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13172 字 2個月前

蘇軾隻覺得自己是勝券在握。

但同樣的,蘇轍對自己也是勝券在握,他覺得這世上沒誰比他更了解蘇軾。

翌日一早。

蘇軾就開始了自己節食減重的計劃,一大早先要廚房給他做了大麥粥,八寶醬菜,素餅等等清淡的吃食。

這一大早,他想著即將贏蘇轍那一百貫錢,是信心百倍。

他甚至與王弗道:“……你就彆擔心了,一百貫錢對尋常人來說可是一大筆銀子,對八郎來說,卻是九牛一毛,算不得什麼。”

“你怕是不知道,八郎看著沉穩,可從小到大卻不知道騙過我多少次壓歲錢,如今他既想要給我送錢,我哪裡有不要的道理?”

說著,他更是忍不住盤算起來:“你說,等著我將那一百貫錢贏來之後做些什麼好呢?在鳳翔府買個院子?好像不太好,我是地方官,當不了多久想必就會離開鳳翔府,這院子空著實在浪費。”

“在汴京買個院子?好像也不行,一百貫錢在汴京也就堪堪買間屋子。”

“不如到時候給你買金首飾吧,八郎說金子值錢!”

他說的是雙眼直冒精光,覺得這麼多年,他終於要連本帶利贏蘇轍一回了。

王弗也是世上少有了解蘇軾的人之一,當即就噙著笑道:“得你先贏了八郎再說吧。”

頓了頓,她又道:“不過,你就沒想到若你輸了怎麼辦?”

蘇軾這些年雖憑著幼童啟蒙卡片賺了不少,但他一向花錢大手大腳,又要養活一大家子人,所以手頭也不算很寬裕,所有家當加起來也就一百多貫錢而已。

“我怎會輸?”蘇軾瞧見王弗那滿臉含笑的模樣,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就算輸給八郎也無所謂,我與他之間哪裡分什麼你我?”

“輸了就輸了,不要緊的!”

王弗直道:“你這樣想就最好不過了。”

他與蘇軾想的一樣,蘇轍對他們如何,身為婦道人家的她更細心,對蘇轍的心思知道的更清楚,且不說彆的,每年蘇轍送往鳳翔府的禮物就價值不菲,還有送給她的補品,送給蘇邁的滿月,百天之類的禮物,更是出手極其闊綽。

蘇軾見她說這話,隻嘟囔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說的我好像一定會輸似的……”

當日中午,他用的是五醋雞絲,菠菜煎豆腐,燒茨苽等菜。

到了晚上,他則用的是花椒油炒菜心,清水煮小蘿卜等菜。

不過一整日下來,蘇軾臉上的笑容就少了很多,晚上躺在床上是翻來覆去,唉聲歎氣的。

王弗問他怎麼了,他又是長長歎了口氣,直道:“沒什麼,就是覺得胃裡空落落的,像是少了什麼似的。”

王弗:……

她正色道:“若是我沒記錯的話,晚上那碗花椒油炒菜心,你就吃了三碗,怎麼會餓?”

不是,弗娘,你不懂這種感覺。蘇軾索性坐了起來,認真想了想,道:“並不是

覺得餓,就是覺得少了點什麼。”

王弗明白了。

哦。

說白了就是饞,今日沒吃肉的緣故!

她含笑開口道:“今兒才是第一日,你就這樣難受,接下來可該怎麼辦?彆想了,早點睡吧,夢裡什麼都有!”

蘇軾想了想,覺得也是,索性就睡了。

翌日一早,他早早就起來了。

等蘇轍正欲到桌前用早飯時,發現蘇軾已等候多時,更是頻頻朝廚房方向張望。

蘇轍好奇道:“六哥,你怎麼這麼早就起來呢?”

“我,我等著吃早飯了!”蘇軾面上帶著幾分不好意思的神色,笑了笑:“八郎,說來也真是奇了怪了,昨晚上我明明吃了很多,可將將到天亮就餓醒了。”

“怪不得書中說‘飽暖思□□’,可見這人是吃飽了之後才會胡思亂想,若是沒吃飽,整日一門心思想的就是吃的喝的……”

說著話時,他眼巴巴看著蘇轍。

蘇轍見狀,已大概猜到他會說些什麼,便道:“六哥,你鋪墊這麼多,該不會是想說昨日咱們的賭約作廢吧?”

蘇軾:……

他不明白,為何從小到大八郎一眼就能看穿他的心思!

他嘿嘿一笑,正打算想著如何開口時,誰知道蘇轍就已率先開口道:“六哥,男子漢大丈夫說話得算數,如今你也是當爹的人了,怎麼著也得給邁哥兒他們做個好榜樣不是?”

