把弩弓,其他三人則一人一塊玉佩,也算是有親疏遠近之彆。

隻是那會安清注意到十阿哥那羨慕的眼神,便臨時改了主意,便把木盒底下放著的另一把弩弓也送了出去。

從翊坤宮離開,回去的路上,胤祺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福晉心情很好。

安清心情當然好了,作為一個顏控,還有什麼比看到大美人能讓人高興的,而且還是她最愛的那款明豔張揚型。

她不得不再次感慨老康好福氣,但她運氣也不差,這大美人可是她婆婆,以後有的是機會再看到。

胤祺和安清並排走著,他似是想起什麼,欲言又止地看向她。

安清側過頭和他對視,一臉不解問:“爺,您是有什麼話要問我?”

胤祺遲疑了下,微微頷首:“方才在額娘宮裡,你為何幾次看向額娘的方向,是有何不妥嗎?”

安清怔了下,有些意外道:“你發現了?”

她表現的有這麼明顯的嗎,明明已經很收斂了啊。

胤祺有些無奈地看了一眼,他就在她身旁,她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儘收眼底,又怎麼可能發現不了。

特彆是他們臨離開前,她那雙眼睛都恨不得要黏在他額娘身上了。

安清心裡忍不住感慨,不愧是宮裡長大的皇子,這敏銳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她欲言又止了幾次,最終還是選擇如實回道:“額娘長得太美了,我忍不住!”

嗚嗚嗚,他們到底是怎麼忍著不看的!

胤祺:“……”

他怔怔地看著安清,似是怎麼也沒想到她會是這麼個回答。

但回想到方才安清看額娘的眼神,乾淨清澈,他又很確定她這話不是討好,也不是恭維,真的隻是純粹的欣賞。

一種不摻雜任何其他的情感的欣賞。

胤祺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紫蘇在一旁聽到自家主子的話忍不住扶額,同時也是狠狠替她捏了一把冷汗。

她家主子哪哪都好,就是這愛看美人的毛病打小就有,這麼多年了,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

方才在宜妃娘娘宮中時,看到自家主子那恨不得黏在宜妃娘娘的目光,她當時差點就衝上前去攔著了。

不過,當看到胤祺的反應後,紫蘇這才稍稍放了心。

翊坤宮中,宜妃此時也正在納悶。

“娘娘,是有什麼不妥嗎?”喜珠扶著宜妃回了屋子,看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忍不住問道。

宜妃雙眉微皺,有些不確定地問道:“方才你看到了嗎,老五福晉離開前瞧了我好幾眼,你說她這是何意?”

喜珠自是也注意到了,略想了想,回道:“五福晉初來宮裡,可能比較好奇吧,但奴婢覺得五福晉並沒有惡意。”

宜妃輕點了點頭,這倒是沒錯。

在這宮裡摸爬滾打這麼多年,這點子東西她還是能瞧出來的。

罷了,可能就像喜珠說的那般,隻不過是年紀小,看什麼都好奇吧。

宜妃順手接過喜珠遞來的茶抿了一口,思緒也不由地發散開了。

從方才來看,老五福晉目前瞧著倒是個好的,但這些年,她也是真被科爾沁的女人弄怕了,一想到今日自己的表現,又有些不滿意了。

今日事出突然也是她慌了陣腳,日後定是要端起婆婆的款才行,可不能讓這個科爾沁的兒媳婦輕視去了,宜妃暗暗想。

翊坤宮東配殿,郭貴人的住處。

從宜妃那出來後,四公主便直接跟著郭貴人回了她的寢殿,說起來她們母女倆也有幾日未見了。

在這宮中,不管是阿哥還是公主,年歲稍稍大一些便要搬到兆祥所去住,阿哥再大些房裡有了伺候的人,則還要再搬去阿哥所。

四公主拿著安清送她的釵子愛不釋手,這樣式可真是新鮮啊,難道是科爾沁那邊的樣式?

郭貴人一臉溫柔地看著女兒:“莫雅裡,喜歡你這個五嫂嗎?”

