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魏王,權都不要?(1 / 1)

“這個劉東家是鄭昭先(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姻親,咱們和他談好了,交出一部份,另一部份租金不動,到期再回我們。”

鄭昭先雖然致仕,但趙與芮儘量不想得罪他,沒漲租金,要求到期歸還,對方也痛快答應了。

“這個李東家,是曾從龍的好友,當年資助曾從龍,咱們讓他交出一部份,另一部份,給他減免了租金,到期再算。”

曾從龍也是嘉定十二年的副相(參知政事)因被言官彈劾,暫時罷相在家,曆史上他還會複起。

趙與芮不知道他會不會複起,但聽到他是被罷的,想著儘量不要得罪,因為古代複起的人太多了。

周來在講,邊上馮德山等人聽的一臉不可思議。

短短幾天,趙與芮把定海縣大部份有錢人都摸了個遍,然後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有背景的,儘量不能得罪的人,趙與芮甚至采用降租的方式,保持拉攏,但會再收回一部份,彆人看到是魏王擺低姿態願意降租,也願意妥協,畢竟這是魏王。

第二種是沒什麼背景的商人,有用的商鋪收回,沒用的漲租,愛乾不乾。

馮德山都能猜到,等過了三天,那些還不肯搬的人,又沒背景的,肯定要被魏王往死裡乾。

第三種有點小背景,背景又不大,既可以得罪,也可以拉攏,魏王是拉攏一批,打擊一批,並優先打擊定海縣本地的商人,拉攏外地來的商人。

定海縣是流動人口密集所在,當地常駐人口官方統計是六萬多,但南宋官方統計人口時,軍隊、僧道、官僚貴族,甚至連勾欄這種都不在統計內,外來人員也不在,實際超十萬,其中約十分之一是外來流動人口。

魏王將一些本地商賈的房子收回來,再租給外地商賈,引起他們之間的內鬥。

現場這些人一番分析,很快確定了打擊和拉攏的對象。

“本王聽說已經有人準備上京告禦狀?”趙與芮這時沉聲道。

四周諸人各種怪異神色。

“本王為公事收回房屋,就算到了陛下面前,也問心無愧。”

“對於那些頑固的反對者,隻有堅決打擊,走,按計劃行事。”

他說罷一揮手,眾人趕緊散開,紛紛出府。

知縣李宗勉慢慢跟在趙與芮身後,好像有話要說,李宗勉在曆史上的評價是:守法度,抑僥幸,不私親黨,而且比較節儉,身後被稱公清之相。

既沒什麼積累財富,證明他為人清正。

他節儉,肯定是沒有貪汙沒有錢,隻有自己工資才會節儉著用。

這人總體來說,在辦事方面比較開明。

此時他突然快步追上趙與芮,低聲道:“魏王小心,莫要出人命。”

頓了頓道:“若出大事,傳出去對魏王不好。”

他表示是關心趙與芮,倒不是自己做事迂腐。

“亂世當用重典。”趙與芮沉聲道:“我們剛到慶元府,如果連定海縣都搞不定,不知有多少人會看我們笑話。”

“李大人也不想我們一無所獲,不能造福於民吧?”

趙與芮知道對付這些人,當用大義和道理:“李大人相堅信,隻要咱們團結一心,一起努力,定海縣,定然會成為大宋最富的縣。”

“定海的百姓,定然是大宋最幸福的百姓,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百姓們能生活的更好。”

李宗勉被忽悠的有點暈呼呼,實在沒想到收回屋子和造福百姓有啥關係。

但魏王做事還算靠譜,跟著魏王以來,他收入也高了很多,因為魏王老是往他家裡送食物魚、肉甚至鹽糖等物。

魏王知道他人品,所以不送錢,而直接把貨物送到他家裡,他想拒絕也沒有用。

有了這些東西,他的俸祿就用的少了,等於變相漲了工資。

他心裡還是很感激魏王扶持他。

“下官一定儘力支持魏王。”李宗勉隻好道。

此時的定海縣街面上,一波黑衣少年拿著木棍走在前面,身後跟著一隊披甲執銳的甲兵,浩浩蕩蕩來到一排屋子前。

街上到處都是百姓,全部看向這邊。

“你們想乾嘛?白紙黑字不做數是嗎?”有人站在門口,又驚又怒道。

“各房牆上到處貼著製置司的說明,三天期到,不搬遷者,一律充公,咱們也是先禮後兵。”領頭一個少年,也就十八歲左右,喉嚨非常大,立刻大聲向四周道:“各位鄉親看的清楚,製置司先禮後兵,勸阻三日無效,有人強占製置司房屋,難道為了自己賺錢,就可以不顧百姓生死活?”

