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果斷 權與責。(1 / 1)

閒邪存誠齋位於前朝的九經三事殿和萬樹紅霞附近。

在暢春園將要閉門下鑰之時, 如此突然燈火通明,人聲大作,在一片靜謐的環境中顯得十分突兀。

附近注意到的宮殿和眾人立即警戒起來。

沈菡收到消息, 顧不上乘輦坐轎,直接命人牽了附近備著的馬匹, 帶著人疾馳趕來。

蘇麻喇姑滿頭是汗, 見到沈菡連忙迎上來:“娘娘!”

沈菡止住她的禮:“今晚值宿的太醫到了嗎?”

蘇麻喇姑焦急道:“到了, 正在給主子看,現在還沒有定論。”

之前沈菡見太皇太後精神不濟, 異於往常,心中提心吊膽, 生怕出意外。

她左思右想,讓園中原本在清溪書屋外圍值宿的太醫院,每天派一個人住到前院萬樹紅霞的值房裡, 備著太皇太後有事,可以及時趕過來。

沈菡疾步走進內室, 值宿太醫張世良剛好診完脈起身:“娘娘。”

沈菡:“如何?是什麼病?”

張世良:“回娘娘,依臣之見,太皇太後的脈像與中風相類。”

沈菡心裡一驚:“中風!”這可不太妙。

張世良遲疑道:“娘娘,中風乃是急症,當及時用藥治療, 否則恐病情加劇。”

沈菡:“你的意思是?”

張世良:“臣鬥膽, 於今臨時煎藥所耗時間太多,依臣看,不若先服下蘇合丸暫緩病情。隻是臣醫術淺薄,不敢擅專,請示娘娘, 可要為太皇太後用藥……”

院判黃升等人今夜並沒有在園內值宿,等他們從城裡趕來就太晚了。

可張世良隻是一名普通太醫,事關太皇太後,他擔不起這個責任。

一屋子的人都看沈菡,他們都知道太皇太後的身體有多重要,若是現在沈菡下令行藥,有任何不妥,便是她來擔著了。

沈菡咬牙:“行藥!”

中風等不起。

張世良鬆了一口氣:“是。”

蘇合丸是宮中的常備藥,閒邪存誠齋這邊的藥房就有,蘇麻喇姑趕緊命人去取。

張世良囑咐:“此藥要與薑汁、竹瀝同服。”

恰在此時,李玉收到消息趕過來。

沈菡看張世良:“太醫院何人善治中風之症?”

張世良:“大方脈科李玉柏太醫素善此症。”

沈菡把之前玄燁交給她的暢春園對牌遞給李玉:“立刻讓人去進城,傳李玉柏太醫前來為太皇太後診治。對了,把黃升也叫來。”

李玉接下對牌,又問沈菡:“娘娘,太皇太後身體有恙一事,是否要通知聖上和宮裡?”

沈菡點頭:“自然。你另派一隊人,去宮中將此事知會皇貴妃,問娘娘有何吩咐。”

至於給皇上送八百裡加急,她沒這個權力,太皇太後又倒下了,皇太後什麼都不懂……

沈菡思量片刻,問李玉:“九經三事殿如今可有內務府的人在值宿?”

李玉想了想:“有!今日內務府總管圖巴在值宿。”

沈菡又問蘇麻喇姑:“可曾通知太後娘娘?”

蘇麻喇姑點頭:“適才太後娘娘要來正殿看望,奴婢等恐於太後鳳體有違,不敢擅專。”

這隻是個虛話,誰都知道太皇太後的病一看就不是疫病。

不過是皇太後為人素來耳根軟又沒主見,幫不上忙。眾人沒空應付她,偏偏她又地位高,大家怕她添亂,隻能以此為借口先把她擋回去,等著沈菡來做決定。

但現在要傳召內務府官員,沈菡是沒這個權力和資格的,肯定要用太後的名義,沈菡隻好趕緊去太後處求見。

太後並不是個有想法之人,遇到這種事,她雖然心中萬分焦急,卻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奴才把她擋在屋裡,她竟還真的乖乖待在屋裡乾著急。

沈菡一去,皇太後見她有主意,立刻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行,行!都聽你的,你看著辦就行!有什麼事來給我說一聲。”

沈菡也沒時間多說,接過太後處的牌子:“臣領懿旨。”

回到太皇太後處,沈菡吩咐李玉:“拿著太後的牌子,傳內務府總管圖巴過來,再派人去裕親王府上,叫大王爺來。”

李玉接過牌子:“是,奴才這就去。”

蘇合丸已經取來,沈菡在一旁看蘇麻喇姑伺候太皇太後用藥。

沈菡問張世良:“如此用完藥,太皇太後幾時才能清醒?”

張世良謹慎道:“這個……臣不敢斷言。”

沈菡頭疼,太醫嘴裡永遠問不出句準話。

她隻好一邊盯著太皇太後,一邊焦急地等著李玉把該帶的人帶回來。

最先來的是離得最近的內務府總管。

圖巴是頭一次見這位名聲在外的‘德妃娘娘’,跪下請安:“臣圖巴,叩見德妃娘娘,德主子吉安。”

沈菡:“大人請起。”

太皇太後事態緊急,沈菡也沒有時間與他多說,簡潔道:“太皇太後急病,太醫言說乃類中風之症。太後娘娘道此事當立刻上報皇上,因此懿旨傳大人進來,著具以八百裡加急稟奏萬歲。”

圖巴在九經三事殿時已經收到了消息,但之前沒有傳喚,不敢貿然進來。

他斟酌道:“回娘娘,太後既有懿旨,臣自當遵從。隻是太皇太後如今尚未清醒,又隻有一位太醫診過脈,病情尚未明確。若是現在發函,折無可述,萬歲見函後知之不明,恐更加心焦憂急。依臣之見,不若待太醫會診確定病症後,稍加診治,再行上奏。”

