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晉07(1 / 1)

看著自家格格這般開心,翠柳不禁有些心酸。

想她們在科爾沁的時候,他們家王爺和王妃可是給了格格好幾個大莊子呢,她們家格格想種什麼種什麼,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家裡的人都縱著寵著。

哪裡想到這到了紫禁城,處處受著拘束不說,就連種點東西都沒地方。

瞧瞧就這麼點子田地,卻讓她們家格格高興成這樣,翠柳越想越替她們家格格委屈的慌。

安清可不知翠柳的想法,但她卻一點也不覺得委屈,皇宮裡自然和科爾沁那邊比不了,她又不是沒有心理準備。

本都已經做好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打算了,比如在花盆裡折騰折騰之類的,但現在卻得了這麼一塊地,她很知足。

知足常樂嘛。

回到正院後,安清順道在院子中逛了一圈,這一逛她又不禁又眼饞上了中間那兩個待整的小花壇。

紫蘇看出了安清的意圖,連忙勸道:“福晉,這花壇正對著垂花門。”

安清自是明白紫蘇的意思。

這花壇和剛剛那塊空地不同,就在內院之中,位置太顯眼了,人來人往的,若是由著她種些瓜瓜果果什麼的,在旁人看來,總歸是不體面。

沒法子,安清是有點看不得空著的地,總想種點什麼才行,說是職業病也不完全,沒考農學院前,她就這樣,後來上了農學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她是真的喜歡種田,用上輩子師兄師姐的話說,她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啊。

不過,安清也分得清輕重,剛剛也就單純地眼饞眼饞而已。

在這麼個朝代,掌權者的一個念頭,小人物的命運就會隨之而一起改變,她的婚事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嘛。

來到這裡這麼久,安清最是懂得凡是都要慢慢來的道理,身為異世一抹孤魂,她一向很謹慎,凡事不能過分紮眼,否則很容易被當成異類。

當初為了在家裡人面前展現出她種地上所謂的‘天賦’,安清可是煞費苦心籌謀了很久,從能蹣跚走路開始,她就開始對那些花花草草表現出了異常的興趣,為後來一門心思紮在莊子裡做足了鋪墊。

現如今更是如此,她身後有著一大家子親人,也有了牽掛,在這個宮中,但凡行差將錯半步,遭殃卻不止她一人。

她不得不謹慎行事。

安清不禁又想到上午在翊坤宮的事,當時她沒反應過來,但事後一細想才明白了些。

惠德榮三妃出現在那裡定不是巧合,雖不知為何,但定是有意圖。

還有,宜妃那般面不改色算計人的本事,安清自歎不如。

也正是因為清楚這段曆史,才更清楚九子奪嫡的凶險。

而康熙三十六年,恰好正是一重要的轉折點,也就是所謂的多事之秋,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皆是如此。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自古皆是如此,在這人均八百個心眼子的後宮,她是沒什麼大的誌向,隻想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至於其他的,也隻能且走且看了。

忙活了一上午,也終於到了用早膳的時辰。

清代宮廷和京城的人家,奉行的是兩餐製,即早餐和晚餐,但這兩餐的用餐時間和現代的三餐時間則不同。

按照製度上規定,早膳在早上六點半,晚膳則在中午十二點半,但在事實上,一般早膳都是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晚膳一般在晚上六點左右。

當然,除了‘餐’之外,這中間還有各種‘點’進行搭配,中午之前有早點,中午前後有午點,傍晚前後有晚點,夜裡還有夜宵。

像安清和胤祺早上就是用了早點才進宮的,否則根本撐不到這會。

不過,這些要是全要了的話,一天得吃個六七頓,宮裡的主子鮮少有要這麼多的,午點晚點和兩餐時辰靠的太近,一般都會擇其一。

胤祺方才讓人過來傳話,說是有事不來她院裡用膳,安清這會隻要管好她自己就行。

阿哥所有統一的禦茶膳坊,所有阿哥院的人都要依照各自份例從這裡提膳,若是想要另外吃些什麼,也可拿著銀子去點菜。

安清雖在吃上有些講究,但這第一日也不好太張揚,也就沒點菜,隻讓人按著分例去傳膳。

滿洲菜肴以蒸煮燉燴為主,安清福晉的份例很是豐盛,有整盤羊肉豬肉,雞鴨魚也各一整隻,還有各種時令蔬菜,各種餑餑乳茶等等,整整擺滿了一大桌。

但這些明顯都不太對她的胃口,總覺得有點食之無味,安清簡單用了些,便把剩下的菜賞給了院裡的人。

春曉看安清實在是沒吃什麼,便說道:“福晉,這些點心留著吧,等您歇響起來吃,奴婢在小茶房給您熱一熱。”

