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還要賣官?(1 / 1)

莫澤道,據說為了縣中事務。

他舉重避輕,含糊其辭,明知下面有吏役專橫的事,故意不想說。

不料趙與莒大聲道:“把李知縣的公文拿過來。”

他沒當上沂王,原本心裡對弟弟也很怨恨,但這沂王是史彌遠選的,又對史彌遠意見很大,這次趙與芮把他帶到身邊,說要好好重用他,趙與莒是相當高興。

趙與莒不爽沒選上沂王,對史彌遠和史彌遠的人意見都很大。

所以口氣相當不善。

莫澤和程珌對視一眼,並沒有出聲。

“莫長史,程司馬,魏王不能看看公文嗎?”趙與莒這時冷然道。

“哎哎,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人。”趙與芮趕緊拉拉大哥:“王府的事,向來都是莫長史和程司馬處理--”

“與芮你是魏王,慶元府軍政主官。”趙與莒繼續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道:“豈能一心想著賺錢的事,不務正業?”

“。。”趙與芮表情尷尬,一臉歉意看著莫澤和程珌。

莫澤和程珌面面相覷,眼前這趙與莒官比他們小多了,但是魏王長兄,想罵都不能罵。

“公文呢?”趙與莒再問。

莫澤沒辦法,隻好轉身去把公文拿來。

這其實是件小事,他也不想和魏王長兄鬨翻。

趙與莒看過公文,遞到趙與芮面前,怒道:“下面的人陽奉陰違,專橫霸權,李知縣在縣衙完全做不了主,這不是打臉魏王府嗎?”

“李知縣可是與芮你的人。”

趙與芮苦笑:“倒也沒這麼誇張,此事,應該可以商議下再說。”

“商議啥,把主簿和縣尉全換了,定海縣隻要一個縣尉就行。”趙與莒沉聲道,因為他就是定海縣縣尉。

趙與芮無奈的看著莫澤和程珌。

莫澤隻好道:“那就這麼辦。”

程珌也隻能點點頭,表示同意。

趙與莒又道:“杜杲(慈溪縣),李皇(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杜範(鳴鶴場鹽監)都要置換一批官員,換成聽話的人才行。”

“要不然你這魏王,一點權力也沒有,不等於被架空了?”

趙與莒有些指桑罵槐,莫澤三人臉色極為難看,又不好說什麼。

趙與芮擾擾頭,一臉為難道:“要管這麼多事,我哪忙的過來,我現在隻想弄好我在定海縣的生意,過幾天,我的球牌室就要開張了呐。”

“你真是。”趙與莒又羞又氣,手指頭都快指到趙與芮頭上:“你身為魏王,天天想著做生意,成何體統。”

趙與莒衝出來一頓亂拌和,莫澤和程珌隻能妥協,答應幫忙換些官吏。

好在慶元府六個縣隻有兩個是魏王的人,所以他們也無所謂。

而且他們過來之後,在自己的縣裡,也確實要換一批人。

但趙與莒又道:“隻是各縣更替,恐怕未能換到知心的人,與芮是不是---”

“你說什麼?賣官?”趙與芮破口而出,表情又羞又怒,大聲道:“我們怎麼可以賣官?”

“。。”趙與莒目瞪口呆?

他原本的意思,是想讓趙與芮借這次機會,提拔一些親近的人。

不料趙與芮破口而出賣官,我什麼時候說賣官了?趙與莒有點懵。

對面莫澤三人更是瞠目結舌,一臉不敢相信。

魏王這也太貪錢了?剛上任,先是吃軍營空餉,接著就要賣官?

搞了半天,讓趙與莒胡攪亂纏,就是為了賣官?

莫澤和聶子述覺得自己兩人算是貪官,但和趙與芮一比,發現這魏王更貪。

前面說過,南宋也好,北宋也好,賣官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朝廷賣官,基本隻會在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州府縣。

所以像慶元府這種大府,好府,有錢的府,賣官的事,還從來沒有過。

當然了,私人賣官,現在也隻有史彌遠能乾這事了。

如今魏王剛上任,就想以朝廷賣官的名義撈一筆,著實震驚了聶子述和莫澤這曆史上有名的兩個貪官。

對魏王沉迷撈錢的事,兩位貪官都是甘拜下風。

兩人和司馬程珌三人相互對看了一眼,心中同時暗罵:“tui,貪得無厭,宗室敗類。”

但既然魏王都開口了,他們也隻能迎合。

丞相說過,魏王隻要是為了錢的事,都要以遷就。

不幾天,慶元府開始大換血,一些主簿和縣尉互換,也有慶元府下去的人,還有從其他地方調進來的人,其他部門能換的,也被換了好幾個,另有空缺出大量位置,準備給趙與芮賣官用,魏王既然想撈錢,就讓他儘情撈吧。

