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娘家 皇後升與。(1 / 1)

笙歌歸院落, 燈火下樓台。

府戲結束之後,烏雅家的族人開始告退,這繁忙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沈菡回到烏雅家給她準備好的住處休息——公府正院。

一進門是一架很眼熟, 有些舊的描金彩繪人物花鳥圍屏。

紫裳扶著沈菡往裡走, 奇怪道:“這圍屏?”

這屏風倒是夠精致, 隻是顯得有些舊了, 給皇後的屋子, 怎麼也不該擺這麼舊的一張屏風吧?

沈菡反而上前仔細打量了一番, 從記憶裡翻揀出來:“這是老物件了。”

這圍屏應該是瑪法額森當年打仗時候的戰利品。烏雅家雖然家底不薄,但平常並不怎麼張揚, 這種大件兒很少會往外擺, 一般都是鎖在庫房裡藏著。

沈菡記得好像是選秀之前吧, 原主撞見塞和裡氏在收拾庫房,一眼看中了這扇華麗的十二扇圍屏,塞和裡氏就把這東西給她了。

繞過圍屏往裡走, 紫裳好奇地打量室內的陳設:“主子,這兒的擺設怎麼瞧著像姑娘家的閨房?”

照理說這是整個公府的正房大院,該是承恩公夫婦的居所,哪怕臨時收拾出來做皇後住處, 也不該是這番模樣。

沈菡複雜地摸著眼前這架黃花梨的梳妝台:“這是……我進宮以前閨房內的擺設。”

顯然, 這是烏雅家臨時剛換的擺設。

看來塞和裡氏是真的很愛她的女兒, 連原主記憶裡的閨房都有些模糊了,她卻還能清晰地記得。

這叫她每次見到“額娘”,都感到既親近又愧疚。除了一趟趟地送東西,她也不知道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沈菡換上寢衣躺進帶著太陽味道的被子裡:“明天會很累,你和青桔都去休息吧,不用守著了。”

紫裳:“是。”

整個正院的燈火漸次熄滅, 四下裡一片靜謐。

沈菡在床上翻來覆去嘗試了好久,卻怎麼也睡不著,最後之好無奈睜開眼。

屋裡僅留了一盞小燈,微弱的燭火穿過大紅色的紗帳,映照著上面喜慶的雙喜紋路。

沈菡側過身望著這幅百子千孫帳發起呆來……

原來明天,她真的要結婚了。

上輩子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她以為自己短暫的一生隻能如此了。

當她帶著遺憾和不甘離開人世的時候,哪裡會想到還能有這樣的經曆呢?

現在回憶起來,真的好神奇。

沈菡翻身把頭埋到床裡,黃花梨木清新的木香,床頭香包馥鬱的茉莉香氣,這樣好聞......

也不知道這個時候,他在做什麼呢?

……

時隔數年,緊閉的慈寧宮大門終於重新開啟。

玄燁一步一步重新踏進去,揮之不去的塵土氣息撲面而來。每走一步,都會有熟悉又傷感的記憶向他襲來。

昔日太皇太後的寢宮內高懸著孝莊文皇後的畫像,這裡仍然保持著太皇太後活著時的樣子。

玄燁走到昔年祖孫二人常常閒聊的暖炕上坐下,摸著眼前熟悉的炕桌和茶具輕聲道:“皇瑪嬤,孫兒要和心愛的女子大婚了……”

碧空如洗,萬裡無雲。

沈菡一早起來,隻覺春日暖風和煦,草木花香沁人心脾,讓人不自覺就笑開了花。

主子心情好,底下人自然心情也好,何況,又有這等大喜事。

紫裳扶著沈菡到妝台前坐下:“主子,夫人一早過來看了一次,見您沒起又回去了。”

沈菡:“嗯?說了是什麼事嗎?”

