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下之變(1 / 1)

卻見秦王嬴政仍然沉默,似乎不知應當叫何尊號,才能顯自己之尊。

就在這時,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白止突然開口,聲音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

“既然如此,便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是謂‘皇帝’吧!”

秦王嬴政……

不!

皇帝嬴政身上散發出無儘威勢,似乎因為稱謂之名,他也發生了某些變化。

“皇帝……”

聽到這兩個字,皇帝嬴政當即露出興奮之色,“善!善!大善!”

秦王嬴政看向群臣,目光又轉向白止,恭敬一禮,“謝神鳥賜名!”

隨即,他再次面向群臣,聲音威嚴,煌煌天威,讓人不忍直視:

“寡人去秦王號,改為皇帝,是謂秦皇帝!”

“天下一統,疆域遼闊,即使是周室也不可比擬,大秦之名,當傳四海八荒!”

“而寡人,當為秦始皇帝!”

“後世之君,便為秦二世皇帝、秦三始皇帝……,大秦之皇帝無窮儘也!”

“臣等恭賀大秦始皇帝!”

“大秦之皇帝無窮儘也!”

一時間,群臣山呼,聲音直衝雲霄,綿延不止。

白止看著宮殿之中的所有人,心中微微感慨,天下一統,儘歸於秦。

秦始皇帝嬴政再一次出現,同曆史上一般無二。

隻是,此時的始皇帝嬴政,已經不是曆史上的始皇帝嬴政了。

而一統的大秦,也不是曆史上的大秦。

隨著宮殿之中群臣山呼的聲音落下,白止也對著秦始皇嬴政微微一禮,口中道:“見過始皇帝!”

無他,不過是白止對始皇帝功績的崇敬罷了!

或許是對此時的始皇帝,也許也是對曆史上的始皇帝。

對於神鳥之禮,始皇帝嬴政坦然受之。

隨後,朝會持續進行,始皇帝嬴政為了顯現自己之尊,自稱為朕,黔首不可再自稱為朕,為皇帝獨有。

與此同時,還有其他諸多事宜。

…………

東郡。

曾經是魏國、趙國、韓國部分之地,此時卻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即為——東郡!

曾經的一座大城,因為統一之戰,多有破損,但是成為秦土之後,經過修繕,卻顯得更為宏偉、巨大。

此時,一名身著長袍、手持長劍的男子緩步走進城池,再其身旁,還有一名十一二三歲的少年。

少年一臉驚奇地打量著大城,不時白天感慨之聲。

突然,少年看到了路邊小攤之上有一從未見過的吃食,讓他忍不住駐足觀看。

走在前面的男子頓足,然後伸手在少年的額頭敲擊了一下,道:“為何駐足?”

“蓋叔,這是何物?”

荊天明指著一旁便在木棒上的一串一串紅色的吃食,吞咽著口水,並且詢問道。

“此乃……糖葫蘆!”

“糖葫蘆!!”

“是甜的嗎?”

荊天明驚訝。

荊天明小小的年齡卻也知道,糖是何等的昂貴,未曾想,此時竟然能夠見到用糖製作而成的糖葫蘆。

不必疑惑他如何得之糖葫蘆是用糖製作而成,畢竟名字之中就有“糖”字。

即使不知名稱,但是空氣中彌漫的甜膩味,也讓人連連側目了。

“蓋叔,給我買一個!”

荊天明當即一臉期待的看向蓋聶。

“……好!”

此時售賣糖葫蘆的商販早就注意到了兩人,當即開口,道:“需要魏錢五枚!”

商販的話頓時讓蓋聶掏錢的動作一頓,然後有些為難地看向商販,問道:“我隻有秦幣,不知秦幣可否?”

“可!可!可!”

聞言,商販連忙點頭,同時感慨道:“一旬之前,秦王……始皇帝下詔,已經即將準備廢除六國之幣,統一發行秦幣了!”

“唉,不知家中的他國之幣又該如何……愁啊!”

商販接過秦幣,隨後遞給了荊天明一串糖葫蘆。

聽到商販的話,蓋聶若有所思,不過卻也未多言,隨即帶著荊天明繼續向城內走去。

隻見荊天明沉浸在舔糖葫蘆之中,但是已經是少年人了,心中疑惑也讓他微微沉默。

卻聽到荊天明問道:“曾經在燕國之時,糖非常昂貴,為何如今秦一統天下之後,糖卻如此低廉了?”

