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晉05(1 / 1)

對於能親眼見到曆史上‘千古一帝’的康熙,安清自是非常期待的。

說起清朝的康熙皇帝,曆史學家眼中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一位古代的傑出帝王,更是因‘九王奪嫡’的事件在後世的各種影視劇中被廣而熟之。

但在農學家眼中,康熙還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一位高產水稻培養專家。

康熙是古代帝王裡唯一一位親自培育出高產水稻的育種專家,也正是他親自培育的抗旱水稻,使江南水稻畝產增加一倍,還終結了長城以北不能種植水稻的曆史。

在農學圈裡,康熙可是有著‘袁隆平之前的袁隆平’稱號,可見其地位和影響力。

安清作為一個農學生,對康熙一直都有著相當高的好感度,進而對康熙朝的這段曆史也算比較了解。

拋開其他不講,身為一個帝王,他願意花十年來親自培育水稻,再花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全國推廣,這份耐力和韌性,就已經很難得了。

至少可以證明康熙是一位心中裝著百姓的有為帝王。

安清和胤祺兩人由小太監引著,從乾清宮的配房一路來到東暖閣,踏入殿門後,礙於規矩,她始終微垂著頭,跟在胤祺身邊磕頭行禮。

“都起來吧。”康熙中氣十足的聲音從上首傳來。

“謝皇阿瑪!”

兩人謝恩起身後,康熙簡單問了胤祺幾句家常,安清這會總算是有機會窺探千古一帝的聖顏。

怎麼說呢,周身的威嚴和氣勢很足,但長相卻普通了些。

也不能說普通吧,隻是沒辦法歸到俊美的行列。

不過,算算康熙的歲數,今年也四十多了,像這個年紀的大叔,外形早已經不這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氣質。

而康熙一個文武雙全,又常年位居高位的皇帝,氣質自然不會差。

“老五家的,來到京城可還適應?”康熙突然看向安清,關心道。

安清倒沒慌,先蹲了個福身禮:“謝皇阿瑪關心,兒媳一切都好。”

康熙微微頷首,又隨口和她聊了幾句,話題都是圍繞她阿爹和家裡的事。

安清從頭至尾回答的有禮有節,條理清晰,不見任何拘謹慌亂。

不錯,倒是個能穩得住的,康熙心道。

這些年,對於老五這個兒子,康熙心裡多少是覺得有些虧欠的。

當年他覺得皇額娘膝下空虛,便把老五放在她身邊撫養,老人家在吃喝用度上的確是把孩子養的很好,但卻偏偏不注重老五的學業。

他為著孝道,也不好太過於插手。

唉!這也就造成了老五和其他的兄弟相比,確實是略顯愚鈍和平庸了些啊。

安清是不知道康熙此時心裡的想法,否則高低得吐槽一番。

愚鈍?平庸?

一個在皇宮裡長大的阿哥,長期處在這種政治漩渦的環境下,最後卻能在九子奪嫡中明哲保身、不受牽連的人,其心性和能力又能差到哪裡去呢。

要怪隻能怪康熙的兒子們普遍都很強,這也都是康熙的教育成果。

他要求自己的皇子們,要能輔政,能統兵,能務學,政治軍事文化要全面開花,那是從小就得開始拚命內卷啊。

像胤祺這種,就小時候落後了一些,之後便在康熙眼中落得了個平庸的印象。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造成了九子奪嫡出現的一個前提。

各個都很強,便誰也難服誰,都覺得自個有能力去爭一爭那個位置啊。

安清一回神正好看到康熙正一臉嚴肅地打量自己,她先是愣了下,隨即對著他露出了一個單純無害的笑容。

康熙心裡一樂,還真是個沒什麼城府的姑娘。

他方才的確是故意為之,面對帝王的打量,若換成旁人,心思定會千思百轉,進而誠惶誠恐起來。

也隻有心性單純之人才不會多思多想,竟然還衝著他傻笑。

這一點倒是難得。

康熙越想越覺得自己這場婚事賜的好,這姑娘瞧著討喜,能撐住場面,但又不會太精明,和老五正好合適。

“梁九功,朕記得緬甸進貢的玉如意還有一柄,拿來賞給老五福晉吧。”

