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嫁妝 發大財了。(1 / 1)

承乾宮的正院裡堆著滿滿當當的五百一十八抬嫁妝, 宮女太監們都被擠到了旁邊站著。

每一個龍亭都敞開著,陽光下望去,彩緞與珠寶泛著耀眼的色彩, 珠光寶氣。

跟來圍觀的三個孩子包括沈菡在內, 看著這一院子的‘財產’都十分驚訝:“這麼多?!”

如果說之前納采沈菡得的禮物價值是一棟彆墅,那嫁妝的價值大約得等同於十座莊園!

綢緞成衣、裘狐皮服、冠履靴鞋、珠寶首飾,既有陳設清供、舶來時玩, 又有生活器皿、實用家具等等,可謂無所不包。

其中光是衣服類就有二百九十項, 顏色豐富多彩,紋樣多是以象征身份地位的彩雲金龍紋、八團金龍紋、海水江崖、十二章紋、龍鳳同合紋以及雙喜紋為主。

紫裳翻著單子給沈菡彙報:“主子,這裡面不單是有各種錦緞成衣, 還有有貂皮、元狐皮、狐皮、天馬皮、銀鼠皮、棉、夾、單、實地紗、緞、綢以及緙絲等等,您日常所用的禮服、吉服、朝褂、便服、鬥篷等各種衣裳都備下了,連褂襇和套褲都有。”1

沈菡隨手接過嫁妝單子看了看——這長的, 翻都要翻好半天。

三個孩子也正圍著嫁妝看,雅利奇指著院子正中擺著的一架紫檀雕花洋玻璃大插屏:“額娘, 這個好漂亮,和咱們屋裡那架玻璃插屏不一樣,但都很漂亮。”

沈菡走過來跟著細看——大到紫檀龍鳳五屏峰銅鏡台、紫檀雕花大櫃等家具, 小到足踏、匣子、臉盆架都是紫檀雕花的, 大氣典雅, 貴氣十足。

這一架玻璃插屏最顯眼,在春日暖陽的映照下顯得流光溢彩, 上面的八扇彩繪畫栩栩如生,一看就價值不菲。

她隨手拿起手邊的一個玳瑁邊檀香木刻錦紋雙喜字的小掛鏡端詳:“是啊,好漂亮。”

不管是臉盆、粉盒還是梳子, 全都製作得非常精致,紋樣喜慶吉利,卻並不顯得俗氣。

她在這兒挨個兒拿起來端詳,玄燁湊過來隱晦地表功:“這些紋樣都是朕親自設計的,衣裳的顏色也都是朕親自挑的,找了三百個江南繡娘繡了一年多。”

所以,他早就在給她準備嫁妝了嗎?

沈菡抬頭看看——三個孩子都在前方研究那架玻璃屏風,沒注意這邊。

她掩著嘴嗬嗬一笑,低聲逗他:“彆急呀,晚上好好獎勵你?”

她現在真的特彆能體會‘嫁入豪門’的快感了!開心!必須好好獎勵大佬!

玄燁輕輕掐了一把她的腰,行,他等著!

旁邊一園子的宮女太監都低下頭:我們什麼也沒聽見,什麼也沒看見。

*

東五所。

東五所在經曆這麼多年的擴建修整後,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阿哥所。

前前後後共有數個院子,除了太子和剛剛序齒取名的十一阿哥胤禵,所有阿哥都住在這裡。

胤褆做為皇長子,不但分到了最大的一個三進院子,還附帶了一個小跨院,比皇後所出的四阿哥和六阿哥住得還要寬敞。

嘉慧從承乾宮請安回來後,就開始忙著各種準備——大阿哥該下課回來了。

她一邊換衣裳一邊吩咐奶娘:“皇額娘今兒賞了乳酒和幾尾黃花魚,趁著新鮮,趕緊拿去膳房讓他們處理一下,格格愛吃清蒸的,爺愛吃油潑的。另外還有幾罐子新製的果脯,皇額娘說不叫格格多吃,你囑咐王媽媽收好,一天可以給她幾塊,但不許偷著多給。”

奶娘過去看皇後賞的東西,兩瓶乳酒,四尾活蹦亂跳的黃花魚,金橘脯、桃脯、櫻桃脯各一瓶,旁邊還有一小匣子永棗。

她一邊收拾一邊道:“主子娘娘待您可真好,您每次去請安,回回必不叫您空手。”