“來日若是邁哥兒長大了,知道你做下這等事,是不是會不大好……”

蘇軾的話已到了嘴邊,卻還是咽了下去:“你說的有道理。”

蘇轍見他這樣子,強忍著笑道:“六哥,飲食清淡不是說叫你一點肉不能吃,偶爾吃點魚肉或雞肉,也不會長胖的。”

“像你平日最喜歡吃的羊肉,最好不要多吃。”

“一來羊肉吃多了上火燥熱。”

“二來吃羊肉很容易長肉。”

因他來的也算早,索性便提筆給蘇軾寫起清淡的菜譜與注意事項來,更是耐著性子叮囑道:“……你每日少喝點酒,雖說小酌怡情,但你每日晚上都要喝上幾杯,你的肚子就是這樣一點點長大的。”

“你若每天閒來無事,陪著六嫂多走走路,這樣對身子也好,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古人之言誠不欺我。”

王弗進來時,恰好看見這一幕。

她見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頭挨頭,嘴角皆帶著笑,嘴角也微微翹起。

這兄弟兩人感情可真好啊!

她輕輕撫了撫肚子,隻願以後自己的孩子們也像他們爹爹和八叔一樣相親相愛就好了。

***

接下來幾日裡。

閒來無事的蘇轍忙著給蘇軾想菜譜,比當年他念書都還要用心幾分。

不過兩三日的時間,他就已想出幾十道為蘇軾量身定做的菜譜來。

可惜。

蘇軾對這些

菜譜興趣並不大,整日腦海中隻縈繞著一個念頭——我想吃肉!大口大口的吃肉!

一開始。

他還以為蘇轍會像小時候一樣,為了贏他是花樣百出,包括卻僅限於整日故意在他跟前吃好吃的,誘惑他一起去吃羊肉……誰知蘇轍卻是毫無動靜,甚至日日還想著如何幫他。

可就算如此,他覺得日自己的日子還是艱難的很。

這一日蘇轍前來蘇軾書房給他送新的菜譜時,蘇軾正坐在桌前看著窗外。

蘇轍湊過去,好奇道:“六哥,你在看什麼呢?”

自不能頓頓大口大口吃肉後,蘇軾隻覺得自己的反應慢了很多,慢悠悠回過頭看了蘇轍一眼,又繼續看天:“八郎,你看,天上那朵雲像不像雞腿?還是炸過的那種?一口咬下去,嘴裡滋滋直冒油,肯定很好吃。”

說著,他又指了指另外一朵雲:“你看這朵雲,像不像羊肉串?也不知道杏花樓的烤羊肉串是不是還是那樣好吃?”

蘇轍:……

這次蘇軾學聰明了,搶在蘇轍之前率先開口:“八郎,如今我認輸行不行?”

“我也不是想耍賴,我就給你五十貫錢行不行?”

以他對自己的了解,到了最後,隻怕是錢也輸了,罪也受了。

蘇轍是想也不想,堅決開口道:“自然是不行的。”

蘇軾沒辦法,隻能咬咬牙堅持。

又過去了七八日,蘇軾隻覺得自己走路都是雙腳發虛,看人時竟有了重影,便招呼著來福前來,要來福給蘇轍將那一百貫錢送去。

彆問他自己為什麼不去。

因為不好意思。

蘇轍收到那一百貫錢時,是毫不手軟。

一旁的元寶好奇道:“少爺,您當真要收六少爺的錢嗎?”

他跟在蘇轍身邊多年,是知道自家少爺出手一向很闊綽的:“況且看您這樣子,好像一點不意外自己會贏似的……”

“我與六哥打賭,你什麼時候見我輸過?”蘇轍反問他。

元寶認真想了想,隻覺得好像真的是這個理兒。

蘇轍又道:“願賭服輸,我與六哥關係好是一回事,可贏了他收下他的錢,那又是另一回事。”

他不光收下,更是要元寶將這些銀錢收好,到時候帶回汴京。

等著晚上蘇轍再用飯時,看到大快朵頤的蘇軾,隻覺得他像是餓牢中放出來的一樣,桌上擺著炙羊肉,烤羊肉串,荷葉燒雞,醬豬手……滿滿當當擺了一大桌子,並不比過年遜色多少。

見到他來了,蘇軾仍隻顧著埋頭苦吃,沒時間與他說話。

蘇轍:……

不過蘇軾吃著吃著,很快就結束了戰鬥。

連他自己都覺得奇怪,“我覺得方才自己餓的像能吃下一頭牛似的,卻沒想到沒吃幾口就飽了,完全比不上從前。”

