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郡縣?亦或是分封?(1 / 1)

隻見秦王車駕緩緩而來,旌旗招展,車駕之上繡有神鳥圖騰圖案帷幔高懸,周圍秦銳士身批甲冑,漆黑如墨,猙獰凶獸咆哮。

馬蹄隆隆,猶如巨獸咆哮而來。

隨後,秦王嬴政從車駕之上走下,而在秦王車駕之後,還有一同樣豪奢之車駕,卻見一跟著華服少年也一同走下,目光看著前方的神鳥殿,臉上帶著期待之色。

“那是……扶蘇?”

白止目光銳利,看到了秦王嬴政身後的青年。他想起來自己沉睡之時扶蘇不過十幾歲,而現在,都已經是一青年模樣了。

應當快到了弱冠之年。

“所以,自己也就沉睡了四五年的時間……”

白止心中想著,身影頓時又出現在神鳥殿之前的台階之上,也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師父蘇醒了!”

剛剛走下車駕的秦王嬴政臉上浮現出驚喜之色,連忙看向白止。

“老師!”

同時,公子扶蘇也面色尊敬。

秦王嬴政與公子扶蘇皆細細打量白止,畢竟無論是從前,還是從史書之上記載來看,每一次神鳥沉睡,皆會發生一些變化。

所以,父子兩人想要從表面看出神鳥是否發生了變化。

看到兩人的表情,白止心中微微一笑,隨即問道:“我沉睡了多長時間?”

秦王嬴政聞言,回答道:“神鳥已經沉睡了五年!”

五年!

和心中猜測的一樣。

白止點點頭,隨後看向秦王嬴政,不禁道:“此時,天下應當已然統一,六國皆亡,天下歸秦!”

然而,秦王嬴政卻搖頭,道:“尚有楚國仍在!”

“嗯?何故?”

白止皺眉,按照秦國的實力,覆滅楚國不過輕而易舉,為何五年時間過去,還未統一天下?

看到神鳥疑惑,秦王嬴政也笑了笑,看向神鳥,真摯地道:“神鳥自惠文王時便為秦奔波,為天下一統而努力,如此將載入史冊的事情,豈能沒有神鳥的參與?”

“如此,豈不是一件憾事!寡人不忍,故而便等待幾年,等師父蘇醒,再征楚滅楚!”

似乎是怕白止生氣,秦王嬴政解釋道:“如此,也可以有時間治理燕國、齊國之地,細細經營,使黔首歸心!”

“……罷了,國事皆以秦王做主,就按照你的想法來吧!”

白止聽到秦王嬴政的解釋,並沒有怪罪,畢竟他還真想見證曆史,畢竟是華夏曆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不容錯過。

“還請神鳥回秦宮!”

一旁的扶蘇見到秦王同白止花落,於是恭敬的說道。

…………

秦王宮。

惠質宮。

白止再次出現這熟悉且陌生的宮苑之中,隻見公園中整潔去信,裝飾未曾變化,仿佛仍然如同曾經。

曾經逝去的時光,不過是轉瞬之間。

秦王嬴政隨後趕來,再其身後是公子扶蘇。

“師父,寡人已經命王賁率軍攻楚,想必用不了多久,楚地也儘歸秦地!”

“善!”

白止點頭,隨即看向秦王嬴政,問道:“既然天下即將統一,王上有沒有思考出如何治理新的帝國?”

“新的帝國……”

秦王嬴政聞言,呼吸頓時急促。

何謂帝國?

雖然曾經也挺神鳥提過“帝國”二字,但是他並未在意。

此時天下一統在即,再聽到這兩個字,卻讓嬴政浮想聯翩。

“寡人不過為秦王,如果當得了帝國二字……”

秦王嬴政喃喃,隨即臉上露出自信之色,道:“是的,寡人一統六國,天下歸一,四海八荒,皆為秦土,六合之地,皆為秦疆!”

“此等之功,功蓋三皇五帝,周之天子也不過如此……”

看著自己的父親如此霸氣側漏,每訴說一句,公子扶蘇甚至都心情澎湃。

看著秦王嬴政意氣風發的模樣,白止怔怔出神,如此之言,史書之上記載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隨即,秦王嬴政的目光看向白止,恭敬地問道:“天下一統之帝國,行何法治,還請指點……”

“你心中不是已經有了答案了嗎?”

