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神鳥為何二十年不曾現身?(1 / 1)

第241章 神鳥為何二十年不曾現身?

當大唐面臨危難之時,唐玄宗李隆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神鳥,畢竟在幾十年前洛陽兵變時,水鳥展現出來的神通過於震撼人心,即使沒有親眼所見,隻是通過文字的描述,仍然讓人心中震撼!

聽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疑問,李歆霓臉上也露出迷茫之色,緩緩的說道:

“神鳥已經沉睡良久,想必陛下也早已察覺到驪山神鳥殿已經無人再能進入。”

“原來如此!”

聽到李歆霓的解釋,唐玄宗李隆基也一臉的恍然大悟。

在幾十年之前便有士卒稟告,稱驪山神鳥殿進行灑灑的侍者已經無法進入,當時他以為是神鳥的緣故,是因為神鳥不願意有人能隨著進入神鳥店罷了。

沒想到竟然是神鳥進入沉睡!

“那不知神鳥何時能夠蘇醒?”

唐玄宗李隆基又連忙詢問。

“這誰能知道呢……”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是皇帝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們在聯係之前傳承之中的傳聞,傳聞中說永安公主已經返回了長安城,在結合此時皇帝的儀駕就在永安公主府之前,他們也終於反應過來,原來永安公主真的已經返回了長安城。

“大唐的威嚴並不完全依靠於神鳥!”

他們站在永安公主府之前,看著永安公主之內的情況,非常想要了解永安公主。

有人瞬間便猜到了,如此說道。

“畢竟過去了幾十年,曾經的皇帝也面露老態,永安公主老了也非常的正常!”

“……”

當然也有人認為神鳥是大唐的守護神,大唐所依靠的依舊是自己的軍隊。

“她就是傳說中的永安公主嗎?”

站在唐玄宗李隆基旁邊的李歆霓看著外面的百姓,臉上帶著和善的微笑,同時還微微點頭示意。

“不是說永安公主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

“不過我正打算前往驪山神鳥殿,探尋神鳥情況。”

“真沒有想到,能夠長生不老的永安公主也老了!”

就在一些有心之人停留在永安公主府之前時,卻見永安公主府的大門突然打開,在他們震驚的目光中,大唐皇帝和永安公主連袂而出,大唐皇帝身著龍袍,永安公主身著公主冠冕。

正如他們所猜測的那般,永安公主和皇帝的車駕去往的方向正是驪山神鳥殿,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永安公主和皇帝儀駕的後面,跟隨了大量的平民百姓。

“不過,此時永安公主與皇帝準備去往何處?”

不過是不是關心永安公主,或許也隻有他們自己心中明白。

“難道是……去往驪山神鳥殿?”

他們看著已經老去的永安公主,臉上帶上了惋惜之色。

“神鳥許久沒有出現,不過大唐威嚴威壓海內,也沒有宵小之人敢於挑釁大唐!”

至於大唐的軍隊,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一時間街道之上頓時湧滿了人,平民百姓望著傳說之中的永安公主以及大唐皇帝李隆基,目光之中流露出崇敬之色。

一方面他們想要親眼看一看傳說中的永安公主,另一方面他們也想要看一看消失已久的神鳥。

聽到李歆霓如此訴說,唐玄宗李隆基連忙說道:“屆時我也同往!”

“為何此時永安公主也老去了,變成了一位婦人?!”

……

“然而,海外之國最大的敬畏便是神鳥!”

雖然驪山上禁止平民百姓隨意進出,但是也有大量的宮女侍者,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徹底打掃一番諸多宮殿。

在宮女侍者以及身著威嚴甲胄的士卒的簇擁下,緩緩走出了永安公主府。

……

畢竟曾經年輕美麗的永安公主變老了,美好的事物逐漸被摧毀,便是最大的悲劇。

“很有可能,畢竟神鳥已經許久未曾露面,再加上永安公主也老去,是不是便因為神鳥已經許久沒有出現了?”

當然,在驪山之上也矗立著許多富麗堂皇的宮殿,仔細一看去,宮殿的風格有秦時的、有漢時的、也有如今大唐的建築風格!