除了統一的禦茶膳房外,各院裡都設有一處小茶房,在那裡煮些茶水,熱些糕點之類的,安清院裡的小茶房她方才也去瞧瞧,還不錯的樣子。

“好,你看著辦吧。”

春曉應了下來,似是想到什麼,又說道:“主子,我想在小茶房外面的那個窗戶邊搭一個大地窯,就像咱們在科爾沁的一樣,您看成嗎?”

說罷,她又補充了一句,“奴婢已經打聽清楚了,這在規製內,不出格。”

安清自是沒有不應的道理,這個大地窯,也就是面包土窯,簡易版的烤箱。

之前在科爾沁的時候,她折騰了好久才搞了一個出來,平時春曉用那個大地窯可是給她複刻了不少現代的美食。

用完午膳後,安清讓翠柳去把小喜子叫進來,說是有事要問他。

小喜子跟在翠柳身後:“好姐姐,我是個沒見識的,福晉找我什麼事,您給我透個底唄。”

翠柳自然知道是什麼事,卻故意沒給他透漏:“什麼事你待會就知道了,機靈點,福晉交代的事辦好,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

小喜子連忙道:“為福晉辦事,是奴才的榮幸,可不敢討好處。”

反正不管是什麼事,這種在福晉跟前露臉的機會,他自是不會錯過的,剛剛過來時其他人那羨慕的眼神他可都是瞧見了的。

翠柳讚賞地瞥了他一眼,算這小子會說話。

進了屋後,小喜子利索地打了個千,“給福晉請安。”

安清抬了抬手,讓其起身回話:“你可知,在這宮裡哪裡能找到些趁手的農具?”

小喜子愣了一下,在這宮裡福晉要做什麼?

但他卻沒多嘴,隻回:“回稟福晉,您想要些什麼樣式兒的農具,奴才可以讓采辦處的人幫著宮外捎進來。”

安清若有所思,找采辦處從宮外捎進來,這會總歸是有些引人注目了,還是過些日子再說吧。

“鐵鏟和小鋤頭宮裡能不能找到?”她問。

小喜子思索了片刻:“奴才有一個在奉宸苑花鳥房當差的熟識,鐵鏟和小鋤頭的話他們那應該有,待會奴才就去找找。”

安清輕點了點頭,“你順便從奉宸苑的花鳥房再拿些帶土的花盆過來。”

說罷,她轉身看向翠柳,“去拿些銀子給他。”

在這宮中行事,銀子開道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小喜子拿著銀子從屋子裡走出來,心裡愈發堅定了以後要好好當差的決心。

他雖嘴上說那個奉宸苑花鳥房當差的是個熟識,其實隻是為了在福晉面前表現一下,已經做好了私下拿銀子求人辦事的準備了。

在這宮裡,這底下比上面更講究人情世故,也更現實,用銀子的地方自然也就更多。

沒想到福晉才進宮卻能想到他們下面當差的難處。

有這樣的主子,他定要好好表現,他們這院目前還沒有個管事的太監,以後努力爭當這管事太監才好。

這折騰了一上午了,安清總算可以歇晌了。

紫蘇幫她拆了旗頭,服侍她換上裡衣,待躺到軟和的大床上,沒過多久寢房內就傳來了安清均勻呼吸聲的。

她這一覺睡得舒坦,卻不知滿宮上下都在討論她這位新上任的五福晉。

之前關於‘黑福晉’的流言傳的這麼沸沸揚揚,所以,安清今早一出現在宮裡,這流言雖不攻自破了,但仍掀起了好一波熱度。

除此之外呢,關於康熙賞了安清一柄玉如意之事,則是這宮裡另一大談資。

有的人當個閒話聽聽,但有的人卻為此輾轉反側。

太子的毓慶宮後院,太子妃處。

“皇阿瑪真賞了她玉如意?”太子妃神色中閃過一絲詫異,盯著地上跪著的小太監問。

小太監回道:“千真萬確,宮裡上下都傳遍了,皇上很是滿意這個兒媳婦。”

