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1 / 1)

【從上古時期到19世紀中葉,華夏基本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

在東亞更是處於周邊宗國地位,其文化基本上是以華夏為中心,向周邊諸國進行單向輻射。

曆代之中文化輸出DPS最高者大唐排第一】

敵屁欸絲?

見天幕再次出現自己不明之詞,秦始皇把手中竹簡放至一旁,有些疲憊地摁了摁額角,大唐之後還有宋元明清。

不知那些朝代對應大唐又是如何?

他心緒微沉,能觀華夏諸朝曆史固然好,但是…製度太多,盛世太甚對他大秦並無好處。

現在的大秦是個蹣跚學步的稚童,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讓其成長,而不是見證所有成人朝代,亂大秦心緒。

秦始皇淡淡地望向天幕,衷心希望唐太宗結束後,能講講氣候農業相關。

各代帝王事跡…最好彆當眾展示吧?

天幕語氣感歎:【貞觀四年起,大唐呈現欣欣向榮的萬千氣象,長安開始湧現萬國朝聖的繁榮景象。

大唐邊境外,有無數異族人艱難地穿過浩瀚的沙漠,和無邊波瀾的大海,隻為到達他們心中的聖地——大唐!】

劉徹不悅地皺了皺眉:後世你誇讚大唐多久了?

他心中不忿,但也知曉大唐承前人製度,國力發展自然強過大漢。

讓他不爽快的是漢唐漢唐,他大漢在前為何不頌揚他大漢?

原本就因彆號矮後世皇帝一頭,現在連後世誇獎都少於大唐。

他不服!

劉徹撇下眼,吩咐眾臣:“記大唐益處,咱們也要提高底皮哎私!”

哼!既然後人稱漢唐,他漢家就不能輸了大唐!

汲黯等人:……咱們大漢跟大唐走的不是一個路子,怎麼贏大唐?

天幕語氣陡然拔高,聲音激奮:【想買大宛的馬嗎?在長安可以買到!

想要孔翠犀象嗎?在長安可以買到!

想養西旅大犬嗎?在長安可以買到!

美玉明珠,八荒之表,萬裡外的各色物件,你都可以在長安買到!】

天幕頓了頓特意解釋道:【以上話改編大唐最強悍的男人——魏征之語!】

殿內數十雙眼眸齊刷刷地盯向魏征。

大唐最強悍的男人!

憑什麼?

突然被注視地魏征:……關我何事?

有問題找天幕後人去。

不過他也疑惑,後人為何會叫他最強悍的男人?

總不能他諫言很厲害吧?

天幕語氣稍稍恢複正常:【為何各類珍果罕物鹹至長安?

無他!

來大唐朝貢的國家達七十餘國,各國彙聚所貢萬物,足以讓唐人足不出長安,儘享各國風俗稀罕物】

李世民以為天幕會展示四夷稀奇物件,結果是排熟

悉的後世數字。

【粗略統計,各國前往來大唐朝貢的次數為:小日本十九次,大食(阿拉伯)三十七次,林邑(越南南部)二十四次,真臘(柬埔寨)十一次,波斯(伊朗)二十五次。

其餘南天竺、北天竺(今印度)、訶陵(印尼爪哇)、屍利佛誓(印度蘇門答臘)等暫且不計。

在貞觀十七年時,世界上離大唐最遠的國度拂菻(東羅馬),與大唐正式建交,在官方記錄中雙方來往共7次】

天幕語氣幽幽:【東西網友見面場景,隻在史書上留下一句:拂菻來貢,太宗降璽書答慰,賜以絞綺焉】

聽天幕語氣,似乎想讓朝廷與東羅馬發生些什麼?

房玄齡等人嘴角微抽,從神跡降臨到現在,他們已尋摸到後人性格:看熱鬨不嫌事大!

從秦始皇對比亞曆山大,再到大漢與羅馬,如今又是大唐...

不知後人又用西方誰與陛下相比?

“朕記得東羅馬喜愛絲綢?”李世民放棄自古以來的拂菻名稱,利落地改為後世東羅馬,他摩挲著下巴吩咐侍郎:“他日東羅馬使者到達,記得與他相談絲綢西進之事。”

他神色躊躇地望向群臣:“西方對絲綢等物收以重稅,朝廷是否也要收稅濟民?”

天下凋敝,為讓百姓休養生息,恢複大唐經濟,他不取各道關卡商稅,以圖四方貨物流通,讓利於民。

未來朝廷是否要收取商稅?