梁九功愣了下,待回過神後,忙應了下來。

胤祺也很是意外,這玉如意是前幾年緬甸進貢的,一共才四柄,先是送到了太後宮中一柄,又把一柄賞給了太子,年初在戰場立下戰功的大阿哥,也被賞了一柄。

沒想到最後一柄竟然給了安清。

看來皇阿瑪對這個兒媳婦很滿意,胤祺想。

這樣也好,能得到皇阿瑪的另眼相待,想必日後在宮中旁人也不敢輕視了她。

安清自是不清楚這裡面的彎彎道道,她隻知自己這一關算是過了。

呼~她在心裡默默鬆了口氣。

剛剛也是她大意了,窺探聖顏這事可大可小,還好她當時靈機一動,沒有慌了陣腳。

說起來,這也全依仗她長了一張‘傻白甜’的臉。

從乾清宮離開後,安清和胤祺這對新婚小夫妻還不能回去,還要去後宮給太後和宜妃請安。

依著規矩,皇子成婚第二日,還應攜著福晉向皇後請安,隻是康熙的後位已空置多年,此時就連皇貴妃和貴妃之位也是空置的。

所以,安清隻需去給她親婆婆宜妃請安即可。

至於四妃的其他三妃嘛,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翊坤宮,正殿中。

宜妃早早便收拾妥帖,坐等著兒子兒媳婦來請安敬茶。

郭貴人和四公主這會也在,郭貴人雖隻是個貴人,當不起阿哥福晉敬茶,但她怎麼也是胤祺的親姨母,過來見見倒也是應當。

不知為何,兒子大婚第二日要來請安,宜妃臉上不見多少歡喜,卻隱隱有些愁容。

“娘娘,奴婢沏了杯茶,您喝點提提神。”宜妃身邊的大宮女喜珠端來一杯茶水。

宜妃示意她放在旁邊桌子上。

郭貴人這會也發現宜妃的眼圈下竟有些淡淡的陰影,雖已用脂粉遮了些,但離得近了還是能看出來。

“妹妹這是昨日沒睡好?”

宜妃輕歎了口氣,擺了擺手。

彆提了,昨晚她在床上翻來覆去愁得半宿沒睡著。

昨日是老五大婚的日子,按理說她這個做額娘的該高興才是,但她哪裡高興的起來啊。

皇上也不知是怎麼想的,偏偏給老五指了這麼個科爾沁出身的福晉。

宮裡誰不知道,科爾沁女人一向都高傲的很,已逝的太皇太後和如今寧壽宮裡住著的太後是長輩她不好多說,但鹹福宮裡的那位,進宮這麼多年,平日裡見誰不是用鼻孔看人,人家壓根就沒把滿宮的嬪妃放在眼裡。

因著老五養在太後膝下,鹹福宮妃又和太後走的近,宜妃平時倒是沒少和她碰上,自然也是受她擠兌最多的。

對方雖然不得寵,但奈何出身顯貴,和太後還是同族,這些年,宜妃也是不得不對她有所忍讓。

皇上又一向禮重蒙古,現如今卻又得了個這樣的兒媳婦,宜妃一時還真不知是好是壞。

她是婆婆倒還好,不喜歡平日少見些便是,但若老五媳婦真是個驕橫跋扈、刁蠻任性的性子,老五以後可如何是好啊。

老五是她第一個孩子,當時生他時自己位份低,沒辦法養在跟前,隻能送到太後身邊養著,對於這個自幼未在膝下養大的兒子,宜妃對他也是常覺虧欠。

郭貴人是知道宜妃心結的,但卻不知如何勸。

四公主整日跟在宜妃和郭貴人身旁,也自然是清楚的,她想了想,還是開口道:“姨母彆擔心,我覺得五嫂人還挺好的。”

昨日兩人雖然連面都沒真正見到,但隔著蓋頭聊了這麼久,四公主能敏銳地直覺她這個五嫂和鹹福宮娘娘明顯不是一種人。

宜妃這才想起昨日讓四公主去陪安清的事,忙問她對方性子如何。

四公主撓了撓頭,這一時還真不知道要怎麼說。

思考了片刻後,她決定從頭說起,把昨日小九帶著小十他們胡鬨的事,還有之後和安清聊天的內容都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宜妃聽完若有所思,“她真沒有因小九他們胡鬨生氣?”