看著秦王嬴政目光之中堅定,白止微微一笑,也不再言。

“知我者,神鳥也……”

秦王嬴政與白止相視一笑,皆在不言之中。

隻不過,嬴政恐怕是看不到白止的笑容。

…………

公元前222年,秦大將王賁率軍征楚,楚軍大敗,楚國大將軍項燕兵敗自刎。

當適時,秦軍入楚地,如入無人之境,一路勢如破竹,無可阻擋。

未久,秦軍圍楚國國都,楚王見大勢已去,率領群臣出城而降,楚國正式滅亡!

天下,正是歸一,儘為秦土!

…………

秦都鹹陽。

旭日東升,太陽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白雲,投射到大地之上。鹹陽城頓時籠罩在一片金黃之中。

黑紅相間的瓊樓玉宇在陽光照射之下,更加顯得威嚴崢嶸軒峻。

鹹陽城之中的百姓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街道之上行人逐漸多了起來,同時,可以看到有簪纓車駕緩緩駛出,向著秦王宮的方向行去。

然而,簪纓車駕的數量並不多,

蓋因,秦律規定,除卻秦國重臣,亦或是秦王特意安排,其他官員,皆需要步行上朝。

鹹陽宮之中,卻已經有大量秦臣早早的趕到了鹹陽宮之中,巨大宏偉的宮殿似乎在這一刻更顯得威嚴。

猶如傳說之中的天宮,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待群臣皆至,卻有謁者高呼:

“肅靜!”

“群臣入座!”

隨著謁者之聲,文武百官皆坐下,隨後謁者高呼,“秦王駕到——”

秦王嬴政身著暗紅色冠冕,緩緩走上秦王座,隨後一擺寬大衣袖,同時轉身,目光炯炯的望著下方的文武百官,緩緩坐下。

“上朝!”

“啪!”

“啪!”

“啪!”

宮殿之外謁者響鞭三聲,隨即群臣山呼:

“見過秦王!”

“免!”

禮罷,秦王嬴政卻開口道:“等秦國神鳥至!”

隨即,鹹陽宮之中文武百官,包括秦王嬴政,皆靜靜等待。不過白止也沒有讓他們等太久,隨即他的身影便驀地出現在宮殿上方。

神鳥玄黑之色,同時翎羽還散發著淡淡的綠色熒光,尾部兩根長長的翎羽末尾有繁複的花紋,優美玄奧。

群臣皆抬首,注視神鳥。

同時,群臣驚訝地發現,神鳥胸部竟然出現了一個神秘的圖案,細看之下,似乎是秦之小篆——“仁”字。

自然,秦臣之中不乏學識淵博之人,其中,更有曾經他國之人,比如齊國大儒,在他們眼中,自然是本國之字體,當然,無一例外,皆為“仁”字。

“古籍記載,秦國神鳥背上有字,乃是禮字,然而此時怎麼是胸部出現仁字?”

“神鳥在成長,自然會變化!”

“神鳥當真神秘……”

“……”

下方的秦臣皆不禁低聲議論,隨後,白止緩緩飛到秦王左手旁邊之座,高於群臣之座,卻低於秦王之座。

至此,秦王嬴政才開口道:“如今六國皆亡,天下儘歸秦,寡人心中甚是迷茫,天下一統的秦國,將如何治理天下之民?”

“眾愛卿暢所欲言,無有怪罪!”

話音落下,宮殿之中再次響起議論之聲,群臣交頭接耳,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與他人交換、商討。

“王上,臣有一言!”

片刻,卻見廷尉李斯突然出列,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皆聚集在了廷尉李斯的身上。

李斯者,眾人皆知,法家之人,並為王上修訂秦法,為秦王所幸。

“暢所欲言!”

“據臣所知,曾經諸國得土,便於治理,不再分封功臣,反而諸王皆派遣寵信之臣,前往治理,諸多大事,皆稟告於王上,由王上定奪!”

“並且在得土之城設置郡縣,以便管理。”

“如此,臣認為,天下一統,當行郡縣之製!”