嘉慧對著鏡子整理頭發:“是啊,多虧皇額娘體恤。”不但不嫌她煩,還賞她東西。

——後位空虛多年,宮中已經很久沒有給太後和皇後請安這一說了。

寧壽宮遠離六宮,太後又不愛見生人。沈菡每天睜開眼有忙不完的事情要處理,也沒空顧忌這些繁文縟節。

所以早在園子裡,沈菡就和嘉慧說了,不用天天刻意過來請安,反正平日宴飲節日見的也不少,有事的時候順便過來坐坐就行了。

可是住在紫禁城卻不比在園子裡,那麼多雙眼睛盯著,作為第一個皇子福晉,嘉慧是半點兒錯都不敢出的。

嘉慧歎了口氣,其實她也不想這樣隔三差五過去攪擾皇後的清淨,可是又不敢不去晨昏定省,帶累大阿哥的名聲:“若是能早點兒回園子就好了……”

想起今天承乾宮曬妝的事兒,嘉慧對奶娘道:“把之前我給皇額娘做好的那些針線收拾出來,下次去請安帶上。”

雖說沒有兒媳婦給婆婆添妝這一說,但帝後大婚,作為皇子福晉也是應該表表孝心的:“還有之前準備好的各樣禮物,再好好檢查一遍。”這可都是大阿哥的孝心。

奶娘手下一頓,左右看了看見沒外人,起身過來叮囑嘉慧:“主子,雖說皇後是您的嫡婆母,待您好,可……”

她往南邊一抬下巴:“怎麼說那邊也是咱們爺的生母,便是規矩禮法上不好越過皇後,但也不能怠慢。”

她壓低聲音:“奴婢前兩日打聽著,那邊見您回宮後往承乾宮跑得太勤,好像不太高興。您可得小心著點兒,這萬一傳到大爺的耳朵裡……”

皇後待福晉好,惠妃待福晉不好,福晉更喜歡親近皇後是自然的。

但若問大阿哥親近誰,毫無疑問,當然是生母!皇後和大阿哥之間可沒什麼情分。

嘉慧沉默了一會兒,艱澀道:“奶娘,不是我不想孝順婆母,也不是非要攛掇大爺和額娘離心,可她......”

奶娘見她面色不好,連忙給她順氣:“奶娘知道、知道。咱們大格格多好的孩子,萬歲和主子娘娘多喜歡的!”

也就惠妃不識貨,孫女怎麼了?是男是女都是皇上的頭一個孫輩,養好了一樣能掙來聖寵。

偏偏惠妃看不上,每次福晉過去請安,總是冷冷淡淡的不親近大格格,還一個勁兒催著福晉生兒子,也不怨福晉不愛親近她。

嘉慧搖搖頭:“奶娘……你不懂。”這都隻是小事。

大格格還小,一年才見惠妃幾次,能懂什麼呢?她不想往那走動,並不是為了這個。

實在是……她覺得惠妃說的話裡總帶著一點兒她不太敢細想的東西。

什麼叫“趁著現在時機好,趕緊給萬歲生個嫡長孫?”

什麼時機?哪來的嫡長孫?

國有太子,萬歲有四個嫡子,哪個都不是大阿哥。長孫嫡孫的,和大阿哥又有什麼關係?

大阿哥每次去給惠妃請安,回來後整個人都顯得十分矛盾。一會兒看起來滿肚子雄心壯誌,一會兒又好像十分頹喪。

她記得皇上要與皇後大婚的旨意下來當晚,大阿哥從延禧宮請安回來後大醉一場……

嘉慧原本在房裡等著他回來就寢,結果遲遲不見人來,這才知道他在前院書房喝得酩酊大醉。

她擔心地趕去書房,結果就見他滿臉通紅倒在榻前。

嘉慧連忙上去扶起他:“爺?”

胤褆迷迷糊糊地醒過來,昏昏沉沉地抱住她:“你來了……”

嘉慧被他帶倒在榻上,就聽他嘴裡稀裡糊塗地不知在嘟囔些什麼,嘉慧好聲好氣地哄他:“好好好,我知道,我都知道。”

結果這話也不知哪裡戳中他了:“你知道什麼啊!難道是我不想嗎?!可就算沒了老二,後面還有老四和老六,底下還有個十一,什麼時候才能輪得到我!”

要是沒有皇後,他還有心氣去和太子爭一爭!可現在他還爭個屁啊!

去替老四和老六爭嗎?!

嘉慧悚然一驚,幾乎是瞬間就嚇出了一身冷汗!

她火急火燎掙開大阿哥的懷抱,跑到門口敞開門往外看。

門口守著門的太監和奶娘:“福晉?可是需要人伺候?”