李歆霓也目光迷茫。

長城之外,樹木蔥鬱,山道兩旁充滿了自然的風光。因為禁止平民百姓隨意登上驪山,所以驪山之上仍然保持著大量的自然風光。

而驪山最上方的神鳥殿主殿更是重中之重,不過因為這幾十年沒有人能夠再進入神鳥殿主殿,故而也不用打掃了。

而街道之上的人看到傳說中的永安公主,臉上頓時露出了震驚之色。

“……”

“好像這些年神鳥也未曾在大唐現身,難道是神鳥棄永安公主而去了?”

在一些人看來,大唐如此強盛,威壓海內,而且海外之國如此敬畏大唐,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神鳥。

永安公主府之外,街道之上的行

人看到永安公主府前突然站滿了宮廷侍衛,甚至還有皇帝的儀駕。

有人看到了永安公主和皇帝的儀駕,並不是向皇城而去的,而是向長安城之外走去。

讓身後跟隨的大量人馬留在了驪山之下,然後李歆霓和唐玄宗李隆基帶著少量人緩緩的登山,走在古老的台階之上,感受著山道兩旁茂密蔥鬱的樹林,心境也不由自主的放鬆。

唐玄宗李隆基似乎也許就沒有沉浸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了,他的目光迷戀的望著周圍的景致,緩緩拾階而上,盛夏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灑在台階上,微風習習。

自然的風光逐漸褪去,迎來了連綿起伏的輝煌宮殿,李歆霓與唐玄宗之隆基自然沒有多看宮殿多少,隻是低頭向著上方走去。

神鳥殿主殿,曆史滄桑之感迎面而來,秦時建築多有腐朽,但是後世多有修繕,看起來依舊如初。

“臣等參見陛下!”

守候在神鳥殿之下的士卒見到唐玄宗李隆基,連忙上前行禮。目光又看向一旁的李歆霓,神色微微一愣,然後也連忙行禮道:

“見過永安公主!”

“免禮!”

李歆霓微微點頭。

李歆霓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目光直接看向神鳥殿之上,看到主殿之下,側殿兩旁的台階之上落滿了樹葉和長滿了雜草,也知道神鳥殿許久無人能夠靠近。

唐玄宗李隆基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士卒,隨即詢問道:“神鳥殿之上是否有異樣發生?”

“回陛下,並沒有異樣發生。”

聽到士卒的回答,唐玄宗李隆基的目光並沒有收回,疑惑的看著身前士卒族,而是繼續問道:“你在神鳥殿之上守護多久了?”

“回陛下,臣在神鳥殿之上已經守護了二十多年!”

說話的士卒面容看起來的確是一個中年人,從他的話中也可以聽出他的年齡也不小。

卻聽到他繼續說道:“我秦氏一族世代守護神鳥殿……”

聽到眼前士卒的話,唐玄宗李隆基和李歆霓的目光皆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對方,對於神鳥殿有守護者的事情,他們自然知曉。

畢竟這件事在史書之上也多有記載,而史書上對他們的評價也多為稱讚,世上之人對他們這一族也很是敬佩。

無論是漢時還是此時的大唐,都不介意他們秦氏一族繼續守護神鳥殿,同時也樂於為他們提供方便。

隻是沒想到,秦氏一族果真依舊在守護。

“如此看來,神鳥定然是在神鳥殿中沉睡了!”

對於秦氏一族,唐玄宗李隆基也沒有隱瞞的想法,直接對一旁的李歆霓說道。

“就是不知神鳥何時蘇醒……”

李歆霓微微搖頭,看著上方的宏偉建築,二十年的時光過去,已經有些許細節發生了腐朽,比如一些翹角飛簷之上,落滿了灰塵,後世補上去的漆彩,也發生了剝落,恢複了其原本的木質容貌。

一旁的唐玄宗李隆基想到了此時的大唐,想到了之前在永安公主府李歆霓對他說的話,心中當然不死心,看像一旁的李歆霓,道:

“不知祖宗可否有喚醒神鳥之法,實在是如今的大唐需要神鳥坐鎮!”

在唐玄宗李隆基看來,即使他有所準備,調劑大唐精銳,也在所難免的會發生動蕩,最終受苦的還是天下百姓,更加有損大唐不可戰勝的威嚴。

這兩個後果都不是他能夠承受的,若是真的發生了,他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聽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話,李歆霓猶豫片刻,微微抬起腳,踩在了落滿灰塵的台階之上。

在唐玄宗李隆基和一旁士卒震驚的目光之中,李歆霓並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擋,輕而易舉的踩上了第一個台階。

“公主竟然能夠靠近神鳥殿?”