四公主點頭,“嗯,喜歡,五嫂說話有意思,還沒有架子,和她相處很舒服。”

說罷,她又補充了一句,“和宮裡科爾沁來的那些娘娘不同。”

郭貴人微微頷首,“那有空多去你五嫂那裡轉轉,她從蒙古這麼遠嫁過來,對這宮裡不熟,也沒什麼相識的人。”

四公主也沒多想,滿口應了下來,“額娘,你和姨母放心吧,我會多去陪五嫂的。“

郭貴人輕搖了搖頭,眼裡閃過一絲無奈,她這傻姑娘是完全沒懂她的意思啊。

大清的公主基本都逃不過撫蒙的命運,四公主自然也不例外,去年皇上已經下旨,讓她下嫁到喀爾喀蒙古和親。

再過幾個月,就到了四公主出嫁的日子,喀爾喀蒙古遠離京城數千裡,她的莫雅裡雖貴為公主,但嫁過去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她又怎麼可能不憂心。

郭貴人讓四公主同老五福晉交好,也有著自己的打算。

她擔心,若是莫雅裡在喀爾喀真有什麼事,等傳到京城早都晚了,反而是科爾沁那邊離喀爾喀蒙古近上許多,倒是還能照應上一些。

郭貴人一腔慈母之心,但轉頭瞧見四公主沒心沒肺的樣子,又默默歎了口氣。

罷了,以她的性子,若是真讓她帶著目的去接近老五福晉,她定會彆扭,這樣反倒會適得其反。

*

回到阿哥所,胤祺直接去了前院書房,安清領著紫蘇回了後院。

院子裡還有一大攤子事在等著她,當務之急便是要先熟悉熟悉她這院子裡的人。

身為福晉,安清是能帶陪嫁侍女進宮伺候的,按照定製她帶了四人,除了紫蘇和翠柳外,還有兩個分彆是麥冬和春曉。

她們四人平日裡負責照顧她的生活起居,每個人的性格和擅長的東西不同,卻都能獨當一面。

紫蘇性子穩重,做事周全,統管安清身邊大小事務,同時也負責掌管著她的小金庫。

翠柳性子活潑,社交能力很強,最擅長打聽各種消息。

春曉則擅長廚藝,這些年可謂是被安清鍛煉了一身本事。

沒辦法,蒙古飲食太單一了,偶爾吃還行,長年累月她實在是適應不了,隻能各種‘腦洞大開’的點菜了。

好在春曉在廚藝一途上悟性很高,基本她能描述出來的她都能慢慢琢磨出做法。

至於麥冬,和她們三人不同,她們是從小跟在安清身邊長大,麥冬是十幾歲才來的。

除此之外,麥冬是漢人,據說是因為家裡人得罪了他們當地的地頭蛇,早些年跟著祖輩逃難到了關外,後來家裡長輩重病沒有銀錢買藥材,她便自賣為奴,被安清的阿娘買了來,送到了她的身邊。

麥冬家裡世代習醫,她自小便跟在家中長輩身邊,耳濡目染也算是小有所成。

按照安清的意思,她本是不想帶麥冬過來的,想讓她留在她阿娘身邊照顧,但她阿娘怎麼都不同意,說是深宮之中勾心鬥角防不勝防,有個懂些醫術的丫鬟在身邊才能放心。

回到屋內,安清第一件事便是讓人先幫她把身上繁瑣的福晉吉服脫了下來,換成了常服,身上頓時覺得輕快了許多。

“格格,奴婢都打聽清楚了,據說咱們院子裡這些人都是主子爺親自從內務府挑選的。”

從昨日過來翠柳就沒閒著,現如今也算是把這院裡的裡裡外外的情況摸了個遍。

安清聞言挑了下眉,胤祺選的?

也好,這些人既然經過了他那關,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能篩選掉旁人埋的釘子,用起來倒也能放心些。

至於怎麼用,如何用,安清這些年在禦下方面倒也算是有些心得。

總結起來就十二個字,知人善用,恩威並施,賞罰分明。

安清讓紫蘇把人都叫到了前院的空地上,除了那些粗使雜役外,宮女有四個,太監則有六個。

這比例應是考慮到她會帶陪嫁侍女過來的緣故。

這些人看到安清過來後,齊刷刷跪在了地上:“奴才/奴婢給福晉請安,福晉萬福。”

安清坐在上首,看著台階下的眾人,抬了抬手:“都起來回話吧。”

“謝福晉!”