“沒有。”四公主搖了搖頭,“當時我覺得不好意思,還代替小九他們向五嫂道歉,可五嫂卻說大喜的日子熱鬨點好。”

宜妃煞有介事地點了點頭。

她沒有惱小九他們胡鬨,待四公主也很客氣,可見並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主。

想必那性子定也差不到哪裡去吧。

就在宜妃剛剛鬆了口氣時,一小太監急匆匆跑了進來,“娘娘,惠妃、德妃和榮妃娘娘來了。”

聞言,宜妃臉色驀地一變:“她們來做什麼!”

還能做什麼,自然是看笑話來了。

在後宮中,四妃面合心不合的事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她們同為妃位,又都有兒子傍身,這些年的明爭暗都自然是少不了的。

幾人暗暗較勁了這麼多年,對彼此的脾氣秉性自然是非常熟悉。

宜妃性子潑辣,在宮中又盛寵多年,平日裡得意的不行,也就鹹福宮科爾沁出身的那位能讓她吃癟。

誰能想到現如今偏偏又得了個科爾沁出身的兒媳婦,這些日子,她們可沒少在私下裡笑話宜妃和科爾沁相衝。

所以,今日翊坤宮這出婆媳初見的好戲,她們可不願錯過。

“姐姐們今日怎麼有空過來?”宜妃再不情願,卻也隻能笑臉相迎。

惠妃走在最前頭,笑著握住宜妃的手,待看清她眼底那抹淡淡的烏青時,心裡可是樂開了花。

“今個可是妹妹的好日子,咱們沒空也得有啊,怎麼也得沾沾妹妹的喜氣。”

德妃和榮妃緊跟其後,嘴上也是各種漂亮話說著,讓人想發作都找不著由頭。

宜妃一口牙都快咬碎了,但又無法,隻能吩咐人上茶水和點心,好好招待她們。

*

安清這邊,在去翊坤宮前,他們要先到太後的寧壽宮中請安。

胤祺自幼長在太後膝下,祖孫兩人的感情很是深厚。

老太太見到兩人很是歡喜,可能因著出身同族的緣故,太後對安清的態度倒很是親近,賞了她一套赤金頭面當見面禮,還拉著她聊了不少草原上的事。

她們都是來自科爾沁左翼,雖不同旗,但祖上卻也是確確實實有著血緣關係的,安清算是太後的本家侄孫女輩的,在輩分上應該喊她是姑太太。

但現在嫁到皇家,她便隻能跟著胤祺喊皇瑪嬤。

兩人給太後請完安後,又陪著她老人家喝了會茶,用了些點心才離開。

寧壽宮在東六宮,翊坤宮在西六宮,繞上一圈過來也是要花費不少時間。

就在安清兩人忙著朝這邊趕的時候,翊坤宮裡已經唇槍舌戰好幾個來回了,宜妃這會以一敵三,多少有些吃力。

就在這時,九阿哥和十阿哥突然從殿外跑了進來。

“額娘,皇阿瑪賞了五嫂一柄玉如意。”胤禟喊道。

宜妃眼睛一亮,瞬間來了精神,“是緬甸進貢的玉如意?”

胤禟臉上閃過絲不解:“額娘你睡糊塗了啊,不然還能是哪個。”

這倒黴孩子,怎麼說話呢,宜妃忍不住偷偷白了他一眼。

不過,她這會心情好,也懶得和這臭小子計較。

皇上給了老五福晉這麼大個賞,那也是給老五臉面。

這麼一想,宜妃腰杆子立馬硬了起來。

她輕笑著道:“你這孩子,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還值當這麼特地跑來說一趟,你大哥年初不也得了一柄嘛。”

惠妃頓時酸的不行,什麼叫他大哥不也得了一柄嗎!

那可是她的保清在戰場立下赫赫戰功才得的賞,老五福晉拿什麼和他的保清比。

德妃不動聲色地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她一向最擅長揣奪康熙的心思,因此也想的更多。

這滿宮裡,若說皇上最滿意哪個兒媳婦,那自然是非太子妃莫屬。

但前兩年太子妃剛進宮那會,可沒得過這麼厚的賞。

看樣子她之前的猜測沒錯,皇上這是真的準備要重用老五福晉的娘家了,隻是皇上籠絡蒙古王公多是為了西北戰事,這會噶爾丹已死,準噶爾也投降了,短期內應是沒有戰事才是。

可除了戰場,還會在何處重用呢?

德妃百思不得其解。

安清終於來到了翊坤宮,但一走進正殿看到滿屋子的人,不由怔了怔,什麼情況,怎麼這麼多人?