紫裳把三副東珠耳環給主子帶上:“沒有,隻是過來問了問。”

沈菡想了想,看向青桔:“你去一趟吧,請我額娘過來。”

“是。”

塞和裡氏是過來送餛飩的:“剛下出來,快趁熱墊吧兩口,今兒這一天一直得忙到晚上,估摸著得到子時吃合巹宴的時候你才能吃上飯,那還不把你餓壞了?”

見紫裳正給沈菡盤發,塞和裡氏自己拿著調羹撈起個小餛飩:“嘗嘗,鮮蝦餡兒的,昨兒你阿瑪讓人尋來的活蝦,小心翼翼養到今兒早上。”

沈菡張口接了一個嚼嚼:“嗯?”好熟悉的味道,雖然她沒吃過,但感覺味蕾好像還有記憶一樣,熟悉的感覺一下子就湧上來了:“額娘,這是你做的嗎?”

塞和裡氏又舀了一個塞給她:“是啊,這不是想著你愛吃,平常又沒機會給你做,好容易你回來一趟,趕緊大清早的起來調餡兒。”

她拿手帕給閨女擦了擦嘴邊沾上的湯汁:“快吃吧,多吃點兒,等會兒冊封使就該來了。”

沈菡眼眶一紅,自己接過碗巴拉餛飩:“嗯,謝謝額娘。”

“傻話,謝什麼。”

......

紫禁城中。

玄燁遣官告祭了天、地、太廟,然後到奉先殿行過禮,告知先祖冊立之事後,封後大殿正式舉行。

太和殿中,玄燁一身朝服高居龍座之上。

太子帶著眾皇子立於禦階之下,身後站著親王宗室、文武百官,儀仗和隊列站滿了太和殿的廣場,場面十分震撼。

禮部尚書張英展開明黃色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德協黃裳......”

胤礽站在整個隊列的最前面,他的身前是高高的丹陛,丹陛之上是高高在上,面目模糊不清的皇上。

耳邊傳來張英老成持重的聲音:“谘爾烏雅氏,係出高閎,祥鐘戚裡......”

他的右側隊列站著胤禛、胤祥和被太監抱著的十一阿哥胤禵,可是隔的太遠,他並不能看清他們的神色。

但想必,他們很開心、很得意吧?

他們的額娘坐上了後位,能更好地為他們遮風擋雨,以後,他們自然更加無所畏懼了。

哪裡會像他這般,隻是站在這裡,站在丹陛之下,都覺得惶惶不安。

皇子們面上不動聲色,但私底下心思各異。

有像太子和大阿哥這樣不高興的,有像三阿哥、七阿哥這樣真心高興的,當然也有老五、老九、老十這樣事不關己,隻想著早點兒結束好回去補個回籠覺的。

胤禩站在隊列裡,看著前方相對而立,涇渭分明的太子和四哥,心裡似有無數的想法在翻騰,又似隻是一片混沌,好似什麼方向也沒有。

——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真正的‘出人頭地’呢?

......

冊文宣讀完畢,在中和韶樂的演奏聲中,玄燁親自檢閱了皇後的金冊和金寶。

之後,正使禮部尚書張英從內閣大學士伊桑阿的手中接過皇後的冊寶,放入了龍亭之內,與副使、內大臣侍衛們一起帶著皇後的儀駕、鳳輦,在禮樂聲中前往烏雅家。

季綸疾步進來通報:“主子,冊封的儀仗往公府來了。”

可算是來了!

在屋裡等了整整一天的沈菡滿臉疲憊地起身,她身上穿著一身明黃色納紗彩雲蝠金龍紋朝服,又厚又重,脖子上的朝珠掛了一天,壓得她整個肩頸都僵硬了。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這都快子時了!

正副使帶著聖旨到了承恩公府後,張英向已經在院子裡等了一天的威武父子二人宣讀了聖旨。

兩人行完三跪九叩的大禮後,隨行的侍儀女官引導沈菡到拜位上跪下,又向沈菡宣讀了一遍聖旨,然後將金冊和金寶遞上:“請皇後接金冊、金寶。”

沈菡接過冊寶起身後,院中站著的正副使、身後一眾來迎親的內大臣、衛隊,以及包括她阿瑪、額娘在內的所有人,瞬間都跪下了!

