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遷都之爭(1 / 1)

第472章 遷都之爭

嘶,賈似道聽到這句話後,渾身汗毛都要豎起來。

他在地方和京師在過去一個月打了八次麻將,趙與芮全都知道,真是嚇破他的膽。

他腦子這麼聰明,當然知道皇帝在說什麼。

“因為微臣是陛下的小舅子,皇長子的舅舅,所以大夥可能都在讓微臣。”賈似道說完,撲通撲通,把頭重重叩在地上,聲音幾乎要哭:“微臣錯了,以後臣再也不打麻將了。”

看著舅舅重重叩頭在地上,額頭都好像有血了,皇長子趙祺有點不舍,他睜著眼睛,滿臉的同情。

舅舅賈似道對他非常好,從小就很照顧趙祺,每年進宮都要帶禮物和小玩意給他,就算不進宮,也隔三岔五派人送來。

父皇趙與芮忙著國家大事,家中這麼多人,除了母親,也隻有舅舅與他接觸最多,對他最好。

趙與芮沒讓賈似道起身,繼續在說:“似道現在有多少田地?”

賈似道一愣,馬上道:“回陛下,微臣家中現有良田六百四十畝。”

賈似道以前也是窮的叮當響,後來趙與芮賜了點,他姐姐賈貴妃送了點錢,他自己又買了點,這些年又陸續弄了點,目前已經有六百多畝田,算是個中型地主。

大夥都願意輸錢給賈似道乾嘛?

彆人又不是傻子。

不過他表現的很高興的樣子,好像很喜歡在禮部的工作。

“有人提議遷回開封,有人提議遷到燕京。”

這時賈似道就發現,自己在地方上的事,趙與芮也時刻關注著。

伱讓賈似道選,他寧願在地方當通判的。

押皇長子趙祺將來能當太子,能當皇帝。

趙祺的情商比起二皇子趙禥就差遠了,趙禥在這種場合,是絕對不敢插嘴的。

“陛下--”賈似道想哭了。

“似道很疼愛趙祺。”趙與芮又道:“那就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為大夥都在押。

趙與芮緩緩點頭:“加上你的錢財,似道應該不缺錢了。”

但這人好賭,骨子裡的基因,一時半會很難完全改掉。

“陛下教訓的是,微臣緊記在心,永不敢忘。”

舅舅又沒犯什麼錯,和人打打麻將怎麼了?

賈似道大驚失色,趕緊抬頭看了眼趙祺,用眼神示意他不要亂說話。

好不容易兩人又聊了會,賈似道心情也稍微平複下來,皇長子趙祺也時不時說幾句。

客觀的說,賈似道過去這十年表現還算不錯,在外面比較謙虛,和原曆史是完全不一樣。

伴君如伴虎啊,賈似道這裡心裡暗暗叫苦。

賈似道聽的更慌,更害怕。

其實禮部郎中級彆比他以前的通判要高,但實權卻遠遠不如。

“父皇。”皇子趙祺沒忍住,還以為父親真的要把舅舅下獄。

“但你自己要有分寸。”

聽說錦衣衛像密探似的,在地方還有監督咱們地方官的職責,看來是真的。

“商鋪兩個,房產六處。”賈似道瑟瑟發抖,不敢掩瞞。

“因為很多時候,你在外面所做的事,所說的話,都可能影響到趙祺。”

賈似道再次點頭,內心驚恐。

“微臣不缺錢。”賈似道瘋狂點頭,頭上的汗像水珠似的掉下來。

古代人晚上也沒事乾,能挑燈打麻將,也算是富貴人家唯一的樂趣。

賈似道再次抬頭看了眼趙祺,重重的點頭:“微臣以後,一定會注意的,請陛下放心。”

趙與芮這時問賈似道,禮部的工作怎麼樣,習慣嗎,和地方有什麼不同?

賈似道一一回應著,表情是比較滿意,好像禮部的事很好似的。

趙與芮不動聲色瞄了眼長子趙祺,沒想到趙祺也是性情中人。

“有多少房產?”

前面還和皇帝姐夫和一家人似的聊天,轉頭皇帝差點要把他打進大牢,不就是打打麻將嗎?