沈菡一愣,覺得他的思路好像和自己不太一樣,但聽起來似乎又有些道理……

她思量片刻,沉吟道:“大人所言有理,隻是事關太皇太後,我並不敢擅專。不如這樣,之前我奉太後懿旨,傳裕親王進園照看太皇太後。一應事宜,便等王爺到後,我等再行斟酌。”

——玄燁之前告訴過她,若是萬一有處置不了的急事、大事,可宣裕親王進內商議。

圖巴躬身道:“娘娘說得是,臣謹遵娘娘吩咐。”

……

裕親王和那位李玉柏太醫,現都在皇城之中,趕來尚需時日。

倒是另一撥人已經急急忙忙地趕到了。

紫裳進來道:“主子,阿哥和公主們的車駕到了。”

沈菡皺眉,三更半夜,她原想著明天再和孩子們說的。

他們來了也幫不上忙,還擾了他們休息。

沈菡:“所有人都到了?”

紫裳扶著她往外走:“阿哥們的車駕都到了,公主那邊隻見了四輛車,大概五公主被奶娘攔住了。”

——其實並沒有。

公主們收到消息後,不敢貿然前來,於是一起到清溪書屋探聽情況。

清溪書屋中隻有雅利奇在睡覺,浩浩蕩蕩一行人進來,正好把她吵了起來,這才發現額娘不見了。

所以她鑽到大姐姐的車裡一起過來了。

見屋裡有生人,雅利奇進來後沒敢說話,靜靜跟在姐姐們身後。

沈菡握了握她的小手,想了想,對大公主和三阿哥道:“此處事多繁雜,這麼多人都擠在屋裡也不是個事……”

莫雅琪很懂事:“德額娘說得是,不如我帶弟弟妹妹去偏殿等候。”

胤祉也明白過來:“是,德額娘放心,我會看著那群小的。”

沈菡又看胤禛:“你也去。園子這幾天可能會有些嘈雜,你阿瑪不在,你為兄長,要和你大姐姐、三哥一起,看顧好弟妹。”

胤禛:“是,額娘。”

……

裕親王福全和其他太醫幾乎是前後腳到的,彼時清溪書屋附近的太醫也已經全到了。

沈菡讓其他婦人科、小兒內科的大夫都在偏廳候著,趕緊讓李玉柏和黃升進去為太皇太後診治。

李玉柏診過脈後,問張世良:“是不是已經用過藥?我看脈象已見平穩。”

張世良:“兩個時辰前以薑汁、竹瀝服下了蘇合丸。”

李玉柏:“倒是對症,其他皆不曾用?”

張世良搖頭,將早先寫的一張方子遞給他:“我擬了方子,隻是……”

李玉柏點頭細看:“此方問題不大,隻是尚需增加幾味……”

幾人在裡面診視商量,外頭沈菡見到了急匆匆趕來的裕親王福全。

福全先給沈菡行平禮:“德妃娘娘。”

沈菡還禮:“大王爺。”

福全滿頭都是汗,焦急道:“敢問娘娘,不知太皇太後現今如何了?來報的太監說是中風,臣實在惶恐。”

沈菡:“太醫正在診視,據說太醫院的李玉柏太醫主攻中風之症……”

她把現在的情況和裕親王一一說明:“阿哥和公主們正在側殿等候,我乃內眷,不便乾涉外事。早先皇上北巡前曾有交代,道若有急事,可尋大王爺主事。我適才已請過皇太後懿旨,太後娘娘也道一切由王爺裁奪。”

福全一愣:“這……”

不過現在也不是推脫的時候,福全猶豫片刻便接下了:“如此,外頭一應事務,臣鬥膽處置。隻是內中細務,還要煩勞娘娘。”

沈菡:“王爺放心,內裡瑣事,我自料理得。”

兩人話音剛落,裡頭的幾位太醫出來了。

福全連忙問道:“如何?”

李玉柏將方子遞給王爺:“回王爺,目下尚不好說,臣與張太醫擬了一劑方子,需立刻煎藥讓太皇太後服下。”

福全看過後遞給沈菡,沈菡接過看了看,問黃升:“黃院判可曾驗過?”

黃升:“臣已驗過,李太醫治療中風乃家學,臣亦有不及。”

沈菡和福全對視一眼,福全點頭:“既如此,當速煎藥為太皇太後服下。”

蘇麻喇姑應下,接了方子去安排。

……

不知不覺天色漸明,破曉的晨光並沒能打破閒邪存誠齋的滿室壓抑。

太皇太後用藥後雖然呼吸趨於平穩,太醫也說情況有所好轉。

但隻要她不醒,就仍處在危險之中。

內務府總管圖巴已經見過裕親王,裕親王一聽就明白了他話裡的意思,不過現在不是爭這個的時候:“最晚百更之前,不管太皇太後是何情況,爾等必須將折子發出去!”

圖巴連連點頭:“是是,臣已備好車馬,隻等太皇太後蘇醒,立刻將折子發出。”

沈菡見此間已有裕親王主事,想起側殿那一群孩子,有些不放心:“阿哥與公主們已在側殿守了一夜,王爺看?”

福全反應過來:“娘娘說的是。阿哥與公主們孝心可鑒,但終歸年紀尚幼,侍疾也用不著他們,不若讓他們回去吧。以後若有事情自會知會他們。”

沈菡點頭:“王兄體恤。如此勞王兄稍候,我去側殿送一送阿哥和公主們。”

福全一拱手:“煩勞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