嘉慧定了定神,吩咐兩人:“讓人都站遠些,沒有我的吩咐,誰也不準靠近!”

兩人不明所以,不過還是趕緊應下:“是!”

……

門口傳來通報聲:“阿哥回來了!”

嘉慧回神,看看為她操心了一輩子的奶娘,小聲道:“奶娘的囑咐我都記下了,明天我就備上針線,帶格格去延禧宮請安,你放心吧。”

隻是,她這心裡的陰霾卻總也揮之不去。

她不敢深想大阿哥那天的話,可她下意識地就想遠離延禧宮,不想讓惠妃再去攛掇大阿哥。

她隻想一家人守在一起平平安安的,那些可怕的事情,最好都與他們家無關。

……

*

納采和大征結束之後,就要正式冊立和親迎了。

這裡有個問題,按規矩應該在皇後的娘家府邸進行冊立和迎親,但沈菡已經在宮裡了。

皇後出宮一趟不是一般費事,原本沈菡想著不如就從承乾宮出門吧,結果玄燁果斷道:“咱倆一輩子就成這麼一回,哪能留遺憾?冊封禮之前你再就出宮就行。”

九十九步都走了,還能怕費這點兒事?

好吧,其實從承乾宮轉到坤寧宮也確實沒什麼意思。

於是冊封禮的前一日,浩浩蕩蕩的皇後鳳駕,載著沈菡回到了她從未真正待過的烏雅家。

從紫禁城的宮門到一等承恩公府的整片區域都已經靜街,長長的帷幔將這條長街圍得密不透風。

沈菡抬起車簾向外看了一眼,隻能看到各種建築頂上的一部分,以及明黃色繡著龍鳳呈祥的帷幔。

承恩公威武和塞和裡氏帶著族中子弟在公府門外跪迎鳳駕,隻見遠遠地疾步跑來一位身著四品補服的太監,站在不遠處高聲道:“皇後娘娘有旨,免跪迎之禮,請承恩公、夫人及世子等人入正殿等候!”

眾人連忙謝恩,夫妻二人互相攙扶著起身,威武老懷甚慰:“娘娘真是純孝啊!”

族人們連聲附和:“是啊是啊,娘娘至孝!”

……

沈菡:“額娘!阿瑪!”

熬過一係列繁文縟節,屏退眾人後,至親的一家四口才終於能不拘禮節在一起說說話。

沈菡與塞和裡氏並不少見,但與威武和弟弟卻極少見面。

塞和裡氏拉著沈菡左看右看:“瘦了點兒,是不是過年累著了?”

沈菡:“沒有,是小十一最近夜裡不愛跟奶娘睡了,總是鬨著要找我,他又愛起夜,所以這幾天睡得不太好。”

塞和裡氏聽得心疼:“實在不行你就給小阿哥斷奶吧,叫奶娘喂著你就輕快多了。”

今早起太早了,沈菡打了個嗬欠:“嗯,額娘你彆擔心,我在考慮了。”

威武細細打量了一番女兒,見她雖面色有些疲憊,但神態安然,整個人看起來仍仿若二十許人,並無絲毫愁苦之色,依舊是小時候笑意盈盈的模樣,放下心來。

白啟許久未見姐姐了,有些拘謹地叫了聲:“姐……”

沈菡拍拍他的肩:“長大了,我帶了好些東西,回頭讓人分給弟妹和孩子們。”

機會難得,明天就是冊封禮了,一家人坐在一起說了好久的話,沈菡又去後院見過已經有些糊塗的瑪法和小輩後,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住處更衣。

晚上,公府召開了盛大的家宴,幾乎所有烏雅氏在京的族人都來了——拜見皇後。

沈菡吩咐紫裳:“把之前備好的禮物賞下去,仔細著點兒,彆賞亂了。”

紫裳:“是,主子放心。”

得了賞的族人們一波一波過來叩頭謝恩,沈菡坐在鳳座上望下去,幾乎有種賈元春大觀園省親的錯覺。

來謝恩的還有族中的小孩子,一個個胖頭胖腦,可可愛愛排著隊走進來,看著就叫人心生歡喜。

孩子們要跪下行禮,沈菡使了個眼色,季綸連忙道:“免——”

孩子們還不太懂事,告退的時候左顧右盼,有個四五歲的小姑娘看了沈菡一會兒,還突然冒出來一句:“娘娘真好看!”

沈菡看旁邊引導的禮官要嗬斥,擺擺手笑道:“自家人,不要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