眾人謝恩後依次起身。

紫蘇適時遞給安清一個冊子,寫著這些宮人的基本情況,叫什麼名字,進宮多久了,之前在何處當差等等。

這上面有歸有,但安清還需把人名和人臉對上。

紫蘇指了指下面的人,說道:“來,你們自個兒上前給福晉簡單說說你們的情況吧。”

眾人一聽這話心裡瞬間明了,這可是在福晉面前露臉的機會,稍機靈點已經最先做出了反應。

“回稟福晉,奴才小喜子,三年進的宮,之前一直在熟火處當差。”

“回稟福晉,奴才來福,也是三年前進的宮,之前一直在造辦處幫著打雜。”

“回稟福晉,奴婢喜鵲,前年內務府選秀進來的,之前一直在……”

幾人一圈下來後,安清心裡大致有了數。

這些人入宮年數不一,待的地方也五花八門,但人品秉性具體如何,之後還需考察一番。

接下來便是安清這個新上任領導訓話環節了,她也不講廢話,上來就言簡意賅地直入主題,大概意思就是,不管他們之前如何,但既然來到了她院裡,那一切就要按照她的規矩來。

“隻要你們安心踏實當差,我自不會虧待了你們去,但若是被我發現你們不老實,那被退回內務府都是輕的。”

眾人忙紛紛跪地磕頭,嘴上連連回著不敢。

恩威並施嘛,‘威’展現完了,那接下來‘恩’自然也要跟上。

安清讓紫蘇按照宮裡賞人的成例,給每人賞了六兩銀子,圖個吉利,然後才讓眾人都退下。

“紫蘇,這個冊子你收著,按照咱們之前莊子上的法子來,你把其他內容也慢慢都給補齊了。”

紫蘇接過冊子,應了下來。

“這些日子你們都留意些,院裡到時候先提個管事太監上來。”安清又交代道。

這宮裡不比外面,總歸有紫蘇她們幾個顧不到的地方,有個管事太監在外面跑腿辦事也能方便些。

院裡的人見完了,那安清接下來便要瞧瞧這院子,這阿哥所的院子怕是還要住上些年頭。

其實,按照慣例,成年皇子一旦封爵,即可“分府”出宮居住。

但偏偏康熙朝是個特例,即便是封爵後,他的那些兒子們依然在阿哥所窩了好長一段時間。

至於個中緣由也很簡單,因為每個皇子‘分府’除了要‘賜府第’外,還要置辦家具、陳設等等,需要一大筆銀子,所以,在分府時還需再特賜一筆銀款,在康熙朝定例是二十三萬兩銀子。

但這些年因戰事不斷,耗費了不少銀糧,這會不管是內務府還是國庫都不充盈,再加上兒子又多,真要分府的話,確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康熙也是沒法子,隻能讓他那些成年的兒子們還拖家帶口地擠在這阿哥所裡。

瞧瞧隔壁的大阿哥,那可謂是妻妾子女成群,還不是照樣要窩在阿哥所的院子裡待著嘛。

如果安清沒記錯的話,康熙的眾阿哥們大概是在康熙四十年之後才開始陸續分府。

這麼一看,就算胤祺能趕上最早那一波,那至少還要在這裡待上四五年的時間,她這院子可不得好好琢磨琢磨嘛。

身為福晉,她所居住的正院,自是這後院最大的院子。

安清興致勃勃逛了一圈,正殿是平時用來待客的地方,東暖閣是她的休息的地方,除了臥室、浴房,邊上還有一間很大的耳房。

上午她去宮裡請安的功夫,翠柳、麥冬和春曉三個已經按照她的喜好把這邊簡單布置的差不多。

西暖閣那邊,安清暫時準備當做書房用。

安清站在內院中,望著這紅牆綠瓦、抄手遊廊,心裡不禁有些感慨,誰能想到有朝一日她竟然還能住進這紫禁城來。

翠柳突然神秘兮兮地湊了過來,“福晉,奴婢發現了個地方,您肯定會喜歡。”

安清“哦”了一聲,來了興致,“彆賣關子了,什麼地方?”

