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第一次科舉考試(1 / 1)

科舉製這三個字逐漸被人所知,而更多的人也知道了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科舉製!

這不僅代表了普通的百姓可以有渠道讀書,更有了渠道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更給了天下寒門子弟進階的道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今日,成為了可能!

與此同時,皇帝還準備讓tin天下有賢德之人創立學堂,同時,官府也在一定程度上設立學堂,教授學生。

這也給了普通百姓學習的可能!

“這科舉製,真是直接釜底抽薪了啊!”

有人也不禁感歎。

畢竟,對知識的壟斷是世家賴以生存的手段,從傳授知識最初,便可以控製一個人才,可以讓他以後為世家所用。

而現在,科舉製的推行,無疑是斷了世家的根基,世家漸漸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而天下世家又如何坐的住呢?

而作為和大唐皇室息息相關的世家——隴西李家,顯然對於這科舉製也有很大的看法。

但是卻又無可奈何,雖然如今的皇帝是李家之人,但是在權勢之下,不得不讓他們服軟。

而另外一些世家,雖然有心抵抗,但是一聽到這科舉製竟然是神鳥出手推行的,頓時又讓他們反抗的心情隱旗息鼓。

和神鳥作對?

他們沒有這個勇氣!

縱觀曆史,每一個曆史時期都會有神鳥的身影,而在史書、古籍、各種傳說之中,也不乏有神鳥展現出超凡能力的記載。

但是每一次神鳥展露超凡能力,無疑都是翻天覆地,非人力可以阻擋!

所以,他們當了縮頭烏龜!

……

永安公主府,雖然李歆霓將科舉製獻了上去,但是一些細節仍然需要她去忙碌、指導,

以至於找你她回到長安之後,卻也非常忙碌。

時間流逝,一年的時間快速逝去。

又是一年春日,春暖花開,大地複蘇。

長安城之中的百姓、達官顯貴之家的姑娘、公子也走出春閣、書房,感受這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生機。

李歆霓穿戴整齊,身上的威嚴宮裝早就脫去,換上了令人舒適的普通衣衫。

一年時間過去,永安公主的容貌似乎沒有任何的改變,依舊是如此的美麗。

引得永安公主府之中的宮女侍者也心中驚歎。

安未央也已經長大成人,雖然是如今太上皇的義女,但是在幾年之前,如今皇帝欲給安未央一個公主封號,但是卻被她拒絕了。

根據她自己所說,她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因為公主之緣故,能夠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她也從未懈怠。

隻願當永安公主的普通的姊妹,不願意榮譽加身。

皇帝李世民見安未央言辭真切、深情流露,被安未央的知恩圖報所折服,雖然也沒有繼續封賞安未央公主封號。

但是卻給了安未央公主之地位!

“未央,你也大了,長安城之中,可有中意的如意郎君?”

正在為李歆霓穿戴長裙的安未央陡然聽到永安公主如此說,她臉上帶上了一絲迷茫,隨即微微搖頭,道:

“未曾……”

“雖然你是我的妹妹,也被父皇認作義女,但是也不是不可以嫁入皇室,如此,我也算放心……”

轉過身來,李歆霓看向安未央。

卻見安未央美麗的容顏雖然即將媲美李歆霓,但也有是獨特的美,眉宇之間,有女子唯有的淩厲、堅韌氣質。

“姐姐也不是未曾有過如意郎君?自從姐姐將我從沙洲城中帶出,我就將餘生奉獻給了這女宮、君子樓……”

顯然,安未央也將曾經的李歆霓當成了前進道路的啟明星,願意延續李歆霓的道路。

聽到安未央的回答,李歆霓微微搖頭,其實她想說,自己和安未央並不同。

自己,終究是不能與任何人相伴,隻能孤獨一人。

她轉身,看向身前銅鏡之中倒影的美麗、不曾老去的容顏如此想到。

……

皇宮之中,李歆霓緩步而來。一路上,禦林軍和侍者宮女皆恭敬行禮,李歆霓點頭微笑示意,然後走進了皇帝李世民所在的宮殿之中。

“姐姐你來了!”