【就這樣沒了,現代討論無數次的中西大國見面場景,就化為唐太宗一個利索的蓋個章動作:東羅馬走你!】

見天幕出現一行唐太宗蓋章小人,朱棣手搭在案桌上,微眯著眼沉思:他繼位後,數次北上草原驅韃,但軍費支出實在太過龐大,朝廷難以為繼。

所以他想遣人南下西洋,一則宣揚大明之威,二則以讓海上諸國以朝貢名義,與大明來往貿易。

他轉向案上輿圖,招呼太子及朱高煦:“來看看,明歲鄭和就要南下西洋,接連海上諸國。”

朱棣虎目掃過哥倆:“看看是否有補充調整的。”

朱高煦伸了個腦袋,咋呼道:“延海倭寇眾多,爹,現在北上無事,你讓我去打倭寇唄!”

正好後人不喜倭寇,他殺的矮瓜越多,後人就越高興。

好歹他們是老祖宗,總有滿足後人願望對吧!

見他兩眼軲轆轉,朱棣就知他沒打好主意,懶得理他,直徑問太子:“說說。”

他這個兒子,曆來行儒家聖治,不願興師動眾,勞民傷財。

可他怎麼不知道大明想要江山穩固,就需要興師動眾。

賺錢得前提,就需要勞民建造大船,出海給大明換利?

朱棣愁,他很愁啊!

站在繼承人立場上,這一刻他理解到漢武帝心情。

要怎樣矯正太子仁義性子?

被點名的朱高熾挪了挪圓滾的身子,

才慢慢道:“市舶司已經準備好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及戰船,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

並且有天幕講解可補充細節大局上並無填充,隻需要在細節上稍加更改。

如:多帶點絲綢及大明瓷器,好賣個價錢!

【所以身為大唐人,可以在長安吃胡餅,無論是東夷的畢羅,還是西戎的餅,又或者是南蠻的美食,北狄的手藝……在唐人看來都是胡食,沒區彆,他們隻要經享美食便好。

如果喜愛吃甜食,隻需要等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學製糖技術後,大唐就有甜甜的糖水可用。

如何想嘗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滋味,可以等唐太宗平定高昌,他會親自監製葡萄酒,釀出八種色澤芬芳的紅酒,親賜群臣,讓京師眾人識得其味。

累了到酒肆觀熱烈奔放的胡舞,聽明快激越的胡樂……】

甜食?

劉徹眼眸迸出驚人的光亮:朕也喜歡甜食!

大唐甜甜糖水怎麼做?後人快說!

漢家糖味來源,除了蜂蜜外,就是用甘柘(甘蔗)取汁煎熬後,進行暴曬得到蔗餳。

味道雖有甜味,但雜質較多,口感不爽快。

然後…葡萄酒好熟悉?

半月前朕才在上林苑栽下葡萄藤啊!

劉徹收回眸光,轉頭問才從西域回來地張騫:“張卿,那葡萄酒滋味真比米酒香醇?”

張騫小心翼翼地將目光移向地板,垂首躬身道:“葡萄酒讓人味覺幽雅圓潤,是大宛王每日必品佳釀,言飲之長壽。”

“哦!”劉徹神情微動,果然是好東西,否則天幕怎麼會特意點出?

“張卿可會釀製?”

“臣曾觀過大宛人如何釀製葡萄酒。”

“好!”劉徹得意地摸了摸胡須,嘖嘖,秦始皇是第一個皇帝又怎麼樣

沒聽過葡萄,更沒見過葡萄相貌,更不用說品嘗葡萄酒…真的可惜啊!

秦始皇:……緩緩抽出鹿盧劍!

【對於諸國的胡商胡人?

大唐從唐高祖始,大唐對外態度便是柔懷萬國,而唐太宗更是史上首個提出華夷一體的帝王,其餘唐皇亦是開懷納戎狄。

所以唐律有維護外商的條例,對於糾紛也有相應的律法,如同一國籍人之間發生糾紛,應按其本國的法律和風俗處理。

不同國籍的人發生糾紛,應以唐朝法律為標準處理。

如:唐穆宗時期,右龍武將軍李甚之子借貸外商萬貫不還,李甚被朝廷貶為宣州彆駕,並責令還錢】

李世民認真記下唐穆宗三字,穆,有布德執義,中情見貌之意,簡單講述賢良和氣。

看來斬斷大唐國祚者不是他。

天幕不知李世民正在磨刀霍霍斬唐皇,正在繼續講述:

【更重要的是:唐朝允許外籍民族到唐代官學上學,到唐穆宗時期,還重新恢複外國人賓貢製度,允許外籍人科舉並入

朝為官!】

天幕展出一段影像,畫面中的國度生機盎然又繁榮富強。

街上有深目高鼻的外族男子,也有中原學子老人,更有半露豐膚的嬌俏女子…

哎呀!衛青等人急忙撇過頭,兩上浮出一抹赫然,大唐女子,大唐女子實在是…

而劉徹眸光一亮,擊節讚道:彩!