蘇轍滿意一笑。

這就是他的目的之所在。

人的胃口會一點

點成大,卻也能一點點餓小。

蘇軾節食這麼長時間,胃想必也小了些,興許再不會像從前那樣暴飲暴食了。

又過了幾日,朝廷的文書下來了,直說既鳳翔府蘇軾蒙冤案已定,就命他儘快前往汴京。

蘇轍接到這消息時是一點不意外,畢竟他是秘書省的官員,負責這件案子本就不是自己的職責所在,如今本職工作耽擱多日,是時候早日回去了。

他更是與蘇軾說起這件事來:“……那梁適原先投靠濮安懿王是為了替子孫後代謀一個前程,沒想到算計多日,卻落得晚節不保的下場。”

縱然他身在鳳翔府,但這些日子也沒閒著,與王鞏一直暗中有書信來往。

昨日王鞏送來信,說官家已順藤摸瓜查出此事,原來這件事背後是梁適在搗鬼,即便好脾氣的官家聽說這件事後也是怒不可遏,看在梁適為國效力多年,且又年事已高的份上,並沒有要了梁適的性命,隻將罷免了梁適的官職。

但在蘇轍看來,梁適這等人威風了一輩子,如今落得這般境地,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可蘇軾卻無心想梁適亦或者濮安懿王,頗有些傷感道:“八郎,沒想到你這麼快就要回去了。”

“先前我還說等我休沐時帶著你去鳳翔府附近逛一逛了,鳳翔府雖比不上汴京繁華熱鬨,卻也有一些風景可逛的。”

蘇轍笑道:“六哥,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頓了頓,他隻道:“隻是如今梁適已倒台,我怕濮安懿王狗急跳牆,所以還是早些回汴京為好。”

並不是他不傷感不難過,而是他覺得自蘇軾被汙蔑關押一段時間後,整個人變得沉穩了不少。

禍福相依,這句話看樣子是一點沒說錯。

依他看來,梁適被貶官之後,大概是歐陽修上位,到時候他遊走一番,興許能讓蘇軾早日調回汴京,這樣若王弗的身子有個三長兩短,也能儘早醫治。

因蘇轍實在放心不下史宛等人,連夜收拾好東西,翌日一早就出發了。

回去的路上,他並未坐馬車,而是騎馬回去的。

一路上是沙塵密布,仍不見半點雨水落下,一路上的難民比起當日他前來鳳翔府時更多,甚至偶爾可見死屍,瞧著叫人觸目驚心,隻覺得十分難受。

原本大半個月的路程,在蘇轍的快馬加鞭下,不過七八日就到了汴京。

蘇轍回去家中時,程氏等人看到他時是微微一愣。

程氏等人是既心疼又高興。

史宛見他平安歸來,卻打趣道:“……若靈壽縣主瞧見你這樣子,彆說爭著搶著要嫁給你,就你這般模樣,隻怕說要再娶她,她都不見得答應。”

蘇轍聽了這話直笑,握著她的手道:“這些日子,你們可還好?”

史宛點點頭,笑道:“一切都好。”

話雖如此,但蘇轍聽她說起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卻還是嚇了一大跳。

原來,就算有曹皇後庇佑史宛等人,但史宛

也不能時常進宮。

那濮安懿王瞧見蘇轍不在家,便想衝史宛下手,有好幾次濮安懿王妃都給史宛下了帖子,史宛每一次都推脫了過去。

誰知濮安懿王等人卻是陰魂不散,一日巨鹿郡公的妻子宋娘子還登門來,話裡話外皆是拉攏之意。

但史宛卻是一個勁兒裝傻。

說到最後,連史宛都忍不住皺起眉頭來:“……我看濮安懿王等人是不會輕易罷休的,還有那位宋娘子,興許過幾日還會繼續登門。”

“我聽說巨鹿郡公生怕趙允熙得了官家喜歡,這些日子索性也稱病留在汴京,並未去任上,興許這人也會前來找你的。”

蘇轍聽的也跟著皺了皺眉。

史宛見狀,索性便說了些高興的給他聽:“前幾日皇後娘娘還召我進宮了,我看到了那位靈壽縣主。”

“說起來,若非皇後娘娘說起,我可不會將她與驕縱跋扈幾個字聯想到一起,如今她乖覺極了,行事說話很有大家閨秀的樣子,隻是看向我的眼神,好像還透著幾分恨意。”

說到這兒,她更是笑了笑:“不過皇後娘娘一掃眼看向她,她就馬上低下頭,一副很是害怕的樣子。”

“我聽說皇後娘娘還想給她選一門婚事了,選的好像是梁適梁大人的一個侄兒。”

她覺得曹皇後這人還是挺有意思的,畢竟曹皇後對官家說——臣妾見著濮安懿王一家與梁適梁大人關係很是要好,既然這樣,不妨親上加親好了。

若是好心好意也就罷了,偏偏那梁適的侄兒梁從在汴京是聲名在外,仗著有個當宰相的伯父是無惡不作,整日流連於煙花之地。

這樣的人,尋常女子都受不了,更何況脾氣暴躁的靈壽縣主?