“製置司收回這些房屋,是要用來安置流民和貧困百姓,為民謀福利啊。”

“放尼娘的屁。”那東家聽的破口大罵,信你才有鬼的,還安置流民和百姓。

“汙言惡語,給老子打。”少年一聲厲喝,眾少年紛紛衝上去。

趙與芮才不慣著他們,沒有背景你還敢站出來反抗?打的就是你們。

當天趙與芮砸了二十個屋子和十幾個店鋪,裡面的東西全部搬出來後,現場發給四周的圍觀的百姓,百姓們歡呼雀躍,高興的一比。

其中抄到一個糧倉,趙與芮派人在街上直接派米,不管是誰,來就能領米。

與此同時,到處都有少年們在街上宣傳,那些奸商霸著商鋪和屋子不肯讓出來,賺了很多錢又不救濟窮苦百姓。

宣傳工具可是一大利器,百姓們又比較仇富,趙與芮這麼一宣傳,再派米送東西,圍觀吃瓜群眾是紛紛叫好,都說砸的好,打的好。

當天趙與芮他們也砸的不多,就弄了三十幾個屋。

第五天不用他派人上門,各路人馬紛紛上門要求退租退錢。

趙與芮按合同退錢,有些生意做的比較大的,他還多退一點,眾人也不知該罵還該謝他。

趙與芮砸的幾十間裡,其實隻屬於三個不同的老板。

解決了三個人,其他人都願意妥協。

幾千屋陸續收回來後,有的重租,有的趙與芮自己開球牌室,有的當做倉庫,為趙與芮以後屯集貨物準備著。

趙與芮要求把成片成片的屋子,按後世小區規劃,建木泥牆包圍,圈起來,保證私密性,設進出口各一,派人守衛。

在定海縣這幾天,趙與芮部下有個少年叫全七,專門負責為馮德山水軍中送豬、羊、魚等肉食。

每天要有小葷,三天一次大葷。

全七專門負責購買和送貨,不送錢給馮德山,就是送貨物,這些錢,將來都要從定海縣帳面上走,因為當地縣衙,本來就負責水軍的糧供。

水軍們以前哪有這待遇,幾天一吃個個哇哇大叫,紛紛都說來到定海好。

這時馮德山開始好好操練,主要是操練水戰和紀律。

這第一批水軍,趙與芮並沒有用隊列訓練他們,任馮德山自己操練,因為這是屬於朝廷禁軍的。

嘉定十六年二月初,趙與芮來到慶元府魏王府。

慶元府府治在鄞縣,通判聶子述,知縣是鄭清之,都是史彌遠的人,趙與芮在定海縣的時候,他們已經提前到了當地。

這邊距離定海縣挺近的,走陸路也就五十裡不到,騎馬不要一個時辰,走水路兩個時辰內。

正因為近,所以趙與芮把王府的人分為兩部份,一部放在定海縣沿海製置司府衙,一部放在魏王府,他則兩邊跑。

他自己人基本都在定海,然後像王府的長史莫澤、司馬程珌等史彌遠的人自然也留在王府,這一下子就把自己人和史彌遠的人分開了。

長史和司馬是王府極為重要的官員,按宋製,宗室判地方,都是一把手,但朝廷又不放心,所以會用長史和司馬抑止宗室權力。

前魏王趙愷當初到寧國府時,寧國府的長史要與司馬一起分治寧國府,讓趙愷坐享其成。對此趙愷斷然拒絕,並上奏皇上曰:“臣被命判寧國府,今又專委長史、司馬管政事,等於把我架空了。況且一郡設置了三名執政的官員判府,臣擔憂會因爭權奪利而騷擾百姓,隻有弊而無利。臣以為,長史、司馬以分管錢穀、訟諜為職責,他們所管之事應呈為臣審批,這樣便會理順關係,有利於整治。”

後來宋孝宗同意了,趙愷成為南宋宗室裡第一個享有實權的當地軍政一把手。

二月初,剛到慶元府的趙與芮在見過慶元府部分地方官員後,便當著現場所有官員道:“本王雖判地方,但長史與司馬有分治之職,以後府中大小事務,可先向莫長史與程司馬稟報,若兩位大人處理不了,再報與本王。”

現場一片嘩然,魏王這話等於是想做撒手掌櫃,啥事也不管?權都不要?

莫澤與程珌對視一眼,暗暗點頭,魏王果然知趣,並沒有像前魏王趙愷那樣想獨攬大權。

聽說魏王在定海縣與民爭利,他如此喜歡賺錢,當讓魏王多沉迷賺錢之事才是。

現場有三位高級軍將,是當地屯駐大軍都統製羅威,副都統製江飛,統領梁鵬英,三人本來想在會後私下拜見趙與芮的,沒想到趙與芮說了不管權的話,三人頓時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