趙與芮沒什麼根基,主要是靠魏了翁、李宗勉他們的推薦,然後是調用一些各地官聲還比較好聽的人。

其中魏了翁等還推薦了幾個京官,但有人似乎以前對史彌遠不滿,趙與芮都會先請問莫澤和程珌,凡是兩人不同意的,一律不要。

莫澤把一切都稟報史彌遠,史彌遠非常滿意趙與芮的態度,但對趙與莒相當惱火。

不過趙與芮並有搶慶元府的大權,隻是想在自己管的縣和衙門裡換點人,然後用這借口賣點官,史彌遠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認為,魏王是被趙與莒這個攪屎棍鼓動的。

這要換成彆人,史彌遠馬上一紙調令,把趙與莒貶到十萬裡外。

但這是魏王兄長,史彌遠沒辦法,隻能先忍著。

因為進入嘉定十六年後,史彌遠開始為趙與芮造勢,從臨安城開始,有民間傳聞說魏王趙與芮出生時,天降霞光,雲中藏龍,有大吉大貴之兆。

----

趙與芮當天非常滿意雙方妥協的結果,他不管莫澤和聶子述、程珌經營慶元府,莫聶三人該給的也要給趙與芮,他拿到一批賣官的名額,打算賣點文官武官,趁勢在軍中提拔培養一些自己人。

當天他匆匆結束後回到定海,招來馮德山,詢問他在慶元府的屯駐大軍中,有沒有相熟的軍將。

趙與芮第一次到慶元府時,見過當地都統製羅威,副都統製江飛,梁鵬英三名高級軍官,但故意沒怎麼理睬。

現在趙與芮想在軍中安排自己人,必然也要先拉攏一些原些軍中的人。

結果馮德山一聽定海水軍變成五千多人名額,直接目瞪口呆。

“大王定了五千多員額?”馮德山驚呆了,一臉不敢相信。

“?”趙與芮莫名其妙:“有何不妥?”

“咱們水軍現在隻有一千多人,突然暴增到五千多,招募困難不說,怕會出現有心人,彈劾大王吃空餉。”

接著又道:“朝廷也未必會答應。”

趙與芮他們通簽上報後,朝廷不一定會批複同意。

因為馮德山之前說過,許浦水軍都統製吳英,剛剛乞增招梢矴水手八百四十人,許浦這麼重要的水軍大塞,才加了八百多員額,你定海縣一下子加幾千?

“啊?”趙與芮這才發現,家屬是不計算在內的:“我以為水軍家屬原本都算,已經有四千多人了?”

馮德山苦笑,表情無奈。

片刻後,他又道:“如果有這麼多員額,就要設都統製了和統領。”

原本他們是一將的兵力,他還隻是個副將,如果員額達到一千五百人以上,就要設軍。

因為南宋的將,人數有限定,最少的是五百人可設一將,最多是一千五百人,可設一將,超過一千五百人,就要設軍。

如果設軍,就會有都統製,副都統製,統領,正將等,這幾個官位,都比現在馮德山高,這代表著,馮德山要麼升官,要麼從其他地方調過來。

“還有這等好事?”趙與芮聞言大喜:“馮副將也早該往上挪一挪了。”

馮德山哭笑不得,但這事確實讓人又驚又喜,關鍵還是看朝廷能不能通過。

按趙與芮的理解,如果老史認為趙與芮想吃空餉,肯定會通過,就算通過不了這麼多人,也會增加員額。

如果老史認為趙與芮想私自練兵,多半不會通過,就算通過,也會限定員額。

關鍵就看老史怎麼想的。

而馮德山提了個好意見,把屯駐大軍再拉下水,既要做吃空餉的樣子,就做足。

南宋的禁軍已經不是北宋時的禁軍,北宋時通常是指三衙,到了南宋,地方屯駐大軍代替禁軍,成為南宋武裝力量主體,被稱之為禦前諸軍。

禦前諸軍有個特點,在西北戰場方向近的府州比較多,靠京師近的也比較多,而在福建廣東等地,包括湖北路長江以南的州府駐軍都很少。

像廣東小的州府駐軍都不到百人。

常德府兵籍三千,僅存十一,也有如澧州,在南宋時也算邊防重州,兵籍三千,才屯兵百人。

可見南宋時也有吃空餉的。

到南宋中期開始,為了適應新形勢,又在屯駐大軍之外設立新軍,做為殿前司係統的新軍,而許浦和定海水軍,就是這樣條件下成立的新軍,歸屬殿前司。

但慶元府還有當地的屯駐大軍的。

慶元府屯駐大軍原本有幾部份,其中禁軍定額2330人,廂軍九指揮,兩指揮無額外,七指揮2277人,土軍定額1700人,驛鋪兵和各縣弓手加起來400多人,總兵員是6737人,由地方財政承擔。

也就是說,趙與芮的慶元府,除了殿前司水軍外,還有六千多兵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