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龍鳳豬裡的鳳(1 / 1)

群臣滿心無奈:陛下,你咋就對分封這麼念念不忘呢?

陛下你還記得當年曾言:治天下百姓為本,絕不能勞百姓來養自己親族。

所以降宗室爵位為郡公,隻留下數十有功大唐者為王。

怎麼還是想要分土封侯,勞累百姓呢?

魏征肅穆奏道:“陛下,分封諸侯會加重百姓賦稅,且京師地區軍府頗多,朝廷對軍府兵卒又行免除賦稅。

一旦分封朝廷收稅不足,難以遏製諸侯四夷,長此以往動搖大唐根基也!”

中書侍郎顏師古出列建議:“可僅封皇子,限製封地範圍,使其交錯而居扶衛京師,封國官僚由朝廷派遣,朝貢禮儀皆由朝廷定製,依列而行。”

魏征微微側頭看了他一眼,這是…取了個折中法子,仿照漢朝分封製?

面對眾臣反對,李世民有些委屈:“朕重視納諫,是為約束自己不濫用天子權力。

如天幕所言,朕有聽諫之心仍覺諫言可惡,有時更覺難以忍受。

那朕後世子孫能聽逆耳忠言嗎?”

不聽諫言的下場是誰?

隋煬帝,苦天下勞民傷財,毀大唐根基!

把盛極的大隋推向深淵。

李世民:這句話怎麼那麼熟悉?

房玄齡等人首次聽到陛下自剖,一愣,隨即想要爭辯,卻被陛下長歎打斷:“朕分封皇子重臣,也是為避免魏朝宗室式微,司馬逆臣篡位。

又或者他日大唐顛覆,也有光武帝那般,重振大漢榮光,不使大唐國祚短絕。”

再不濟也有個昭烈帝複唐吧?

李世民仰頭望向天幕:朕想大唐國祚朝過周朝,有錯嗎?

【大唐自唐高祖起,就形成宗室(爵位)+刺史”的政治現象。

簡單講是:唐宗室封爵後,領任刺史或兼領州牧、都督等職位,以此來掌控大唐地方,讓宗世弟子為京師屏障,形成‘嫡子守京,庶子就藩’的政治格局。

如吳王李恪授齊州都督,既做中央藩屏,又能絕皇子覬覦大位之心,使皇室兄弟不行殘殺之舉】

聽到天幕講述耶耶種種,李治心情十分舒暢,甚至跟皇後憶起當年:“昔年以天下未定,高祖廣封宗室以威天下,就連李氏孩童都封為郡王,封王人數為曆代最高。”

想到耶耶受過的委屈,李治罕像孩童般,做出撇嘴的動作:“那些遠支宗親,於國無功不提,還囂張跋扈,目無王法。

害得耶耶重新劃分疆域時,費了好大一番勁才將其降王。”

坐在他身旁的武後,將目光從天幕上收回,拿著手帕捂嘴笑道:“太宗陛下英明神武,豈會被區宗室難倒?”

她美目滑過瑩白的天幕,眸底是不斷膨脹的野望,語氣卻輕柔溫和:“太宗陛下聽見後人讚美他,想必極為欣慰。”

李治把玩著她的柔荑,不滿道:“朕看後人誇得太少,耶

耶文治武功哪樣不超秦皇漢武?”

後人竟不把耶耶排第一,毫無眼光。

武後:???陛下,天幕未出現前,曆代可是不願與他們並列啊!

【唐太宗即位後,便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讓‘子孫長久’、‘社稷永安’的同時,也能讓君臣親親賢賢,以示天下至公?

在詢問長久之策時,尚書左仆射蕭瑀大讚分封製,並表示魏晉不使用分封,所以國祚短絕】

天幕頓了頓驚歎道:【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總之唐太宗他翻遍史書發現:

周天子用分封製和宗法,結合為宗王政治來維係天下,享國祚八百餘年。

大秦以二級郡縣製號令天下,結果二世而亡。

大漢以郡縣+分封模式,享國祚四百餘年。

……

無論何種模式,總分不開貴族、官僚兩個基本盤。

何不改良北魏世襲刺史製度,將貴族與官僚政治結合在一起,變為新的維係天下秩序?

唐太宗覺得這個想法很好,於是興致勃勃地向朝臣賣安利】

他大漢也不是靠分封維係四百餘年啊!

劉徹疑惑:難道東漢分封了?