一旁的士卒露出了震驚的目光,隨即又恍然大悟,畢竟眼前的永安公主曾得到神鳥的青睞,此時能夠靠近神鳥殿也實屬正常。

一旁的唐玄宗李隆基目不轉睛的盯著李歆霓,而李歆霓也回過頭看向身後的李隆基,微微點頭道:“我應該能夠進入神鳥殿!”

說完這句話,李歆霓繼續向前走去,動作緩慢,目光也不禁看向了神鳥殿的兩座側殿。

卻見在一座側殿的旁邊,堆滿了落滿落葉與灰塵的酒攤,李歆霓突然想起了神鳥曾對她講述的故事,想起了故事中的那個女子,更想起了自己曾在神鳥殿後方的山林之上看到的那座孤墳。

微微失神,再次回過神來,然後繼續登上台階,枯藤落葉幾乎覆蓋了台階,不過這也難不倒李歆霓,畢竟遊曆天下的這二十多年之中,又經曆了多少類似的事情呢?

跨過落葉雜草,李歆霓終於來到了神鳥殿主殿之前,看著古樸的青銅門,原本金黃的金銅色也變成了青色,並且布滿了銅鏽。

這是歲月的痕跡,畢竟每一件青銅器在製作完成之時,都是金光閃閃猶如黃金,隨著歲月的侵蝕,逐漸褪去了原本的顏色,成為後人所見到的青銅腐朽之

色。

巨大的青銅門並沒有落鎖,似乎一推便能打開。

不過李歆霓並沒有如此多,而是輕聲開口道:“李歆霓求見,不知神鳥可否蘇醒?”

聲音雖然微弱,但也傳入了神鳥殿之中。

李歆霓等待了良久,不知道裡面的神鳥是否蘇醒,是否能夠聽到?

就在她想要推門而入時,水鳥店的青銅門突然緩緩的打開,發出沉重的摩擦聲,神鳥殿裡面的景象頓時映入了他的眼裡。

卻見神鳥殿之中的地面上落滿了灰塵,其中的一些帷幔、青銅柱台上更是被灰塵掩蓋,而在最裡面,卻有一個絲綢編織而成的巢穴,在散發著淡淡的赤紅色光芒。

李歆霓目光微微收縮,瞬間便猜測到那巢穴之中便是正在沉睡的神鳥,似乎察覺到李歆霓的到來,白止正好也蘇醒過來。

睜開朦朧的雙眼,看到逐漸靠近的李歆霓,白止緩緩站起了身子,聲音之中帶著剛剛清醒之時的慵懶,然後問道:

“你何時回來的?”

看著李歆霓已經變化的容貌,白止並沒有感到驚訝,畢竟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便在這幾日回來的,因為大唐之事,打擾了神鳥沉睡……”

李歆霓的語氣之中充滿了歉意,似乎有些慚愧。

白止不用想便知道了發生什麼事,不過也不禁說道:“在此之前,我不是刻意盯住了皇帝嗎?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神鳥的不問自知並沒有引起李歆霓的震驚,她隻能解釋道:“終究是他懈怠了,此乃李氏族人之過,也是我之過!”

畢竟在李歆霓看來,她自己也是李氏族人,並且作為長輩沒有教導好後輩,她也有過錯。

聽到李歆霓將後人的過錯攬在自己的身上,白止微微搖頭,不悅地說道:“錯了便錯了,又有何隱瞞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皇帝在何處?”

白止展翅落在了一旁的青銅神樹上,赤紅色的淋雨猶如火焰在跳躍,三根長長的尾尾羽有紫色的星光點綴,紫色的鳳冠猶如星光墜落,絢麗非常。

或許是自己的錯覺,李歆霓感覺到此時的神鳥更加的威嚴,似乎能夠感覺到此時神鳥的強大,似乎隻要神鳥想,便能摧毀整個大唐。

這個錯覺轉瞬即逝,李歆霓隨即說道:“皇帝便在外面。”

“讓他進來!”

白止的語氣之中有些嚴重,似乎是對後輩的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