趙與芮等他再次坐回去後,又和他聊起了家常,主要是他在地方治理上的一些事情。

片刻後,突然趙與芮語氣一轉:“最近禮部和其他各部都有人提議,讓朕遷都。”

“有些人和你一起玩,並且還送錢給你,那是因為他們覺得你有利用的價值。”

“似道是聰明人,應該知道一些簡單的道理。”

可賈似道每次都贏,明顯是彆人在讓著他。

“。。”賈似道表情一疑,他瞪眼看著姐夫皇帝,沒敢說什麼,還是認真聽著。

這是皇帝給他敲警鐘了,賈似道再不明白,他就不是後世的南宋權臣。

“還有人提議遷到西安。”

趙與芮見嚇唬的目的也達到了,揮手示意他起身:“起來吧,打麻將也不是什麼大錯。”

“朕今天要是把你打進大牢,很多人立刻就會遠離你而去,甚至落井下石。”

“似道現在是禮部官員,你有什麼想法可以和朕說說,你放心說,說錯了朕也不會怪罪。”

賈似道腦子飛快的盤算起來,揣磨著皇帝的心思。

自從蒙軍退出燕京,離開大同,進入草原之後,大宋朝全面占領北方,奪回了比北宋更大的地盤。

舉國上下在盛讚皇帝聖明的同時,也都在議論遷都之事。

因為這事在幾年前就有過。

當時趙與芮讓人招來術士賴文俊,專門解說了推背圖,然後就讓賴文俊為太史局提舉。

太史局是南宋司天監改製而成,專門負責天文、曆法和風水之事。

原長官為太史令,高宗後改為提舉太史局。

賴文俊上任後,就開始皇室陵墓遷移風術之事,這事當年朱熹也乾過,朱熹多次指出南宋皇室陵墓方向是不對的。

於是在趙與芮的支持下,這些年賴文俊已經完成了皇帝陵墓的遷移。

果然,大宋好像國力更盛,現在一舉把蒙古給趕回草原。

在經過這件事後,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趙與芮可能想遷都。

賈似道腦子飛快盤旋著,把過去幾年聽到的消息綜合起來。

“冀都是正天地中間,好個大風水。”這是當年賴文俊和朱熹都說過的。

刷,賈似道好像明白了什麼,他馬上大聲道:“陛下,微臣認為。”

“如果一定要遷都,可遷往燕京。”

趙與芮笑笑,問:“為何要遷往燕京。”

“這。”賈似道心想,總不能說那邊風水好?

他猶豫了下,咬牙道:“燕京距離草原較近,陛下要對草原用兵,調拔方便,更示決心——”

他結結巴巴說了幾句,趙與芮便道:“這是讓天子守國門?”

賈似道先嚇了一跳,然後發現趙與芮沒有發怒和生氣的模樣,立刻狂喜道:“對對對,陛下聖明,這叫天子守國門,壯哉我大宋。”

趙與芮沒再說什麼,笑眯眯看了看他,不一會,趙與芮說自己有事先走,讓他和皇子趙祺聊聊。

趙與芮前腳剛走,賈似道就跳起來,一把牽住趙祺的手,語重心長的和他說,祺兒啊,以後無論什麼情況下,你都得支持你父皇遷都之事,而且一定要支持遷都燕京。

不料趙祺一臉奇怪:“為何要遷都?”

“..”賈似道。

“父皇向來節儉。”趙祺又道:“經常教導我們,把錢要用到刀刃上。”

“如今臨安繁華似錦,各種設設施齊全,一旦遷都,耗費巨大,勞民傷財,朝廷和百姓都得受苦。”

趙祺說的好像有道理,但賈似道是目瞪口呆,你不能這麼說啊,你管遷都要耗多少錢,你得迎合著你父皇。

他也不好明說,隻是好聲勸趙祺儘量要向父皇學習,跟著父皇的腳步走。

趙祺聽沒聽懂不知道,反正好像很反對遷都。

第二天上朝,賈似道也混在人群中。

皇帝和以前一樣,先坐在上面觀看著,下面的大部份事都由內閣先處理。

大宋朝會上處理的都是小事,大事都由皇帝和內閣決定。

上朝的很多官員都是象征意義,所以也很少出現大夥爭執,討論,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半天的事。

內閣大臣們處理完一些小事後,突然有人出例,向皇帝跪下。

眾人定睛看去,正是戶部官員蔡模。

這家夥以前也是研究風水的,和提舉太史局賴文俊關係不錯。

蔡模站出來說了一堆話,大概的意思是,朝廷收回北方,是不是應該遷都。

還請皇帝下旨,準備遷都事宜。

蔡模說出來後,四周一片嘩然,有人當場就罵,你以遷都容易,那要多少耗費?