他聽著天幕中傳來的吆喝聲、叫賣聲、嬉笑聲……眸中露出感歎:這就是大唐嗎?

大唐真是鼎盛蓬勃啊!

秦始皇等人目不轉睛地望著天幕,天幕所展現唐人面色昂揚蓬勃,神采奕奕,這就是盛世嗎?

大唐為大秦展示了什麼叫作治世下的盛世,也給千年前的他們指明了方向。

盛世,是如此讓人心生向往!

“這就是胡舞胡樂?”還沒有創造出貞觀之治的李世民,瞪大了眼望著天幕,這就是盛世中的大唐嗎?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大唐人口越來越密集,人們臉上神采越來越飛揚。

他隻覺得胸腔跳動得厲害,激越的情緒讓人想要大吼出聲;朕不負天下不負群臣!

朕做到治世!

再多的語言描述也比不上影像的震撼!

先前見到大唐輿圖時,群臣尚有憂慮,當街頭畫面展現在眼前時,他們才真正激動起來!

盛世,真正的盛世!

聖賢口中的世界大同竟然是他們親手創造,房玄齡等人淚水瞬間流了出來。

程咬金更是學著天幕的胡舞跳了起來:“這就是胡旋舞嗎?”

好看,就是他跳得頭暈。

待群臣情緒微微平複後,斂起神色依次下拜,向李世民鄭重行禮:“昭昭大唐,幸甚有陛下,臣為天下賀,為陛下賀!”

李世民流著淚親手扶起杜如晦等人:“大唐能海清河宴,皆靠諸臣之功,豈是朕一人所為?”

而平複後的秦始皇與劉徹,敏銳地捕捉到‘科舉’二字,心猛地停滯至空中,什麼樣的科舉要能吸引到四夷來投?

【大唐學校分兩種:官學與地方學學校。

貞觀時期大唐官學有弘文館、廣文館和崇文館,及國子學、太學、四門學。

另設律學、書學及算學,這三個專業就是天坑專業,難就業,受歧視。

特彆是律學,唐一朝是輕法科,賤法吏,律學形同虛設;

除此之外各部門各有學館:太醫署有醫學科、太仆寺署有獸醫科、太樂署有音樂科、太史局有天文氣象科,以及太卜署的卜筮科。

但這些技術學子在唐地位低下,不被朝廷所重】

聽到天幕語中嘲諷,李世民心一顫,下意識反駁道:“朕怎麼沒重視*技術學子了?”

他現在還念著後世統計學,大秦講述結束後,他們君臣在議增加學科時,就決定將律學、書學必須修習九年,律學需達到修習六年才算結束。

怎麼能說他們不重視呢?

唐二鳳委屈:…

而房玄齡卻想著天幕講述後,後人宣告理想時的選擇:有術數,有願做主席者亦有做律學者。

誌氣各不相同的少郎便們卻聚在一起~

他蹙眉深思半晌後,遲疑道:“後人自小先學經義,長大後再根據自身理想選擇未來從事行業?“

並且後世並不歧視各技術學說?

杜如晦看了他一眼附和道:臣亦有如此看法。”

李世民點點頭,並未說話,隻抬起頭全神貫注地望著天幕,期待天幕說些後世科舉,也好讓他們抄作業!

可惜他們也心願沒有被天幕捕捉到,仍是正常講述:

【而大唐地方學多為私學,亦有各州學館。

地方學館中,除去正常仕途經義講解學問外,各周邊還有醫學學子。

全盛時期的大唐,除中央官學外,大唐諸館及州縣學子,約有六萬三千餘人。

算得上現代兩個大型大學,各州七十至一百戶就有一學館,可以說大唐教育的普及率很不錯】

李世民揉了揉臉,呐呐道:六萬餘學子在後世僅兩大學人數?

原本他自豪大唐學子有六萬餘人,結果在後世跟前不值得一提。

不過…後世華夏有十四億多人口,區六萬僅兩所大學規模…後世到底有多少所大學啊!

朕原本為大唐自豪,但在後世跟前,自豪打了折扣!

李二鳳:…心緒複雜!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允許外族弟入唐求學。

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太學。

到後期各國在唐留學生,高達八千餘人。

史書評價:國學之盛,近古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