一串糖葫蘆不過五枚魏幣,三枚秦幣,而十枚秦幣就能購買一斤菽了!

“這是因為……”

蓋聶沉默片刻,思緒飄到了秦國鹹陽,百年之前一名名為鎮國公主的奇女子。

“糖葫蘆乃神鳥為秦鎮國公主所創,同時,也有製糖之法……”

…………

秦一統天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並且郡縣之製已經基本確定,這引得齊國之地的儒生心生不滿。

儒家治國之道,乃是以仁義。仁義治國,適合小國寡民,如此,最合適的莫過於分封諸國,隨後挑選一國施行儒家治國之道。

然而,此時秦國施行郡縣製,天下大一統,郡守為一郡之長官,在事關大事上,還需要稟告於鹹陽城之中始皇帝。

皇帝對各地的掌管程度可不是曾經六國能比的,這讓當地貴族再無權勢可用。

當然,秦一統天下,原本六國不肯歸降之貴族,也已經成了一具屍骸,墳頭草都已經幾尺高了。

天下一統,始皇帝行休養生息之策,天下安穩,再無征伐。商賈阜盛,川流不息,沿著秦早早就修建起來的馳道,彙聚於鹹陽,天下貨殖,無所不有,天下珍寶,皆至鹹陽。

自然,更有六國餘孽隱藏在暗中,時刻準備著反抗大秦,並且暗自招攬百姓,宣傳秦國之暴。

對此,大秦自然早有準備。

多有秦吏行走於街頭,舉例曾經六國之生活與如今大秦之生活,兩相對比。

蓋聶帶著荊天明來到了一處朝廷張貼告示的地方,卻見已有秦吏正在為城中黔首解惑。

周圍,有大量百姓聚集,傾聽秦吏之言。

“諸位,此地乃是魏地,我曾了解過魏國之製。譬如百姓行走於街道,突然有貴族行走,百姓阻攔貴族之道,貴族當即揮鞭鞭笞,不顧百姓哀求!”

“汝等曾經皆為魏人,應當深有感觸!”

秦吏的話音落下,頓時引得周圍的百姓一陣共鳴,附和之聲此起彼伏,臉上帶上了憤怒之色。

曾經的魏國貴族已經消逝,現在的他們才敢發出心中怒火。

然而,卻聽到秦吏的話音一轉,又道:“然而,此時大秦又如何?”

“或許會有人稱秦法嚴苛,但是卻是在保護諸位。秦律規定,在城中不可縱馬疾馳,違者當服徭役一旬。”

“無故鞭笞他人者,當讓被鞭笞者翻倍鞭笞,並處三百秦幣罰金!”

“如此種種,皆是為了保護城中普通之人!”

聽到秦吏的話,圍觀的百姓們皆心中高興,對秦國更加親切。

此乃魏地,歸秦時日最長,故而,魏地百姓對秦更加忠心。

而在最後才成為秦土的楚地,恐怕秦吏更是晝夜不停,為黔首講解秦法。

“故而,若是有人古惑爾等反秦,恐怕當真是包藏禍心,使爾等自尋死路啊!”

…………

蓋聶向前繼續走,身後的荊天明若有所思。

荊天明幾口吃掉剩下的糖葫蘆,然後追上前面的蓋聶,詢問道:“蓋叔,在燕國之時,有人說秦律嚴苛,但是我也曾讀過秦律,更讀過燕王丹變法之燕律,兩者對比,恐怕燕律更為嚴苛,為何卻有人說秦律更嚴苛?”

“此乃偏見之言!”

兩人一邊走,一遍討論著,然而,荊天明一個不注意,突然撞到了一個路人。

那路人本是站在原地,而荊天明是行走,兩人想撞,零散讓荊天明連連後退,再看被撞之人,竟然原地不動。

“哎呦!”

荊天明忍不住揉著自己的肩膀,剛才,他覺得自己似乎撞到了一塊巨鼎上。

“嗯?你沒事兒吧!”

被撞的人一臉無辜,不過還是將荊天明扶起。

荊天明看去,對方卻也是少年人,身材略微魁梧,面容之上帶著陽剛之氣。

“你……失禮了……”

荊天明原本想惡人先告狀的,當看到對方模樣,連忙從心地道歉。

“無礙!”

魁梧少年微微一笑,甕聲甕氣地道。

“咦?”