賈似道想了想,趕緊也出例,說遷都有遷都的好,臨安現在算大後方了,朝廷奪回北方,還占據漠北這麼大地盤,現在從漠北傳信回來要好久,不利於以後統治漠北。

他沒說遷往哪,但有心人聽他這麼說,就知道是想遷往燕京,或山西,陝西一帶。

而且肯定不是開封。

現場立刻就吵了起來,好久沒吵的朝會又變的一片混亂,大家紛紛想說服對面。

趙與芮靜靜坐在上面聽著,雖然覺得吵,但還是很有意思。

才聽了一會,就發現下面分好幾批。

大部份似乎讚成遷都,少部份不讚成,而遷都的人裡,又分好幾批。

希望回開封的最多,還有想去陝西西安的,說是有潼關之利,有關中四大門戶守護,也有想說燕京的,去燕京的基本都說風水好。

更甚者還有想去太原的,說既靠近漠北,又近開封,沒燕京那麼偏寒。

這會在古人眼裡,燕京還是比較偏寒的。

現場吵鬨了一番,首輔魏了翁一聲大喝,終於製止。

魏了翁接著道,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下朝後上書內閣,我們內閣和陛下自會處製,今天就彆吵了。

遷都算是大事,按現在的辦事方法,隻有皇帝會召集內閣們商議。

其他大臣有提意見的權利,但是有沒有用,沒人能保證。

眾大臣羨慕的看向內閣成員。

這些人才是大宋中樞核心官員,有資格和皇帝議論國家大事。

朝會散後,按慣列,趙與芮召集內閣成員到後面垂拱殿議事。

等眾人坐定,趙與芮也很直接:“來,舉手。”

“同意遷都的先舉手,不同意的先彆舉。”

眾大臣先愣了下,然後看向魏了翁。

魏了翁也不客氣,率先舉手。

人群接著紛紛舉手,十幾名內閣中,最後有九人舉手了。

劉克莊等幾個人沒舉,顯然不同意遷都。

“來,想遷往燕京的舉手,不想遷往燕京的,先彆舉。”趙與芮又笑道。

魏了翁又再次舉手。

這次有五個人跟著舉手,加上魏了翁算六個。

想遷往燕京的不到內閣一半。

但在趙與芮眼裡,已經算是占了多數。

“這麼看來,想遷往燕京的還是占了多數。”

劉克莊長歎,欲言又止。

皇帝遷都之意明顯,而且鐵了心想遷到燕京。

劉克莊知道這是個大工程,恐怕要好幾年。

果然,趙與芮這時道:“遷都事關重大,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可能要幾年,甚至十幾年。”

“即然決定遷都,咱們要好好準備,前期先通運河。”

趙與芮和朱棣的做法一樣,即然要遷都,肯定要通運河,不然全國四面八方的貨物糧食,怎麼向京師彙合。

這就要和明朝一樣開砸會通河。

其實後世明永樂朱棣要開會通河,主要是怕海運不安全。

這家夥擁有當時世上最強大的鄭和水師,卻害怕海運不安全,開通會通河,從而保證南北運河的貫通。

趙與芮是不擔心海運的,他要開會通河,主要對南北運河確實有幫助。

趙與芮的大宋主要精力放在天津港口,他現場決定,將設天津府,在天津東的衛河邊上到入海口修建重要港口。

然後擴展開通天津到通州,再到燕京的運河。

這樣以後大宋可以從海上進行補給,比運河會更快更有效。

於是前期的工程就很明顯,一是通會通河,二是修建天津港,通天津到通州,燕京的河運。

這兩個工程估計得用二三十萬民工,幾年時間,起碼要用幾百萬貫。

明朝朱棣開的會通河功能還是挺大的。

當時他們征調了三十多萬民夫,很多工程當年就完成了,效率還是比較快。

開通之後,會通河航運能力大大提高,原先每年隻能運幾十萬石糧的能力,一下子增加到幾百萬石,這讓朱棣更加堅定了遷都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