張英恭敬道:“吉時已到,臣張英,恭請皇後升輿!”

院中氣氛十分嚴肅,張英話音落下後,他身後戴著鳳鈿朝珠,身著蟒袍八團龍立水褂的固倫淑慧長公主和各府福晉、命婦齊齊上前,簇擁著沈菡再次回到內室——伺候皇後升輿。

門外,穿著八團褂的內務府女官上前對塞和裡氏一禮:“請問夫人,子孫餑餑等物什可已備好?”

——按規矩,皇後娘家要準備子孫餑餑、湯匙筷子、吉祥花碗、龍鳳圓盒等物。

塞和裡氏連忙叫人呈上:“已敬謹備妥,請大人驗看,恭進大內。”

室內,一串內務府女官拿著臉盆、梳具、喜服、鳳冠、朝珠、朝靴、彩帨等候在一旁。

固倫淑慧長公主親手捧上龍鳳同合袍:“恭請皇後更衣。”

沈菡起身:“有勞姑母。”

沈菡更衣前輕輕撫了撫自己的這身嫁衣,與漢族的嫁衣形製完全不同,這是一身大紅色綢繡金萬字地八團彩雲蝠龍鳳雙喜紋女式龍袍。

上面用多種針法繡著海水江崖、仙鶴、五彩祥雲以及金萬字、紅蝙蝠、五穀豐登等吉祥紋樣,構圖豐富精致,繡工精細,花紋富麗華美,設色飽滿豔麗。

龍鳳紋合二為一,寓意龍鳳呈祥、比翼雙飛。

沈菡穿上大紅色的龍袍,外面罩上石青色八團龍鳳同合的吉服褂,整套喜服才算穿戴完畢。

女官扶著沈菡到梳妝台前坐下,銅鏡台裡映照出一張並不顯年紀的臉。

簡親王福晉一邊伺候沈菡戴鳳鈿,一邊笑著恭維道:“娘娘真是仙姿佚貌,鳳儀天成。”

是啊,仙姿佚貌。

紅衣一襲憐嬌軟,梨靨雙渦惜嫩香。

沈菡望著鏡中的新娘有一瞬間的恍惚——以前,她偶爾會覺得這個人不像她,但現在看來,這個人分明就是她。

......

忙忙碌碌過去了一個時辰,整個新娘妝容終於全部完成。

沈菡的嫡親妹妹,承恩公夫人瑪顏珠扶著她起身:“娘娘,該升輿了。”

簡親王福晉遞上一個紅通通的大蘋果:“祝娘娘平安如意!”

沈菡雙手接過,牢牢捧住——原來真的有蘋果啊!

塞和裡氏拿過紅蓋頭,結果剛要給她蓋上,眼裡就忍不住沁出淚來,明明女兒都離家數年了,此情此景,卻還是令她心中酸澀——當年大女兒被選為主位,她原以為這輩子都沒機會送女兒出嫁了,誰能想到十數年後竟能等到這一日……

沈菡輕輕喚了聲:“額娘……”

塞和裡氏連忙用帕子輕輕拭了拭眼下,溫柔地給沈菡蓋上紅蓋頭:“祝皇後娘娘與皇上百年好合,恩愛白首……好好的。”

沈菡心裡一酸——會的,她一定會做到的。

終於走完了所有的流程,升輿的吉時到了。

沈菡被一群女眷扶上鳳輿,司禮太監高喊一聲:“皇後升輿!”

轎夫抬起鳳與離開烏雅家,晃晃悠悠,起伏平緩地向著紫禁城走去。

沈菡蓋著紅蓋頭,攥著蘋果坐在鳳輿中,感覺自己的心情仿佛與當年坐在轎子裡的紫薇和小燕子高度重合了。

興奮、忐忑、激動、期待……她的一顆心隨著轎子起起伏伏。

——好緊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