不可能!

他立馬推翻了分封猜測,朝廷深陷諸侯之苦,難道劉氏子孫還不知道?

自高祖以來,他們漢家幾代天子都在削弱侯王…劉徹拂袖展臂,輕輕地靠在軟枕上,眼眸掃過天幕:唐太宗不怕大唐也來個‘七國之亂’?

他的疑惑群臣不知,丞相公孫弘目光落到宗室+刺史幾字上:“既然宗室任官職,那其權利應該頗有限製,否則大唐分封便是真正的裂疆封土,造就國中國。”

屆時就是外有四夷,內有封國,離亡國不遠。

而他身後下主父偃徹底頭思索:宗室擔任地方官職,能不能加到推恩令裡面去?

魏征怒視蕭瑀:“左仆射是於淳越傳人嗎?心心念念想著分封?”

並且晉朝沉陸不就是分封下八王之亂造成的嗎?

蕭瑀表示:他進言分封,是因為陛下想要分封啊!

被同僚矚目的蕭瑀,坦然自若地望向天幕,全神貫注地聽著天幕講述。

【很顯然群臣的反對,讓他的世襲刺史安利賣不出去。

賣不出去的緣由很簡單:

大臣們表示:陛下!你彆搞封建迷信!

禮部侍郎李百藥更是上書表示:國運長短自有天命。

即便是堯舜也隻能守運不能長久穩固。

想要將國祚延長,在於君王治理,今恢複分封製,豈不是要重返千年以前的結繩記事?

再則分封易世後,勳戚子孫驕淫自恣,相互攻戰會害民至深。

加之魏征等人亦是反對分封,唐太宗被迫擱淺分封想法】

世襲刺史?

秦始皇怔愣,他不明

世襲刺史具體何意,但秦之前有個很常見的詞‘世卿世祿’

指官位和爵祿可以傳續子孫,代代承襲。

不過…他眉頭微微皺起:底層有才之士要怎樣出頭?

大秦能席卷天下,除了法家外,也靠撿六國遺棄人才強國。

按天幕所說,大秦一統天下後,六國遊士無展才之機,深恨大秦意圖讓天下重返六國爭鋒,那大唐呢?

大唐學子願意屈居人下,永無出頭之日?

天幕聲音微降:【群臣不願分封,除了時代大勢外,也有大唐政治傾斜原因。

大唐實行內重外輕政策,即京官地位高於地方官職不提,各項福利京官為最。

如唐初京官有俸料錢,而地方官俸祿隻有職田產出,職位收入低於京官。

並且仕途上京官比地方官升職更快,也更容易。

從權利上看,刺史權利隻有地方行政權,有領兵權沒有出兵權。

且世襲刺史的食封邑最高戶為:1300戶。

其封邑還達不到衛青食戶零頭】

劉徹愕然,仲卿封大將軍那日,食邑數定然上萬戶,而大唐世襲戶數才1300戶?

他眸中閃過一絲玩味,刺史世襲但食邑戶可不是固定數,若世襲刺史有罪削其戶…沒了食邑進項的刺史,又有什麼用呢?

再則…劉徹似笑非笑地看著天幕:重臣既然世襲刺史,那也當退出朝堂遷往封地才是,重臣願意?

張湯卻默默地將漢唐刺史相比:漢代州一州有十五縣,人口幾十到上百萬。

不,按官職相對大漢應該叫郡守才對,陛下雖然置刺史官職,但大漢刺史更多行監察之權,無行政治理之職。

大漢郡守有任免治內官吏實權,雖無軍事權力,但從品秩上與朝中二品大臣相當。

郡守隻要政績優良,就可以入京為三輔,由三輔而九卿,然後禦史大夫,然後丞相。

而大唐…刺史上級似乎還有都督官職?

【世襲刺史權利少+封邑少,向上發展機會艱難,有害國家不說,還讓使功臣後代生出驕族心態,觸犯法律,使國家難做。

所以唐太宗想要分封諸宗室、功勳重臣,讓其子孫世襲地方,以輔翼李唐天下,達到天下共治、大唐基業永固的目的——失敗】

天幕語氣變得詼諧起來;【面對群臣反對,唐太宗表示不服:政策還沒實施,爾等怎麼就知曉世襲刺史不行呢?