宮殿之中,李世民看到李歆霓到來,當即取出一份文書,遞給了李歆霓,道:“這是大唐境內各道、郡縣私塾開設的情況!”

李歆霓當即低頭翻看了起來。

片刻,李歆霓放下了手中的文書,閉目沉思了片刻,才道:“文書之中所說,各地學堂中,真正賢德之人開設的並不多,而朝廷開設的也隻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竟然是世家門閥所開設的……”

“沒錯!”

聽到這裡,皇帝李世民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擔憂,看向一旁的李歆霓,道:“雖然朕也知道姐姐推行這科舉製的目的,便是為了平衡門閥世家,但是沒想到門閥世家之中,也不是蠢笨、引頸受戮之人……”

而這,便是門閥世家的反擊。

大唐不是將允許天下之人開設學堂私塾嗎?那行,門閥世家也開,同樣教授出服務於門閥世家的人才。

沉默片刻,李歆霓搖頭道:“這種情況本就無法避免,但是卻也比原來的情況好。”

“後面可以在科舉考試上再加以限製即可!”

“也是!”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世民點頭,表示認同。

科舉製的推行,為大唐增添了一些生機,使大唐朝堂之上,也多了一些不全是為門閥世家說話的官員。

更多了真正為天下百姓說話的官員。

無比同事,長安城之中,君子口和女宮之中的學堂教授出來的女子、男子,也參加了第一年的科舉考試。

當然,女子自然隻是進入宮中擔任女官,且數量極少。

大多都是君子樓之中的男子。

“弟弟,這次考試你有把握嗎?”

安未央自己的庭院之中,卻見一個面容英俊的男子老老實實地站在廳堂之中。

男子靜靜的聽著自己姐姐的嘮叨,臉上帶著自信之色,正是安未央的弟弟安寧。

“姐姐放心吧,我自然有信心!”

安靜很有把握地說道。

“那行!”

“這次考試乃是公主退推行科舉製的第一次考試,意義非凡,無論考的成績怎麼樣,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一定要慎重對待,更要遵守考場準則……”

“知道了……”

“走吧,去拜見公主殿下!”

姐弟倆一同去往了永安公主府,路上,安未央也在為自己的弟弟安寧講述著科舉製的一些知識。

“科舉製的第一次考試,公主稱其為院試,即在大唐的一些的府縣就能舉行,故而學子也不必長途跋涉來到長安來參加考試!”

“而第二次考試被稱為鄉試,在郡縣之中考試,此時,考生就需要啟程前往當地省郡了。”

“第三場被稱為會試,則需要在長安城考試,此時,整個大唐,各郡縣通過前兩場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就能來到長安城一較高低。”

“這一次的考試結束,便可以依照學生的才能、意願,進行授予官職!”

“而最後還有一場殿試,是在皇宮之中舉行的,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批改試卷,最終確定一定名次,故而,通過殿試的學生,乃是真正的天才!”

安未央說的時候,臉上也帶上了崇敬之色。

“那麼,這一次我要參加的考試就是院試?”

安寧問道。

“正是!”

安未央點頭。

“這一層層的考試下來,想必有許多學生都無法排上名次,且,院試、鄉試這兩場考試應該刷下來的人最多!”

“那被刷下來的人,豈不是什麼也得不到,還費心費力地學習了如此長的時間?”

“非也!”

安未央搖頭,瞪了自己的弟弟一眼,道:“這個問題公主殿下豈能沒有想到?”

“前兩場被刷下來的學生,可以進行下一年的考試,如果不願,他們也有資格進入當地官府尋一門差事,這些官府都是允許的!”

“若是當一個官府的一些小吏沒有參加過院試亦或是鄉試,恐怕就真的出問題了!”

“原來如此……”

聽到這裡,安寧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也就是說,今後在官府當差的人,都得是有真才實學之人了!