看屋裡這架勢,座位上那幾位應該都是康熙的妃子。

隻是,當安清的視線落在上首位置上時,雙眼倏地就亮了。

哇~這麼明豔靚麗的大美人,肯定就是她那個寵冠後宮的婆婆吧!

嗚嗚嗚,老康真是好福氣!!

胤祺也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回過神來,領著安清進去給一眾母妃請安。

安清心裡也小小驚訝了一把,沒想到她這進宮第一日就把惠宜德榮四妃全見齊了。

惠宜德榮四妃差不多是前後入宮的妃子,幾人歲數應該相差不太大吧,但從外貌上看去,宜妃卻其他三妃年輕多了,看著也就隻有三十出頭的年紀,但誰能想到人家都是做奶奶的人了。

果然是歲月不敗美人啊。

自安清進來後,她在悄悄打量眾人的同時,滿屋子的人也在打量她。

不管是惠宜德榮四妃,還是一旁的郭貴人、四公主和九阿哥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傳言果然不可信!

什麼面若黑炭,滿後宮怕是都找不出幾個比老五福晉皮膚更白皙嬌嫩的了吧。

至於長相,她雖不是那種讓人驚豔絕倫的大美人,但也絕對算是好看那一掛的。

特彆是那雙靈動的杏眼,像是會說話般,笑起來還有兩個很乖的酒窩,瞧著就讓人心生歡喜。

宮女很快從側間端來了茶水。

安清恭恭敬敬地朝著上首行了個禮,緊接著接過宮女的茶盞,笑著遞了過去:“兒媳給額娘請安,額娘請喝茶。”

宜妃見她舉止落落大方、妥帖有禮,心裡又滿意了幾分。

她笑著接過茶盞抿了一口,抬手讓貼身宮女拿出提前準備的見面禮,一支點翠嵌珠鸞鳥步搖。

宜妃隨即走到安清身前,拉著她便朝著惠德榮三妃走了過去。

“既然姐姐們都在,老五媳婦,也給你其他母妃們敬杯茶吧。”

安清乖巧地任宜妃拉著,面上雖不顯,但心裡卻著實泛起了嘀咕,惠德榮隻是妃位,若接受她的敬茶,不算逾矩嗎?

還是說,之前那位宮裡來的教養姑姑教差了?

“這可使不得,不合規矩。”惠德榮三妃連連拒絕道。

這事宜妃敢提,但她們卻是萬萬不敢受的。

旁的不說,今日畢竟是她們主動上門的,若傳出去還以為是她們上趕著喝老五媳婦的茶呢,皇上最是注重尊卑有序,到時候若是懷疑她們彆有用心就壞了。

宜妃一拍腦門,佯裝無辜道:“怪我,怪我,瞧我這一高興,差點害了姐姐們。”

“但姐姐們來都來了,就讓老五媳婦給你們請個安吧。”

安清有些雲裡霧裡的,剛剛進門時不是請過安了嗎,怎麼又請安?

不過,不明白也無事,乖乖照做就對了。

安清先規規矩矩地給惠妃福身行了個禮,“給惠額娘請安。”

待她起身,宜妃突然笑眯眯地看著惠妃,“呦,瞧我這眼拙的,剛剛竟沒發現姐姐手上戴了個新鐲子,哎呀,姐姐不會是準備送給老五福晉當見面禮才特地戴的吧。”

這話說的,就差沒明著要了。

惠妃心裡氣得不行,沒想到宜妃在這裡等著她。

本來送個鐲子倒也沒什麼,但她手上戴的這個羊脂玉鐲子,可是上等的溫潤羊脂玉,很是難得,還是前些日子她的保清特意派人去南方尋來孝敬她的。

這還是她第一次戴,難道真要便宜了宜妃的兒媳婦了?