皇上滿意老五福晉?太子妃頓時有些慌了。

要問太子妃在這宮裡最怕什麼,不是怕在太子這失寵,而是失去在康熙心中兒媳第一人的位置。

宮裡最不缺的就是見風使舵和看笑話的人。

太子從一開始就不喜她,反而更偏寵後院的側福晉和格格們,想當初毓慶宮上下見她不得太子的寵,那些子小人可沒給她使絆子。

但自從她在皇阿瑪那裡得了幾次誇讚,給太子給毓慶宮長了幾次臉,太子待她才好上了幾分。

自那之後,太子妃便明白了,她隻有做一個對太子有用的人,才能在這毓慶宮裡站住腳。

可如何才算有用呢,她阿瑪去世了,弟弟們在官場上還不得用,在朝堂上於太子而言怕是沒什麼助力,那目前能抓住的也隻有拚命地在皇宮中立住賢惠的名聲,以及在皇阿瑪心中的地位。

太子妃身邊伺候的宮女見自家主子樣子,連忙擺手讓回話的小太監下去。

“太子妃,您彆擔心,皇上這般看重五福晉,隻是因為她的家世,在皇上心裡,她越不過您去的。”

太子妃深吸了口氣,緩了好一會才說道:“沒錯,皇上一向禮重蒙古,之所以這麼抬舉她,定是因為她身後科爾沁的緣故。”

話雖這麼說,但太子妃心裡仍然有些隱隱的不安。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斃,得想想接下來對策才好。

*

比起太子妃被一柄玉如意引發的不安,另一頭,五阿哥後院的劉側福晉處,則是因為‘黑福晉’這傳言被打破而惱怒不已。

在安清這個福晉嫁來之前,這五阿哥後院第一人當屬劉側福晉莫屬,她可是生了五阿哥的長子,也是這院子目前唯一的孩子。

就憑著這獨一份的存在,她在這後院裡也是要橫著走的。

“真是便宜她了。”劉側福晉絞著手中的帕子,恨恨地同身邊的大宮女瑞娟抱怨。

之前關於那‘黑福晉’的傳言,她可沒少在背後推波助瀾,沒想到這會一看倒像是給對方造勢了。

她又怎麼可能不恨。

聽她提起這事,瑞娟給劉側福晉捶著肩的手一頓,神色有些遲疑。

之前的那事她就不太讚同劉側福晉去做,這宮裡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主子爺徹查後院時,好在沒把她們給牽扯出來。

“主子,福晉她出身貴重,您之後還是避著些比較好。”瑞娟苦口婆心地勸道。

避著?劉側福晉輕扯了下嘴角,眼底閃過一絲輕蔑。

出身好又有什麼用,在家裡時,她娘雖是個妾,卻能在府裡管家,備受她爹偏愛,事事都壓出身高貴的嫡母一頭。

而她雖身為庶出之女,這麼多年在家裡卻把那些嫡出姐妹壓的死死的,可見在這後宅之中出身也沒這麼重要。

瑞娟在劉側福晉身邊伺候了這麼久,自是清楚她的心思,隻是有些話她身為奴婢的卻不好說。

劉側福晉進宮前也隻是一個地方縣令之女,怎麼好和這紫禁城裡相比,更彆提皇家最是講究出身尊卑的地方。

五福晉出身科爾沁,隻要她不犯什麼大錯,不管是皇上,還是後宮的太後,定是都不會允許這院裡的女人越過福晉去的。

再說了,這世上如她嫡母那般無用的又能有幾人。

瑞娟默默歎了口氣,她是側福晉身邊的人,隻有她好了,自個才能好。

她本想著再勸勸,但裡間的小阿哥突然醒了,沒法子,也隻能日後尋著機會再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