……

如今,科舉製已經開始運轉起來了,也基本不需要李歆霓負責,但是科舉製的第一次考試,自然需要她親自坐鎮。

京畿地區的學生自然有些一些優勢,那便是無論是院試,鄉試,都是在長安城路舉行的。

甚至於,後面的兩場考試,也將是在長安城。

但是,這也就意味著考試考場之上的規則更嚴厲。

說不定哪一次的考試就會有某個大官心血來潮,來到了考場之中檢查。

“見過公主殿下……”

李歆霓正準備前往考場,卻看到安未央帶著安寧來到了面前。

看著眼前的男子,李歆霓當即想到了曾經的那個小男孩,也明白了兩人的來意,微微點頭,道:“去吧,好好考試!”

“是!”

讓安寧離去,安未央留了下來,道:“對安寧來說,這次考試非常簡單,應該能夠考出一個好的成績!”

“不能小看天下英雄!”

李歆霓搖頭,道:“不過,如今的科舉製也有許多的不妥之處,隻能以後慢慢的去修改、完善了!”

“公主也不必如此辛苦,不然,豈能讓下面的官員無活可乾?”

李歆霓一愣,當即笑道:“你說的有道理……”

……

長安城太學之中,一處寬敞的庭院已經被早早的封鎖了,被布置成了考場。

而在考場之外,還有許多士卒把守,組織著外面的人進入。

朝堂之中,一些大官被皇帝派來充當考官,並且被交代要鐵面無私,秉公執法。

當然,此時永安公主來了,自然要聽從永安公主的命令。

“已經辰時末,可以讓考生進入考場了!”

李歆霓身著大紅色長裙,端坐在考場之中,然後命令一旁的官吏。

“是!”

官吏聞言,當即將永安公主的命令傳出去,而外面,已經有大量的考生經過檢查,然後緩緩進入專屬於自己的考場之中。

此時,有官吏上前宣讀考場準則。

“考試時間為一個時辰,午時一到,著實收款,無論諸位做沒做好,還請各位悉知!”

隨後,一張張考題便被分發了下去。

李歆霓抬頭看去,發現參加考試的學生之中,有八九歲的稚童,也有十幾歲的少年,更有像安寧這樣的成年男子。

不過面對同樣的考試,對於稚童來說,終究是有些吃虧的。

但是畢竟是科舉製的第一次考試,這些問題隻能忽略了。

……

李歆霓所規定的考試,院試和鄉試皆是每年一試,而鄉試和殿試,皆是每兩年一試,可以給考生更多的考試時間,也可以給路途遙遠的考生,留下趕路來長安的時間。

即使錯過了,也不至於再等過長的時間。

當然,還有最多規則設置,也就不一一訴說。

三天的時間一閃而逝,科舉製的第一次考試,終於結束了。

而科舉製的科目,分為文試兩科:一、經典古籍的考核。二、寫文章的考核。

政試兩科:一、分析政事的能力。二處理政事的能力。

格物科綜合,其中包括作物種植、天文地理、機械結構等等。

最後是武舉綜合,武舉分為文試:兵書理解,武試:武功測試。

當然,武舉的監考官吏自然就是軍中老將了。

最後,以綜合成績進行排名。

分各科排名進行安排官職。

也就是說,一個考生的綜合成績雖然高,但是並不一定被安排的官職好。

……

忙碌了五天,科舉製的第一場考試終於徹底結束了。

李歆霓來到皇宮之中,宮中禦林軍和宮女侍者對永安公主更加恭敬了幾分。

因為科舉製第一場考試的正式舉行,永安公主的名聲也在民間更為廣泛的傳播,而且還都是好名聲。

甚至於,考生考試之前,都需要在家中拜永安公主像,同文曲神同等!

“姐姐來了!”

李世民看到李歆霓進來,不過並沒有起身,而是繼續看著手中的文書,同時道:“此次科舉考試,最終的結果朕已經看到了……”

“沒想到,其中寒門子弟竟然占了將近五成!”

“若是從前,朕所任用的人才之中,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多的寒門子弟!”

“更不必說他們是真的有真才實學!”

說這句話時,皇帝李世民的話語之中儘是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