縣製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楚武王熊通;郡製起源於秦國,秦穆公嬴任好;經過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如今已經逐漸完善。

卻見廷尉李斯再次訴說郡縣製之優點,“以臣看來,諸國征伐百年,其因皆在周室之分封,雖然當初周室行分封之製,意在拱衛天子,且諸侯傳承,血脈稀疏,雖然諸國之王有同一先祖,但是到最後,也會成為陌生之人。”

“故而,周室分封之製,不是長久之製,而郡縣製,天下之事皆可讓秦王所知,稍有不臣之心,秦王當可派兵鎮壓之!”

聽到廷尉李斯的話,秦王嬴政滿意的點頭,臉上更是浮現出了笑意。

蓋因此時李斯之言,皆是君臣兩人事先商議好的,無非是此時走個形式罷了。

然而,李斯話音剛落,卻見一名身著儒生之服飾之人大步走出,恭敬行禮道:“王上,臣有一言!”

“暢所欲言!”

秦王嬴政見到是儒生,隻見對方大概是而立之年,唇上留有胡須,此時卻面色凝重,出列如此道:

“王上,以臣之見,廷尉之言雖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是分封之錯,周室之所以崩殂,皆在對諸侯無有真正之監管,若是王上行監管之策,分封當可繼續進行!”

聽到這裡,秦王嬴政如何還不知道對方的意思。無非就是反對郡縣製,再行分封製。

秦王嬴政不禁仔細打量對方,突然對方的名字浮現於心中:淳於越!

齊國曾經之大儒!

隨後,隻聽到淳於越訴說分封的益處,頓時又引得一些臣子的附和點頭。

然而,廷尉李斯對淳於越之言進行反駁,兩人便在朝堂之上進行了辯論。

秦王皺眉,不過並未阻攔。

但是一旁的白止卻有些心煩,無論兩人如何爭辯,秦國必然是要用郡縣製的。

畢竟是華夏曆史兩千多年之體製,能夠經受兩千多年時間的考驗,必然有其時代優越性。

至於以後不合時代發展了,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於是白止開口,道:“肅靜!”

聲音洪亮,猶如天宮之音,自九天之上而來,又似乎是在耳邊響起,讓人心神一震,忍不住安靜下來。

眾人的目光皆忍不住聚集在了神鳥白止身上,隨即又恭敬的低下了頭,做出臣子恭敬之狀。

白止歎了一口氣,道:“秦國行何種治國之方,既然爭論不休,那便放在最後再討論!”

“唯!”

群臣聞言,皆應聲道。

秦王嬴政適時開口,對正站在丹陛之上的李斯和淳於越道:“兩位愛卿先行坐下。”

隨後,秦王嬴政開口道:“天下歸一,然六國之地錯綜複雜,何種名字不一,不易治理,寡人欲將天下重新劃分。”

說著,秦王嬴政示意一旁的一名侍者,侍者見此,當即讓人抱著一張巨大的布帛走上殿來。

“寡人已經將天下重新劃分,諸位請看堪輿圖!”

巨大的布帛被展開,布帛之上,正是天下堪輿圖,不過,堪輿圖上卻已然變化,不再是曾經諸國疆域劃分。

眾人看去,隻見堪輿圖上卻被劃分出了三十六個部分,每一個部分皆有名稱。

都是以“郡”結尾。

見此,隻見淳於越等一種儒生,表情頓時難看起來,此等做法,無異於直接施行郡縣製!

既然如此,那剛才還庭議分封還是郡縣又有何意義?

以淳於越為首的儒生們感到被秦王嬴政戲弄了,義憤填膺,可是此時又不敢發作,隻能憋在心中。

對此,群臣自然沒有意見,畢竟將天下土地重新劃分,又沒有任何影響。

隻是以後重新認識地域,就不能再稱為“趙地”、“楚地”、“燕地”了。

隻能稱“雲中郡”、“東郡”等。

隨後,侍者將巨大的堪輿圖撤下,隨即,卻見一名秦臣突然出列,恭敬地看著秦王嬴政,道:“王上一統天下,九州儘為秦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王上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故而,請王上稱‘泰皇’之名!”

“泰皇……”

秦王嬴政喃喃,但是目光之中並不滿意。

丞相王綰與廷尉李斯皆認同。

然而秦王嬴政思索片刻,道:“寡人之功,功蓋三皇五帝,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