在貞觀二年、九年失敗後,唐太宗開始強行賣安利!】

天幕突然跳出一個圓滾滾的小人,頭頂貞觀十一年,洋洋得意地走來走去,小嘴還在振聲大喊:朕來了朕來了!

朕帶著世襲刺史走來了!

曆代君臣臉色窘然:為何後人行事為何如此輕浮?

學習老祖宗國事,難道不該慎重以待嗎?

他們對天幕無奈時,見看見李唐太宗圓滾滾的小人,往

前一跳:

天幕出現一行行小字:貞觀十一年:定製諸王為世封刺史…定製勳臣為世封刺史…封長孫無忌為趙州刺史(河北北縣),改封趙國公,房玄齡為宋州(河南商丘)刺史,改封梁國公…

勳臣十四人為世襲刺史,非有大故,不得黜免…

【貞觀九年,唐太宗表示四夷鹹服,不是朕一人之所致,實賴諸公之力共創大唐盛世!

即便群臣反對,在貞觀十一年時,唐太宗借著世封諸王之機,將勳臣世襲刺史推行了下去。

加上前後分封的二十一個皇室子弟,大唐共封三十五個刺史。

其中封地並不以重臣籍貫出分封,而是按照交叉牽製,相互製衡的原則進行分封。

一來借此改變朝廷內重外輕政治結構。

二來設置隴關集團為大唐屏障,以此拱衛中央。

三則利用關外和西南世襲,擴大中原王朝影響力】

天幕加強了重音:【最重要的是讓大唐國祚綿長。

不過奇怪的是…】

陳雪語氣疑惑:【為什麼不分到羈州府?

唐太宗效仿周分封擴大文明統治邊緣,也要插入四夷中心才能把政治影響力擴散到最大,從而打破帝國極壁問題】

秦始皇:……

劉徹:……

李世民:……

啊!這…給諸皇子草原封王…不相當於給人發配邊關,逼他們反嗎?

自古華夏以中原為本位,在儒學思維中,四夷就是遺荒之地,豈能長久居住?

至於把臣子世襲到邊地?

滿朝文武立馬就反!

聽得天幕幼稚語言,朱元璋咂咂嘴:女娃娃想得挺大膽。

不過…無論是漢唐,或者晉代等分封朝廷,他們分封都是對內封藩鎮天下!

隻有他老朱,是分封對外製異族。

想到這,朱元璋忍不住嘿嘿笑出聲,他老朱沒小時候沒摸過書,可從軍後可是日日讀書的。

縱觀曆朝曆代,無論是漢唐,還是元蒙人,他們都無法把北方給燙平整,隻能進行戰略防禦敲打。

不管各朝手段如何,隻要中原不亂,異族就奈何不了中原。

他金刀大馬地坐在椅子上,得意地抬抬眼:他不興大唐統治四夷的盛舉,也不學宋朝龜縮一隅。

他就把中原攥在手心,再讓兒子們守邊疆,防守韃子南下。

有朱家藩王統兵屏障北地,若有韃子來襲,朝廷就能從容地調兵擊敵,而不是像宋朝那般,把北方異族隨意出入大宋邊境。

朱元璋想到自己想出來的分封法,就忍不住得意,他把藩王變成朝廷總兵,沒有封地,沒有兵權,隻是個皇子‘總兵’,但有不臣之心,朝廷隨意拿捏藩王。

嘿嘿!如此一來,他大明江山自然穩固,今後大明有君弱臣強局勢,也不怕朱家皇權旁落。

天幕沒有對此糾結,語氣鬆快道:【唐太宗世襲刺史想法,與群臣對持兩年,甚至連長孫無忌等受益人,都上書表示:臣等為陛下披心瀝血,外任刺史與流放何異?

到貞觀十三年,唐太宗說:“割地封以功臣,自古有之,既然你們都不願意,那便到此為止。

於是功臣世襲刺史停止】

魏征等人齊齊起身,伏拜道:“陛下聖明!”

“起吧!”李世民心中微微失落,還是重整心緒提聲道:“大唐盛世,要來諸公共力,朕才好多賜食邑讓卿傳家啊!”

熟悉的說鬨聲,打破殿內凝重之氣,群臣全都笑了起來:“臣等定當竭力,使陛下早得耀耀聖君!

李世民眼眸一亮:這個好!

【雖不能用重臣做屏障,深化輻射王朝影響力,但唐太宗在接受天可汗稱號時,默默地舉起中原文化武器。

以中原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在唐太宗手中正式成形!】!