翠柳‘嘿嘿’笑了兩聲,愣是半句沒透露。

隻見她一路領著安清她們兜了一圈,最後還沿著抄手遊廊轉了一圈,最後竟從正殿那兩間耳房旁的一個小門繞過去。

“格格,您看!”翠柳走在前面,突然側過身,指著前方喊道。

待看清不遠處的景象時,安清雙眼驀地一亮。

那裡竟然有個小池塘,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池塘邊竟還有一小塊空地!

不是這宮裡常見的石板地,而是那種很新鮮的泥土地,目測得有一分多地呢。

可彆小看這一分地啊,在這寸土寸金的皇宮內,這可是相當難得的。

這地就在正殿的後方,空間雖不大,但按理也應該是後罩房的位置,不知為何沒有空置在這,並沒有建房屋。

也許是沒來及的,又或許是有其他的原因。

反正不管是什麼緣故,這個地方安清很喜歡!

“好翠柳,真是知我者翠柳也啊。”安清衝著她豎起了一個大大的拇指,“有沒有打聽到這地是做什麼用的?”

這土瞧著好像剛翻新過,不像是要閒置的樣子。

翠柳回:“打聽清楚了,是小喜子翻的土,他說這裡之前是塊花圃,但已經閒置了許久,他就翻了翻土,想著過幾日找您請示,看能不能移栽幾棵石榴樹和銀杏樹過來。”

安清輕點了點頭。

這地在院子後面,是有點偏了,不特地繞過來,還真的很少有人會來,種上些樹又不會顯得太空,還比較好打理。

至於為什麼選石榴和銀杏樹,古代人注重風水,石榴樹寓意著多子多福,銀杏樹則象征著健康長壽。

“告訴他,這塊地他不必管了,我另有安排。”安清道。

翠柳歡快地應了下來。

安清又扭頭看向麥冬,問:“我那些西瓜種子放在哪裡了?”

麥冬回:“回福晉,奴婢都給您好好收在箱子裡了,要給您找出來嗎?”

安清點了點頭,“先找出來吧,放我屋裡。”

那些西瓜種子可都是她的心頭寶啊,作為西瓜腦袋,一想到這個夏天能真正的實現西瓜自由,她就忍不住開心。

至於為什麼說是‘真正的實現西瓜自由’呢,這說來就有些話長了。

清朝是有西瓜的,西瓜早在唐代初年傳入中國新疆地區,而傳入中國內地大約是在五代、宋遼時期。

作為古人夏季的消暑水果,明清時期,隨著栽培技術的發展,西瓜的種植已經遍及全國。

隻是,現在的西瓜和後世改良品種過後的西瓜還是有很大的差彆,最大的區彆就在口感上。

和後世皮薄汁多甜度高的西瓜相比,清朝的西瓜就顯得皮厚肉粗了,而且白筋還偏多,品質再次品一些的,不僅皮厚瓤空還略顯苦澀呢。

安清第一次在這裡吃到西瓜時,突然就有點明白慈禧為什麼吃瓜隻吃中間那一勺了,除了奢靡外,也是那一塊真的比其他地方甜太多了。

作為一個西瓜腦袋,如果沒有吃過後世的西瓜也就算了,可她吃過啊,又怎麼能甘心呢,於是,安清便哼哧哼哧地投入到了西瓜培育事業中。

這些年,在經過不停的失敗後,她去年終於成功折騰出了口感甜度都達標的西瓜品種!

雖然當時隻收獲了十幾個西瓜,但安清把它們都留了種,就等著看今年的情況呢。

可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這突然進了宮,安清又不放心交給旁人打理,隻能暫且作罷。

她原本還想著進宮後看能不能找一些個深點的大花盆種著,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在這塊空地上走了一圈後,安清心裡也大概有了章程。

不過,這事暫時還急不得,她初來乍到,這些日子宮裡定有不少雙眼睛盯著這邊,不好搞太大動靜,還是先緩些日子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