惠妃越想越不甘,心裡琢磨著要不找個說辭推脫掉,大不了回頭再補送個鐲子就是。

安清就算再傻這會也搞清楚了狀況,宜妃這是在給她要禮呢。

她自然是樂得配合,立馬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多謝惠額娘厚愛。”

惠妃這下是真的是騎虎難下了,隻能咬著牙把玉鐲褪了下來,遞給了安清。

宜妃心裡那叫一個暢快,老五福晉倒是個機靈的。

哼!她可是知道惠妃這玉鐲是怎麼來的,貴不貴重先不說,單論這是大阿哥的一份孝心就夠惠妃難受的了。

榮妃和德妃對視一眼,自知這一遭她們定也躲不過了,索性各自主動從手腕上褪下了一個鐲子送了出去。

郭貴人也趁機把之前準備的見面禮送了出去。

安清收禮收的開心,但她也沒忘了要送禮的事。

現場的人裡,四公主、九阿哥和十阿哥都是小輩,身為嫂子,第一次見面也是要有所表示的。

給四公主準備的是一隻赤金鏤空嵌著紅瑪瑙的釵子,樣式很彆致,瞧著是京城沒有的樣式,四公主很是喜歡。

九阿哥胤禟的則是一把精巧的弩弓,是安清之前讓他二哥專門找人打造的,借鑒了蒙古弓的一些功能,上面還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海東青。

“哇!”胤禟直接驚呼出聲,“這弩弓太漂亮了,謝謝五嫂!”

十幾歲的毛頭小子,放後世也就初中生的年紀,正是喜歡這些刀啊弓啊的時候,安清這份禮物算是送到了胤禟的心坎上了。

十阿哥胤峨躲在角落邊一臉羨慕的看著他九哥,他雖不如其他兄弟聰明,但也不是個不知事的。

在這宮裡,大家都是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沒錯,但也分親疏遠近,像九哥和五哥是一母同胞,四姐又是宜額娘的外甥女,五嫂定是會給他們提前準備好見面禮。

他的出現是個意外,今日本是不該來的,隻是平日裡他和九哥天天待在一起,當時也沒想這麼多,九哥一拉就跟著過來了。

直到五嫂開始給他們送見面禮,胤?才反應過來,他怕五嫂沒提前準備他的,再讓她為難,所以便默默地退到了角落。

屋裡的其他人顯然也是想到了這個,不過眾人也能理解,十阿哥出現在這裡確實是意外,任誰也無法提前料到。

之前四阿哥娶福晉的時候,十三阿哥和他四哥關係這麼好,整日跟在他四哥屁股後面,當時都是避開了的。

但十阿哥的額娘前幾年去世了,想必也是沒人提醒他吧。

理解歸理解,但並不妨礙惠德榮三妃看好戲,她們倒是想看看老五福晉要如何應對。

胤祺此時心裡也很是懊惱,這事也怪他,小九和小十兩個整日形影不離,他早該想到提醒安清的,再不濟自己幫她準備好也成。

但誰也沒料到,安清轉身又從紫蘇捧著的盒子中拿出了一把和九阿哥一樣的弩弓,遞到了十阿哥的面前。

眾人明顯都愣了下。

特彆是胤峨,他一臉驚訝地看向安清:“五嫂,我也有嗎?”

安清笑著把弩弓塞到他手裡,“十弟,看看喜不喜歡。”

胤峨受寵若驚地握著手裡的弩弓,喜歡!怎麼可能不喜歡啊!

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謝謝五嫂。”

說罷,他又轉身看像胤禟:“九哥,九哥,你看我這個上面刻的是馬,飛馳的駿馬!”

胤禟立馬湊了過來,兩人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都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

*

惠德榮三妃這一趟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翊坤宮出來時,三人心裡的想法倒是與康熙達成了一致。

老五這個福晉瞧著不像是個城府深的,但行事還算周全,說話做事也讓人挑不出錯來。

旁的且不論,她遠在科爾沁竟會這般清楚宮裡的情況,知道小九和小十兩兄弟交好,連十阿哥的禮物都提前準備好了,心思倒也算縝密。

當然,這也不排除是家裡人提前幫著安排好的,據說岱布家裡都很是寵愛這個小女兒,養的單純些也情有可原。

但一想到安清全程的表現,以及宜妃他們其樂融融的一家人的場景,德妃心裡也不由泛起了嘀咕。

一向驕傲的科爾沁女人真會這般謙遜好相處?

這些年來,惠宜德榮四妃算是在科爾沁女人的陰影下走到了今日,以前太皇太後在世時,整個後宮可以說就是科爾沁女人的天下。

即便是如今後宮中那幾位並不得寵的科爾沁妃子,她們骨子裡的傲居從來沒有變過。

宜妃這兒媳婦還真是那個例外?德妃顯然不太信。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宜妃之前還總有意無意擠兌她婆媳關係糟糕,待日子久了,且看她們這對婆媳究竟能相處到何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