彆看靈壽縣主如今被曹皇後調/教的老老實實,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如今如此乖覺不過是表象而已。

說到最後,她更是眨了眨眼睛,笑道:“皇後娘娘做事一向是趁熱打鐵,這門親事定在了五日之後,你說,梁家會給咱們家下帖子嗎?”

她托腮道:“我可真想去看一看啊!”

彆說她想,就連蘇轍都有幾分期待。

可人家不邀請他,他總不能巴巴湊上前去吧?

蘇轍並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倒是王鞏聽說他回來汴京,當天傍晚就前來找他,問起他在鳳翔府一路的見聞,當然,八卦的王鞏是更好奇蘇軾蒙冤案的來龍去脈。

聽到最後,王鞏也隻是唏噓道:“……這個王理,我從前就聽說過他。”

“不少人提起他來是稱讚不絕,說他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可見啊,人人都是有弱點的。”

“不過正好也能說明這個梁適真不是個東西,居然做出這等事來……對了,王理那個兒子如今怎麼樣了?”

蘇轍說起那個叫上暗的少年來,是直搖頭:“這件事已命府衙徹查,不過他年紀尚小,朝廷並不會要了他的性命,將他關上十餘年,就會將人

放出來。”

“從前他事事有王理給他兜底,以後他的苦日子可就在後頭了。”

他不願意說起這樣糟心的人,便問起梁從與靈壽縣主的親事,談笑間,更是將史宛打趣的話道了出來。

王鞏一聽這話,就笑了起來:“這有何難?你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說著,他的聲音更是低了些:“彆說你,我也對這門親事很感興趣了。”

當日曹皇後賜婚的旨意一下來,濮安懿王府與梁家都炸開了鍋,從前濮安懿王與梁適相交甚好的兩個人頓時就形同陌路起來:“叫我說,如今他們形同陌路已很是難得,以後看彼此不痛快的時候還在後面。”

“梁適一向對梁從這些子侄頗為照拂,在他看來,就算自家子侄再不好那也是好的,他們梁家乃耕讀世家,哪裡願意娶靈壽縣主這樣的媳婦進門?”

“濮安懿王卻覺得靈壽縣主乃皇家血脈,以梁家從前的家世倒勉強配的上他女兒,官家如今罷免了梁適的官職,說白了,梁家如今就是汴京城內的破落戶而已,怎舍得將女兒嫁到這樣的人家?”

“到時候我們一起作伴,前去看看好戲吧。”

蘇轍頓時就有幾分期待起來,卻不免好奇道:“你能有什麼法子?”

“若不是因為我,梁適也不會被官家罷官,我若是梁從,恨自己都來不及,哪裡會請我去梁家做客?”

他原以為王鞏這話隻是說說而已。

誰知不過兩日之後,梁家就真的上門送請帖來了。

來的還是梁從本人。

梁從手中拿著請帖,一改從前那副吊兒郎的樣子,對上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蘇轍,那真是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先前是我們家中奴仆辦事不周到,竟將您都漏了下來,您放心,我已經狠狠訓過他們。”

“這是請帖,到時候還望您能大駕光臨寒舍,給個面子。”

捏著請帖的蘇轍是微微一愣,不明白王鞏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他隻覺得王鞏這人真的是神通廣大啊!

梁從瞧見他這般模樣,卻是誤會了,忙道:“我也知道,從前因靈壽縣主糾纏您一事,您到時候到梁家肯定有些風言風語會傳出來的。”

“可清者自清,您是什麼樣的秉性,眾人都知道的,就算真要議論,也是議論靈壽縣主的不是,與您沒關係。”

蘇轍:???

他已經預見以後這兩人會將日子過的是雞飛狗跳。

他笑了笑道:“你放心,到時候我一定會到的。”

史宛聽說這事兒後,也是高興不已。

到了梁從迎娶靈壽縣主那一日,蘇轍與史宛夫妻兩個是早早起床,很快就乘坐馬車到了梁家門口。

史宛去了內院。

而蘇轍則留在外院。

他很快看見了四處招待賓客的梁適,雖說這人已被罷官,但在朝為官多年,梁家的底蘊與他的人脈還是在的。

梁適看到他,隻冷哼一聲,轉過頭像沒看見他似的。

蘇轍也不勉強。

很快王鞏就走了過來,衝他一笑,低聲道:“我就說我有法子叫你來同我一起看戲吧?”

“怎麼樣?這下你信了吧?”

梁家如今雖四處張燈結彩,但若細細端詳,卻也能瞧出這布置是趕出來的。

更不必說梁家一個個人面上是半點喜色都沒有,知道的清楚他們這是娶媳婦,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家這是辦喪事了。

蘇轍不免愈發好奇:“你到底是如何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