此時,荊天明終於注意到了對方的不同之處,因為,眼前少年身上竟然穿著一身楚服。

不過,也並非真正的楚服,不過衣服上帶著楚國的特色。

剛才還在思考楚國之事,荊天明當即脫口而出,問道:“閣下是楚人?”

“正是!”

隨即,魁梧少年自我介紹道:“在下乃下相人氏,項籍,字羽!”

“見過項羽兄。我叫荊天明,叫我天明就行!”

兩名少年頓時旁若無人地聊了起來,同時,兩人皆得之,他們的目標之地皆是秦都鹹陽。

於是,自然不可避免的相約一同前往鹹陽。

…………

項羽一旁,一身著楚服,大概不惑之年的中年人,看著項羽,臉上帶著笑容。

卻見項羽看向中年人,道:“叔父,我感覺天明的蓋叔似乎武藝非常強!”

項梁聽到項羽之言,臉上滿是欣慰之色,道:“你沒有看錯!”

隨即,他臉上又浮現出凝重之色,道:“如果我沒有認錯的話,他應該是蓋聶!傳聞,他是秦國著名的劍客,時刻保護在始皇帝嬴政身旁,並且在秦國天羅地網之中,擔任要職!”

聽到項梁之言,項羽頓時面色一變,擔憂道:“如此,我們的身份豈不是將要被秦國所知?”

“恐怕已經被他們所知。”

項梁搖頭,道:“不過,我們並未做出危害秦國社稷之事,我們現在的身份是秦人,但是你也要記住,你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後人,不可忘卻祖先!”

“而大將軍項燕,乃是因秦而亡!”

“侄兒記住了!”

項羽聞言,不禁低下了頭,臉上不知是何表情。

說到這裡,項梁臉上不禁有些感歎。此時,他們正在一處酒樓之中,臨窗的房間,他們叔侄二人看著樓下街道之上的百姓。

“此時所見,秦國能夠一統六國,的確是有其原因的!”

“羽兒,秦國究竟如何,叔父不對你過多曲解,這一切,需要你自己去看!”

項梁說到這裡,然後起身,“秦國究竟能否如同始皇帝所說,一世、二世、三世……無窮儘也,需要你自己去感受!”

“但是你不要忘了——國仇家恨!”

…………

“今日我們能夠抵達宜陽!”

一處馬車之上,蓋聶和項梁在外面趕車,而荊天明和項羽則坐在馬車之中。

馬車之外,馳道寬廣,其中,有專門劃分為天下百姓所走之道。更有為天下商賈劃分出來的道路。

更多的,則是專門為秦國大軍留下來的軍道。

各個道路,互不乾涉,百姓、商賈不得踏入他人之道。

此時,馬車之中的荊天明和項羽看著外面馳道之上的商賈,臉上帶著好奇之色。

不多久,一行人進入了一座城池,城門之前,四人皆下車行走。

不過,荊天明和項羽的目光卻停留在了宜陽城之外。

蓋因,宜陽城外溝壑交橫,遠方的山脈似乎也被斬斷,隻留下一座座小山丘。更有河流胡亂的交錯,甚至有的地方形成了湖泊。

項羽於荊天明心中好奇,當即攔住一個行人詢問之

“你們是外地人吧?”

當地人見到看著兩個少年,也沒警惕,直接解釋道:“恐怕你們還真不知道!”

“畢竟城外之所以如此,發生之時,你們應當還沒有出生!”

“老丈莫要賣關子了,快快訴說!”

項羽是個急性子,直接催促。

當地人老丈也不生氣,開始解釋,“當年六國仍在,大秦仍然地處西隅,諸國合縱,盟軍西征,欲征秦國,攻入鹹陽。”

“然而,聯軍在攻打宜陽城之時,秦國神鳥從天而降,背有神光浩蕩,毀天滅地,所過之處,山脈湮滅,湖泊乾涸,溪流改道。而諸國盟軍,也頓時灰飛煙滅!”

聽著老丈的訴說,荊天明與項羽兩人的目光之中皆充滿了震驚,不禁再次看向外面溝壑交錯的地勢,心神震驚。

“我可沒有騙你們,這件事,諸國皆知!”

老丈看到兩人如此表情,認為他們不相信,連忙又道。

“秦國神鳥!”

項羽與荊天明心中震驚,神鳥二字瞬間深入心中,緩緩在內心深處埋下了一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